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董卓为何会表现的那么残暴,答:换你可能也会和他一样
三国时代,要说谁最穷凶极恶,董卓要说他第二,估量没人敢称自己是第一。
特别是董卓在洛阳的时候,那更是烧杀淫掠无恶不作,那么这是他的本性,还是另有原因呢?
据《三国志》记载,董卓出生于西北,家族具体情状不详,他年轻时和当地的羌人首领们玩的不错。
这阐明什么问题呢?
第一,董卓应该不是出自于世家大族,假如他是世家大族,史书记载他的时候应该会有介绍,这里的世家大族,不是说他家人口多,家底厚实,而是特指他的祖辈有没有人在朝中做过高官;
第二,董卓虽然不是出生于世家大族,但是家里应该有俩糟钱,且他本人是一个比较豪放的人,否则他本人不可能游手好闲,还能和羌人的头领成好朋友;
董卓成年以后,凭借出色的骑射和统兵能力,在西北脱颖而出,史书对他这一时期的记载,并没有什么负面的笔录,甚至还提到,董卓得到上面的封赏之后,除了官职没法往下分之外,钱财等身外之外,人家董卓是“悉以分与吏士”,而且董卓在西边曾屡次获得升迁。
展开全文
这又阐明了什么问题呢?
第一,董卓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否则他不会弃小而不就,他假如真的是个贪心无度的人,那么别说把本该回属于自己的钱财分给他人了,他能不从别人手上夺东西就算不错了;
第二,董卓不是一个只知道打打杀杀的莽夫,人家应该是很懂的人情世故的,要不然以他一个没有家世背景的“外人”,他那些有资历的上级会提拔他?混过职场的人谁不知道,上司揽功诿过才是正常现象。
本来以董卓的身份,他在那个时代就是再出色,也很难就凭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跨越阶层,攀爬到大汉的权力顶层,但是俗话说得好,时势造英雄,当他自己都不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进进那个圈子时,那个圈子突然向他发起了召唤。
召唤他的人是外戚何进,何进之所以向董卓发起召唤,是因为他想搞定宦官蹇硕,蹇硕当时不光是皇宫大内里的太监头子,他还拥有一定的军事权力,袁绍和曹操等闻名的西园校尉都算是他名义上的手下。
何进想搞定蹇硕,指看不上传统的世家力量,但又必须有武装力量的支持,于是他就在别人的意见下(袁绍)想到了董卓,董卓在西北已经打出了名气,但是又非世家出身,因此在何进的计划中,董卓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往。
但是,何进只猜对了开头,却没猜中后续,他还不会想到,袁绍作为世家大族的代表,人家之所以给你出主意,可不全是为了你的那份念想,人家世家大族真实的期看,是让你们外戚和宦官斗的的两败俱伤,然后好坐收渔翁之利。
于是傻乎乎的何进,就给董卓发了调令,让他武装来援,他的召唤对于董卓来说,那就是天上掉馅饼,董卓在接到通知之后,先是看看了一下形势,然后才带着三千西凉军往中原赶。
等到董卓进进中原之后,何进已经被宦官给办了,当时的朝廷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董卓一看有机可乘,就没有返回西凉,而是硬留了下来。
不过当时朝廷虽然乱,但是人家的军事力量可比你那董卓那三千人强,特别是和董卓一起被何进召集来的丁原,人家麾下有一支拥有吕布、张辽等猛将的并州军,这支军队战斗力很强,人数也不少,来洛阳也比董卓要早,假如董卓敢要乱来,人家绝不会袖手旁看,而且就董卓那三千人,可能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此外朝廷里还有世家大族的一些力量(西园军)。
董卓也不是莽夫,自然不可能来硬的,于是他先是拉拢住丁原的得力手下吕布,然后借吕布的手掌握了并州军,等到西凉军和并州军合到一处以后,董卓的势力就在洛阳足以和世家大族掰腕子了。
不过董卓深知世家大族的厉害,于是也没有对他们来硬的,而是通过“割地”的方式(把世家大族分封到了各地当一方诸侯)和世家大族达成了“共识”,然后他才能在洛阳一手遮天。
不过董卓的根基很浅,他要想侵吞大汉几百年的基业,光凭这些手段还不够,光是安抚手下和并州军等军事方面的力量,他就要拿出真金白银才行,那么他一个西北的“小武将”,有这份家底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当年非常差钱的董卓,因为想缓解“金融危机”,连开印钞机的事都赶出来了(自己造劣质的钱币),那么董卓当时该怎么办呢?
给不了实惠,那就只能给政策,你们可以往夺,你们可以往搜刮......要是有人不服,你们可以大开杀戒,我董卓给你们兜底,而且我也要用我的凶残,让那么些有想法的人恐惧到骨子里,于是洛阳就迎来一场浩劫。
当年董卓出于自己的目的,“无奈”的做了很多天怨人怒的事,但是到底做了多少,是不是做到了那种程度,就是另一回事了,究竟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不过站在董卓的角度来看,他当年是有理由残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他不是出生于大族世家,他根本不具备登上权力巅峰的基础,纵看整个三国,甚至整个中华古代史,有几个人能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也就刘邦和朱元璋算是例外,假如细扒,他俩的成功也是因为站在了风口上,所以董卓动了那个不该有的心思,自然要有非常的动作;
第二,董卓当年的“成功”,其实不算是他计划里的里的事,他的“成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已因此当他要登顶的时候,他是没有做好万全的预备的,因此在事出突然之下,他只能动用俄非常规的手段;
看完董卓的“苦衷”以后,你是不是也会赞同题目中的论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