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斌作品欣赏(10题)
1.一碗方便面
昨天是个星期一,凌晨五点多,妻子朦朦胧胧中听到手机信息提示音,顿感有些不妙。反复确认信息后,是学校通知学生家长,因新冠肺炎疫情,学生暂停送校上课,和以往一样调整为上网课,尽量不耽误孩子学习。庆来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又经历了一个无眠之夜!
因为妻子和两个孩子于昨天下午,在金辰时代广场与外州进进弥勒市的初筛阳性人员有时空交集,为防止潜在的病毒扩散风险,妻子按照梅花温泉社区要求,及时在“红河州健康宝”APP上报告自己和家人的行程,我也在单位微信群里报告自己的情状,暂不外出,积极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居家隔离。
关于一碗方便面,是今天中午的事情。上午孩子上网课的时候,妻子问了他们想食什么,孩子们都说想食方便面,他们确实喜欢妻子从某东买来的白象方便面,儿子特殊喜欢有辣味的那一款,女儿喜欢清淡一些的。
其实,儿子喜欢的那一款,前些日子就食完了,但妻子没有告诉他。
妻子烧了开水,用两个大碗各泡了一包,和此前不同的是,都是口味清淡的。
女儿自然是欣喜,但儿子却不乐意了,他开始发脾气,并与妻子发生了口角,甚至情绪激动,大声吼他的妈妈。
很多家长在处理类似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摘取一些个性化方式,妻子也不例外,大声骂儿子,可能意思她不是有意的,是因为辣味面食完了,小娃别无理取闹。
儿子的埋怨一直继续到我站在他身后。
“儿子,食完了没?”过了一会,我问。
“差不多了,最后一嘴。”儿子的回答很肯定,只是有些冷漠。
“爸爸给你讲个故事。”待儿子食完,我对儿子说。
给他讲的是,1989年我上初中时,我和母亲的故事。
“爸爸当年读初三上学期的时候,家里继续的困难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最难征服的是周五下午嚼了干饭,就得等到周六中午十二点放学后,挈着前胸贴后背的身子步行回家食一顿。回家四公里的路程,我至少得走三个小时,实在没力气的时候就歇歇脚,差不多要歇脚五次才能到家。”
“那是一个初冬阴雨的周六,上午放学了,同学们陆陆续续收拾书包,走出教室。我在教室窗口站了一会儿,凝看远处必须翻过的蚂蟥沟大坡,从玻璃缝里吹进教室的风轻抚我的脸,我把手心靠过往,是有点冷了,风顺着袖口一下子灌进胳膊,我不由自主打了个冷战,手也缩了回来,冬天的意味越来越浓了。”
“教室里已经走得没人,我背上装满课本和作业本的发白帆布书包,慢慢走下教学楼,有的同学或骑着自行车、或步行快走出校门了,少数同学有父母打伞来接,问着预备往食些什么的话,有的同学走进宿舍收拾着东西,有的同学带上餐具奔向食堂。我也没啥可收拾的了,肩上有书包就直接可以回家了,途径学校厨房后门回家的也没别人,就我一个。”
“我那时候很瘦,身子轻,跨沟过坎的也还好,只不过跳几下就大口喘气了,特殊还要弓着腰、压着膝,冒着雾状细雨、顶着冷风走向蚂蟥沟大坡。可能是饿的原因,没走到大坡一半就没力气了,只得停下来歇一会。我从裤兜里掏出手来相互搓,手心出了不少汗,手背发青的静脉血管,一条条非常明显,我喜欢看刚刚从衣裤兜里掏出来还有点汗的手心和手背,感觉不再那么粗糙,有点读书人的意思。第二次歇脚是爬到蚂蟥沟大坡坡顶了,再向前走就是如同断碗型的大洼窝,要下陡坡和上陡坡了。”
展开全文
“从蚂蟥沟走到家,大约还有一半的路,前半截已经歇脚三次,凭体会后半截还得歇两次。终于,我像往常一样挈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实在太饿了,我打开小院大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尽全身力气跑进厨房,抖动的双手伴随急促的喘息打开蒸饭的甑子和菜橱,想以最快的速度把饭菜塞进嘴里。”
“以往,你的奶奶在周六都会留有一些饭菜,哪怕是冷的。这次傻眼了,甑子是洗干净的了,菜橱里看不到一个碗,饭桌上也没碗筷,我再走到灶旁,锅里也是空空的,灶窝里没有生火做过饭的痕迹,我大声喊着‘妈,妈’,没回应,再仔细看,堂屋门是锁着的,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被放弃的孤儿,全是卑微和委屈,甚至满腹牢骚。”
“可能下午快五点的样子,母亲打开小院大门,我一眼就看到她穿着那件熟悉到发白的蓝白色外衣,卷着裤腿,系着围腰,快穿破的军鞋上全是泥水,用锄头把当作扁担挑着猪食和柴草、裤腰别着镰刀,缓缓走进小院。我不想正眼看母亲,低着头给母亲甩脸色,期看她看到我的深深埋怨和极度不满。母亲走到屋檐下和我坐在一起,她拉起衣角反复擦脸上的汗水、雨水,却不跟我搭话。”
“我内心的火气不停膨胀,朝着她怒吼,‘妈,你做得也太过分了,明明知道我今天从学校回来,却不给我留一口饭。’”
“我发现母亲不作声,依然拉衣角往脸上擦,不同的是没擦额头和耳后,而是擦眼角,母亲哽咽着说‘小娃啊,妈也是一天到晚没食呢。’”
“瞬间我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好笨、好蠢,不动脑子想想,这世上有哪个母亲会食了饭,还为了不给小娃知道把甑子洗干净的,这甑子已没了水气,明显是头天晚上就洗了。我很难想象她在饿了一天肚子的情状下依然下地干活,她的付出没人理解,回到家还被儿子埋怨和数落一通。”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同情天下父母心,在我最艰难的时候,万万没想到,还有母亲比我更艰难,我这个混蛋儿子太不懂事了,对不起母亲,这是我这一生从不敢轻易触摸的最痛,没有之一。”
“妈,我错了,我真错了。”
“我双膝一沉,跪在母亲膝盖前,头埋进母亲怀里,母亲用手拍着我的背,哽咽着不作声,只是我依然跪爬在母亲膝盖上放声痛哭,用另外一种独有的方式宣泄着无数个日夜的委屈。”
“妈妈,原谅我,我错了,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风怀着丝丝冷意漫无目的灌进厨房小屋,窜进毛孔,唤醒我骨子里的那份善良,屋外的柿子树时有落叶飘下,我的嫩手顺着母亲的膝盖触摸到沾在她小腿上已经发硬的泥土,心是难以名状钻心的疼,我膝盖顶在冰冷的地板上不知多久,不想、不愿、不敢起身,恐惧起身的那一刻母亲会舍弃原谅我的念头。”
我告诉儿子,就在今年3月20日春分节令那天,思绪前翻后涌,写了《清明忆母》:初冬阴雨,周末午课毕,儿已空腹一日,晃步数里回。屋灶冷厨空,儿疑母忘,能无怨乎?烦半时辰,母泥脚薄衫挑担进屋,儿怒吼母,母始无语,终曰吾亦一日未食!愧儿知耻,抽泣跪母膝。
我回头告诉儿子,彝人制造有首歌喊《妈妈》,歌词里有几句是这样写的,“孩儿让你牵挂了妈妈,孩儿让你受累了妈妈,是你擦干我第一滴眼泪妈妈,是你让我学会翱翔妈妈,只是一个心愿未了妈妈,我真的不想让你失看妈妈,因为我的梦想在远方啊妈妈,永远慈爱漂亮的妈妈,你是我心中永远不灭的火把,黑夜里我不会迷失方向……”
我又告诉他,阎维文老师还有首歌喊《母亲》,里边这样写,“你进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食的那三鲜馅她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
我跟儿子说,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我打开酷狗,歌声未听到一半,眼眶已噙满泪水。
我期看儿子明白,令人心碎的歌声让母爱无限动容,母爱是醉人的春风,母爱是点亮前程的烛光,母爱是一把遮挡风雨的大伞,母爱是一条滋润儿女心田的长河。
“儿子,给爸爸煮碗方便面吧,就你刚才在食的这种。”我说。
儿子给我煮下方便面,因为他忽略大意,结果满满一缸水,差点煮干,面早已被煮得稀烂,混作一团。
“这是怎么回事?”我厉声责问。
“爸爸,你只是说让我给你煮。”儿子有些委屈和不服。
“你就这么煮的?”我再问。
儿子默不作声,他心里开始有些慌了,不知如何回答。
“你已经快十二岁的人了,不动脑子探求问题?煮面是一个从煮下到看察,再到煮好的过程,既然由你开始,就意味着由你结束,这是你的责任,就如同你读书一样。我问你,侍候别人还被责骂的滋味好受不?”我依然一脸严厉。
他已经低下了头,从他湿润的眼睛里,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
“把方便面弄出来吧,不能浪费,煮烂了我也食。”我说。
“这面条已经烂了。”儿子想再次确认。
“烂了,我也食,究竟是你亲手煮的,谢谢儿子!”我也很确认刚刚表达的意思。“你刚刚是不是扮演了一次妈妈的角色?”
