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水文文化】中国水文志·远古时期(二)

【水文文化】中国水文志·远古时期(二)

misa2 03-27 4次浏览 0条评论

编者按:

水,不仅孕育了华夏民族,还影响了中华文明的产生,在中华文化的演进历程中演绎出丰盛多彩的面貌,形成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水文化。现开设“水文文化”专栏,转发刊载内容丰盛、形式多样的文章作品,厚植文化底蕴,擦亮水文底色。

《中国水文志》是中国第一部水文领域的专业志,它笔录了中国水文事业发展历程,对中国水文作了系统的科学总结,本期水文志将讲述古老文明时期中秦以前中国的水文发展——自公元前597年到公元前25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8世纪~前5世纪)

(1-12)《管子》中的水文概念

《管子》书中记载有较多的水文概念。如《度地》篇记述有对河流的分类:“水有大小,又有远近。水之出于山而流进于海者,命曰经水,水别于他水,进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山之沟一有水一无水者,命曰谷水(季节河);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水。此五水者,因其利而往之,可也;因而扼之,可也。” 将河流分为“经水”(干流)、“枝水”(支流)、“谷水”(季节河)、“川水”(人工河)和“渊水”(湖泊),这在水文地理学上,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河流分类概念。又如《水地》篇有:“夫水,淖弱以清……素也者,五色之质也。淡也者,五味之中也。”说到纯水无色无味,为谈为素。水能中和五味(酸、咸、辛、苦、甜)而成为淡水。据此,并对春秋诸国的水质作了评判:“夫齐之水,遒躁而复;楚之水,淖弱而清;越之水,浊重而泊;秦之水,淤滞而杂;晋之水,枯旱而浑;燕之水,萃下而弱,沉滞而杂;宋之水,轻劲而清”。阐明北方河水多泥沙,含多种化学元素,以致易淤、易浑、易浊、易滞。南方河水则较清纯。在《地员》篇中,还对地下水的埋深与水质的关系作了描述。

(1-13) 最早的农业水文记载

据《周礼·稻人》载:“稻人,掌稼下地。以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泻水……。”提出管农业的人要把握浇灌水源和注重防洪,要有浇灌和排水渠系。这是中国农业水文方面的最早记载。在《周礼·匠人》中:“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大川之上必有涂焉。凡沟逆、地阞(不平貌)谓之不行,水属不理孙(意顺),谓之不行。梢沟,三十里而广倍。凡行奠水,磐折以参伍。欲为渊,则句于矩。凡沟,必因水势;防,必因地势。善沟者水漱之,善防者水淫之。”讲到修建渠道时,要考虑水流速度、水面比降和泥沙等问题。

周定王十年至十六年

(公元前597年~前591年)

(1-14) 最早利用工程水文知识的芍陂工程

周定王十年至十六年,楚令尹孙叔敖兴建“周百二十里,灌田万顷”的浇灌工程芍陂(今安丰塘),至今发扬效益,可见当时已有相当的工程水文知识。

展开全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鲁襄公二十五年

(公元前548年)

(1-15) 初步的工程水文知识

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楚蒍掩为司马,……数疆潦,规偃潴,町原防,……。”说蒍掩为官后,计算暴雨水量,规划蓄水工程,划定防洪领域,已把握初步的工程水文知识,并运用于水利工程之中。

鲁哀公九年

(公元前486年)

(1-16) 沟通江、淮、黄的人工运河

据《左传·哀公九年》载:“秋,吴城邗(今扬州),沟通江淮。”吴王夫差(?~前473年)于公元前486年筑邗城,开“邗沟”人工运河。邗沟最初的路线是北过高邮后,折向东北,出射阳湖后又改向西北,至山阳(今淮安)进淮。足够利用了这一地区湖泊、河流相互邻近的地形和水位差不大的有利条件,而较易地开成了运河。公元前482年在淮河的支流泅水与紧邻黄河的济水之间开凿一条沟通淮河与黄河的人工运河,称菏水。也利用这一地区湖泊沼泽(如大野泽、孟诸泽、菏泽等湖)水量可相互调剂,而保护一定的通航水深。这样,由长江、淮河达于黄河,形成了一条南北运河,致使江、淮下游地区水文情状复杂化。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战国时期

