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黎族文化和黎锦技艺
收到海南五指山旅游公布的“五指山春节年俗活动趣有多”的活动通知:2023年1月24日(正月初三)上午9:00-12:00,在海南省民族研究所举办“黎族民歌与黎族竹木乐器欣赏、黎锦技艺展示、黎族技艺与文创制造体验”等黎族人民庆贺春节的大型活动。 我们一行八位于2023年1月24日(正月初三)上午8:30来到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参与黎族人民郑重的民族传统形式的庆贺活动。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黎族欢迎宾客仪式
黎族歌曲演唱
展开全文
黎族家庭大团圆
黎族竹笛演奏
黎族竹笛演奏
黎族竹笛演奏
黎族竹笛演奏
黎族竹笛演奏
黎族竹笛演奏
黎锦制造工艺介绍
一、黎锦简介
中华悠悠五千年历史,孕育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黎锦作为海南省唯一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于非遗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海南黎族织锦简称“黎锦”,是黎族纺、织、染、绣工艺的统称,主要以海岛棉、木棉、麻等为原料,经纺染织绣而成,色彩绚丽,图案精美。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先民就懂得使用植物纤维、棉花等织造衣被。存续3000多年的海南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被誉为中国纺织品史上的“活化石”。
在长期熟悉和利用植物纤维染料的实践中,黎族人民不断完美技艺形态、提高技艺水平,形成了由纺、染、织、绣四大技艺类型构成的完全技术体系。黎族妇女的棉纺织业在我国影响很大,对推动我国棉纺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
海南各地的黎锦风尚多样,有的古朴淡雅,有的华贵华贵,有的潇洒轻巧,足够表现了黎族人民的才能和聪明。黎锦是黎族人民工艺发明的体现,也反映了黎族先辈熟悉自然、改造世界的历程,是描绘黎族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画卷。
海南黎族织锦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特殊的社会、文化价值而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它是黎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古称“吉贝布”的黎锦具有“原生态”、“原真性”和“原生地”三大特征,其制造工艺复杂、色彩艳丽、图案精美。其永恒魅力在于,它集传统美、自然美与艺术美于一体,同时又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
黎锦的色彩、图案、工艺无不体现了黎族人民丰盛的民族文化内涵。由于其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06年进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进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跻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精美黎锦展示
精美黎锦展示
精美黎锦展示
二、黎锦制造工艺
(一)纺技艺
1、纺纱
纺纱,即把棉花脱籽、抽纱,把纱绕成锭。
棉花脱籽一般是使用专门的机器进行棉花脱籽。
古代轧棉主要依靠手工和压辊,原始手工轧棉是将籽棉展在托板上,用压辊搓滚,使纤维被压在压辊以及托板之间,并借摩擦力留在两者拑口线的前方。
抽纱也称胚纱棉花不经过任何染色或漂白过程,被织成纯棉纱线,这就是所谓的胚纱。
2、纺纱工具