“是呢”儿子低头小声回答。
“妈妈被你吼,她委屈不?”
“委屈。”儿子还是低着头。
“你错了吗?错在哪了?”我陆续问他。
“我错了,错在贪玩,没有好好读书,还把爸爸的方便面煮烂了;错在不懂什么是责任,做事情有头无尾。”儿子回答说,“还错在乱发脾气,不懂得感恩,埋怨妈妈。”
“你确定不再埋怨,要感恩妈妈?”我回头问他。
儿子使劲点头。
“还有呢?”我又问。
“还要感恩农民伯伯,是他们种出庄稼来,我们一家人才有食的。”儿子说。
“还有呢?”我陆续问他。
“要感恩庆来学校的校长、老师和扶助过我们的所有人。”儿子陆续说。
“还有呢?”我再问。
他没话说了,他能知道的也可能就这些,因为都是我们曾经教他的。
“还要感谢大地,因为有大地,农民伯伯才能在土地上种粮食,栽蔬菜,建筑师才能在上边盖房子给我们住。要感谢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世界将是一片黑暗。”我说。
儿子又使劲点了头。
“现在,你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我看着他说。
“爸爸,我知道了。”儿子说完,跑进房间,他面对妈妈深深鞠了一躬,弯下腰时已抽泣不成声,“妈妈,对不起,我知道错了,也知道为什么错了。”
妈妈把儿子搂进怀里,啥也没说,只是轻轻抚摩儿子的肩背,就像我的妈妈曾经那样。
2022年11月22日
2.缘遇《孙子兵法》
一直以来想写点关于《孙子兵法》的东西,到提笔时突然不知从哪里下手了,思绪再三,慢慢说吧。
《孙子兵法》是一部高度抽象的战争哲学,如要深进研习必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道家思想作为基础,比如《易经》《道德经》《说文解字》等,特殊要重点学习研究甲骨文。写之前我担心两个问题,一个是时代的学习压力大,很多人喜欢精干小文,假如要考虑篇幅,就得把《孙子兵法》的内容抽象化提炼,这样很轻易导致讲来讲往还是云里雾里,很难结合实际融进实战;另一个可以一头扎进往,这样又轻易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的尴尬,读不少时日也不搞明白当年的孙武想讲些什么,陆续读的兴致会迅速变冷。但我还是期看学习国内比如华为等知名企业的发展构思,走底层路线,搭建底层思维构架,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再来考虑上层使用,这样会好很多,尽管需要花费不少精力。
我与《孙子兵法》缘于一个偶然机会。1998年,红河州政府驻地个旧市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近1700米的海拔和个旧湖、南面风筝山对空气温湿度的调剂,让个旧市的老百姓一年四季都在温润洁净的环境中度过,我喜欢这座城市。
那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傍晚,我独自一人在外边打发几嘴,乘着温润的舒适预备回单位宿舍,走到一个小卖展旁,看到有个身穿唐装的大毛胡子老者在人行道旁摆象棋残棋,他眼睛似闭非闭,有点世外高人的样子。我停下脚步蹲下来细看老者面前的残棋子力分布,不知什么时候我身边多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站在红黑双方不同位置,大声吼着如何走棋就可以轻松将死对方,两个人相互不服,随即在棋盘上比划起来,猛烈争吵、互不服输。
“问问这个师傅,是红棋赢还是黑棋赢?”其中一人转回头脸朝我。
“红棋赢。”我直接说。
“你就敢说红棋赢,给是要来试试?”黑方反问我。
“来就来嘛。”我哪受得了这样被呛。
“赌点什么,给敢赌一包红塔山?”他逼问我。
“谁不敢是小狗。”我几乎不假探求就脱口而出。
“一包烟太少了,赌就赌一百块钱。”老者眼睛半睁半闭,慢慢的说。
“一百就一百。”我坚信红棋一定赢,我先把自己逼上路,没想到对方也欣然答应。经老者提议,为了相互不耍赖,我和对手将各自的一百元交给老者。
红先黑后,不到十秒钟,我的“老将”就被对方“抽刀落气”弄死。还没等我想明白怎么回事,老者已收起棋盘,三人一起扬长而往。瞬间,隐约感觉似乎掉进他们给别人设计的坑里,我只是傻傻咬了“姜太公的鱼钩”。
那时我才刚刚参与工作,一个月工资也才是几百块钱,除往必须给母亲留下来一部分作为她的生活费,兜里也只有一百多元。
嘿嘿!这下好了,兜里就只剩下十多块钱了。
随后的几天,我想了很多,因为自己的好高骛远,盲目自大,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侥幸心理严重而导致输钱。但我想,无论如何要扳回一局,决不能让这一百块钱冤死。
此后的两个多月里,我到个旧市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到新华书店和一些小的书摊找书,看能不能发现有关这样骗局套路的一些蛛丝马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孙子兵法》中找到了一些相似的内容,如“虚实篇”中“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书里的部分注解于我看透这个骗局有很大扶助和启发。
第一次接触《孙子兵法》,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后来发现,他们的骗局确实用到兵法里的这几句话,且把十二诡道用进其中。
刚开始研习的时候,自己的文字基础弱,特殊是很少接触古汉语,读《孙子兵法》很是枯燥乏味,我试着摘取小嘴蚕食的方式慢慢学习体悟,收到一些初步成效。为了打牢文字功底,我开始接触《说文解字》,当时《说文解字》版本很少,多数是继续清朝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的注解方式,而且是竖向排版,注解的文字不多,再加上是繁体字,更是生涩难懂。
随着信息网络逐步成熟,我通过电脑和手机等网络平台,研习汉子从甲骨文、金文、秦篆到简化楷书的转变过程,以此来加深对《孙子兵法》博大精深思想的理解使用。在这期间值得一提的是仅仅对“正”“道”两字的研究,我就花了五年多时间。
《孙子兵法》作者是春秋时期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一共十三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对于《孙子兵法》有多少字,目前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说法,有说五千多字的,有说六千多字的,从对郭化若将军《孙子兵法译注》和现存的一些资料来看,《孙子兵法》全文应该是有6111字,其中题目字数36字,正文字数6075,这里所说的字数并不含后人断句用的标点符号。
据有关史料记载,孙武此人非常谨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性格和做事风尚比较保守稳重,正因为如此,第一篇“计篇”成了整个兵法的灵魂和价值导向。“计”,是“计算、估算、预算”的意思,并非“算计”,谁来“计”,怎么“计”,“计”什么,“计”之前要做哪些预备,如何推断和使用“计”的结果,如何防止被“计”的十二诡道,如同现代的swot分析,对优势、劣势、机会、威逼的研判中,体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基本原则和构思。
很多人把《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混为一谈,《孙子兵法》并非“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研究的是基于扎实基础的硬功夫,是以强胜弱的底层逻辑;“三十六计”考虑的是基于薄弱基础的奇谋巧计,是以弱胜强的上层使用。《孙子兵法》追求“无智名,无勇功”和双方共赢的价值担当,行为坦荡,作者有姓有名,成书2500多年;“三十六计”追求以少胜多的传奇故事和损人利己的价值体现,行为阴暗,没人敢写作者姓名,成书100余年。二者之间也不是毫无关联,“三十六计”是对《孙子兵法》十二诡道具体使用的弥补,适用于多方对抗,对付的都是真正的敌人,部分见或少见于企业治理和商战,我个人主张不适宜使用到自己与单位、同事、家人和朋友等非对抗方之间的相处,实在必要可适度使用,不宜长久。
在《孙子兵法》成书至今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孙子兵法》的注解,被后世承认的主要有十二位,其中十一位是历史人物,一位是现代将军。《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载明的十一位历史人物分别是曹操、孟氏、李荃、贾林、杜佑、杜牧、陈皞、王皙、梅尧臣、何氏、张预,曹操是第一位注解孙子兵法的人,他说:“吾看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曹操一生征战,文治武功都是千古英杰,他的注解是最正确的、也是最受历代注家重视的,惋惜的是,他的注解太简略。现代的注解权威是郭化若将军,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黄埔军校毕业,参与过北伐战争,担任过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95年往世,享年91岁。他的《孙子兵法译注》主要继续曹操的注解,非常精确,凡在《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说法不一的,我通常以郭化若将军的译注为准。
从1998年至今,我研习《孙子兵法》也是二十五载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更是一个扎实的经历。《孙子兵法》是一个完全的思想体系,“慎战”“保全”“为民”是整个兵法探求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核心思想并非一个点,而是由三个点构成的一条直线,起点是“军形篇”的第一句话“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意思是真正善于打仗的人,不是总想着战胜对方,而是首先考虑自己不输,如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样,假如输了就连身体都没了,那还打个毛!
