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妈妈,我可以玩会游戏吗?”你的回答,躲着孩子的未来

“妈妈,我可以玩会游戏吗?”你的回答,躲着孩子的未来

misa2 03-27 4次浏览 0条评论

一到暑假,家长们最头疼的事又来了。

因为在假期,我们最常听到这句话:

“妈妈/爸爸,我可以玩会游戏吗?”

面对孩子这样的请求,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态度:

放任派的家长。

为了让孩子消停一点,觉得与其不停闯祸,不如让他清静地玩游戏吧,自己也轻松一点。

这种做法,后果也很直接,大多数孩子分不清好游戏和坏游戏,沉迷其中,学习生活都受影响。

相对这种家长,更多的是严防死守派的家长。

游戏是全家“公敌”,不玩游戏,母慈子孝,一玩游戏,鸡飞狗跳。

可是这种一味禁止的做法,一样无效,只会让孩子在高度期看中,越发沉迷游戏。

57%的孩子在网上熟悉新朋友;52%的孩子会和朋友一起玩电子游戏;84%的男孩子表达,通过打游戏,他们能感受到与朋友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游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娱乐方式,是孩子们重要的社交渠道,是沟通和交朋友的平台,

你不让孩子玩游戏,有可能把他逼成一座孤岛,

堵不如疏,但疏的方式,肯定不是放任自流。

展开全文

现在正值暑假,家长的态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不同的做法,决定了孩子不一样的未来。

一位无比适合来解答这个问题的人。

除了是心理学者外,叶壮身兼数职:

北京交通大学特聘讲师、

上海帆行教诲研究中心创始人;

中国心理学会(CPA)成员、

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成员;

腾讯DN.A计划特约专家、

首都科学讲堂专家组成员、

多家卫视育儿节目特约专家;

畅销书作家等等。

当然,他还有组更有说服力的身份:20多年的资深游戏玩家+2个孩子的爸爸。

这些年,在游戏和育儿之间,叶壮找到了一个非常科学又管用的方法。

让孩子在不影响学习和生活之余,越玩越聪明,亲子关系越玩越亲昵,让孩子边游戏边成长,令人惊艳。

于是,我们好好总结了这位极具理性思维老爸的方法,用三步法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1、

第一步:请先彻底放下你对游戏的成见

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84亿。其中,12岁~16岁的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游戏成瘾的患病率约为27.5%。

“游戏成瘾”这四个字,一下子席卷网络,深深刺痛了家长的神经,于是,不管什么游戏,都成为妈妈们打击的目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我家孩子有时间就玩游戏,不给玩就闹,肯定是游戏成瘾了,怎么治?”

碰到这种问题,叶壮会第一时间让家长们拿出权威机构的对孩子的诊断证实。

当绝大多数家长都拿不出来时,他会果敢地告诉家长:

游戏成瘾,是一种对孩子、对游戏带着负面情绪的贴标签,过分了。

有妈妈提出“世卫组织已经将游戏成瘾列进精神疾病”这件事时,叶壮从专业的角度,给了一个更全面的回答:

世卫组织的决策,是为了与时俱进不断完美诊断体系,而不是为了徒增妈妈们的烦恼。

一个人喜欢玩游戏就说他是精神病,太片面了。

事实上,真正的电子游戏成瘾,并没有咱们想象中的那么普及和严酷!

家长们需要理性往辨认自家的孩子,是普通的爱玩还是真正有心理阻碍。

只有当孩子越频繁做出以上准则中的行为时,家长的确就应该提高警觉了。

叶壮认为,孩子对游戏过度投进,不仅仅只是游戏造成的,更涉及家庭教诲、学校生活等方方面面。

不能只单纯地抵制游戏。

同样的看点,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主任AndrewPrzybylski教授也提出过,

这位一直在组织研究游戏行为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相关性的学者,也期看更多的家长用更科学的态度往探求游戏本身。

他带领机构对1000多位受访对象进行了深度的问卷调查后,得出了结论:

1、大多数受访者天天至少玩一款网络游戏。2、只有不到一半的玩家表达有沉迷游戏的状况。3、日常游戏玩家参与度更高,平均天天超过三个小时进行游戏。4、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沉迷游戏对受访者的成长有明显影响。

青少年对待游戏的需求,与他们对自身能力、自主性和社会回属感的基本心理需求是否得到称心有关。

游戏只是一个释放压力的载体,它并不是电子海洛因,妈妈不需要过于紧张,要科学、理性地往对待,要学会往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

放下对游戏的成见,才能更好地面对它。

2、

第二步:扶助孩子自己做好游戏的主人

信赖很多妈妈们应该跟我之前的想法是一样:

可以让孩子玩游戏,但游戏的主动权必须在我们手上,比如玩什么游戏?以及什么时间玩游戏?

没方法,现在很多线上游戏,风险真的太大了。

前有陕西环卫12岁的儿子,将妈妈6年攒下的3万元,一朝全花光。

后有重庆12岁少年借上网课偷玩游戏,买装备花了10万元,是爷爷一辈子的积存;

这些游戏,不仅对孩子身心健康无益,轻易交到坏朋友、学到坏习惯,连钱包都保不住。

家长不管怎么行?!

