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帮秦始皇找长生药,找到“千岁”却不敢回国,成为日本天皇?
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直在世界的棋桌上”,长期处于世界强国之列。
而日本是恰好一个有强者崇拜心理的国家,所以我们国家自始至终是他们学习的对象,他们企图模拟并超越我们。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很多人知道日本曾多次差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事实上,除了唐朝,日本和我国古代多个封建王朝都渊源颇深。
比如他们的祖先是秦始皇的手下,日本曾是汉朝的“倭奴国”,为了改良种族,他们曾派人到宋朝借种。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01神武天皇是徐福?
为了长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历朝历代,有很多皇帝痴迷于追求长生不老之道。
展开全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受从齐国燕国而来的方士们的蛊惑,信赖鬼神之说,每年到泰山祭奠,祈求天神、祖先庇护秦朝江山。
在此期间,秦始皇产生了追求长生不老的欲看。
《纲鉴合编》说秦始皇“凡平生志欲无不遂,唯不可必得志者,寿耳。”
意思是秦始皇想要的没有实现不了的,唯一没实现的,是长寿。
为了找长生不老药,秦始皇曾多次巡游,最后还死在了觅仙的路上。
有欲看就有弱点,一些蝇营狗苟之徒趁虚而进。
秦始皇行至琅琊(今山东南部)时,在当地的方士之间流传着一种说法: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住着神仙,而这些神仙有长生不老药。
为了找到这三座仙山,秦始皇在琅琊待了三个月。
对于这三座山是否真实存在,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部分人认为燕国人、齐国人看到的是海市蜃楼。
部分人认为这是徐福等方士们为了哄骗秦始皇而编造的谎言。
还有人认为这三座山指的是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三座岛屿,此种说法在日本的古籍中有寥寥数语的记载。
不过,无论是哪种情状是真的,秦始皇在琅琊的几个月必定白费无获。
正当秦始皇觉得要无功而返时,方氏徐福主动找上门,声称自己曾目睹过这三座仙山。
秦始皇大喜,立刻派徐福带领数百名工匠,带着种子、劳动工具、衣食所需等,进进东海觅觅仙山。
这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传说,所以徐福带着众人,在东海浩浩荡荡地觅觅了9年,连仙山的影子都没见着,更别提找神仙求长生药了。
徐福了解秦始皇的脾气秉性,消耗了这么多财宝和时间,却空手而回,他绝对会被始皇帝杀掉。
为了保命,他又编了一套说辞:“我们已经看到仙山了,但是三座山四周有浩大的鲛保护,导致我们无法进进。”
能一统六国,秦始皇肯定是个十分精明的人,通常情状下,他必然不可能被徐福这么拙劣的谎言所哄骗。
但越来越糟的身体状况,以及项燕死前“亡秦必楚”的呐喊,都让秦始皇感到不安。
更巧的是,秦始皇日夜妄想找长生药,在前一天夜里还做了个跟鱼人搏斗的梦。
解梦人说这鱼人为鲛所幻化,是个恶神,把这条鲛杀了,就能见到善神。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三者结合,秦始皇病急乱投医,信赖了徐福的话。
秦始皇带领精锐士兵,装备弓弩到山东捕杀鲛。《史记》记载,秦始皇亲自“至之罘 (fú)”,和士兵们一起用连弩“射杀一鱼”。
据说秦始皇率众杀的是一条鲸鱼,日本现在捕杀鲸鱼的技术的即源于此。
扫清阻碍,秦始皇按徐福的说法,派徐福带着三千名要献给神仙的童男童女,以及种子、生产工具、工匠等,再次东渡觅仙。
依据《史记》,徐福带领众人到达的是“平原广泽”(我国学者推断是日本的九州岛)。
《义楚六帖》也清楚表达,徐福往的是日本。
在日本,徐福找到了日本典籍中笔录的一种名为“千岁”的药。
千岁是什么呢?
日本民间自古至今流传着一个传说:日本祝岛有一种喊“千岁”的长生药。
据说食上一颗可以增加上千年寿命,闻一下都能多活三年零三个月。
19世纪末日本的一位植物学家经过多年调查研究,终于找到了“千岁”。
他得知当地人会用这种植物的枝干做成拐棍儿,并把这种拐棍儿喊做“蓬莱杖”。
所以,关于长生药的传闻是真的,日本确实存在“千岁”这种植物。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了,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徐福是鬼谷子的徒弟,两人皆非等闲之辈。
假如不是有所倚仗,秦始皇怎么会轻信徐福?徐福又怎么会搭上性命骗秦始皇?
