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麟征退居香港30年,晚年与妹妹谈祖国统一感慨:我也是炎黄子孙
关麟征晚年定居香港后,某天家里突然来了一位客人,这个客人不是别人,就是与他同为陕西老乡的胡琏。
两人都曾在黄埔军校读书,后来同在国民党军中任职,虽然接触并不多,但平日里私交也还算不错。
关麟征热情地将胡琏请进家门。
图|关麟征
两人言语间聊起当年往事,尽管如此两人也刻意回避了不少问题,两人聊到兴致浓郁处,话题也逐渐展开,胡琏知道当年抗战胜利之初,蒋介石曾有意让关麟征担任东北保安司令,也就是解放战争初期杜聿明担任的职务。
于是胡琏特意问了一句:
“假如是你当初往东北的话,你会怎么处理?”
关麟征侃侃而谈:
“第一,选一位善战的将军,任他为兵团司令,统帅他三个精锐的军,明确他的任务。地有所不守,以壮大自己、消亡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眼。第二,对伪满的20万军队,不管中心的政策如何,一律给它们以地方保安部队的番号,让其为我们所用。”
关麟征一席话,说得胡琏大为感慨,在他的心里似乎也认定,蒋介石当初没有派关麟征往东北,实在是一个大失误。
展开全文
图|胡琏
当然从军事的角度上来看,关麟征所提出的方法看起来是对症下药,但更要害的问题在于,国民党当局之失败,绝不仅仅只是军事上的失败,胡琏所谓的感慨,也不过只是个人的想法而已。
从“25师”到“52军”
在国民党军嫡系中,向来就有五大主力的说法,分别是陈诚“土木系”的十八军,王耀武的74军、杜聿明的第五军以及新一军、新六军。可事实上,在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以外,还有一个号称第六大主力的52军。以至于后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后,蒋介石一度想把52军派往朝鲜战场,结果被美国给拒绝了。
而52军首任军长,就是关麟征。
假如谈关麟征,就必须把他与52军联系起来。
关麟征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曾一度受蒋介石重用,不为别的,蒋介石1927年被迫下台后,是关麟征联系了一大批黄埔毕业的学生迎立蒋介石复职的。
当然,关麟征抉择迎立蒋介石,也是有自己私心的,因为何应钦上台后,将原直属于总司令部的弥补团全部裁撤了,不凑巧的是,关麟征当时正任弥补七团团长,被裁了以后,关麟征一下子失业了,只能依靠黄埔同学会每个月给的20元津贴生活。
关麟征的迎立让蒋介石十分兴奋,上台后立刻任命他为警备二团团长。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蒋介石确实有要重用关麟征的企图。
图|关麟征黄埔一期通讯录照片
蒋介石上台后,大肆收编地方军阀武装,福建军阀周荫人的一直部队缩编为国民革命军11师后,蒋介石专门派往陈诚任11师副师长,企图将该部彻底收编为己用,陈诚后来将黄埔系毕业的学生全部拉到了11时师,撤换了原来11师的中下级军官,等于说从里到外掌控了这支部队。
11师后来也成为陈诚起家的部队。
关麟征当时也被陈诚拉拢,出任11师团长,假如不是因为后来出现意外的话,关麟征很有可能成为陈诚“土木系”最早的黄埔出身的将领。
可关麟征脾气实在太臭,陈诚预备挤走原11师师长曹万顺师,曾派罗卓英征求李默庵等在11师任职的黄埔学生,大家都表达赞同,唯独关麟征很不以为然,甚至他还对罗卓英说:
“陈矮子并不比曹万顺高明,可能比曹还要坏。”
罗卓英后来把原话告诉给陈诚,陈诚因此深恨关麟征,1929年陈诚推举关麟征到陕西李纪才旧部、邓英的新编第5师任副师长,名义上是升迁,实际上是将他排挤出11师。
尽管蒋介石本意是想让关麟征也和陈诚一样,将该部收编为己用,但关麟征没能领略蒋校长的用意,没过多久饱受排挤的关麟征就被调回,担任教导第2师团长,从副师长又降为团长。
图|陈诚
事实上也不能怪关麟征,他本身黄埔出身,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对于拉帮结派的军阀思想深恶痛绝,当时新编第五师团长公秉藩曾找关麟征,期看他能保举自己升任旅长,这样自己就会全力拥护他当师长,原本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要求,可关麟征却硬是因为看不上这样的行为,抉择了拒绝。
兜兜转转之下,关麟征还是回到了蒋介石嫡系部队中,随着参与中原大战以及几次对中心苏区的围剿,关麟征凭借军事才能名誉鹊起,1932年6月,关麟征以第4师独立旅扩编为25师,该师后来成为关麟征的发家部队。
