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沈阳一老太太临终遗言:我就是国民党一直在找的军火大盗
辽宁省干休所所在的一处偏僻大院的8号楼中,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尽管已经上了年纪,但她的身体却依旧十分硬朗,尽管时不时会有一批记者上门,想要对老太太做一次专访,但都被这位老太太给拒绝了。
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位不起眼的老太太,在抗日战争时期究竟有过怎样风起云涌的抗战经历。
直到1995年时,91岁的高崇德才在自己弥留之际时再一次对家人们说出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我就是当年国民党要找的那个军火大盗!”
一、从小怀志报效国家,与吕正操结缘
1904年,高崇德出生在辽宁省黑山县的一户普通家庭中,8岁丧父后,高崇德只能跟母亲和弟弟一起过着清寒的生活。
东三省的白山黑水在滋养着当地人长大的同时,也将他们的脾性塑造的大气爽利,当别的姑娘还在被家中父母催着学纺织针黹,操持家务时,高崇德却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识文断字上,身边经常带着一本历史经典或侠义小说,将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了作者编织的那个武侠世界当中。
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花木兰、梁红玉、秦良玉这些女英雄们的事迹也深深的烙印在了高崇德的脑海里,经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感召后,高崇德也盼看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往到外面的世界中,凭借自己的力量闯出一番天地。
展开全文
当高崇德逐渐长成一个大姑娘时,高崇德的家乡东三省也处在了一片风雨飘摇当中,狼子野心的日本侵略者对充裕的东三省垂涎三尺,不知何时就会发动一场不义的侵略战争。
面对着这样一个凶狠且消灭人性的对手,彼时受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也加紧了练兵进度,随时预备与日寇一战。
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动荡的时代中,已经到了婚嫁年龄的高崇德结识了东北军中的一位团长吕正操,经过几次接触后,高崇德发现这个喊吕正操的年轻人跟自己一样,都是胸怀报国之志的进取青年。
吕正操小时候还不喊吕正操,而喊吕正超。在吕正超的老家辽宁省海城唐王山后村中,南满铁路的其中一段就从村子边赫然穿过,这条由沙皇俄国修建的铁路在被日本人占据后,这个小村子旁边便多了几面像狗皮膏药似的太阳旗。
除此之外,日本侵略者还在南满铁路周边设立了治理点,经常有凶狠的铁路巡警牵着狼狗在铁路四周走来走往,美其名曰为“巡逻”,一看到有中国人靠近铁路时,铁路巡警便会厉声驱赶。
但由于南满铁路在设计建造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当地人的民生民情,当铁轨硬生生从田地里穿过后,山后村村西头的村民想要往村东头的田里耕作时,就必须要经过铁路。
但铁路巡警却丝毫不在乎当地人的死活,每当看到有人在铁路边犹豫或者想要穿过铁路时,这些铁路巡警便会对着手无寸铁的农民们一阵毒打。吕正超的祖父跟伯父就是在经过铁路时被铁路巡警砍伤,因此才落下了终身残疾。
小小年纪的吕正超将这一桩桩一件件的血仇都记在心里,长大后当兵打小日本,也成为了吕正超心中挥之不往的执念。等到吕正超长大后,吕正超干脆将自己名字中的“超”字改为了“操”字,寓意为“操练好了好打日本,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往”!