据此可推断:关于千岁的传说当年传到了我国,两人都是知道了这个消息才有所行动。
当年徐福在日本找到了他曾有所耳闻的长生药,不过估量他看到“千岁”器物时,当场就傻眼了。
因为,刚才提到的那位学者兴冲冲地把他摘集到的千岁拿给他的朋友看。朋友说这东西确实有延缓衰朽的作用。
这种植物在日语中喊“キウイ”,翻译成中文是“猕猴桃”。
秦始皇出生在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童年回到他父亲的家乡——陕西,而我国的猕猴桃之乡就在陕西。
秦始皇会不熟悉家乡的特产吗?假如徐福拿着猕猴桃跟秦始皇说:“这是我为你找到的长生不老药。”
那时,死,应该是徐福最美好的下场。
这下是回不往秦国了,徐福该何往何从?按照《史记》的说法,他“止王不回”,直接在当地称王,不回来了!
日本没有把历史和神话分开,他们普及认为日本的开国皇帝——神武天皇,是太阳神的后代。
然而,日本几乎没有什么关于神武天皇的记载。
可以确定的是,神武天皇时代日本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直接从原始社会进进了封建社会,是日本历史上发展最迅速的一段时期。
按照时间推断,徐福东渡的时间正是神武天皇时期。
这个时期,日本存在超过6000年的绳纹文化戛然而止,从石器时代一跨进进金石并用时代。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神武天皇东征时,部队中有“男军”和“女军”,让人很难不把这样的军队建制与徐福带领的三千童男童女联系在一起。
日本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当年日本关西地区的遗骸发现,那段时间当地人的身高暴涨了5厘米。
这很可能是徐福带领的人在当地繁衍生息造成的影响。
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在日本神话中,神武天皇父亲的名字竟然和徐福的父亲一样,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巧的事吗?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因此,很多日本学者认为徐福可能是日本的首位天皇,现在的日本人是童男童女长大后所生。
生物学家发现日本人体内有百分之一我国云南人的血统,日语的发音很像我国纳西族的语言,纳西族人主要生活在云南。
巧的是,秦始皇所收集的数千名童男童女,有一部分来自云南。
不过日本当年还没有文字,据说徐福一行人担心秦始皇派人追杀,也不敢使用秦朝的语言文字.
所以这段历史只能靠口口相传,几乎没有相关的历史文献。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没有特殊清楚的笔录,也就没有充足的证据证实徐福真的是日本的首位天皇,这只能是一种推测。
虽然不能确定徐福是天皇,但很多日本人承认他们是徐福的后代,日本有很多与此相关的古籍。
《日本国史略》说“福求药不得,遂留而不回”(徐福来求取仙药,但并没有得到,于是留下来不回往了)。
《富士文书》也提到,徐福留到日本,把带的各种种子发给农民,并让他带领的工匠等人教当地人种地。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由于担心被秦国人追杀,徐福让所有跟着他的童男童女和工匠们改变姓氏,改成“秦”“福田”“羽田”等姓氏。
关于姓氏,徐福的第七代孙——秦福寿,留下了有关笔录。
秦福寿称徐福在孝灵天皇时期到达的日本,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秦氏徐福。
让七个孩子改成“福冈”“福岛”“福田”等七个姓氏,并分散到日本七个不同的城市生活。
所以,日本各个地方都有徐福的后代,经过两千多年的繁衍,具体人数不好说了。
秦福寿所说的时间与《日本国史略》的记载相同,都是“孝灵天皇七十二年”。
由此可知,虽然目前不能明确证实徐福是日本开国皇帝,但中国人是日本人的祖先这种说法,绝非空穴来风。
徐福给日本带往了秦朝先进的生产、医疗等方面的技术,以及多种植物种子,日本人尊称他为“司农耕神”和“医药神”。
因此,徐福在日本有相当高的地位。在日本共17个县有与徐福相关的遗址,这些遗址被开发为景区供日本人参看、祭拜。
02从遣隋使到遣唐使
早在隋朝时,日本就差遣隋使到隋朝学习,依据《隋书》记载,比较知名的遣隋使是小野妹子。
名字里有“妹子”两个字,但小野妹子实际上是男人,是当时日本的政治家,曾两次出使至隋朝时的洛阳。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后来,唐朝取代隋朝,并迅速发展强大,亚洲各国格局发生改变。
当时的朝鲜半岛有新罗、高句丽、百济三个国家。其中的新罗与盛唐较为亲昵,所以国力最强。
日本熟悉到新罗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跟唐朝走得比较近,学到了唐朝的技术、制度等。
