首页游戏攻略《唐朝诡事录》背后的科举

《唐朝诡事录》背后的科举

misa2 03-27 4次浏览 0条评论

最近一部网剧《唐朝诡事录》以其神异魔幻的元素、神异诡异的氛围、悬疑惊险的剧情风靡网络,收视率不断走高。作为推理小说和悬疑剧的爱好者,我自然也要一睹为快,一口气追完,虽然每个案子我基本都在苏无名揭晓答案之前已经找出了凶手,但也不得不承认该剧仍然是国产推理剧中的上乘之作。虽然主打奇幻,但并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架空剧,尽管主角人物都是虚构,圣人、太子、公主也没有点出名字,除了长安洛阳之外的地名也都用的假名,但历史背景却是清楚无疑的,服化道的考据虽说不上多么考究却也中规中矩,所以我也蹭蹭热度,借《唐朝诡事录》聊聊唐朝的故事。

《唐朝诡事录》“长安红茶”“鼍神”两案的元凶都是州县基层官员,冷窗苦读多年却或因身体残疾或因相貌丑陋沉沦底层愤而走上装神弄鬼的犯罪道路,难道唐朝当官还要看颜值?“黄梅杀”一案中刘有求因是世家子弟宣称自己必中进士,难道唐朝的进士可以预定?朋友们一般对明清的科举制度比较熟悉,但唐朝的科举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期我们就来聊聊唐朝的科举制度。

刘有求剧照

上一期提到,东汉以来官员选拔摘取的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门阀垄断了上层官职,形成浩大的士族势力。隋朝建立后,开始推行科举制,科举的意思是分科选举,通过分科目的考试选拔人才。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于济两科,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奠定了科举制的基础。

展开全文

唐承隋制,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美,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暂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明清两朝秀才算是考试打怪过程中的最低等级了,然而唐朝却是最高等级,从武德到永徽,每年秀才不过一、二人。高祖李渊在位9年钦定了6名秀才,太宗李世民在位22年钦定了22名秀才,唐高宗李治钦定了1名秀才就在永徽二年(651年)停秀才科。后玄宗、代宗时,几次恢复,旋即停止,所得之人极少。因此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转变,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每年录取人数不超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不过百人。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就是说三十岁中明经太老了,五十岁中进士还算是年轻,剧中独孤遐叔要在文庙独居三年苦读备战进士就不难理解了。正是因为进士科的高难度,唐高宗以后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宋朝进士、明经之外的科目基本上破除了,到了明清干脆只剩进士一科。

制举是暂时性的考试,主要招考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完全视需要而定,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贤良方正科、博学鸿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等,不一而足。参与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开元以后,全国参与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在唐朝,假如想参与科举考试,必须具备“生徒”或“乡贡”的身份。想获得生徒的资格,只有两种路径。第一种:在中心官学学习,而且通过学校的毕业考试。所谓中心官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大高等学府,统称“六学”。国子学是唐朝的最高学府,堪比北大或清华,至于太学和四门学,堪比浙大、复旦等大学。其余的三个,算是最高级别的专科学校。每个学校都是有招生门槛的。比如,想上国子学,老爹至少是朝廷三品官员,想上太学或四门学,老爹至少是五品官员。

第二种,在地方官学(州学、县学)学习,而且通过学校的毕业考试。不管老爹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有资格上地方官学。不过,进学之前,需要参与学校的资格考试,证实您会背经书,毛笔字写的不错。只要从两个学校顺利毕业,就能参与科举考试。当然了,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官学,总有些自学成才的考生。假如家境贫冷,凿壁借光、燃薪读书十余载,最终自学成材,可以找县里报名,参与州、县举办的选拔考试,它们统称为“解试”。在县里,主持考试的官员是县尉。假如有可能,尽量巴结好这位大哥,不管您考试成果如何,是否推送到州里进行复试,完全是县尉的一句话。

在州里,主持考试的官员是司功参军。州级考试一般在八、九月进行,也喊“秋闱”。考试结束之后,州里会给合格的学生颁发“解状”,身份就变成了“乡贡”,也喊举子、举人。“黄梅杀案”中的独孤遐叔和刘有求,剧中说他们都是举子。该案的凶手吉祥要上京赶考,但他并没有通过解试,根本就不具备科举的考试资格,就算手中有刘有求父亲的推举书信也没用,不能不说这是剧情的瑕疵。

