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到底有多残暴?
陈寿说得很清楚:“董卓狼戾贼忍,残暴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意思是说,自从人类社会有了文字,就没人比董卓更残暴。虽说陈寿没机会见后人之恶,但董卓的暴行确实是“前无古人”,这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喜怒无常,擅杀君臣
董卓出身于边僻之地,久习夷风,还是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成长。这样的人,本就杀伐果敢,心中没有慈爱可言。所以对董卓而言,他杀人放火如同食饭饮水一样,完全是随心所欲。
侍御史扰龙宗见董卓时,因未下随身佩剑,便被乱棍打死;大司农周忠之子刚到雒阳,董卓便命人直接将其斩杀;甚至在食饭之时,董卓都能随意杀人,而后接着谈笑风生。除了擅杀朝臣,董卓还先后害死了少帝刘辩与何太后。如此悖逆之举,他竟毫不遮掩,何以至此?
盖因董卓深受游牧族的风气影响,崇尚强者为尊。司马迁说过:“(匈奴)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董卓虽然是良家子弟,但从小便生活在羌胡杂居的边陲,习惯通过粗暴方式解决问题。
为了获取军功,董卓还曾“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将这些无辜百姓当成乱贼杀死。后世影视剧中恶贼残杀村民以充军功的方法,大多都是跟董卓学的。
展开全文
由此可见,在董卓心目中,杀人再正常不过。对这个冷血的刽子手来说,残害他人一是为了称心其内心快感,二也是为获取利益。这正是董卓残暴的根源所在。可只是乱杀人,董卓还不称心;他非要在杀人之时摘取极其狠辣的手段,令人毛骨悚然。
二、行事粗野,手段狠辣
董卓摘取的杀人方式,突破了人们的下限。
何太后被毒杀后,董卓还残暴杀害了她的母亲舞阳君,“弃尸于苑枳落中”,不许其他人为其收尸。死无葬身之地,乃古人最忌讳的一点,董卓不仅让死者不得安宁,甚至还经常毁尸泄愤。大将军何进的弟弟何苗往世后,董卓命人挖开了他的棺椁,将其肢解扔在园中。
在招降一批士卒后,董卓出尔反尔,命人当众对他们施以酷刑:“先断其舌,或斩手足,或凿眼,或镬煮之。”
断舌头、斩断手脚、挖出眼睛、再放在大锅里烹杀……
这些操作都是“十八层地狱”处理恶人的常见方式,而董卓却毫不在意。更令人感到惊悚的是,董卓一边食饭饮酒,一边“欣赏”这些惨状,其人品之卑劣、性情之歹毒残暴,可见一斑。
三、恩将仇报,毫无道义
这样一个毫无道义之人,哪怕是他的恩主,也无法约束。据《三国志·董卓传》注引《吴书》记载:“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掾。”
董卓能步进仕途,离不开袁绍的叔叔袁隗赏识。后来,他在边地中屡立战功,还得到过张温与皇甫嵩的庇佑。但对于这些恩人,董卓的做法再次令人感到不耻。
须知,恩主与故吏,是东汉时期颇为牢固的一种亲昵关系,尤甚于师生之情。如冀州牧韩馥,便曾是袁氏门生,也正是因为这层身份的制约,韩馥非但指使不了袁绍,还最终被迫让出了冀州。
但董卓的做法,却令人“大开眼界”。他虽然也是袁隗门生,在进洛阳时更是在后者默许下才站稳脚跟;但在专权以后,董卓非但没有重用袁隗,反而托词袁绍组建关东联军,将袁隗与袁基一家满门处斩。
对于张温这个老上司,董卓也没有念及后者的庇护之情。因忌惮后者在军中的威信,董卓遂将其生生拷打致死。除他之外,就连平定黄巾之乱的皇甫嵩,也差点被董卓所害。
由此可见,董卓心中毫无道德感可言。究其根源,他未曾受到儒家《诗》《礼》熏陶,传统的道德伦理体系无法对其形成约束,这便造成了董卓残暴不仁的卑劣性格。
所以,汉末有名有姓的人物,基本都把董卓拉出来痛骂,以此彰显自己的大义之名。于是乎,董卓凭借一己之力,就拉低了对边地武将的整体评判。
四、盗墓挖坟,不恤百姓
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筑郿坞,高与长安城埒,积谷为三十年储,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迁都长安后,董卓在封地郿县打造了一个“超级军事堡垒”,并把自己搜刮而来的各种财物、宝货收进。其中光是粮食,就足以支撑三十年之久。这么一笔巨额财富,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是盗墓。在执掌大权以后,董卓不仅挖开了许多王公贵族家的坟墓,还胆大包天盗了汉灵帝的墓穴。因此,他不仅大发“战争财”,也发过很多笔“死人财”。
其次,董卓经常纵兵劫掠,在充裕之地实行“三光政策”。结合前面提到的,董卓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斩杀一大批当地百姓,充为军功,而后将他们的财产据为己有。
在董卓迁都时,为了不让关东群雄得到带不走的人口或财富,他竟然一把火烧了洛阳城。如此暴行,实乃天人公愤。
最后,董卓还善于用卑劣的经济手段掠夺财富。他曾命人销毁了洛阳城中几乎所有的铜器,用来打造品相、质量都很低劣的“董卓小钱”,从而用它换回老百姓手中的优质五铢钱。
这个做法,直接导致了汉末经济体系的崩溃。哪怕曹操日后成功让北方百姓实现了安居乐业,钱币也仍未得到他们的信赖。
总结
综上可知,董卓诸多暴行的确是“前无古人”。也正因如此,“轻狡翻覆”的吕布才会抉择背叛董卓。在后者被吕布杀死后,世人无不拍手称快,就连士兵和百姓们,也纷纷走到街上庆贺。至于董卓尸首,则被人点了天灯,如此下场,足以大快人心。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