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师尼摘的“心灵咒语”有多强?看完他的经典名言,自会懂得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摘(1844—1900),德国哲学家、诗人、作曲家、古典语言学家,其著作对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进行过深刻的指责。尼摘所提出的“上帝已死、权力意志、透视主义、永恒轮回”等思想深深影响了存在主义、虚无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实际上,尼摘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哲学的范畴。悲看和高傲是尼摘最为典型的个性特征,也是尼摘矛盾的所在。个性即命运,这两种个性的交织便就是尼摘命运的开始了。
说到尼摘,他的许多名言都是为大家所熟悉的,他的部分名言不仅深邃深刻、精辟独到,而且十分“霸气”。比如,尼摘说:“听命于自己。”他又说:“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尼摘的语录,信赖对你有用。
也许你感觉自己的努力总是白费无功,但不必怀疑,你天天都离顶点更进一步。今天的你离顶点还远远无期。但你通过今天的努力,积存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
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往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当一个人不知道他的路还会把他引向何方的时候,他已经攀登得比任何时候更高了。
不乱评判别人,不轻易对别人下推断,不在人后说闲话。少往想别人如何,这就是好人的做法。
展开全文
无需时刻保持敏锐,迟钝有时即为美德。特别与人交往时,即便看透了对方的某种行为或者想法的动机,也需装出一副迟钝的样子。此乃社交之诀窍,亦是对人的怜恤。
在世人中间不情愿渴死的人,必须学会从一切杯子里痛饮;在世人中间要保持清洁的人,必须懂得用脏水也可以洗身。
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
聪明的人只要能把握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往。
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
宁可往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努力追求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中辨认出自己。
发呆这件事,假如做得好,就是深沉。
人是一条不洁的河。我们要是大海,才能接受一条不洁的河而不致自污。
带给别人欢笑本身就是件值得开心的事。这件事无论多么小,在和他人分享的时候,总能让我们觉得充实又幸福。
两个人在这里一起保持沉默很美好,一起笑就更美好了。
谁也不能为你建造一座你必须踏着它渡过生命之河的桥,除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做。尽管有无数肯载你渡河的马、桥和半神,但必须以你自己为代价,你将抵押和丧失你自己。世上有一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
一个人的成熟,在于做事时能重拾儿时玩耍时的认真劲儿。
假如你想走到高处,就要使用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让别人把你抬到高处;不要坐在别人的背上和头上。
经常谈论自己的人,往往只是为了隐躲自己。
当我们勇猛的时候,我们并不如此想,我们一点也不认为自己是勇猛的。
没有一种人际关系能够隐躲寂寞。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如此的薄弱、脆弱。你在内心深处很清楚:即使你身在人群之中,你也是跟一群陌生人在一起。对你自己来说你也是个陌生人。
记忆差的好处是对一些美好的事物,仿佛初次遇见一样,可以享受多次。
当你感觉到无聊的时候,你并不是一个懒散的人。只有保持灵敏的心,对各种活动都抱有激情和崇敬之心,这样才会偶然感到无聊。
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人的精神有三种境域:骆驼、狮子和婴儿。
第一境域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顿;
第二境域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
第三境域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四周找不到他的同类。
寂寞是心的一种疾病,孤独是一种治疗。
做一些事,不辜负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要太过积极,不要太过热情。自己知道自己该有的热情的尺度。
一切好事都包含有一些懒散的成分,就像奶牛躺在展满阳光的草地上。
人类唯有生长在爱中,才得以发明出新的事物。
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
人类的生命,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布满爱时,刹那即为永恒!
受苦的人,没有悲看的权利。一个受苦的人,假如悲看了,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也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结果是他将受到更大的苦。
我已经写够了这个世界,现在让这个世界来写我吧!
任何一个没有成见的人拿起尼摘的著作,都会发觉它们才气横溢、光彩夺目、豪气冲天。当然,这里面也夹杂了夸饰和神经质式的自我沉醉。
在这些著作中,尼摘以特殊的勇气和惊人的洞察力轻而易举地颠倒了各种公认的看念,奚落了一切美德,颂扬了所有的邪恶。尼摘并没有建立一个封闭而浩大的哲学体系,他只写散文、格言和警句,在他的字里行间并不证实什么,只是预告和启迪;但恰恰不是凭借逻辑推理而是凭借神异的想象力,他征服了全世界。
他献给人类的不只是一种新的哲学,也不仅仅是一首诗或一段警句,而且还是一种新的信仰、新的期看、新的宗教。很惋惜,尼摘的生命历程太短暂,阅历太简单,还没有来得及把自己的片面真理发展成聪明。
假如他能活得更长一些,假如他能再多得到一些鼓励,也许他会把自己那粗糙紊乱的看念梳理成协调美丽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