于是,自唐朝贞看四年(公元630年)起,日本开始频繁差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从630年至661年,大约三十年中,日本共派出了四次遣唐使。四次过后,日本国内开始依据从唐朝学的东西,进行“大化改新”。
日本改革期间,其国内出现了反革新派等多种变故,朝廷威信下降。
660年,唐朝联合新罗将百济灭亡,百济大臣向日本求救(当时的日本还喊倭国),日本统治者为挽回声看,下令派兵支援百济。
661年,唐朝与日本在白江口展开大战,这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史称白江口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派兵超过4万人,而唐朝只有1万余名士兵。
此战以唐朝获胜而结束,是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争。
此战过后,日本重新夹起尾巴。为了修复两国之间因战争而产生的嫌隙,日本第4、5次派出遣唐使。
在630年至894年的264年中,日本共差遣了19批遣唐使,但失败了3次,成功的16次中还有4次是由于别的原因。
也就是说,日本的遣唐使中,货真价实的一共是12次。
日本遣唐使主要是留学生和留学僧,而且留学僧占的比例相当大,空海和尚是最闻名的一个。
虽然日本遣唐使自称是为和平以及学习而来,但唐朝君臣很清楚日本的所作所为,因此并没有放松警觉。
日本某遣唐使所作《进唐求法巡礼行记》提到,与他同行的一个日本人在长安城逛街,很喜欢一样小玩具,想买下来。
他伸手往衣服里拿钱时,一伙儿大唐官兵一拥而上,把这个日本人挠了起来。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依据这件事可以看出,日本遣唐使的一举一动都在监管之下。
唐朝末年,国力渐微,日本觉得已经学到了足够的东西,决定不再浪费大量财富出使唐朝。
12批日本遣唐使给日本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茶艺、政治体制等。
比较有趣的是,日本把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编进了他们的教科书。
03汉委奴国王金印
有人说日本自古以来与我国地位相当,没有隶属关系,从来都是平起平坐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1784年,日本一位农民想挖沟浇灌农田,意外挖出了一枚金印,金印上刻有五个汉字:“汉委奴国王”。
“委”与“倭”相同,所以印章上所刻即为“倭奴国”。
我国《汉书》有明确的记载:“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
但日本学者不肯承认这一事实,他们认为日本和“倭奴国”不是一个国家。
日本这个名字从何而来?
按照唐朝《史记正义》所说:“倭国,武皇后改称日本。”据此可证实,日本的国名是武则天赏赐的。
不过日本学者还是不情愿承认。
直到1956年和1981年,我国先后发现“滇王之印”“广陵王玺”两枚金印。
这两枚金印经鉴定为真,并且和日本所发现的那枚印章做工、字体等极为相似。
通过对比三枚印章,中日两国古代究竟是何关系就不言自明了,由不得他们不承认。
04度种
一百多年前,在得知欧洲人特地发明“黄种人”这个词,并用其与白种人做区分时,我国人觉得无所谓,谁情愿跟你们混为一谈?
与我们的淡定不同,日本举国上下记得挠耳挠腮,坚持说自己是白皮肤。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承认自己的肤色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不愿承认,或许是存在于民族骨子里的自卑。
早在宋朝时,日本人就为了改良自己的人种,把他们国家的女人送到我国“度种”。
宋朝是我国封建时代最富有的朝代,据说宋朝的GDP占当时全球GDP的60%,文化、娱乐、科技等领域均领先世界。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日本人很羡慕强大的宋朝,为了变得和宋朝一样强大,他们想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主意。
日本人普及比较矮,而且他们地方小、人又少,近亲结婚的情状相当普及,生下的问题婴儿越来越多。
为了改良基因,他们有了到中国借种的想法。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对此,宋朝的《清波杂志》中有明确记载,他们把日本女人送到宋朝,在大街上披头散发,“择端丽者以荐寝,名‘度种’”。
意思是看到长得帅的宋朝男人就主动送出身体,他们称之为“度种”。
本文的配图并非对应具体故事中的对象,只是示意图
05结语
中日两国渊源深厚,对于日本这样不断想学习、超越并压迫我们的国家,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我们应当时刻保持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