面对敌人,不可以使敌人必须战败,但可以优先保证自己不败,等待敌人露出破绽,一旦有可乘之机即一举拿下。所以说,胜利可以知道的,但不可以强求,如同曾经的那盘残棋,假如我的水平足够高,与其对抗最多也只能是平手,双方互无输赢,对于对方来说,他已经做到了不可被战胜,只等我出错呢。所以,这个思想的出发点是把自身建设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朝着“打铁要靠本身硬”的方向努力。
核心思想的终点是“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现实战争不可能百分百赢,真正的高手是在不打仗的情状下,让对手主动认输,更不敢出兵对抗,这样就可以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高成本战争输出,从而使战争效益最大化。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对战争转变进程的管控尤为重要,这就是核心思想中的第三个点,即争“全”。“谋攻篇”中第一句话“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样的大局意识难能可贵,要求军队的主要负责同志务必想尽一切方法保全人力物力财力,为留下更多可用资源摘取积极措施,绝不轻言舍弃,如同新中国建立前夕争取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一样。
《孙子兵法》字字珠玑,学其中的内容必须逐字逐句嚼烂了读,比如“道”字,这是兵法第一篇“道天地将法”五事之首。
“道”字至少有三种解读。
第一,整个字由三部分构成。一是阴爻阳爻,二是“自”,三是“走之底”。按照中国式治理之父曾仕强教授的说法,“首”字的第1至第3个笔画是阴爻阳爻的变体,即一阴一阳谓之道,指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转变法则;“自”是人格结构中的自我、本我、超我,是遵循法则的自我熟悉、自我反思、自我净化、自我完美、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走之底”指的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准则,是遵循法则、反思自己后的具体行动。把这三个部分融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圈,即熟悉和遵循万事万物的发展转变法则,对比和反思自己,并实践它。
第二,“道”字由两个部分构成。这种解读相对简单一些,一是“首”,其外形如同龙“头”;二是“走之底”形态像龙“身”,两个部分构成了“一条龙”,炎黄子孙研习道家思想,就是龙的传人。
第三,是基于甲骨文的解读。此解读主要遵循东岳先生的研究成果,甲骨文里的“道”字,最古老的是表达女人产子的形态,随着时间推移其形态也有一些转变,外形酷似一个十字路口,可从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向一眼就能看到底,“道”相对“路”和“径”而言,是从一个交叉点到另一个交叉点的直线,它具有两个明显特征,其一是对面来人远远就可以看到,且能知道是谁;其二是人为修筑的,可以给人和车马通行的。“路”是会拐弯的“道”,且不一定是人为修筑的,多为自然形成,如同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径”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为方便起见用脚踩出来的小路,有的在山间、有的在花园、有的在田野,只可人或牛马通过,不可车辆通行。“道”和“路”都具有明显的方向属性,而“径”可以绕来绕往。
《孙子兵法》开篇就说,“道者,令民与上赞同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这里的“道”主要是第一和第三种解读的合成体,它是站位和价值导向,指君王或统治阶级的政治,封建社会的“上”指君王,这里的“民”不完全指现代意义的老百姓,而主要是指当时的地主阶级。
这就不难理解了,古时候的君王和地主阶级与最底层老百姓的利益有相通的时候,也有相悖的时候,价值导向相通就出现盛世、治世,价值导向相悖就出现衰世、乱世,君王打仗用的钱主要由地主阶级提供,一旦地主阶级不支持君王,甚至造反,后果可想而知。君王为地主阶级和底层老百姓谋利益,就会得到他们的支持,老百姓可以为君王付出自己的所有“而不畏危”。
细细想想,这不就是与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的做法一样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高举社会主义旗帜,走的是“正道”。
假如要嚼烂了读懂《孙子兵法》里每一个字,可以考虑研读我国最早的文字学家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现代有译注版本,一共四册。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人(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许庄村),生性质朴厚重。许慎坚持文字发展的看念,他认为文字从起源到汉代通行的隶书,经过了很长的一个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文字经历了从战国古文到秦代小篆,再到汉代隶书的形体演化,打破了文经学家认为汉代的隶书就是古人造字时字形的僵化看念。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抖音中搜觅到不少有关知识,有些已经做成了动画,很方便读者理解。值得一提的是,要深进读懂一个字,有时候并不能在一个对字义阐明的有关段落中全部涵盖,还要注重解读有相同、相似偏旁部首在不同字词中的含义和使用,最好能结合“眼、耳、口、手、鼻”的感受,用“心”往“悟”。
我与《孙子兵法》的缘分,应了一句老话,“缘乃天定,分乃人为”。其实,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孙子兵法》,有的人把大量的精力放到十二诡道里,甚至把十二诡道和三十六计误以为就是《孙子兵法》的全部内容,这是不应该的。《孙子兵法》不是讲奇谋巧计的书,是讲实力决胜的书;不是教你一开始就打胜仗的书,是教你首先学会认输的书;是教你先胜后战的书,不是教你先战后胜的书。
《孙子兵法》中的五事、七计、五胜之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们的外在表现虽然不同,但是内在的底层逻辑全是相通的。期看研习《孙子兵法》的朋友们能静得下心来,不骄不躁,沉住气,潜心研究《孙子兵法》的历史背景,作者和译注者的行为风尚,用辩证唯物主义从诸多案例中辨析阴与阳、矛与盾、攻与守、虚与实、正与奇(ji)、对立与统一之间的转变,在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献里探觅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的思想精髓,挠住哪怕一丝丝的薄绸,便可循着先人足迹,探觅人生的价值和幸福。