1922年,17岁的吕正操在一位远房亲戚的引荐下加进了东北军,成为了张学良卫队旅一团三营九连中的一名小兵。尽管吕正操只上过小学,但在那个受教诲困难的时代中,吕正操的文凭还是要高过身边人不少。
更让吕正操从身边士兵中脱颖而出的是,吕正操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当张学良听说自己手下有这样一个好苗子时,便推举吕正操加进东北讲武堂,成为了讲武堂的第五期学员。
而从讲武堂毕业的吕正操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张学良的左膀右臂,逐渐从一名普通士兵升为了东北军中的一名团长。
高崇德在嫁给吕正操后,同样喜欢舞枪弄棒的两人很快便有了许多共同语言,因此每当吕正操往兵营中练习将士们打靶时,高崇德也会跟往一起练习。
在努力跟天赋的共同加持下,高崇德的枪法也是越练越准,成为“女神枪手”的高崇德也在军中积存起了不小的威信。一些男士兵不信赖高崇德这个团长夫人竟比他们的枪法还要好,便自己搭了个擂台想要让高崇德跟他们比试一番。
高崇德在接到这封“战书”后也是没有丝毫犹豫,行云流水的装上弹药、端起枪托后便在士兵们面前给露了一手,经过这次比试后,高崇德女神枪手的称号也彻底在东北军中传开。
1931年9月18日晚,早已对中国东北虎视眈眈的日本关东军在炸毁沈阳柳条湖四周的南满铁路后,反手将这盆脏水泼在了中国军队头上,诬蔑是中国人破坏铁路。
就是在这样一个拙劣托词的掩饰下,关东军开始炮轰沈阳北郊的北大营,在一片密集的炮火声中,震动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就这样爆发了。
但在国民党政府“不反抗”政策的领导下,十余万东北军却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有土不守、不战自退,3000万东北同胞就这样被日寇的铁蹄蹂躏,东三省那充裕的森林煤铁矿躲,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也成为了日寇的囊中之物。
跟柔弱的国民党高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活在东北黑土地上的人们,他们不忍心自己的家乡被日寇侵吞,自发的拿起武器与日寇周旋。
在东北人民的努力下,东北的抗日救亡运动随之开始,退让和求和换不来和平,只有剑锋与枪炮才能让日寇彻底滚出中国。
此时的高崇德作为东北军团长吕正操的妻子,本可以躲在自家宅子中暂时保住平安,但自小受侠义小说浸润的高崇德却明白,自己的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要害时刻,即便自己做不成花木兰跟秦良玉,那自己也要为抗日救亡出一份力。
打定主意不当“官太太”跟“有名无实神枪手”的高崇德毅,然决然的拿着一叠厚厚的传单走上街头,一边大声宣讲着抗日口号,一边向当地百姓分发传单。
除此之外,高崇德还站上演讲台,大肆控诉日本人的野心与残暴,只有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抗日,才能将小日本赶回老家往,才能救东北,才能救中国。
二、加进共产党,为八路军运送弹药
此时高崇德还不知道的是,站在台下听她演讲的除了当地人外,还有一名姓王的先生。每次高崇德发言时,这位王先生都会仔细倾听,等到高崇德发言结束后,这位王先生还经常来到高崇德面前,跟高崇德谈论一些共产党的抗日救亡的主张和措施。
听说高崇德喜欢读武侠小说后,王先生还送给了高崇德一本名为《陶洛斯上前线》的苏联小说做礼物。在这本外国小说中,苏联姑娘陶洛斯为了保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自己的个人安危抛到脑后,在战场上与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
把书交给高崇德后,王先生随后的一句话更是说到了高崇德的心坎里,愈发果敢了高崇德亲自上战场打日寇的决心:“苏联女人能干,难道中国女人就不行吗?”
随着东北军不断撤往关内,高崇德也随军来到了河南,刚到河南不久,高崇德便再一次见到了那位王先生。
跟高崇德碰上面后,王先生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期看您能借助您跟东北军的特殊关系,在河南新乡设立一个留守处,负责收容原东北军的伤病员跟散兵。”
尽管此时高崇德还不知道王先生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但对于王先生的这个请求,高崇德却是一口答应了下来,因为高崇德自从熟悉这位王先生以来,便在这位王先生身上感受到了极大地爱国热情,这位王先生也一定是一位赤胆忠心的报国之士。
在王先生的指挥下,高崇德很快便利用其特殊身份成立了一个东北救亡团体,并收留了300多人的伤兵散兵。为了让前线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高崇德还自发筹办起了一家缝纫工厂,让战士家属们多了一份收进来源。
由于吕正操此时正在率部抗日,违反了国民党政府的“南撤”命令,国军政府在下令逮捕吕正操家属高崇德的同时,也预备把吕正操以“叛国罪”论处。
高崇德在听说这一消息后,不仅没有想方设法避开国民党的追捕,反而直接来到了国军53军军长万福麟面前,向他陈述吕正操正在抗日而非“叛国”,假如打日寇都算“叛国”的话,那那些坐以待毙不打日寇的,又算是什么东西呢?