纺纱的早期工具是手捻纺锤和单锭脚踏纺车,其中手捻纺纱是人类最古老的纺纱工艺。
3、纺即指纺纱技艺
纺即指纺纱技艺,是对已分别成丝线的麻纤维和弹松的棉纤维进行整理,将其拧成线条并拉细加捻成纱线的过程。
黎族原始纺纱方法:先把棉花或木棉花一丝丝地捻接成线,然后用一小竹条捆卷着,要卷纱时,放在腿上一搓,卷纱竹枝在空中旋转,逐渐把纱卷成绽,黎族妇女就这样一分一寸一米地纺纱。
黎族的纺纱技艺,主要有麻纺和棉纺两大类,麻纺是棉纺的基础,棉纺是麻纺的升华与延伸。
麻纺原料主要有构树、火索麻、羊蹄藤等;而棉纺原料最常用的是海南岛树棉。
纺纱使用的是当地丰盛的木棉、野麻等原料,经过浸泡、漂洗等工艺,用手搓成棉线,或用纺轮捻线,通过纺杆在腿上搓转,带动纺锤合成纱线,捻杆上的纱缠多了,则将纱挽成团。
有些地方用树皮(野生麻类),作为纺织原料,从山上摘剥回树皮,将树皮放在河里浸泡数天,再将表皮用竹片刮除,放进锅里煮,晒干后再拆成丝,然后搓成细线,即可用来织布。
纺线
(二)染技艺
染色是黎锦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道工序。
黎族传统的染料有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三种。
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把握了植物、动物、矿物色素的特性并用其调制成各种染料。
1、植物染料
染料大多来自山里野生的草木,用野生植物的根、茎、皮和叶等,制造时用植物的皮、茎、根、叶切块熬煮或捣碎放进染缸里,加进清水浸泡一周,再加进适量的白灰或贝壳(螺壳)灰和草木灰,再经过一周的发酵后取出染料,用粗布滤往渣滓,即可漂染各类织物了。纱布有较好的染色效果,不易褪色。
2、动物染料
用动物的血液制造染料,民间通常使用猪红(猪血)、狗血等来进行调制。
3、矿物质染料
矿物质染料,将天然有色化合物的矿物质研磨成粉,用其他原料来调配制成染料,这种矿物质染料多用于染纱线或粗棉布。
黎族染布的主要染料以野生植物为主,矿物为辅。
4、黎族还有一种独具特色的絣(bēng)染工艺。
扎经线时,把经线分成一小股(约10根纱线)拢在一起,用褐色或黑色线绕2-3圈扎结,扎一组图案约35股;再把扎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经线,从架上取下来,放进缸内染成蓝黑色后,取出晾干;将扎线除往便显出蓝黑底白花纹图案。
还有另一种的染色技术,喊做扎染,古时喊做“绞缬染”。其制造方法是:把理好的纱线作经,两端固定在一个长形的木架上,然后依经线将青色或褐色棉线扎成各种图案花纹。随后从木架上取下,放进染缸着色,染后晒干,摘往所结的棉线,就显出色斑花纹的经线。在斑花的经线上织上彩色的纬线,这样就形成一幅精致的艺术品。
5、各种染色的颜色
传统黎锦纱线的染色颜料多取自天然植物,其色彩风尚以黑色、棕色等为基本色调,再配以红、橙、白、青、蓝等艳丽色彩。
青、绿、蓝等颜料多是用植物叶制成,黄、紫、红等色彩利用植物花卉经加工而成,棕色、褐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树根切成碎片后投进少量的石灰(溪河螺自烧而成的石灰)煮水,然后将布料放在染缸中浸数回,使其均匀上色。
如摘集一种喊“黑墨皮”即乌墨树皮,用灶灰水煮后浸田泥染成黑线。
染绿色,就需要摘摘一种植物的叶子,用杵臼舂碎成粉末状再兑上水后,将晒干的麻线放进往搓揉,直至麻线上色,晒干即可。
染红色,需要摘集当地一种草的根,榨成汁做染料。黄色是用姜黄榨汁来染的。
蓝靛是黎族最常用的染料,即把蓝靛草叶割下放于染缸里发酵,一周后成蓝靛水,将白线放进缸内浸染。
我国民间,黎族是唯一还在用多种植物进行染色的民族。
(三)织技艺
织技艺是用织机将棉纱或丝缕织成布帛的技艺。
黎族的纺织工具主要有手摇轧花机、踞腰织机、脚踏纺织机等3种,其中最常用的为踞腰织机。
踞腰织机,简称为腰机,由藤腰带、腰力棍、木刀、拉经棍、竹梳、竹纬线针、整绒梳等器械组成。
踞腰织机是黎族最原始的纺织方法,经过千百年来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到汉代达到成熟。腰机简单轻便,轻易操作。
使用腰织机时,织者面对经纱,席地而坐,腰系织机腰带,双脚踩踏经线拉力踏杆(织机经线木棍)。