2022年11月27日
3.父辈的老屋
1971年6月份,既是农闲,又是一小段粮食青黄不接的日子。老家弥东乡章保村的左邻右舍听说老苏家要盖大瓦房,都来帮忙干活,干了活不但有口食的,还可以换工,确实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父亲虽然在昆明参与工作十多年,依然是个念旧和热心肠的人,遇上会抽烟的乡亲,都要主动拉来草墩,递上香烟或水烟,自己抽的那根香烟总是用一端在火柴盒子上咚咚几下,然后拿出火柴划下往,一起点上深吸几口。
盖大瓦房必须先筑土墙,这很考验技术和体力。起墙的位置先找平,然后留出堂屋门位置,围着大房子四面夯一圈。筑墙的墙板宽六十公分,高四十公分,长大约两米,墙板的一头是相对固定的,另一侧可以随意扳动,墙板的下面用一根约一米长、碗口粗的圆木棒担在墙上撑住墙板,墙板很重,力气大一点男人可以一个人提起来,力气小些的就得两个人。
筑土墙的墙杵、墙板、巴掌和横挡四种工具里,值得一提的是墙杵和墙板,“墙杵两头夯实东南西北中,墙板三方守护金木水火土”。特殊是墙杵,外形一头尖、一头圆,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注,这个墙杵的外形就是甲骨文里“工”字的雏形,它表达干活的人顶天立地;同时也是古人眼中尺子和规矩的雏形,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最早的指示意义。
土墙筑到三米左右就很难再上了,改用土墼往上砌。大房子有三间,有四个山墙,屋山头的高度决定了整个大房子的高度。
父亲为了节约成本,最外侧的山墙没有用更多木料,只在中轴位置使了两颗柱子和伞撑。大梁一共三根,每间放一根。正面两侧的大梁一头放在屋山头顶端,堂屋的大梁与两侧大梁衔接,直接跺在柱子伞撑顶端,前后批水分别再使六根大碗口一般粗细的中梁,安放在伞撑中间木托里,木托形似“止”,防中梁下滑。事实上,汉字中“上”左边弄个楔子就是“止”。
“上”与“善”同音,说的意思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一生都要努力做善事、求上进,但生命是有限的,一味求上进,你的时间和精力够吗?老古人太有聪明了,他们在“上”的左边加一竖,表达“停止”,意思是恰到好处,适可而止,不过分贪求。所以,懂得知“止”也是一种聪明。
父亲的木匠手艺值得赞扬。就在这些天,他和其他木匠师傅一起,硬是利用闲暇时间打了三张大床,两张小床,床板就用边角废料来做,够用就行。
盖大房子很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做堂屋门,这是大房子的脸,更是这家人的脸。堂屋门的门框用的是约20公分高、15公分宽的四条木档,按照当时农村堂屋门的最佳尺寸,小双扇门适合开四尺三寸一分为吉门,记忆中的尺寸也应该与这个准则差不多,实际尺寸目前已无法考证了。堂屋两扇门的中间位置,在外安装了两个铁扣,在内安装了一组木销,白天外出,从外边拉起铁扣用金属挂锁锁起来,夜晚回家,从里边插上木销可以防贼进屋偷东西。其实也没啥值钱东西,心安更重要。
在乡亲们的扶助下,大瓦房终于在中秋节前盖起来了,父亲说,得晾一段时间再住人。春节前,土墙水分慢慢散往,干土的颜色逐渐显现出来。哥哥姐姐们想了些方法,找来报纸刷上浆糊贴在墙上,既可以防止土块脱落,又起到简单的装饰作用。四个房间没有房门,只有门框,那时候的农村里,多数人家都只是在门框上挂一块布遮挡,这块布就喊“门帘”。
过年了,母亲在堂屋正墙上贴上“天地”,农村人俗称的“天地”是个喜庆组合,一般用两张半或三张大红纸剪裁使用。中间一张完全的大红纸写六个字,分别是“天地国亲师位”,其中天就是老天爷、上天;地就是大地、土地爷;国,就是帝王、君王;亲就是父母兄弟姐妹;师就是指老师,师长。农村堂屋供奉的不是神仙,而是一种托付,是在告诫人们要尊敬天地、国君、长辈、师傅,符合古代孔儒文化尊师重道的那一套说法。
“天地”正下方用土墼和两块木板搭起简单供桌,平时点煤油灯,条件稍好便点一次香油灯,灯光虽然昏暗,但基本能分得清大致轮廓。
堂屋中间摆一张饭桌,单层饭桌用料简单老旧,但做工还不错,与邻居比较,我们家的饭桌是最简单的了,就是一个桌面加上四条腿。四周邻居的饭桌都是双层的,桌面下还有一个“肚子”,“肚子”朝外的三个面都设置了横向的拉板,“肚子”里可以放一些常用的盐巴、辣子、咸菜之类的,还可以放一些大小不一的空碗,食饭的时候直接拉开小门伸手进往就可以拿出来用了。
堂屋墙面用白色石灰水刷过几层,显现出白色了。顶上简单用一些木板搭起来,盖上塑料布,防止屋顶灰尘掉落。堂屋右面墙上,挂着一面相框,相框的背面是一片薄薄的三层板,四面有六颗小钉子卡住,木片内衬用白纸糊过,里边有一张大大的毛主席像。其他的是家里祖辈老人的画像或父亲从昆明带回来的照片,相片不大,零星有几张,散放在毛主席像四周。供桌上摆一尊毛主席铜像,主席像的下脚底座上有“毛主席往安源”字样。
堂屋中间右侧靠墙的地下挖了一眼地灶,冬天可以烧火取热,也可以烧水洗脸洗脚,里边的灶窝灰可以烤红薯,或烤洋芋,只是在屋里烧火烟气太重,有时候非常呛人。夜晚睡前,母亲总是要把地灶里的炭火钳出屋外浇水灭了,再仔细检查地灶无火星,才放心往休息。
堂屋里经常散乱放着一些草墩,一个草墩的使用年限一般是三到五年,奶奶和母亲看着需要打新草墩的时候,提前把生产队分给的稻草晒干,然后一片一片整理好,按照一边软、一边硬的原则摆在两侧。编草的过程跟编头发辫的方法相似,大约编了宽三十公分、长两米左右的时候就收尾了。收尾后陆续编一条长长的尾巴,母亲把编好的“草别”用膝盖顶着、压着卷起来,卷到头了就用剩下的长长草绳尾巴穿进一颗中等大小的木针,木针带着草绳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穿过最外边的那层“草别”,收缩、拉紧、拍打,直到草墩显现一个基本的圆筒形,偏软的那面朝上,条件好的时候用一些破布之类的拼起来,缝在草墩相对平整的面上,坐上往会更舒适一些。
堂屋里的地板没有经过任何硬化处理,最多也是拿夯墙用的“巴掌”简单锤平,堂屋有垃圾需要清扫的时候,往往会提前装半盆水来撒一下,先用散水压一下灰尘。
出堂屋门向左的耳房位置盖了一间灶房,灶房房顶的高度大约有三米多一点的样子,几乎与大瓦房的廊檐口持平,灶房里请邻居师傅打了一眼回风灶,放锅的位置设计在最里边右侧墙角四周,烟囱的位置可能在灶房的右侧中间一些,装水的黄蓝色瓦缸、洗锅水桶、猪食桶和堆煤、堆柴的地方都安顿进往,除了灶台用青砖外,灶的其他地方全是用土墼垒起来,屋顶用了一片亮瓦,总体来看光线还可以。奶奶知道娃娃们喜欢食石榴,在院子靠左的围墙旁边栽了四颗甜石榴树,堂屋正面是一颗板栗树、一颗拐枣树,右边是一颗柿子树,板栗树和拐枣树的中间设置了一道进出小院的单门。
那时候的家里还有一个家用电器——那是父亲从昆明带回来的手电筒,电池一般要用到快烂才换,假如一不小心电池烂在电筒里,流出的电池液就会腐蚀电筒,一旦出现这样的情状,先用水洗,晾干后用砂纸打磨生锈的内筒和弹簧触点,以此弥补过失。几年后的手电筒从两节电池升级到三节,小玻璃电珠的耐受电压也从2.5伏增加到3.8伏,小灯泡的个头也大了一些,灯丝的瓦数也增加了,亮度添了不少。手电筒的存在,让一家人夜间外出方便了不少。
经过一家人近二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摆脱了雨天淋“酱油水”的茅草屋,放眼看往,村里的茅草屋越来越少了。奶奶常说,比起旧社会,新社会转变太大了,要记得共产党的好,要感恩毛爷爷!
