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皇权的衰落,董卓余党的拼命反扑,一个乱世的开启
前言:
东汉末年,宦官当政,皇权受辱,百姓民不聊生,大将军何进为了扶助汉皇室夺回统治权,引西凉军统帅董卓进京,董卓凭借着其手中西凉军强大的战斗力扶助汉皇室打败宦官集团后,却霸占汉庭,挟天子以令诸侯,霍乱朝纲。
司徒大人王允巧用美人计,令吕布斩杀董卓,董卓死后,西凉军一片哗然,董卓旧部将领李傕和郭汜趁机起兵,杀进皇宫,逼死王允,掳走汉献帝。至此,天下彻底陷进大乱。
董卓乱政
1、何进的错误
何进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一位大将军,因妹妹受到汉皇宠幸而被封官,后来又结交了袁绍等朝中贵族,最后坐上了大将军的职位。东汉末年,宦官当政,这让一直以来都独揽朝政的何进深感权力受到了威逼,和袁绍等贵族势力商量之后,何进决定邀请西凉军统帅董卓进京,扶助他消亡敌对势力,何进的算盘是这样的,他妄图和袁绍、董卓结成势力团伙,最终彻底把控汉室江山。
但不想,最终适得其反,董卓在进京之后,丝毫不把何进放在眼里。并且,在消亡掉宦官势力之后,董卓通过自己手中的军权,霸占了汉室朝廷,铲除朝中异己,据历史记载,董卓还经常睡于皇宫之中,霍乱后宫。而此时,何进早已被中常侍张让杀害,另一边,袁绍虽对董卓的恶行布满了不满,但却始终犹豫不决,不敢轻举妄动。
展开全文
2、董卓的狂横
董卓独揽大权之后,他开始通过各种威逼利诱的手段,笼络、铲除朝中大臣,据历史记载,在当时的汉代朝堂之上,董卓可持剑上朝,并且可任意斩杀朝中大臣,这是极其狂横的,因为,早在秦朝时,朝堂之上,除非有皇命特许,其余人外,都不可带兵刃进朝。
一次,董卓在朝堂上向年幼的汉献帝意见迁都,一位大臣表达反对,并痛陈董卓霍乱朝纲之事,董卓十分愤怒,竟将这位大臣当场一刀砍死,并且还将这位大臣的尸体煮熟,命令大臣们食。由此可见,董卓之狂横,令人发指。
吕布的醒悟
1、“三姓家奴”
吕布,吕奉先,原名姓吕,年少时就力大无穷,长相英俊,但父亲英年早逝。父亲往世后,吕布凭借着一身好武艺闯天下,深得天下英雄豪杰追捧,后来,吕布被丁原看中,丁原收吕布为义子,吕布欣然答应,这也不难理解,对于英雄来说,最期看的就是碰到伯乐。
是的,在三国时期,吕布就是一匹骏马,他虽然桀骜不驯,但却也非常期看得到重用,在吕布的心目中有着一位表率,他就是项羽。吕布是一个十分讲义气的人,被丁原收为义子之后,吕布对丁原鞍前马后,誓死追随。
但惋惜,任何英雄都有自己的弱点,而吕布的弱点,有两个,一是爱美女,二是爱骏马。后来,董卓霸占汉室皇权之后,以赤兔马为诱饵,哄骗吕布杀害了义父丁原,转而投向了董卓,拜董卓为义父,再后来,为了得到王允府上一婢女,吕布又斩杀董卓,拜了王允为父。吕布,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三姓家奴”。
2、醒悟
吕布碰到王允府上一婢女之后,深深的被婢女的美貌所吸引,后来,婢女在王允的指使下,向吕布陈说天下黎民百姓的不幸,期看吕布能够以天下苍生为重,替国诛杀董卓,对此,吕布本有顾虑,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手刃了义父丁原,为天下英雄所不耻,到后来,寂静探求之后,才下定决心除掉这个国贼,几天之后,就在董卓行登基大典之时,吕布突然跃马而上,斩杀董卓于马下。
成也王允,败也王允
1、王允的聪明
其实,吕布杀董卓的整个过程,尽在王允的掌控之中。在王允看来,董卓手握军权,且长期把持朝政,极难铲除。但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允发现,董卓手下悍将吕布是个好色之徒,且对府上一婢女有垂涎之心,于是,王允便心生一计。
王允先将婢女许配给吕布,再许以其奋威将军等名利,挑唆吕布与董卓所谓关系,借吕布之手斩杀董卓。不得不承认,饱读诗书的王允确实是一把政治好手,最终,一切尽在他的计划之中,吕布成功斩杀董卓,为国除贼。
2、自食其果
王允利用吕布铲除董卓之后,其在朝中地位大增,变得狂傲起来,此时,西凉军统帅李傕和郭汜请求王允原谅西凉军的罪过,准许西凉军回顺朝廷,但王允却认为,董卓掌权期间,李傕郭汜二人为虎作伥,罪该万死,不可饶恕,他当即下令,斩杀西凉军余孽。
可不想,李傕郭汜二人并不是善茬,他们集结起数万西凉军,一夜之间杀向皇宫,逼迫王允跳楼自杀,王允见状,为了保住汉献帝,最终跳下了城楼,活活被摔死,就这样,汉代末年最具谋略的保皇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王允是可悲的,也是可恨的,他在汉室江山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救汉皇室于水火,但却又因自己的愚蠢,将汉皇室再次推进了万劫不复之地。是的,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王允这样的人,他们饱读诗书,深谙权谋,但却自命清高。在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王权,正是毁在了这些读书人的手中,令人可悲,可气!