依据所需图案用手提综杆,进行提花(开口),引用各种颜色纬线往返穿梭(引纬)、打纬,不断循环,使得纬线和经线交织亲昵、平整。
其过程是用右手持着纬线木刀,按织物的强力交替程度,用左手投纬引线,引纬线竹针在经线中往返穿梭,用打纬刀把纱线打紧。
纺织机械
纺织劳作
纺织劳作
(四)绣技艺
黎族人民依据个人的喜好,按照构图的构思,以针引各种彩线进行穿刺成各种彩色图案。
黎族称刺绣为织花绣,在黎族织锦花纹中,一般常见的刺绣有素绣、彩绣、连物绣、贴布绣、花边挑花绣和金银缝盘绣等,同时又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
黎族织绣技艺分为在织物正面刺绣花纹的单面绣和两面绣制同样花纹,施针更为严谨,色彩对比鲜明的双面绣。
单面绣是指在织物的正面刺绣花纹图案,而双面绣是用色线在面料的正反两面绣制同样的花纹图案。主要的针法有平绣、贴布绣、珠绣等。
黎族刺绣多以直线、平行线、三角形、方形、菱形等基本外形来表现抽象的人物、动物、植物、吉祥文字等,这些精美的刺绣作品传递着浓郁的民族气息。
黎族刺绣
黎族刺绣
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
三、黎锦的色彩、图案和黎族服饰
(一)黎锦色彩
黎族织锦的花纹图案、色泽、样式源于生活,是黎族人民对生产劳动和精神生活的感悟,对古老历史文化的探求。
他们的纺织技术与生产劳动相连接,与娱乐、体育、音乐、舞蹈相结合,相得益彰。
黎锦色彩多以棕、黑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富有民族装饰特色。
黎族崇尚黑色,黑色象征庄重、永久、吉祥与驱邪逐妖,大部分织锦以黑色线为底径;
红、黄等热色代表热情、活力,年轻妇女的筒裙以红色为主体纹饰;红色表达人的尊严、权贵,亦可赶恶挡魔。黄色象征男性健美、精力充沛和性格坚强。绿色象征生命。
蓝、白、青常搭配使用,多见于老年女性的头巾、服饰,沉稳庄重。白色表达妇女心灵纯洁、吉祥如意,也因此黎族妇女织锦时喜爱在衣服袖口上织两道白色线条。深蓝色是黎族传统服饰的底色,也是最常用的颜色。
(二)黎锦的图案
织造黎锦所用的工具、原料、技艺基本相同,由于黎族各方言区的喜好、习俗不同,在色彩搭配上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不同方言区的黎锦在图案纹样、色彩风尚上各具特色。
黎锦的图案纹样取材广泛,生动体现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感悟,是黎族人民审美情趣、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的反映。
黎锦的图案都是依据当地的生活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等加工转变而成的,具有特殊的地方特色。
黎族织锦的图案是很多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集中表现在当地妇女服饰上的各种图案,比如头巾、上衣、筒裙等,这些图案花纹大多都是抽象的,以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形纹样为主;另一类是反映在龙被、壁挂等艺术品上的图案,一般以吉祥物为主,比如鹿纹、青蛙纹、龙纹、白鸽纹、蝴蝶纹以及自然界中的风、火、雷、电、日、月等图案。黎族是一个崇拜自然的民族,并将这种崇拜直接反映在了织锦图案之上。这些图案都是摘用抽象和具象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以此来表达岁岁平安,人丁兴盛,或用于“辟疫”。
黎族织锦的图案总结起来,有5种类型:一是人形纹;二是动植物纹;三是器物纹;四是几何形纹样,包括方形、三角形、菱形以及直线、平行线、曲线等组成的图案;五是由汉字组成的图案,汉字图案主要有福字纹、喜字纹、寿字纹、禄字纹、万字纹等,这些足够体现了黎族人民对幸福生活和健康长寿的美好愿看。
