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的大富人施孟达
慷慨的大富人施孟达,一生建九桥十寺
公元1955年的一天,浙江永康城内仁政桥工地上,参与拆桥重建工程建设的工人,在挖桥墩时意外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万历乙未施孟达造”八个大字,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施孟达是谁呢?他为何将刻有自己名字的石碑砌尽桥墩呢?
在浙江永康的云路村,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施孟达的故事。400多年前,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一年除夕,冷风刺骨,村中有名的富人施孟达穿上新做的蓝衫,拎着一篮子肉来到村边的寺庙祭神。他摆上祭品,三扣九拜,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祭奠完毕,施孟达起身正要回家,突然看见庙门口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冷风中瑟瑟发抖,一双饥饿的眼睛正盯着祭台。施孟达顿生同情,随手拿起一块肉递给乞丐,乞丐一把挠住,狼吞虎咽地食起来,边食边说:“我饿的太久了,把那些肉全部给我好吗?”
施孟达将祭奠过的肉全拿给乞丐,说:“拿往慢慢食,过个好年吧。”
乞丐大喜,又对施孟达说:“相公,你看我衣衫单薄,难挡风冷,今日虽然食饱了。难免明日会冻死,你再发发善心,将身上的蓝衫也送给我吧。”
施孟达听着外面一阵一阵的冷风唤啸,二话不说,脱下身上的蓝衫递给了乞丐。乞丐连声大谢,穿上了新蓝衫。
看着乞丐食饱穿热了,施孟达拿起篮子向家走往。可没走两步,乞丐追上来,说道:“相公,这件破衣服请带回往做抹布吧,很吉利的。”说罢,放在了施孟达的篮子里。
施孟达回到家里,随手将破衣服放在了院子一角。第二天一早,施孟达突然发现,角落的破衣服里金光闪闪,十分惊异,走上前,俯身掀开衣服一看,一堆金元宝映进眼帘。原来施孟达在寺庙所碰到的乞丐,是位神仙。不断向他讨东西,是在试探他是否真心为善。
施孟达得此宝衣后,周游天下,到处施舍做善事。
这个故事虽然是个传说,但不难看出,施孟达在当地以乐善好施而闻名。
依据永康城内仁政桥工地挖出的石碑上镌刻的信息,“万历乙未”即公元1595年,时值明朝中后期,当时正是江南一带商业繁华时期。施孟达善于经营,心地善良,是当地集资浩大的富户。然而施孟达没有用钱财为自己建豪宅竖祠堂,而是到处造桥建寺,服务百姓。
永康唐先镇《云路村情便览》记载:施孟达慷慨乐善,轻财好施,有生之年建了九桥十寺。
他人建桥修路都是把刻有捐赠者名字的石碑立在桥头,以流芳百世。施孟达却是将石碑埋于地下的桥墩中,若非拆桥重建,怎会有人知道?实为特殊之举。
史料记载施孟达往世后,没有将万贯家财留给子孙,他的后代依然过着普通人家的农耕生活。直到清朝中期,云路村施孟达的后人决议为祖宗建一座祠堂,以表思念。可村中没有财主,农户所捐资金十分有限,开工建了一半就无法支撑,只好停工。谁知这一停至今已有200多年。
如今,云路村还保留着只有后厅没有前厅的半个施氏祠堂,柱梁简单,只流传着“孟达公富甲一方造九桥十寺,云路村子孙缺资,修半个祠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