独孤遐叔剧照

考试流程是什么样的呢?每年的十一月份,学子们齐聚大明宫含元殿,等待皇帝的接见。这一天,中书省四方馆的通事舍人会照本宣科:卿等学富雄词,远随乡荐,跋涉山川,当甚劳止。有司至公,必无遗逸,仰各取有司处分。接下来,尚书省会接管所有的流程。所以,考试喊做“省试”。

流程一是审查考试资格。需要交两个文件,一个是州府开具的解状,这是参与考试的资格凭证。另一个是“家状”,上面写着个人具体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籍贯、祖宗三代的名字(是否会犯皇家的忌讳)、户主、父母的年龄、举数(来自哪个州的考场)、场第(报考哪个科目)、相貌特征(脸上有颗痣)。假如家族有人做官,也得报备他们的名字、官职等等。“黄梅杀案”中的吉祥作为江洋大盗恐怕很难受这一关。资料递交上往后,吏部或礼部会统一审核,统一发榜,公示结果。请注重,只有名字在榜上的学生,才能参与科举考试。假如被人举报,曾经强奸过女邻居,或者偷盗财物,或者隐瞒考试信息,都会被刷下来。说的更简单点,假如审核官员看您不顺眼,他动点手脚,您就没资格参与考试了。

流程二是组织考试。唐朝前期,负责考试的是尚书省吏部考功司,由考功员外郎担任主考官。因为考生反映考试主管级别太低,唐玄宗以后由尚书省礼部接管考试事务,一直沿用到清末,主考官变成了礼部侍郎。每年的二月、三月,科举考试正式开始,因为在春天举行,也喊春闱。考试时间:卯时开始(早晨5点-7点),酉时收卷(晚上5点-7点)。必带物品:笔墨砚台、清水、食物。是否搜身:按照惯例,需要搜身,但是不严厉。考试地点:尚书省,廊庑。

科举考试场面

既然是考试,为什么刘有求还没考就宣称自己必中进士呢?这是因为跟明清不同,唐朝的科举阅卷是开放式的,阅卷官可以看到每个考生的姓名。因此,假如阅卷官看到您的名字,能给出这样的评判:这个人很牛叉!那您就有戏了。说白了,答题水平是一方面,个人的品牌形象其实更重要。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喊投卷。向礼部投的喊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喊行卷。大诗人杜牧考进士之前,精心挑选了一百五十首高品行的作品,用楷书规规矩矩的誊写在纸上,然后找师傅装裱,搞成一个高逼格的诗作集。大诗人皮日休更厉害,他誊写了两百多篇诗作、文章。

把这些诗文集送给权宝贵臣、社会名流,让他们帮您搞个人营销,就是行卷。“居长安大不易”的故事就发生在白居易向大诗人顾况行卷的过程中,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就调侃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等到他打开卷首,首篇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不禁对白居易刮目相看,叹赏说:“道得个语,居即易矣。”于是为白居易大举推销,白因此声名大振。

大文豪韩愈报考了三次进士科,连续挂了三次。第四次考试的时候,韩愈预感自己可能又要挂,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退休的宰相郑余庆行卷。老郑看了他的作品,觉得是个人才,便在朋友圈大肆宣扬,为韩愈造势。就在那一年,韩愈考中进士,迈向了人生的巅峰。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刘有求之所以能胸有成竹就是因为其父颇有人脉,能打通京城权贵的关节,行卷成功也就离高中不远了。

考试结束,按照程序礼部侍郎会列一个考试过关的考生名单,转交给宰相、皇帝,征求他们的赞同,定下考生的名次。随后,尚书省会举行“唱第”仪式,被唱到的考生就算是及第,落榜的就算落第,这算是官府内部的最后公示。每年的春天,二月或者三月份,礼部会选个吉祥的日子放榜,俗称春榜。清晨时分,承天门的鼓声传来,预示着长安开始了新的一天。这时,礼部官员便赶到礼部南院的东墙,开始张榜工作。榜头是竖着排布的四张黄纸,上面写着“礼部贡院”,后面就是用浓墨誊写的榜单。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那第二、第三呢?榜眼、探花?对不起,唐朝只有状元,至于榜眼、探花的称号,宋朝才出现呢。

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摘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与宴会,喊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白居易27岁得中进士,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自得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自得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