面对这种情状,叶壮却果敢地告诉我:

在游戏主动权上,我们除了信赖孩子,没有别的方法了,我们能做的只有配合他们来治理好游戏时间。

当然,这种信赖,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进行治理了,也并不意味着放养,给孩子自由不等于告诉他不用自律。

这也是父母的聪明。

特别是比起所谓的雷厉风行执行,比如“说好了玩20分钟,就不能玩了,不管怎么样你都要停下”的硬碰硬,

我们需要的是足够做好支持工作。

叶壮认为,之所以频繁出现孩子在网游中大撒钱、以及掌握不了自己老静静玩游戏,

是因为刚开始,咱们家长就做错了!

先做一个抉择题:

信赖很多家长都会抉择第一个,零成本往让孩子玩游戏。

很多网游,为了盈利,会设计出最低成本进进,一步步让人沉迷,产生高消费的模式。

很多大人都难以把控住,我们往指看孩子有超强自控力,这太不现实。

叶壮说:聪明的家长,会从刚开始就出手:给孩子买一个专属的游戏设备,设立回属感,让他知道,拿到它,就是游戏时间,跟学习时间、食饭时间是一样的。

这样不仅孩子每次都玩不尽兴,时间还被大量的占用了,家长要管,也没有好的切进口。

此外,现在的电视或者投影仪,都可以连接游戏,尽量在游戏时间,让孩子在大屏幕上玩。

不仅仅体验感更好,

从心理学上来看,小屏幕由于随手可操作,更轻易无限占用孩子的碎片时间,大屏幕反而能缩短孩子的使用时间。

当有了专属设备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游戏时间治理,越来越顺畅。

你只需再把握两个要害点就行了。

叶壮形象地将这个过程,形容成“搭台唱戏”的关系,我们搭台,孩子唱戏。

1、有了专门的设备,那就给孩子一个专门的游戏时间。

因为没有专门的时间,孩子很轻易利用所有的碎片时间来玩,对于什么时间玩、玩多久,这种要害问题都是紊乱的,治理就无从谈起了。

2、通过游戏来规定时间。

不要生硬地把时间固化,要依据游戏来制定。

比如,以“闯关”为单位的,那就以此为节点,让他完成任务。

在时间安顿上,让孩子自己安顿,比如晚上约同学一起开局,或者晚饭后等等。

游戏时间也不必一成不变,依据学习和生活,可定期更新。

当父母对于游戏时间治理的态度摆正,孩子得到真正的扶助后,会自觉深进探求为什么要对游戏进行治理,

再搭配上足够优质的工具,信赖孩子们一定会自己规划好游戏这件事。

3、

第三步:自己补上游戏这堂课

说到游戏,家长再开明,回根结底还是会担心孩子变坏。

看到孩子玩枪战的游戏,总担心打打杀杀的,会不会开启他的“暴力”开关;看到交朋友的,又担心会不会碰到心怀不轨的成年人。

作为游戏资深玩家和儿童心理研究者叶壮的回答一针见血:

既然你如此恐惧,为什么不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你的担心,是对游戏完全不懂造成的,因为不了解,所以恐惧。

想要心里有数,唯有自己“补上游戏这堂课”。

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到底在玩什么?

再进一步说,唯有这样,你也才能真正扶助到孩子,选出适合的游戏。

对于游戏小白的家长,叶壮给出了三点黄金原则和三条“一票否决”。

三点黄金原则是:

1、新知性。

2、审美性。

跟读名著一样,要有视觉上的享受,从小做好审美保护,见过了真正的大制造,不轻易被低俗的游戏带歪。

3、趣味性。

能让孩子在游戏收成纯粹的快乐。

叶壮坦言,同时称心这三点的游戏非常难得,在挑选时,当称心两点时,也可以放心地让孩子玩。

这三点黄金原则,需要慢慢练习和探索,

而下面的三条“一票否决”,只要踩到一条红线,你就可以直接pass了:

1、游戏中的社交有太多的负面信息

2、诱导道具付费

3、短缺情节或知识

此外,叶壮还提出了很多的意见,比如分年龄来抉择游戏,学会看懂游戏中的年龄限制,等等。

4、

让肩对肩代替面对面

做到这三步,其实并不轻易。

孩子对游戏的态度,取决于家长的态度。

心理学家大卫.巴斯有个看点: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面对面,就是你说我听,我说你听,运气好的话能彼此沟通下来,运气不好就会变成单方面。另一种是肩并肩,就是咱两一起往做一件事。

作为父母,不管我们多么掏心掏肺,只要面对面和孩子交流,很多时候他都置若罔闻。

假如我们转换到肩并肩的交流模式中来,一起坐在屏幕前玩个游戏,做个任务,打个怪,放下父母的架子,

做亲昵的“战友”“玩伴”时,很多意见孩子更轻易采纳。

还有更多关于如何扶助孩子游戏的方法,在叶壮老师的新作《边游戏边成长》都有显现,有兴致的妈妈,可以好好读一读。

在摘访的最后,我问了叶壮一个问题:

你期看在儿子眼中,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叶壮很淡定地说:

这是他的事,不是我的事,不能因为我觉得我应该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就把自己塑造成了别的样子,为孩子改变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彼此接受更重要,我只期看,他眼中的我和真实我,没有太多的区别!

的确,不管是游戏时间,还是不插电时间,亲子共游时,彼此尊重,做个好的玩伴,比做个好爸爸、好妈妈也许更重要吧。

别让游戏超越游戏本身。

与所有家长共勉!

可以用手柄玩的游戏
王嘉尔参与朋友的婚礼,接亲时候玩用嘴传纸条游戏,玩的可真欢乐 V社:约 42% 的 Steam Deck 用户更喜欢用该掌机玩 Steam 游戏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