关麟征手中的25师,实在是大大有名,一度号称是“千里驹师”。
对,没错,就是在1946年10月,新开岭战争中,被我军一战全歼的那支国民党军。
关麟征任25师师长时,手下两个旅长也相当出名,一个是杜聿明,一个是张耀明,两人都是黄埔一期毕业的。
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编制紊乱,蒋介石下令将两个师合编为一个军,关麟征的25师与郑洞国的第2师合编为52军,关麟征任军长,并提拔自己手下亲信张耀明任25师师长。
至此52军的架子基本上已经搭建起来。
图|1933年长城抗战,关麟征、杜聿明、黄杰等合影
1938年春,关麟征率部参与台儿庄会战,率部与日寇激战,自身亦伤亡惨重,关麟征在指挥作战中,临危不惧,丝毫不乱,引起了蒋介石赞誉,战后关麟征升任第32军团长。蒋介石更是声称:
“中国军队如都象52军那样战斗力强,打败日本军队是不成问题的。”
关麟征评判蒋介石:实则不会打大仗
关麟征的声看,是在抗战时期实打实打出来的,而且也是凭借军功逐渐升迁的,可随着到了抗战末期,关麟征逐渐被边缘化,反倒是杜聿明、郑洞国这些原来是关麟征部下的人,却逐渐名誉鹊起,甚至盖过了他的风头。
细究起来,恐怕和两个方面原因不无关系。
一方面,关麟征不符合蒋介石用人习惯,蒋介石用人,向来讲究派系,自己身边嫡系出身的将领,不外乎追求四个条件,即“黄陆浙一”,其中“黄”指的是黄埔军校,“陆”指的是陆军大学,“浙”值得是与蒋介石同乡,“一”指的是嫡系第一军出身。
关麟征最多只占了一个“黄”,其他的基本上不沾边。
另外一方面,关麟征脾气也不大好,况且早年因同陈诚结怨,因陈诚深受蒋介石信赖与重用,处处排挤关麟征。
1939年12月,关麟征因功被蒋介石擢升为第十五集团军司令,后第十五集团军改第九集团军,驻防滇南国境线。
关麟征任第九集团军司令时,下属有一54军,军长黄维是陈诚“土木系”出身的将领,关麟征与黄维之间也有很深的矛盾。
别看黄维被人成为“书呆子”,但事实上能够坐到这个位子上,无一不是人精,关麟征任第九集团军司令时,曾几次要派人渗透进进54军,可黄维受陈诚委任出任该军军长,几番太极打下来,54军竟然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应该说在这个位子上,黄维做到了尽心尽量。
黄维任54军军长期间,发现发给部队的粮食不是发霉就是掺杂了沙子,一气之下,黄维告到了军政部,结果得罪了一大波人,特别是身为军政部部长的何应钦。
考虑到安抚何应钦、关麟征,蒋介石下令将黄维调离。
54军军长位置出现空缺后,关麟征兴奋之余,就想让自己的嫡系亲信张耀明出任该军军长,陈诚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1943年4月,张耀明接任54军军长,没过多久,陈诚的亲信,副军长傅正模联合54军中下级军官向上联名控告,张耀明仅干了4个月军长就被调离,由方天接任军长。
关麟征自此对陈诚不满。
陈诚由湖北飞赴昆明时,筹划远征军事宜,结果与关麟征见面后,两人相互都不愉快,关麟征指责陈诚:
“辞公钧座是即将把握全国事的领导人物,不应该再封闭在土木系小圈子里,一个军长的职务都不肯放手,这不是干大事业应有的心胸啊!”
陈诚听后气得胃溃疡直接发作住院。
图|关麟征(前排左二)、杜聿明(后排中)等人合影
经杜聿明从中调处,两人这才作罢,但实际上两人矛盾深重,无论如何也无法调和,后来也有人推测,关麟征之所以不情愿往台湾,与陈诚有很大关系。
不过,要细细分析关麟征为何不情愿往台湾起来,与陈诚的矛盾固然是一方面,但与蒋介石不愿重用的关系可能更大一些。
蒋介石对关麟征“刺儿头”的性格心知肚明,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把握不好关系,这在原本就讲究派系出身的国民党军中,是很难食得开的。更为要害的是,在贯彻蒋介石意志上,关麟征也远不如陈诚、杜聿明等一大批嫡系将领。
从陈诚顺利收编11师,到关麟征被撵出新编第五师就能看出端倪。
抗战后期,蒋介石派关麟征率第九集团军赴云南,本意是想让他渗透到云南地方往,趁机去除龙云对云南的掌控,可关麟征自往了云南以后,与龙云的关系便闹的很僵,蒋介石不得已之下,只好换上杜聿明,杜聿明很会做人,与龙云打得火热,后来杜聿明贯彻蒋介石指示,在“五华山事件”中,彻底帮他解决了龙云这一心腹大患。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本来有计划调关麟征任东北保安司令,关麟征很兴奋,专程赴重庆面见蒋介石,大谈了一通今后的企图。
可出乎意料的是,蒋介石突然改调杜聿明任东北保安司令,关麟征接替杜聿明,改任云南警备司令,之所以做出如此考虑,蒋介石是担心,以关麟征的脾气,到东北以后与苏联人搞不好关系。