(公元前5世纪~前3世纪)

(1-17) 最早阐明水面蒸发机制

据《庄子·徐无鬼篇》(约成书于公元前369年~前286年)载:“风之过,河也有损焉;日之过,河也有损焉。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而河以为末始其樱也,恃源而往者也。”阐明水面蒸发与风和日照有关。

(1-18) 《吕氏春秋》记冰情

吕不韦(?~前235年)在公元前239年主编的《吕氏春秋·冬纪》篇中记有:“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冻;……仲冬之月,……冰益壮,地始拆;……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阐明在先秦时期,黄河流域人民对冰情现象已有所熟悉。

(1-19) 早期对水循环的熟悉

《吕氏春秋·圜道》篇中提出了中国早期对水循环的概念:“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显示了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中国水循环的途径和法则。水汽从海洋不断吹向大陆,在大陆上空回旋,凝降为雨;地上、地下的水流向海洋,日夜不息,海洋也常注不满,涓滴汇合成河海,海水又蒸发为浮云,形成水的大循环。

(1-20) 《逸周书》记黄河水文转变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逸周书·时训解》中记有黄河流域的水文季节转变。如大暑时“大雨时行”,秋分时“水始固”,立冬时“水始冰”,大冷时“水泽腹坚”等。

(1-21) 对水旱法则的探索

据《史记·货殖列传》载:计然回答越王勾践(公元前480年~前473年)曰:“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大饥”。即六年属于丰收,六年属于干旱,十二年有一场大饥荒。并称“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即三年处于丰收,三年处于衰落,三年处于收成较好,三年处于旱荒。百余年后战国治水名家白圭(约公元前375年~前290年)同样推测农业收成随水早十二年为一演变周期:丰收——收成不好——过渡——旱——收成较好——过渡——丰收——收成不好——过渡——大旱——收成较好或丰收——过渡。

(1-22) 早期的水文地理著作

《禹贡》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480年~前222年)。依据当时的地理知识:将全国分为九州,分别叙述各区的山岭、河流、薮泽(湖泊)、土壤、物产、民族分布及贡赋等情状。

《山海经》约成书于从春秋末年到汉代初年(约公元前500年~前200年)。除保存有大量的神话资料外,还涉及到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民族、民俗、哲学、动物、植物、矿物、医药卫生……等各个学科,“被称为是古代人们的生活日用百科全书”。(袁珂译注:《山海经全译》)。书中描述的地理位置,则以当时的楚地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其相距里数。如“南山经”中有:“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注于即翼之泽。”“北次三经”中记有“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等的叙述多处。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

(公元前251年)

(1-23) 都江堰首创石人测水位

徐悲鸿《都江堰》1943年作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秦蜀郡守李冰创建都江堰,将岷江水引进成都平原。早期以航运为主,兼有浇灌的效益,后来逐步演变为以浇灌为主的水利工程。至迟魏晋时,已具备分水、溢洪、引水三大主要工程设施的雏形。除工程设施外,李冰还在白沙邮(渠首上游约l公里处,今为镇)作三石人,立于水中“与江神要(约定),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华阳国志》),以掌握于渠引水量。这种石人水尺直到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仍在摘用。到宋代,“离堆之趾,旧镌石为水则,则盈一尺,至十而上,水及六则,流始足用。”宋嘉祐中(1056年)已改在宝瓶口右侧离堆石壁上刻划“水则”共十则,(一则合今31.6厘米),要求侍郎堰底以四则为度,堰顶高以六则为准。则数既用来掌握堰体修筑高度,又作为河道疏浚准则,从而达到调剂掌握宝瓶口进水量的目的。明清以来仍以水则作为宝瓶口的水位计,只是按水位来调剂掌握引水量和作为维修工程的准则越来越较前精美,致使都江堰工程二干余年至今不衰,成为中国古代运用岷江水文特性兴建水利工程和巧妙地利用水位掌握工程运用的创举。

来源:《中国水文志》

● 菏泽市水文中心

● 求实 团结 奉献 进取

lol河流之王出装
大禹治水,治理的是哪里的水?中科院教授:是治理的尼罗河 睿谷生态 | 勐海香米,一份自然的赏味礼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