经过高崇德一番慷慨激昂的劝导后,万福麟也被高崇德说动,开始为吕正操多方奔走,最终在高崇德的努力下,吕正操被无罪释放。与日寇不断正面交锋的吕正操,也在1937年5月时秘密加进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荣耀的共产党员。
直到1937年下半年时,当王先生再一次找到高崇德并把她带到一个秘密地点后,高崇德才知道这位一直跟自己有联络的王先生竟然是一名共产党员。
而王同志之所以将高崇德带到这个秘密地点,也是因为他要给高崇德引荐一位重要人物:中国共产党陕甜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
当林伯渠告诉高崇德我党正在与国军积极谈判,预备一起抗日时,高崇德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表达自己也可以上前线打日寇。
林伯渠在看到高崇德有如此高的思想觉悟后也非常欣慰,但林伯渠明白上前线打日寇固然重要,但在其它一些看不见的战线上奋斗也同样重要。
而林伯渠此行的目的就是将一项特殊的任务交付给高崇德:“从现在起,请你通过你在国民党军队里的特殊身份,想方法为八路军偷运出一批军火弹药。你要记住,你的身份绝不可以暴露,不要与其他人联系,你直接由我领导!”
除此之外,林伯渠还将八路军陕西办事处主任武云甫的联络方式转交给了高崇德,嘱咐高崇德假如遇上特殊问题的话也可以找他联络。
就在高崇德接到这一任务后不久,西安事变顺利结束,蒋介石也赞同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但国民党说一套做一套的把戏却还没玩够,他们在喊着“共同抗日”口号的同时,却依旧不拨给八路军物资跟军火。高崇德在听说这一情状后,为了把这批军火早日送到前线战士们的手中,也不由得加快了行动步伐。
由于高崇德是“团长夫人”而且还帮吕正操处理过一些后勤杂务,因此当高崇德来到军火库中提货时,治理军火库的工作人员也并没有对高崇德有过半分怀疑。
除此之外,高崇德还时常用一些小恩小惠来贿赂军火库的治理人员,以给新兵装配武器为由,将运出来的军火数量又翻了好几倍。
在高崇德的努力下,一批又一批的弹药被运往前线,对于缺少弹药的八路军战士们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
但由于军火库中军火进库出库数目实在是相差太大,怀疑军火被盗的国军政府立刻下令严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挠住那个军火盗贼。
尽管国民党最终没有发现高崇德的特殊身份,但这次严查还是给高崇德提了一个醒,她需要一个更正规的身份来为运送军火一事作掩护。
由于此时的吕正操正在河北一带抗战,高崇德灵机一动给吕正操的691团争来了一个“第一战区独立游击队”的新番号,吕正操担任支队司令的同时由高崇德亲自担任支队的留守处处长。有了这一新身份作掩护后,高崇德在运送军火时也愈发的得心应手。
在高崇德源源不断的军火输送下,在前线厮杀的八路军战士们也愈发神勇,每当他们扣动扳机时,那些沾染着中国人民怒火的子弹便会毫不留情的射向敌人的胸膛。
当国军部队侦查到八路军的弹药如此充裕时,也不由得在心中暗暗怀疑,究竟八路军们将新的兵工厂建在了什么地方。
高崇德除了为八路军战士们运送弹药外,还将已经溃散的东北军士兵们组织起来,这些无处可往的兵员们在共同抗日精神的指引下,也来到了八路军战士们所在的前线战场,同为中华儿女的他们用血肉筑起长城,宣誓要将日寇彻底赶出中国。
1939年时,尽管此时的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但国民党军队却时不时向我军进攻,妄图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而这一次,国民党五虎上将之一的朱怀滨更是接到上峰命令,对太行山内的我军总部发动了进攻。尽管此时军中已经从国民党手中缴获了几门小山炮,但却没有炮弹可用,这不由得让彼时担任师长的刘伯承有些苦恼。
在考虑到弹药问题后,刘伯承再一次找来了高崇德:“我命令你给我搞些炮弹来,哪怕只有四五发,另外再多搞点子弹来!”
徐向前在听完刘伯承的计划后,不由得在一旁打趣说:“老刘哇!你谁都敢命令呀!她也不是你的部下,严厉说她只是一名家属哇!”