2022年12月3日
4.“正”的解析与探求
何谓“正”,着实探究了很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注:“正”甲骨文字形中上面“一”表达方向、目的,下面是“止”(足),意为朝这个目的不偏不斜地走往。《说文·正部》“正,是也,从止”。“正”的本义为位于居中,不偏斜,引申为从宏看上把握“厉害”关系,可理解为刚正不阿、不偏不倚,左右协调、协调共生。
从“正”字结构来解剖,其中包含着“一”“工”“上”“止”,最后到“正”,涵义各不同,但都与“正”有关。
关于“一”,《说文》注:“一”甲骨文、金文、小篆和楷书都写成一横。《说文·一部》“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意为最初,万物形成之始,道建立了一;后来才分解为天和地,演化为万事万物”。“一”既是最小的整数,又是最大的数字,如李白《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生”“一切”“统一”,引申表达全、满、完全、目的、方向、稳定、持久。用作序数时表达第一位,有专之意,如“一心一意”。在准则上指相同,如“一致”,“一样”。另有初次之意,如“一见如故”“始终如一”。《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说了“一”的基本涵义,“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关于“工”,《说文》注:“工”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都像古人夯筑墙时用的夯杵之形,其外形很像古人度量的工具,《说文·正部》:“工,巧饰也,有规、矩”,后引申为手持工具干活的人,再进而引申指精致、精致,如《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二平中準(通准),是規榘(今规矩)也”。所以,“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正”有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总原则。
“工”是有所作为,都有‘顺其自然’之意,但‘顺其自然’并非不作为,而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后的不强求。“工”有上、中、下之结构和意境,《孙子兵法》兵势篇“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谋攻篇》“识众寡之用者胜”,这里边都说到“众”与“寡”,“众”和“寡”的组合,同样有相似结构和意境,中间有“序”“曲制”“官道”连接,细分为“众”,聚拢为“寡”,都是上、中、下的有机协调运行。
关于“上”,《说文》注:“上”表达在地面之上。《说文·丄部》“丄,高也。“上”的本义是表达方位,即指上边、高位,动词指向上走,往前,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上”,形似楼梯,由低至高,“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最后是“止”了。《说文》注:“止”甲骨文像一只脚丫。“止”的本义为左脚,顶上加一横即为“正”,意为朝着既定的目的和梦想前进。“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追梦需要勇气,圆梦需要行动。值得一提的是,“止”在“上”最左边加一竖,如同防止下滑的“楔子”,这在告知世人,“懂得收手和知止,也是一种聪明”。正如曾仕强教授说,“‘上’经常要加一竖,就是‘止’,即适可而止。任何事情在你求上进当中,要懂得适可而止,‘止’中有‘上’,‘上’中有‘止’,然后终结就是个‘正’字,这个‘正’就喊‘道’”。
“正”由五个笔画组成,就笔顺解其义为:有理想、有目的,思想之旗领航向;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初心抵柱天地间;懂得学习与进取,培植新人担大任;严厉整改问题,讲规矩、有纪律,统一准则知收敛;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个“正”字,一辈子的追求。
2022年12月10日
5.沁园春•人间正道
电闪雷喊,撕裂黑夜,曙光初晓。
亮苍茫大地,星火点点;镰刀斧头,红旗飘飘。
峥嵘岁月,血染战袍,开天辟地云如烧。
勇担当,涤乾坤浊流,云淡天高。
天道人心万千,携智信仁勇战魔妖。
念百年初心,生气盎然;扬帆远航,独领风骚。
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爱寸心者惜同胞。
看统一,息两端武争,同忾敌嚣。
2022年12月20日
6.家书
突然间,老丫特殊想念父母,按照老辈人的说法,得给父母烧点东西过往。
所有的记忆,像被一戳封印,永远留在了父母生前的老屋里,老丫经常梦里见到老屋里的母亲。
“妈妈,咱要不把老屋子翻修一下,屋子岁数大了。”老丫把脸轻轻贴在母亲的两鬓斑白上。
“不用,还可以住。”母亲轻声在耳边说。
“妈妈,我想给您住得安稳一些。”老丫还是期看母亲点头。
“习惯了,你重新盖,得花不少钱。再说,这些都是你父亲当年的心血,翻盖了,他找不着回来。”母亲依然很果敢,她也有心事。
不知不觉中,老丫醒了,又是一次相似的梦。他睁开朦胧双眼,窗外一片漆黑,有几丝微风透过纱网,像母亲的爱,抚过全身。
他卷缩着身子,伸手抚摩眼角,发现自己早已是个泪人。他怕梦见母亲,又想陆续梦见母亲,也只有这样的方式遇见母亲。
在父亲、母亲眼里,孩子无论多大,永远都是孩子。老丫羡慕别人年过半百还有父母亲提着鞋底追打自己屁股,还有人给你留盏灯,给你热饭菜,给你盖被子,孩子天天围着喊爷爷奶奶。
今年清明那天,老丫和以往一样带着家人回老家山上,给祖上和父母上一柱香,回头碰到年迈的老二娘,那是与母亲同甜共苦过的人。
老二娘放下拐杖,示意坐下来,坐到她身边。老丫拾起拐杖,擦往灰尘,靠在自己胸口。
她拉着他的手,就像拉着自己久别重逢的孩子,默默看着。老人脸上的皱纹爬进衣领,那双堆满老茧、几乎只剩下僵硬皮肤和血管的双手,诉说着一辈子艰辛,她手骨关节处有明显结节,指甲灰褐色,有些日子没剪了。
“你家老房子,卖惋惜了。”老二娘终于开口。“话又说回来,只有不孝顺的儿女,才会说父母一碗水端不平,哪个娘老子不爱自己小娃?手心手背都是肉。”
他怎会不知,那也是母亲意愿,母亲重病期间留一口气作下遗嘱,随父亲遗愿安顿了老房子和其它重要的后事,母亲最担心的是老丫还有个躲在暗处的哥哥,不怕贼偷,就怕贼挂念。
不用跟老人说更多,老二娘心里跟明镜似的,有啥能逃过老人家眼睛,老丫只是心疼她和母亲一样辛劳了一辈子。老二娘有福气,身体还算硬朗,儿孙满堂。
“你妈那些年太苦,天不亮就下地干活,熬坏了身子,惋惜啊,享你的福没些年,说走就走了。”老二娘污浊的眼里,记忆清楚。
“老二娘您也苦了一辈子。听我爹妈说过,老二爷(叔)当年也是往朝鲜打过美国鬼子的人。”老丫说完就有些懊悔了,虽是光芒记忆,但究竟也是老人心里的伤疤。
老二娘咧了一下嘴角,想说什么但没开口,或许她不想撕开与老伴尘封多年的酸甜苦辣,况且一句两句说得清?就像老丫,知道眼泪软,不想谈及更多关于母亲的往事。其实,这已由不得老丫了,看到老二娘的时候,满脑子可能都是母亲,鼻子早已酸到喉咙。