图|关麟征
事实上,让关麟征当云南警备司令,原本也算是重用。可没过多久,关麟征就在云南闹出了“一二一事件”,造成四人死亡、重伤29人、轻伤30多人。关麟征对于此类事件处理欠缺圆滑,甚至在记者会上公然喊嚣“学生有游行的自由,军人有开枪的自由”。
蒋介石只好下令将关麟征免职,基本上从这时开始,关麟征基本已经被雪躲。尽管他有满腹韬略,但这时他对整体局势的影响已经不大了。
1946年7月,关麟征被重新启用担任中心陆军军官学校教诲长,蒋介石后来辞往所兼任的各个军校的校长职务后,关麟征担任了中心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的校长,也因此而成为黄埔军校第二任校长。
有趣的是,到1948年8月,国民党军前线战局如此糜烂的前提下,蒋介石又重新想起了关麟征,让他出任陆军副总司令、陆军总司令,关麟征也很兴奋,还专程往拜会了参谋总长顾祝同,商量交接事宜。可国防部居然以手令丢失为由,拒不执行,此事告吹,国民党当局后来又筹划让关麟征出任京沪杭警备司令,可又因关麟征是陕西人,不懂上海话为由作罢。
一直到1949年初,蒋介石下台,李宗仁出任代总统,关麟征受命担任陆军总司令,但实际上无半点实权。军事被蒋介石牢牢地把控在手中。
连续的溃败,关麟征已然对蒋介石极度失看,后来他评判蒋介石:
“他虽然领导过北伐和抗战,实在不大会打仗。”
晚年定居香港,心系祖国统一
1949年秋,随着国民党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关麟征心灰意冷之下,也辞往了军职,于当年11月携夫人在成都坐上了开往台湾的飞机。
原本途中一切安稳无恙,可在香港做短暂停留时,关麟征突然心血来潮,告诉身边的同僚:
“我要往探看一下病重的父亲,随后来台。”
图|蒋介石与关麟征合影
可关麟征走后,却并未兑现“随后来台”的承诺,自此以后便在香港定居下来。尽管蒋介石后来几次拉拢关麟征,顾孟余组织第三势力时也积极拉拢关麟征参与,但关麟征坚持不为所动。
关麟征身为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但家中积存并不多,在香港生活期间,仅租住了一间只有70平米的屋子,他其实本可以抉择更好的生活,大不了可以拉下脸面来往求昔日的同僚,但关麟征没有抉择这样做,或许以他高傲的性格来看,他也做不出这样的事。
在香港寓居期间,关麟征给自己定了“四不”原则:
“不参与任何政治集会,不会见任何记者,不与香港任何故旧联系,不接受任何补贴资助。”
曾经抗日战场上的名将,晚年退居香港后,却整日深居简出,因为无官一身轻,关麟征乐得清闲安闲,因为在书法上投进得很多,关麟征的书法造诣很深,其草书还曾在香港大会堂展出。
1972年,关麟征在女儿、妻子随同下赴欧洲、美国游历,历时月余。
对于蒋介石昔日的校长、老上司,关麟征仍给予了相当的尊重,1975年4月,蒋介石病逝于台北士林官邸,关麟征还曾亲往吊唁,当时不少老友曾极力劝导他留下来,但关麟征始终不肯答应。
图|关麟征全家合影
1979年,关麟征在香港偶然得知了一个消息,妹妹关梧枝当选为陕西省政协委员,立刻给在大陆的友人写了一封信:
“梧枝妹谬获拔擢,尚看兄多多指教,使无负于政府和人民之所托,是为至盼!”
关梧枝于同年前往香港与哥哥关麟征会面,三十余年不见的兄妹两人抱头痛哭。也许是对昔日故乡的想念,关麟征晚年对祖国大陆的建设发展十分关注,见妹妹到后,忙不迭地询问国家建设的情状,关梧枝详尽的对哥哥讲了大陆这些年来建设的成就,兴奋之余,关麟征连连插嘴:
“对,就应该这样。”
关麟征兴致勃勃的神情,引得夫人也一片感慨,她静静对关梧枝说:
“几十年来,从没见你大哥这么兴奋过。”
两兄妹在谈到祖国统一时,看点也出奇一致,尽管关麟征多年来未回家乡,但他仍期看祖国统一,特殊是对台湾同祖国大陆分别的局面痛心疾首。
“我是炎黄子孙,我盼看祖国早日统一啊!”
图|1935年9月3日,赵寿山母亲病逝后,关麟征题词
关麟征晚年身体情状很不好,特殊是因为抗战时期负伤的缘故,1980年7月30日凌晨1时30分,关麟征病危被送至香港伊丽莎白医院,医生护士们惊异的发现,这名病患胸前居然伤痕累累,关麟征的夫人清静的在一旁阐明:
“这些伤痕是他抗日浴血奋战所伤。”
在场众人无不赞颂。
尽管医生拼尽全力救治,但关麟征因病情严重,最终还是因夺救无效逝世。
关麟征逝世后,中心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刊载了他的简历以及他往世的情状,昔日的黄埔同学、徐向前元帅特殊向在香港的关麟征家属发往唁电:
“噩耗传来,至为悲痛,黄埔同窗,想念不已,特此致唁,诸希节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