黎族织锦图案的构图形式,主要是由母体图案构成的。一般来说,母体图案多以人形纹为主,这些图案会放在比较明显的位置,占的篇幅面积也大一些,子体图案只起辅助作用而且位置也不明显,图案多以动物纹、植物纹或者其他几何形图案为主,足够表明了黎族妇女在选材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即重人轻物。黎族织锦图案的色彩主要表现在服饰图案上,多以黑色或者暗的蓝色为主,加上红、黄、绿、白;棕、粉红、紫、咖啡为辅助的色彩,有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也有相对调和的色彩效果。
(三)黎锦用于黎族服饰
黎锦用于黎族服饰,包括筒裙、头巾、上衣、裤料、腰带、披肩、鞋帽、挂包、包带等,也用于床单、被单等。
其中,龙被,也称崖州被、大被,为历代之贡,体现了黎锦工艺的精湛水平。海南省民族博物馆躲清双凤朝阳双狮戏球图三联幅龙被,质地为棉,底布为躲青色,整幅龙被构图充足,色彩绚丽,在一片金碧辉煌中协调地用天蓝色和橙色交叉织绣,异彩纷呈。
发饰:妇女结髻于脑后,除结婚盛装外,不用发簪。13—14岁的少女结辫垂在背后。男子则结髻额上,并插一铁质发簪,后来逐渐留辫,辛亥革命初期,禁止黎胞留辫,现在男子都剪发。青年妇女大多数也剪发,只有中老年妇女才保留原来的发饰。
头饰:解放后,妇女已经没有纹面的习惯。留髻的妇女都用一条长约1米的黑发巾(没有花纹)套在头上,在脑后髻下打一个结,背后挈一长一短两条垂带。长的垂至背后腰间,短的仅及领部或与肩齐,头顶和髻仍露于头巾外。男子解放前也用头巾,解放后都已不用。
项饰、手饰:解放后妇女已不戴项圈,只有结婚时戴银项圈。青年男子与小孩都不戴项圈。妇女喜欢戴手镯和瓦镯,也有银(锡)质圆形镯。小孩用红黑线缠手用以驱邪保安宁。
衣服:解放前男子服装的传统式样是下装为前一块后一块的遮羞布,称为赡,粗麻布织成,染成黑色;上衣是粗麻织成的对胸开、无领无纽的衣服。解放后男子都改穿汉族服装。大部分地区妇女的上衣是开襟,有领有纽,长袖(窄口)有祺夹,但无任何花纹;下装是长至小腿的裙,下端织有图案,有的用蚌壳镶进花纹里,上端(约占全裙3/4长度)是黑色或深蓝色。这种裙长而宽,故在臀部打一褶纹,佩布织腰带。加茂地区的黎族妇女则将花纹布缝在裙的上下两端,中间为净色(黑或深蓝)的布。有时也将整条裙染成单一的黑色或深蓝色。除结婚或节日盛装时才穿没有染色的艳丽裙。毛感、毛岸地区的杞黎和响水、新政地区的侾黎穿的裙短及膝部,上装为对襟无领,前襟两旁及边沿用彩色丝线绣上几何图形或花草鸟兽的图案。解放后,保亭地区妇女多买现成的黑布同织好的花纹布缝成裙。除婚丧及庆典时穿民族传统服装外,年青人日常生活中着装与汉族无异。
黎族服饰
黎族服饰
黎族婚嫁头饰
黎族头饰
黎族头饰
(四)海南各黎族地区织锦的特色
早在3000年前,黎族人就已经生活在海南岛这片土地上了。在长期的迁徙、繁衍和发展过程当中,黎族形成了哈、杞、赛、润和美孚等5个方言支系,由于各方言区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教诲、人们的喜好等因素的不同,各方言区的织绣纹样各不相同。因为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服饰上的图案就成为大家认同的符号,也是区分各方言区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服饰图案是各方言的标志符号。
第一个方言区是哈方言。哈方言是五支方言中人口最多的一支,这些人大多聚居在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区。
哈方言织锦的突出特征是:表现的题材内容较丰盛多样,造型生动活泼,构图充足灵巧,色彩对比热烈,概括性很强。图案的主体花纹以几何纹和人物纹为主,植物纹和动物纹为辅。比如《婚礼图》《婚礼图》,主要时髦在乐东、三亚、东方等市县,图中将黎族婚娶中的迎亲、送亲、送彩礼、拜堂、新郎新娘和前来参与婚礼的众多村民的等一系列热闹的生活场景织绣到筒裙上。场面开阔,热闹喜庆,具有特殊的民族特色,是典型的哈方言风尚织锦。
服饰的特征是上衣无纽扣,以红色小而短的绳子或红色的布条系着;筒裙不仅宽,而且较长,一般都长及膝盖;老年妇女的头巾一般以黑色居多,几乎没有图案,中青年人的头巾绣有各种精美的黎族图案。
第二个方言区是杞方言。
杞方言分布较广,人口仅次于哈方言,主要居住在五指山市。织锦的图案一般以人物纹为主体,再加以自然界的太阳纹、月亮纹、云彩纹以及动、植物纹做衬托。为了突出主体图案的颜色,在该图案的四周还用绣的方式来勾边。
