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筹划把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本来是好事,为何科学家非常担忧?
近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频次逐渐加大,火星成为继月球之后,人类深空探测的首选目的地,特殊是美国的毅力号、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开启了新一轮火星探测热潮,让我们对这颗地球的近邻、遍布橘红色沙尘的萧条星球有了更加深进的认知。
火星土壤带回地球研究的必要性
通过这些探测活动,科学家们了解到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一定程度的“结晶水”,另外,通过一些岩石表面附着的不同颜色,科学家们推测,火星在历史上或许存在着一些低等的生命体,它们的残骸在漫长的风化作用下,被永久地“印刻”在了火星岩石上。
然而,这些仅仅是推断,要想真正了解火星土壤和岩石的结构和成分,继而推断出火星的演化历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摘集一些土壤并将其带回地球,在专业、先进的地球实验室里进行化验分析。
现在,美国毅力号已经执行了若干次火星土壤摘样任务,并将其封装在特制的试管中加以储存。另外,毅力号火星车还摘集了一些火星大气的样本,按照既定计划,这些样本将会在火星表面的一个选定的点位上进行放置,待2030年执行新的火星探测任务时,再利用相关探测器的机械臂,将这些样本托到上升舱内,从火星表面发射返回航天器并带回地球。
展开全文
诚然,通过这些样本,可以很好地回答这颗红色星球是否曾经出现过生命,但是这些火星样本对地球的生物圈会不会带来潜在的威逼,是科学家们不得不关注的另外一个新课题,究竟火星表面的生态环境完全不同于地球,假如火星表面真的存在着目前不被人类所认知或者没有被人类发现的生命形式,它们随着火星土壤的到来,会不会像地球“生物进侵”事件那样,对本土生物圈中的各类生物产生威逼呢?这一点,正是有的科学家表达担忧的地方。
火星土壤带回地球的“担忧点”在哪里?
基于这个问题,在过往的几十年里,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几个科研团队,着重对火星样本是否会对地球生物圈构成危急的问题,展开了继续性、全面性的研究。从已经得出的研究结果来看,从火星表面收集的土壤样本,对地球生物圈造成生物危害的可能性极低,不过恰恰相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类对火星的探测,或许会对火星的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影响,这个结论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由于火星表面的自然环境,相对于地球来说太过恶劣,其中对有机生命体破坏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强烈的紫外线辐射环境、强烈的温度转变、没有持久的液态水,这些因素决定着火星表面能够支撑生命体存在、发展和繁衍的可能性极低。
但是,从地球向火星发射的探测器特殊是着陆器,并不能清除从地球上向火星上“输出”地球生物的可能性,主要是一些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随着风或者火星车等媒介,有可能被运送到火星地表以下的某些区域,假如这些区域存在着水冰沉积物、盐水沉积物或者地下含水层,而且在火星地下的“洞穴”内,能够有效阻挡强烈宇宙辐射,同时还能提供较为稳定的温度环境,那么部分微生物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可能会陆续生长和增殖。
在之前的研究中,有研究团队就指出,地球上的一些生物物种,已被证实能够在极端辐射、较低的温度、高盐度、高酸或高碱环境下生存,而且像火星这种水合脱水循环的条件下也可能支撑一些微生物生存。
那么,在这种情状下,就会带来一个很“有趣”的结果,那些随着人类航天器登上月球的微生物,假如在火星土壤以下一定深度的区域内存活下来并得到发展,那么由于火星车摘集土壤的区域领域不可能太大,就有一定的几率在摘集火星土壤的过程中,会将一部分源于地球的微生物重新收集到试管中,也就是说,假如不摘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火星上摘集到的样本,有可能最后检测出来含有的微生物,并非是火星上的物种,而是地球物种伪装成的“火星人”。
如何破解这个潜在的问题?
从现在情状看,火星探测已经成为各个航天大国的重要研究目的之一,除了美国和我国都计划于2030年前后实现火星样本摘集返回之外,后续还会有更多国家加进火星表面土壤研究的行列,谁能第一个将火星土壤带回,谁就将拥有更大的优势,来更深进地开展太阳系演化、太阳系生命起源以及人类医学等多领域的研究,这个时间差很富贵,分量也十足。
而基于所摘集的火星土壤是否被人类“先期污染”的这一实际问题,不少科学家提出,是否应该暂缓执行火星样本摘集和返回的任务,以便我们有更充足的时间,来论证可行性,同时对潜在存在的风险、弥补火星样本被污染的问题开展及时地补救。
比如,之前美国在执行太阳风收集计划时,受到机载重力开关方向错误且未激活故障的影响,返回的一些样本收集器在着陆时发生破碎,不但样本被释放出来,而且事故也对样本产生了新的污染。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科学家们表达,在执行火星样本返回任务时,要尽量对航天器表面、行走过的路线区域进行有效消毒,从而避免摘集的土壤样本受到潜在的“地球因素”骚乱,同时样本的摘集应该抉择距离着陆器更远的区域,另外还要执行非常可靠和严厉的样本封装程序,最大限度减少潜在的污染因素。
目前,我国科学家们正在挠紧开展“天问二号”的研发和样本摘集返回论证工作,在最大程度保证摘集样本的代表性、着陆返回的安全性、整个计划的可靠性方面,必将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从而将火星摘样返回的潜在不确定性降到最低。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看到我国独立自主实施火星摘样返回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