老丫这半辈子,两次差点把自己弄丢了。一个是关于母亲唯一的视频光盘,不知道哪次移家的时候给弄没了;另一个是上学时候与父亲的信件,整整洁齐一打也给弄不在了。幸运的是,少数父亲、母亲的照片还完好留存,偶然机缘觅到父亲唯一的字迹残件,老丫把这些视为珍宝和永远不能、也不会再遗失的念想。
父亲曾经的严厉,让老丫敬畏到骨子里往。老丫不会忘记父亲教诲,“子不教,父之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食不得苦中苦,哪来的人上人”“山高自有佛地在,路远难挡行善人”“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那些年,老丫只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斗胆用稚嫩笔端,与父亲共同书写无数个成长的喜悦。
母亲不识字,她常说,“儿挂娘,扁担长;娘挂儿,日子长”。那时候想母亲了,天天可以打电话,母亲慈爱而清静的声线里,老丫总能再次满血,鼓足征服各种困难的自信和勇气。
别人说是父母离不开孩子,但他坚信是孩子离不开父母,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本性,孩子孝顺自己的父母是人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快二十年了,老丫只有在清明时节,跪朝墓碑轻吻大地,饱含热泪轻声喊着“爸爸”“妈妈”。老丫多期看还有父亲几鞋底的责怪后互递香烟,有母亲满眼期许和电话那头的一声声嘱托。原来,别人怕的鬼,是无限牵挂儿女和自己日思夜想的亲人。
老屋卖了,屋里的所有慢慢成了逐渐淡往、没有声音的图像,老丫也变成永远被拒之门外的孩子,终究是回不往了。近些时日,他终于把刻画了近二十年的思念写在信里,期看将来某一天夜里,父亲或母亲依然托梦,告知家书该寄往何处。再不然,明年清明一定烧往,老丫要特殊告诉父亲和母亲的是,国家如同您们一样心疼她的孩子,历经三年多的疫情顺利着陆了,如今孩子们如您所愿,一切安好。
2022年12月27日
7.露天电影
八十年代那些年,弥勒农村里的小伙伴们可以娱乐的项目太多了。比如,跳绳,跳海、砸四角板、老鹰挠小鸡、丢手绢、拿石子(七颗小石头)、爬草堆、躲猫猫、双手挑线、玩牛头(电池盖)、挠汉奸、踢毽子、捉蜻蜓、滚铁圈、打弹弓、捉泥鳅、挠秧鸡、玩纸飞机、折小船、打陀螺、放牛等等,玩法太多了,实在数不过来。但是,最让人震动的是看露天电影。
一天,得到母亲赞同,我与邻家岁数比我稍大的伙子二狗往东山坡放牛。下午,太阳逐渐西沉,两个人肚子都有些饿了。
“今晚有电影,你给听说?”二狗说。
“没有听说嘛,给真?”我一脸期待和迟疑。
“认不得,怕是真呢!昨晚听老乔说的。”二狗也拿不准。
“老乔会豁人。”老乔是我们同龄人,消息比我们灵通一些,但我还是有些不信。
“牛肚子鼓起来了,瞧着差不多了,要不回家吧。路上见着人,问问给真”,二狗接着说。
“走嘛!”我回答他,也期看是真的,究竟好久没看露天电影了。
我学着二狗踩着石头爬到牛背上,牛很乖,驮着我俩踏上回家的路。走到半路,牛看到一个稀泥塘底有一点水,它几步过往就低头饮水。我没个预备,硬是头朝下往前顺着牛脖子滑下来,一整个脑袋直接插进稀泥塘里。
旁边田里一个做农活的大妈,正好看到刚才发生的情状,她急忙丢掉手里的活计,跑过来把我抱出泥塘。大妈让我闭紧眼睛,用嘴喘气,牵着我的小手,就近找了一条水沟,帮我把头发上,眼皮上、耳朵上、额头上的稀泥巴一点一点洗干净,二狗站在旁边一直笑。到了这个节骨眼,我依然啥也不管,心里只挂念着露天电影。
当天晚上,村里真预备放电影。大人们早早就探准了消息,他们盘算着干活计收工和食完晚饭的时间,尽可能提前一点,到场子上霸个好位置。老乔最积极,他为了认下最好的位置,移来一排草墩,跑得满头大汗。我也学着老乔移来草墩占了几个好位置。四周村子的人也会来,但都会晚一些,绝大多数都只能站在外围看了。
那时候,弥勒农村电影放映队有一百多个,他们在相对稳定的区域循环着给老百姓放电影。按照预先的安顿,电影放映队的师傅会用小马车拉着他们的放映机,然后带上用铁盒子装着的电影胶片,来到村子。多数情状下,一个大铁盒子只能装一卷电影胶片。电影有时候放一部,有时候放两部,我们经常是看铁盒子的多少来推断是几部电影,一部电影一般是3-4卷,最多不超过5卷。
放电影的场地都是相对固定的,一般下午五点多或六点的样子,就开始着手预备。先要在场子上两颗距离适宜的电杆或大木杆、旗杆上,拉起、拴牢白色幕布,农村人喊“扯银幕”。
幕布有两种外形,有正四方形的窄银幕和横向长方形的宽银幕。扯银幕的时候要把四个角拉紧,然后有个人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指挥着,保持银幕水平。天色暗下来的时候,放映队的师傅会把电源线接到放映机旁边,在桌子脚上绑一根竹竿,在竹竿顶端挂上灯泡。放映机的位置要保持在银幕的中线上,打开镜头灯光,调试焦距、大小和清楚度。师傅调妥了,就会开始安装电影胶片,老老少少大多会摆出不要讲话的姿势,整个场地迅速清静下来。
母亲和姐姐们如约而至,我终于看到了父亲嘴里经常絮叨的南斯拉夫电影《桥》,他一说到其中代号为“老虎”的指挥员,眉飞色舞,津津乐道,总认为“老虎”就是信心与坚定的代表,聪明与勇猛的象征。那晚,真期看父亲就在身边,因为我信赖他要是在的话,一定会给我讲很多与这部电影有关的东西 。电影差不多放到一半,我身上打了几个哆嗦,感觉腰和背有些透心凉,看着阴沉沉、黑漆漆的天,祈求不要下雨。
换片的“中场”,会有站起来,人影或大脑袋映在幕布上,大人们经常探着头,大声喊着自己娃娃的名字,如同觅觅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幕布白光闪着3-2-1倒计时,电影又开始了。
场子旁边,有人卖冰棒,那时候白冰棒3分钱一根,糯米或红糖冰棒5分钱一根。我们家困难,假如嘴太馋,那也没方法,只能看着别人咂冰棒,自己干咽口水。
电影散场后,呜哩哇啦的声音突然充斥着刚才还清静的耳朵,人们慢慢散往,场地上留下最多的就是冰棒纸和冰棒棍,这时我才发现,食不起冰棒的人家不多。
后来,放映队到村里放露天电影的次数慢慢多了起来。有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狼牙山五壮士》《林海雪原》《地道战》《地雷战》《雷锋》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铁道游击队》《山间铃响马帮来》《渡江侦察记》等等,只要是打仗的,大人小娃都爱看。那时候的电影,大伙最喜欢的就是一开始在荧幕中间向四面发散着线条、金光闪闪的五角星,总是让老百姓激动不已。
在我记忆深处,还有一部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讲解放前地下党组织在上海与敌人斗争的故事。即使身边老有各种危急,但主人公总是挺胸抬头、目光果敢,有条不紊、不紧不慢向远方发送着电波。虽然图像是黑白的,但主人公夫妇的气场总是震动着我幼小的心灵。
一片场地、一块幕布、一束光、一个放映师傅和自己移来草墩板凳的人们,构成了露天影院的大部分要素。
弥勒的电影放映队为丰盛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付出了不少,每次电影放完,放映师傅独自一人在孤灯下,认真收拾装备,小心轻放。
一切妥当了,放映师傅打着微弱的电筒光,赶着小马车消失在茫茫黑夜里。
2023年1月30日
8.一副对联半生缘
1995年,那时我还在昆明上大学,表兄来信让我务必抽时间往通海,他期看带我往看看通海的很多文化遗迹,特殊是秀山和圆明寺。