杞方言服饰的特征是妇女的上衣一般无领,无纽扣,用短红布来系,男子的上衣则用短麻线来系。杞方言妇女织锦图案,摘用夸饰变形等艺术手法,整体构图较大胆、色彩转变多样、比如人们正在生产劳动的场面、传统节日的舞蹈、婚嫁等,以此来祈求岁岁平安,人丁兴盛。杞方言图案《狩猎纹》反映的是黎族人们集体打猎回来的热闹欢快的场面,聪明的猎人是机智勇猛的代名词,在黎族人民中比较受人尊敬。
第三个方言区是润方言。
润方言主要分布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润方言织锦的图案,多数都是些人形纹、鸽纹、龙纹,其他动物纹、植物纹只是作为衬托。大多以白色的布做底,再绣上红、黄、黑色做垂直线,它不仅仅是追求形的美看,而且要求色调协调,对比强烈,线条顺畅清楚。润方言黎锦以绣为主,当一件织锦图案编织完成以后,人们会再绣上一些漂亮的协调的图案来搭配,提高织锦的整体美感。润方言黎锦中的“双面绣”是其它方言支系所不可比拟的,润方言织锦借助特殊的“双面绣”工艺,使得花纹图案疏密得当,层次清楚,显得更加庄重大方。润方言妇女的服饰很特殊,史书记载最早的黎族穿“贯头衣”指的就是润方言人的上衣。“贯头衣”前面的布片有两条纵向分割线,将前身衣片分为三部分,中间的部分占到整个前片宽的一半。妇女的上衣短而宽,上衣一般都不开襟,领口呈V字形;润方言妇女的筒裙短而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龙纹图案,在润方言妇女服饰上用得比较多。黎族民间认为龙能唤风唤雨,是勇猛、善良的象征。而且有这样的民间传说:有一年人世间出现千年不遇的旱灾,大地干渴,黎民百姓生活痛苦不堪,是龙为人们唤来雨水,让人们种下山栏稻谷,最后获得了较好收成。所以黎族人民把龙当作图腾来崇拜。
四、黎族传统织锦精品
(一)黎族传统织锦精品——龙被
“龙被”也称崖州被,有些地区喊“大被”,素有“广幅布”之称。
“龙被”以其特殊的工艺及其美好的构图,被誉为黎族传统织锦之精品。
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史书上就有黎族织被艺术的记载,当时已经作为贡品而受到封建帝王的喜爱。然而,黎族织锦中的精华“龙被”, 因没有得到及时夺救、保护和开发,其工艺已失传近百年。为此,有关专家指出:现在保护龙被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是棉纺织品当中的精华精品。
“拉布紧”是我国古代殷商时期的一种“纹绳”图案,古人将其图案铸造在青铜器上,流传至唐宋时期,后人将其图案进行缂织,表达丰衣足食,吉祥如意。
宋末元初,纺织家黄道婆来到海南岛古崖州,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绣锦,然后将我国中原地区的缂丝技术与黎锦相结合,发明出了海南古崖州特有的“斑纹布”、“古崖州挂锦”。龙被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发明出来的精品。
“斑纹布”是将木棉、麻、蚕三合一纺成线,然后按所需色彩染色,再将其缂织成各式各样的花纹图案。
“斑纹布”的特征是以织缂成图。“龙被”则是先纺织后绣图而成。
袁金华收躲的这幅“斑纹布”已经约有600年至700年的历史,虽然看起来有些破损,植物纤维也有所损坏,但构图仍基本完全。袁金华收躲了明代的四幅龙被,图案是由五条龙组合而成,三条大龙,其中一条是正面黄龙,两条是青腾龙,还有两条小鱼龙。工艺精致,色泽艳丽,图案美得让人心动。袁金华还说,四幅龙被属贡品;二幅龙被是对挂,一般充裕人家才具有;三幅龙被属中堂,民间广为流传。
“龙被”是黎族妇女以“踞腰织机” 织出基底后再通过精心绣制出来的精品。
“龙被”是织锦工艺中技术最难、最复杂的纺织工艺品,一般织锦图案仅用8根线棍,织“龙被”却要22至24根,假如图案花纹还要复杂的话,线棍就还要不断地增加。
五、黎族黎锦技艺传承