大雁塔

科举是一年一度的盛事,朝廷可不敢马虎。放榜之后,朝廷会安顿专人把榜单发到全国各地,这就喊“十年冷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除此之外,还有录取通知书。开元年间,录取通知书是“泥金帖子”,就是用泥金为墨,将录取信息写在纸上,让考生和家书一起寄回老家。唐朝后期,朝廷重新制造了“金花帖子”,也喊黄花笺,就是用金粉装饰的顶级笺纸,作为录取通知书的外壳封皮。出榜之后,朝廷派人将录取通知书送到县衙,由县衙组织专人,骑着高头大马,一路敲锣打鼓,前往您的老家报喜。这个时候,您的老父亲肯定会张罗很多饭菜,邀请四方邻居,县衙公人食顿饭,也算为您扬了名。

不过与明清进士及第后立刻授予官职不同,唐朝的进士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并不能立刻当官。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选试由吏部员外郎主持,称为“关试”,因为常在春天,又称“春关”。吏部铨选准则有四: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辨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先考书、判,也就是考其书写工整、文理通达的程度,要求考生能审断狱讼、判语要文理优长;然后再试身、言,即看察是否像貌端正、口齿清楚。一旦通过选试,便可以脱往平民的粗麻布衣,换上官服,即所谓“释褐”(又称“解褐”),表明从此不再是平民百姓,真正步进仕途了。

选试也分为博学宏词、拔萃等名目。前者着重于考试论述文章,后者主要考试司法案件的判辞(判决书)。例如文学家柳宗元中进士后,便是以“博学宏词”授官“集贤殿正字”;大诗人白居易中进士后,是以“拔萃”得任“秘书省校书郎”的。选试通过后获得的官职并不高,即便是进士、明经,所授官位也无非八、九品,大诗人王维考中状元以后当得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与宋代以后七品起步不可同日而语。

假如选试未能通过,则可求当权官僚为之“论荐”,即向朝廷保举求官。再不成,便到藩镇节度使处往做幕僚,过一定时间争取被保举得官,当然这是中唐以后的情状。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参与吏部选试,都未能通过。于是他便往请求宰相贾躭、赵憬等人为之论荐,但是那些当权者不赏识他,不肯帮忙。韩愈只好离开长安,到宣武军节度使董晋的麾下往做幕僚。以后由董晋荐举,才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等官。

“长安红茶案”的元来是进士出身,但他腿有残疾,身、言、书、判的第一条就不合格,但究竟是北魏皇室后裔,应该是牵强通过了选试,但却进取很慢,最后停留于正五品上的长安县令职位上不得升迁。“鼍神案”的曾三揖起于微末,苦读诗书,每试皆为榜首,但因为相貌丑陋且身有罗锅,“身”这一条不过关,同时又没有门第,选试一直名落孙山,最后长期任职于从七品下的司仓参军,对门荫进仕却平步青云的高门官员心怀怨恨,遂假扮鼍神当上了宁湖的土皇帝。由此看来,在唐朝当官真的是要看颜值的,钟馗因貌丑没有当上状元愤而自杀的故事虽为民间传说,却是有现实根源的。

曾三揖剧照

总结来说,唐代的科举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与宋明清成熟的科举制有很大不同。时间上,唐代常科每年一次,宋代中期以后改为三年一次;阅卷上,唐代是开放式,考前会行卷,宋代以后摘用糊名和誊录的方式,考官无法知道考生是谁;人数上,唐代录取人数较少;授官上,唐代中进士只是获得资格,不能授官,经过吏部选试才能进仕,且多为八九品的小官,宋代以后进士及第即可授官,一般最低为七品。

但无论如何,唐代是科举大兴的第一个时代,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使门阀制度逐渐衰落,更多的冷门子弟有了向上流动的通道,有利于社会的进取。但是科举回根结底是统治阶级笼络掌握人才的工具,使整个社会逐渐走向僵化,以致形成“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难怪清代文人龚自珍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唐摭言》记载,有一次唐太宗私自往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自得的说道:“天下英雄,进吾彀中矣!”一语道破真谛,无怪乎唐代诗人赵嘏发出了“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感叹。

另一个伊甸初始四星选哪个
一文解答火伞云合成CDN服务的内在逻辑 OpenAI新老员工对决!「叛徒」团队发布Claude模型:ChatGPT的RLHF过时啦!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