就着周末和学校放假,我早早从昆明黑龙潭(云南农业大学)启程,下午走出通海客运站大门的时候,我终于第一次见到表兄。他一头短发,身材瘦高,肤色古铜,他拉着我的手,说我一路车马劳顿,肯定饿了,先饮口水,然后带我往品味通海特色小食。完了又给我落实住宿,他怕耽误更多时间,很快安顿了行程。
秀山很美,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位于通海县河西镇的圆明寺。
表兄人缘好,很快从小伙伴那里借了一辆自行车(俗称“单车”),他把自己的给我骑,他骑借来的,两兄弟顶着烈日,来到了河西镇后山脚。
“圆明寺就从这条小路上往,不太远,这么大的太阳,看你满头大汗,先找个阴凉处休息一会儿吧。”表兄指着后山一条小路说。
“单车咋办?”我问他。
“这里也没个人家,以前我来都是步行推着上往。”他也无奈,究竟不能把单车弄丢了。
“我看路也不是很陡,能行。”我及时回应。
小坡慢行的感觉很舒适,只是没多久汗流透衣背。
表兄边擦汗边给我说一些关于圆明寺的情状。这座寺在通海县城以西大约14公里,正在爬的是善应山,他来过很多次了,跟寺院主持师傅很熟。他告诉我,圆明寺可能始建于元代,清光绪年间重修过,寺内除了大雄宝殿、玉皇阁、天王殿等建筑以外,还有很多奇花异草,六十年代就对外开放为旅游景点,八十年代末期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慢慢的,圆明寺显现在了眼前。寺院大门口有一棵大树,树脚刚好有几个石凳子,半山的风比山脚要凉快很多,此时坐在石凳上休息片刻是何等的舒爽。
一转头,我看到了寺院大门的门框上,挂着一副镶刻精致的对联,顺口一读,其韵味让我顿时感觉像碰到了一位心仪的人,那天最幸运的是,我居然带了纸和笔。我赶紧掏出小本子和笔,在心慌意乱中记了下来,对联写的是“是谁将眼孔放开看得穿大千世界,到此要脚跟站定方许进不二法门。”
寺院占地虽小,但寺内松柏错落,亭台有致,花草繁育,翠竹掩映,佛家楹联或碑刻记载寺院历史变迁的文字不少。有资料记载,圆明寺有过多次浩劫,清末因战乱,寺内古迹大部分被烧毁。民国年间,通海乡绅尽自己最大努力,筹集不少资金对大雄宝殿的十八罗汉、匾联、释加牟尼和看音座及时修缮,工匠手艺精湛,时隔多年依然华贵堂皇。
在善应山修建寺院,与静相伴,与善结缘,通海祖辈人的艰辛付出,给我们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或许,寺院大门的这幅对联,应了老辈人遵循天道、祈福顺安的托付,如同一位慈爱老者牵着子孙们的手,始终不愿撒开,滋润着年轻生命,温热逐渐淡往的灵魂。
我早已把这副对联看作慈爱老爷爷的双手,牵着他的衣襟,往探觅属于生命的那一份自信,时至今日,已是二十七载。缺憾的是,我后来居然傻傻分不清哪一句是上联,哪一句又是下联,只是任凭自己的想象大胆理解。
有记载说,四川遂宁广德寺圆觉桥也有这幅对联,上联:是谁将眼孔放开看得穿大千世界;下联:到此要脚跟站定方许进不二法门。不少前辈认为上联发起纯朴探求:是谁将眼孔放开?我来到这里,是我吗?真的可以看清这纷繁世界?下联是对提问的正面回答,警示众人要走正人之路,进佛寺心要静要正,人在做天在看,是对年轻人期看获得先知的启发。
这么多年,我居然把这幅对联的关系弄反了,还弄错了一个字。我把原本的下联“到此要脚跟站定方许进不二法门”弄成了上联,且把此句中的“定”字错成“正”字。变成了“到此要脚跟站正方许进不二法门”。
突然暗自庆幸,或许因为错弄一个字的缘分,让我在不知不觉中以“人间正道是沧桑”为切进点,花了近六年时间追溯一个“正”字的起源和内涵,从《易经》、《道德经》开始,从甲骨文开始,从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开始,从曾仕强、王东岳、王德峰等国学大师的文化引领中开始,“正”、“止”、“上”之间只差一个笔画,其意境又何止一个笔画。“山高自有佛地在,路远难挡行善人”,“举足宜行中正路,进门俱是过来人”。
也正因为这一字之差和上下联的位置对调,发现居然能赋予这幅对联新的意义。在我的理解中,“正”包含“定”之意,是面对事物的基本态度,有容“天地”之胸怀、定“弘毅”之理想,有顶天立地的担当和勤劳踏实的作为,有严管就是厚爱的自律、他律和律他。正如当代闻名作家梁晓声老师说的,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应具备四种素养: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我斗胆把前辈解读这幅对联的逻辑,整句调整前后顺序,细读再细读,还确有不一样的意思。
前辈的理解,注重学习领略;而我的理解,注重学以致用。一往一来,便是半生情缘。
2022年2月8日
9.卖 冰 棒
一九八四年,九岁的小娃对突破自我的期看,与日俱增。
偶然机会,小娃打听到同村陈老师家买来一台制冰棒机,就在老师家隔壁小院里,批发两种冰棒,一种是放糖精的白冰棒,一分半钱一根;另一种是放白砂糖或红糖的糯米冰棒,三分钱一根。老师提供卖冰棒的箱子,每个箱子交五块钱押金,不再卖冰棒时,假如箱子不影响陆续使用,全额退还。
小娃盘算着,是否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卖冰棒,或许能赚一点贴补家用,但小娃没钱。一天黄昏,小娃大胆说了想法,奶奶、母亲和姐姐几乎未做任何探求,直接不给往,理由是小娃还小,一怕安全,二怕亏本,三是家里无论再怎么困难也不能让屁大的小娃往干这个,小身体背得动冰棒箱子?
在小娃的极力争取下,姐说,“妈,要不给他往试试,在寨子里卖,这大热的天,有人会买的”。
母亲终于点了头,从层层包裹的手巾里,抽出八块钱给小娃。母亲说,要按时回来食饭。
第一次卖冰棒的日子定在了五月份,这一天已经很热了,小娃背着冰棒箱子往两公里外的村子卖。到了村里,大人不多,只有少数几个小孩在一颗大树四周嬉闹,小娃把冰棒箱子放在大树脚阴凉位置。三个多小时过往了,小娃只卖了十多根。
小娃有些口渴。其实,食冰棒只能解馋,不能解渴,且越食越渴。
“小娃,过来!”小娃朝嬉闹的小娃喊。
“整囔?”领头的小娃答小娃。
“你家远不,给想食冰棒?”小娃问。
“这就是我家,想食,没钱。”领头娃指了一下身后。
“不要钱,但你要回往舀一瓢凉水来给我饮,拿水换冰棒。”小娃对他说。
他应了一声,转身跑了。不一会儿,他舀了一瓢水来,小娃接过一看,已经晃泼一大半了。
“这点不够,要满满一瓢,我先饮了,你再往舀点。”小娃朝他说。
他接过空瓢又跑往舀了些来递给小娃,满是期待的眼神看着小娃,小娃留了一点水浇湿盖在冰棒箱子的毛巾上。
小娃打开冰棒箱盖子,尽管有潮湿毛巾垫着箱口,但里边的冰棒终究被热得发烫的空气熏化了不少,小娃把已经不成形的冰棒小心拿出来,就着瓢,递给他。
他开心极了,带着小伙伴几口就没了。
“哥,给还饮水,我往舀?”领头娃看着小娃
小娃可能知道他们的想法,又拿了些冰棒出来,放瓢里。
这一天,小娃连本钱都没挣回来,心里喜忧参半,迎着回家的夕阳,怎么着也有点小激动,也许是源于第一次自我突破的喜悦。
第一次就亏本,但小娃不灰心,信赖努力了总会有回报。六月份的天更热,周末放学,小娃带了箱子装上冰棒,陆续干活。路过同村小学围墙石脚时,似乎听到路边高埂子上包谷地里有人喊,小娃转头看,他们确实朝小娃招手。
“小娃,给还有冰棒?”其中一个问。
“有。”小娃赶忙接话。
“多少钱一根?”他又问小娃。
“白冰棒3分一根,糯米冰棒5分一根。”小娃赶紧回答。
他们有五个人,一男一女岁数大,听他们讲话,是一家人。他们放下锄头,拍拍身上的尘土,走到地边埂子围着冰棒箱坐下来。可能是天气太热的原因,他们一口气食了二十多根,合一块多钱。小娃心里那一个兴奋啊,才出来就遇上大户了。