黎锦传承方式分为家庭传承、学校传承和社会传承三种基本形式。母传女、婆传媳的家庭传承方式,但是具有局限性。黎锦走向世界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和坚守--千年黎锦手手传。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黎锦的传承也面临着浩大的考验。一方面是纺织品早已实现机械化大规模生产,且种类繁多、风尚万千;另一方面是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制造工艺短缺文献资料记载,特殊是对于当今年轻一代的黎族人来说,外出务工或者学习等成为了更好的出路,黎锦传承一度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为此,黎锦技艺急需传承,目前海南省涌现了许多优异的传承人。这些传承人从历史的长河中,拾起祖先的技艺,在岁月的洪流中,传播着文明的勋章,使得黎锦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为传承和发扬黎锦传统文化做出了浩大奉献。
近年来,黎锦技艺不但得到很好的传承,更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逐渐成为海南文化的一张名片,这背后离不开一代代黎锦传承人的努力和坚守。
目前海南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49人,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625人。
刘香兰是五指山市番茅村委会福建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纺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被认定为第二代黎锦纺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她还是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和五指山市部分小学的客座教师,定期到学校给学生授课,教授黎锦技艺,让黎锦技艺代代相传。
每个周三的下午,在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的黎锦技艺传习教室里,十几名学生在这里上课,他们中有的专注织黎锦,有的纺线,有的则在进行图样设计……刘香兰往返穿梭在学生中间,时而侧坐,时而半蹲,耐烦地进行指挥。
几十年来,刘香兰对黎锦纺织技艺不断探索。她13岁时,向母亲学习织锦,15岁独立织锦。虽没有任何图纸,但由于从小熏陶,许多精美的黎锦图案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中,她编织的黎锦很受欢迎,畅销国内外。
2004年以来,她在全省多项黎族织锦比赛上获一等奖。
面对古老的织锦技术迎来的新机遇,刘香兰于2006年创办了五指山市番茅黎族织锦有限公司,让20多名黎家妇女农闲时一起织锦,传承织锦技艺。
2007年,她成立了江南织锦专业协作社。
2008年,省里相关部门启动“黎锦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工作时,刘香兰第一个报了名,并成功进选。得到“黎锦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后,刘香兰开始在村里建立黎锦传习所,召集村里的妇女一起织黎锦,让更多人加进黎锦技艺传承队伍中来。此外,她还往学校讲课,向当地的年轻学生们传授黎锦纺织技艺。
2009年,她创办了“五指山黎族织锦传习所”,自任总经理兼“总教头”,开始免费举办织锦培训班,动员身边的妇女加进技艺传承行列。
为此,五指山市文化馆将她的传习所指定为培训基地,命名为“五指山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习所”。目前,公司已升级为五指山江南黎族织锦传奇有限公司。
刘香兰说,传习所的产品除了主打产品——黎锦制造的筒裙,还有依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加工制造的床饰、壁挂、披肩等各种产品。
结束语:参与了半天的黎族民歌、黎族竹木乐器欣赏、黎锦技艺展示等活动,收益匪浅,我们了解了古老的黎族文化,祝黎族文化发扬光大,远远留长!
作者:刘国兴、高贤波、衣晓刚、黄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