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盔甲刀剑根本砍不透,为何一打仗,还是有会大量伤亡?
在冷兵器时代,军队打仗都是靠刀剑肉搏。
我们知道,古代的削铁如泥的名刀名剑,只有极少数人拥有,大部分士兵和军官,拿的都是普通的兵器,这种兵器直接打在肉身上还有点杀伤力,但一旦对方穿了盔甲之后,根本就打不动。
刚开始人们都是穿布袍战斗,像《木兰辞》中就提到“脱我战时袍”。后来有人发现假如把布袍换成铠甲,被对方砍伤的几率会大大减少,于是各种增加防备能力的盔甲开始在军队中普及。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蜀汉军队在跟孟获的蛮军对抗时,对方穿着藤条编织的盔甲,蜀国士兵根本打不进往,最后还是诸葛孔明用了火攻的计策,才把他们活活烧死。
展开全文
但是汉族战士的盔甲,大部分都是皮甲制造,普通兵器很难刺进,那为什么每次战争还是会有那么大的伤亡呢?
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刀枪刺不透的盔甲,碰到狼牙棒、流星锤之类的重兵器就没用了,一锤下往,挨打的就受了内伤。不过这种重兵器对使用者的体力要求非常大,能像岳飞手下“八大锤”那样的战将,在古代历史上还是寥寥无几的。
那么,古代的战争伤亡都来自哪里呢?
一、体力消耗
古代急行军一天跑上几百里,全靠士兵们双腿走,带上厚厚的铠甲,虽然能够抵御敌人的进攻,但对士兵本身消耗非常大,而且古代的士兵大多数是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民,不是专业的军人,所以对重甲是非常食不消的。
这样一身锁子甲,重达40斤!
二、疾病
古代的卫生条件很差,随军出征的军医很少,一次战斗下来,根本容不得对每个士兵进行治疗,大多数是简单包扎,止住血就算搞定。
这样的情状下,假如有病菌侵略,那士兵的小兵是根本保不住的。
三,水火无情
盔甲能提防的,只是普通兵器,但是古代战争很讲究对地形的利用,赤壁大战用火攻、关云长水淹七军,都是用非常规的杀伤性武器将敌人置之死地。
另外我们说攻城拔地,攻城战很大程度上是靠士兵用云梯爬上高高的城墙,这样对守方来说,不用兵器,一块石头或者居木,就能让对方尸横遍野。
除此之外,弓箭的运用、断人粮草和水源,都是冷兵器战争中屡试不爽的方式,在这样的情状下,大量的伤亡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