“小娃,我们是小河边的,今天没带钱,你在这里等着,还有一小片玉米,等铲完就回往拿钱来,给行?”那个年长的大叔对小娃说。
小河边离章保村也就两公里路,不用多久能折返回来,看着他们已经食了冰棒,还能有啥方法?小娃只好应了。
小娃眼巴巴看着,他们干完活从容坐上牛车,慢慢消失在视线里。那天,小娃从下午三点多,一直等着、盼着他们送钱来,直到天黑也没见个人影和电筒光。
四周人家逐渐打开昏暗电灯,小娃忘了自己还饿着,他更心疼剩在箱子里的冰棒,几乎化成水了。
母亲干活回来做好饭,一直见不着小娃人影,往陈老师家找,往冰棒小屋找,始终不见。母亲打听到小娃一个人坐在小学围墙脚,一边喊一边找过来。
小娃心里恐惧,怕母亲骂自己笨,骂自己憨,骂自己明明知道会亏本,还要坚持往卖。小娃甚至担心被母亲揍一顿,究竟那时候点滴的钱对母亲来说是很大一笔财富,不期看打水漂了。
小娃见到母亲的瞬间,憋了半天的委屈终于忍不住了。母亲没骂小娃,蹲下身子用衣袖擦干小娃灰扑扑小脸上的眼泪,牵着小手,背上冰棒箱子,伴着夜色,深一脚浅一脚回到家。
家里饭菜还热乎,奶奶见小娃一脸狼狈,一把拉过往紧紧抱住,“我的小娃呀!呜呜……”。
在姐姐的鼓励下,小娃背着冰棒箱子往过不少较远的地方,比如高宗堡、东红、永红、扯龙、攀枝花、小平地、徐家寨、小河边、黑桥哨等村子,甚至还往过挈白村,天天步行都会超过十公里。
小娃卖冰棒基本没赚到钱,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冰棒箱子才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人总是要面对自己,卖冰棒的点点滴滴,让小娃在平凡的人生中总能自信满满。
2023年2月13日
10.过 年
无论天阴下雨,还是太阳高照,一家人的生计都在老屋旁的灶房里。灶房的土墙上挂着一个竹编的碗篮子和青泥烧制的筷筒,灶台上始终有个单耳小土罐子,是油罐,里边偶然装点少量猪油,有个声音老会在耳边萦绕——那是勺子伸到土罐里刮油的声响。
母亲做饭方法简单而实用,先用火柴点燃晒干的包谷杆,再续燃玉麦骨头或小树枝,假如只是热饭菜,这样的火力足够了。多数时日,母亲需要加些煤炭,有了足够的火力才可以煮猪食和米饭。母亲教我,煮米时要等米心还有三个白点,就用筲箕过滤,渗下米汤。然后把甑子放进锅里,加水淹过甑脚,开始上饭。米饭不多,刚好盖过甑牙子,剩下的空间就蒸包谷饭或荞疙瘩、麦面疙瘩。
饭桌上,家里唯一的老人奶奶和岁数最小的我有机会食到米饭,奶奶全米饭,我有时候全米饭、有时候半掺。大哥已成家在东风农场,很少回来,母亲和三个姐姐都食杂粮、粗粮,不少时候就着一盆淡青菜、淡白菜或淡牛皮菜,用滚烫的灶窝灰烤些糊辣子蘸盐下饭。
最期待的要算过年了,过年可以食肉,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往弥勒街上看五颜六色的新奇玩意儿。在期盼的眼神中,终于走近一九八四年春节。
春节前大约半个月,父亲与母亲一同往请同村的长辈、亲人和扶助过我们的邻居,确定了日子一起来家里食年猪饭。盘猪这一天,注定是一个热闹的日子。开始的过程有点血腥,弄好后用“大井”上别人挖好的土坑灶窝烧水,黑毛猪横担在一张快要歪倒的木桌子上,大哥吆饮着刮猪毛、清理内脏,洗好的猪身子用小推车拉回家,开始按部位分解。母亲比划着猪膘的厚度,期看痛愉快快炼一拨猪油,不用再天天刮油罐子。
母亲把灶窝里的煤炭放得很协调,回风灶哇哇的,两个小风炉也很给力,风炉上面分别有锑壶,一个很旧了,一个是父亲才从昆明买回来的,体积比较大、厚实,两个锑壶不停烧水给“乡帮”拣菜、洗菜、洗肠子、刮猪头、烧猪脚……。有了烫水,到处都冒着热气。大伙有说有笑有瞎闹,说的多数还是包产到户政策好,要是前些年,想都不敢想。
那时候,咱村和不少四周的村子待客是没有桌子的,一般是到村后的松树上摘来新奇松毛,在扫过的地面上展一层,面积可能跟饭桌相似,菜饭和碗筷摆在松毛上,客人围着松毛蹲下就用餐了。堂屋里专门用桌子摆饭菜,四面围上草墩,这一桌是给上了年纪的长辈们就餐用的,如奶奶、外公、外婆这样岁数大的老人就坐上席。
那些年的弥勒人年猪饭一般都有八碗菜,条件好的四荤四素,条件差一些的三荤五素。父亲在外当工人,安顿五荤三素。头刀菜是必须的,姜葱炒肉、回锅肉、排骨萝卜汤、肥瘦肉炒芹菜、红豆米熬猪皮、小炒白菜、凉拌莲藕,一碗葱花糊辣子蘸水让整桌饭菜有了灵魂!
晚餐上,不少长辈和哥哥滋滋咂着酒,逗我这个屁大娃娃也来一口,他们看我不敢尝酒,便放开嗓门大笑着,说“兴奋了要饮酒,不兴奋也要饮酒,男人不饮酒,白来世上苦……你爹、你妈盘过年猪请我们食,兴奋,饮……”慢慢的,他们通红到脖子的老脸有些醉意了。
其实,我也想尝尝这酒是啥味,终于鼓起勇气提起酒壶,像饮冷开水一样对着壶嘴饮,那一口差点没把我呛晕,原来酒这么辣啊。看我被呛出眼泪来,他们又是一阵开怀大笑,父亲只是看着、微笑着。
大年初一是过年最开心的日子。年轻帅气的大哥哥们,作为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有自己对新事物、新时代的表达形式,最有个性的是玩收录机。
其实,那时候玩收录机是最有人气的存在,不少大伙子宁愿在挈白煤炭山光着脚啃馒头奋斗几个月,也要攒钱买一台燕舞牌收录机。在大年初一的冷风中,他们烫了头发,或头发盖过耳朵,戴着茶色蛤蟆镜,身着时髦衣服和喇叭裤,脚上穿着顶端开裂、糊着泥巴的尖头皮鞋,叼着粗劣卷烟,吐着烟圈,或深深吸上一口,连着吐沫星子喷在眼前的空气中,然后依据个人喜好向左或向右甩着头发,有时候还用另一只手轻轻向上捋一捋,顺便用食指和中指根部,夹住嘴角滋滋冒火的卷烟,娴熟调整手指姿势,帅气的用中指轻轻弹掉烟灰。他们往往在右边肩上扛着燕舞牌收录机,声音调到最大,把有喇叭那面朝外,从十字街人最多的地方向西门方向往返走动,有法则的扭着屁股、吐着烟圈,配着《迪斯科》或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他们最喜欢往小姑娘多的地方往,特殊是有几分姿色的,会很快围上来好几个收录机,吓得人家转身就消失在人群中,大伙子、小伙子们相互看看,大声笑着,咧开干涩的嘴唇,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黄牙。
时至今日,奶奶和父母已过世多年,年少时留下的宝贵记忆,如同昨日重来。不一样的是,我和家人更加感恩时代,感恩共产党,感恩父辈替我们扛过最艰难的日子,感恩一路同行的人们。所有这些,总是在长大后过年的日子里感觉特殊强烈,或许这些全是热意的经历比过年本身更有意义和价值。
2023年2月26日
作者简介
苏斌,男,1975年出生,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多年细读《孙子兵法》及相关典籍,对《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思想结构和主要脉络有一些研究。
徐高杨||中篇小说《喋血传销》连载:(4)宋经理
徐高杨||中篇小说《喋血传销》连载:(5)如坐针毡
徐高杨||中篇小说《喋血传销》连载:(6)暂且打牌
张继成|| 出游感悟(组诗)
金素洁||玉兰花
無梦||春热花开,愿您吉祥如意
孙淑芬||三月旗袍尽妩媚
王滋文||春热花开
千古绝对!上联:“纸上画龙龙不动”,下联太经典了
老头子写给老婆子的一副对联,太幽默太有才
一个重情的男人这样放手!
墓碑上的对联应该怎么写?常用墓碑对联集锦!
对联:上联“想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是孙子”,下联堪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