尽管这次的任务非常艰巨,但高崇德却没有丝毫退缩,仍然想方法从国民党军火仓库中运出了20发小山炮跟两万多发子弹。
有了这些弹药补给后,刘伯承果然带领军队打了个大胜仗,在获得胜利的那一天,刘伯承更是兴奋的表达,高崇德这次真的是立了头功,自己一定要给高崇德记上一大功。
三、身份暴露,身负重伤赴延安
随着高崇德运出的军火数目越来越大,国民党高层再一次下令严查。1940年秋,本应该在河北一带活动的国民党预备三师的几个人来到了高崇德所在驻地四周。
当这几个鬼鬼祟祟的人被带到高崇德面前后,高崇德也开始不断试探这些人,询问他们到这里来究竟有什么目的。当高崇德从这几人口中听说,他们到这里来是为了探查地形时,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因为这里名义上是国民党一战区游击支队的驻地,实在是轮不到三师的人来勘察地形。为了打消高崇德的疑虑,这几个人只好进一步阐明说:“我们部队预备等你们撤走后就来这里驻扎,因此才来提前勘察地形!”
听到这句话后,高崇德也是立马就摆出了一副驻地老大的派头,强硬地回复他们说:“我们不走了!”
尽管这几个人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本着事出反常必有妖的原则,高崇德还是从其中嗅出了一丝古怪的气息。担心自己身份会突然暴露的高崇德,也自然而然的警觉了起来。
正如高崇德所预料的那样,国民党三师在当天晚上就跟她撕破了脸皮,用一个团的兵力包围了高崇德所在的留守处驻地。
尽管这次的突袭又快又狠,高崇德也在这次突袭中身负重伤,但由于高崇德早有预备的缘故,她还是从这次追杀中逃了出来。
而这次对高崇德痛下杀手的,除了国民党外,还有跟日寇勾结的国军特务,正是在多方势力的刺探围剿下,高崇德的特殊身份才最终暴露。
八路军陕西办事处的同志们在听说高崇德被敌对势力追杀后,也迅速组织了一个特殊行动小组,通过一条秘密交通线将高崇德送回了延安。
顺利回到延安后,由于连续赶路的缘故,高崇德所受的枪伤再次感染发炎,生命垂危的高崇德也迅速被送进了八路军医院。
在手术正式开始前,朱老总特意嘱咐医院医生,一定要治好高崇德,高崇德是我们党的功臣。尽管当时的医疗条件非常艰苦,但在医生的努力跟高崇德顽强求生意志的支持下,高崇德顺利挺了过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后,在陕北土地上小米粥的养护下,高崇德的身体也慢慢恢复了过来。
尽管高崇德“军火大盗”的名誉已经传遍了陕北,高崇德也早已成为了陕北边区的明星人物,但由于高崇德来自东北的缘故,当地的同志跟老乡们都不称唤高崇德的大名,而是将高崇德更为亲切的称为“高粱”同志。
高崇德病愈出院后,也迅速将所有精力都放到了陕北的机关工作上,毛主席在听说了高崇德的特殊功勋后,还特批了一孔窑洞出来给高崇德居住,方便她工作跟休养身体。高崇德这株来自东北的笔挺“高粱”,也成功在陕北扎下了根!
当时间兜兜转转来到解放战争时期时,高崇德也跟一批东北籍的同志们一起重新回到了东北,并参与了辽沈战争。这一次,高崇德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像古时候的女英雄一样披甲上阵,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而战。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旧伤复发,高崇德也成为了医院中的常客。这一次,高崇德在医院中住了整整三年后,才被医生批准出院。上级领导考虑到高崇德的身体状况,也就没有再给高崇德安顿工作,而是将高崇德安顿到了干休所中,期看高崇德可以养好身体。
结语
高崇德老前辈的前半生在战争年代度过,经历了太多的颠沛流离,好在她的后半生中有家人陪伴,重新过起了安稳平淡的日子。
在后来的生活中,高崇德几乎很少打开话匣子,讲起自己从前的故事。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当一位来访的年轻人提到自己的父亲也是一位老革命时,高崇德老人神情一动,仿佛又回忆起了曾经的那些峥嵘岁月。
当高崇德老人被问到她究竟给八路军运往了多少军火时,老人短暂的探求了一下:“现在是不记得了,反正是非常多,要不朱德怎么能说我是“军火大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