西凉军
1、狗急跳墙
董卓死后,京城四周驻守的西凉军大营中一片哗然,在此时的西凉军内部有两股势力,一股势力认为,董卓已死,西凉军大势已往,军中各将领应当立刻遣散士兵回乡,以求谋生,但另一股势力也认为,王允既然已经下达了彻底铲除西凉军的命令,那么,无论他们逃到天边海角,都会被朝廷追杀,与其如此,不如和朝廷拼了,况且此时的西凉军仍有数万之众,这一势力中,就包括李傕和郭汜二人。
李傕和郭汜本是董卓旧部悍将,和吕布多有不合,董卓在世时,因为吕布是义子,所以对吕布厚爱有加,对李傕和郭汜二人则不冷不淡,如今,董卓已死,吕布已经投靠了朝廷,可以说,整个西凉军都是李郭二人的天下了,这两人野心极大,他们决定效仿董卓,再次向朝廷发起挑战。
2、天下大乱
李傕和郭汜二人杀进皇宫,俘获汉献帝,并且,二人比董卓更为可恶,李郭二人将汉献帝俘获至西凉军老营,使得东汉朝廷名存实亡。一时间,早已蠢蠢欲动的诸多军阀们纷纷以“救主”的名义起兵,他们互相讨伐,弄得百姓民不聊生。
在诸多起义军中,袁绍的实力最强,他和兄弟袁术二人狼狈为奸,利用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的显要身份压榨其他军阀,最后这些军阀们因不满袁绍的欺压而纷纷各自占山为王,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江东孙坚。
孙坚为救汉献帝,孤军追击西凉军,最终获得传国玉玺,而另一边,曹操趁势取乱,俘获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中华大地上,三股军阀势力开始形成,一股是曹操,一股是袁绍,另一股是孙权(此时刘备尚未具备军事实力)。
以曹操、袁绍、孙坚为主的各路军阀互相争斗,他们以土地和人口为财富,动辄就发起数十万人的大会战,例如,仅赤壁一战,士兵就死伤数十万。更值得一提的是,各路军阀,除了刘表、刘备等人是以匡扶汉室为目的的,其余人等,皆以家族和个人利益为中心,可以这么说,东汉末年的百姓,是死是活,基本无人理会。
特殊如此,后来,司马家族崛起,篡得曹魏政权,由于司马家族的短视,使得中华大地在迎来短暂的统一之后再次陷进分裂,此后三百年间,各方外族势力进侵中原,建立外族政权,他们压迫中原百姓,给中原百姓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总结:
东汉末年,各路军阀分裂割据,他们为了掠夺土地和人口,无所不用其极,给华夏民族的统一和版图的完全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今天,当我们以一个后人的身份重新审阅那段昏暗的历史时,我们会发现,这数百年的纷乱起点正是李郭二人杀进皇宫的那一晚。
从那一晚开始,早已摇摇欲坠的东汉政权彻底名存实亡,各路军阀彻底撕往了虚假的面具,以曹操、袁绍、袁术、孙坚为代表的军阀们纷纷期看称王称帝。是的,何进没有想到,他引西凉军进京,原本是为了救汉室,却不想,却为汉室的灭亡埋下了最为要害的伏笔。
▲东汉末年的势力
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