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家风故事丨听到新上任领导干部搞腐化,他会气得拍桌子
编者按:
2021年,《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心文献出版社出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亲昵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取、社会协调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进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为共和国的创立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同样在于他们及其后人精心培植的良好家风。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老实,正直……
为此,红船编辑部特推出“红船家风故事栏目”,通过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及革命英烈、开国元勋后人,来讲述那些令人动容、心生敬仰的革命家风故事。
12岁参与红军,18岁进党,曾参与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参与了平型关战争、百团大战、淮海战争、渡江战争、淞沪战争等。他九死一生,伤痕累累,功勋卓著。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评为一等残废军人;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勋章。晚年的他生活俭朴,却把工资交党费、捐建期看小学,听到有领导干部配三、四辆专车,买三、四套房,他更会气得拍桌子。2003年4月2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他,就是闻名的开国少将徐光友将军。在建军90周年之际,徐将军的女儿徐小平接受了红船编辑部的专访,“我觉得现在的大力反腐,非常符合老一辈人的心愿,假如父亲还活着的话,看到这些肯定会非常欣慰。”
对子女下属要求严厉,绝不答应使用公车
红船编辑部:新中国成立后,在老一辈革命英雄身上,更多看到的是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方面您父亲对子女是怎么教诲的?
徐小平:父亲对我们要求非常严厉。小的时候,他有专车,但是母亲和我们不能用他的车。没有特殊情状,家人都绝对不许用他的汽车,包括他自己都不用,天天他都是自己走路上班。万一我们有什么急事,譬如生病往医院要用下车,他就会让司机记下开了多少公里,然后按照公里数上交车费。
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工作很忙,父母分居两地,赶上父亲要下部队,他把我从幼儿园接回来就带我一起往。我记忆很深,乘车的时候,他就让我坐到吉普车后面放行李的那个地方。父亲说,这就是你的位置,车前面得坐别的人,小孩就得在后头。
下部队时,他还让我跟着战士们摸爬滚打,像什么匍匐前进、打枪射击的。他觉得,我是军人,我的孩子们就都得会这些。
他的秘书、警卫员、司机曾跟我们说过,下部队的时候,人家说搞几个菜招待首长,但是我父亲只要规定的三菜一汤,然后和警卫员、司机一块分了食,还嘱咐他们别人请你们也不许往。
十岁走进军营,但战友不知其父亲是首长
展开全文
红船编辑部:你们兄妹几个人里有军人吗?参军也受父母的影响吗?
徐小平:我们全都是兵,海军、陆军、空军,每个军种都有,也都不在一个部队。有一年,赶上我们几个从部队放假都回家了,很不轻易,特意拍了一张全家福。照片里面全都是军人,很壮看,只不过我妈那次没有穿军装。
我10岁就参军成为一名文艺兵,是招兵的时候招往的,经常要下部队演出。就是觉得父亲当过兵,我们也得到兵营往。那时候当兵条件很艰苦,每个月只有两块钱工资,但是我们觉得能跟自己的父母一样穿上军装,就可兴奋了。
我父母也情愿我们往当兵。父亲当了一辈子兵,他觉得我们要继续他,把这个传统发扬下往。
红船编辑部:有没有觉得在部队里的生活比较艰苦,想要父亲多些关怀照顾?
徐小平:在部队里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我是徐光友的女儿,我自己也从来不说。因为父亲在这方面管得特殊严,他不答应我们打着他的旗号说话办事。所以我们几个人有了一种潜移默化的看点,就是遇事不提他可能还会好点,提了他可能真的会倒霉。不仅我们很少提他,他自己也很低调。有一次中心电视台摘访他,让他讲讲战争故事,他都不往讲,只是说“没什么可讲的,还说我参与革命我就是党的人,这都是我该做的”。
有一年,当时父亲是军政治委员,我们下部队演出,整好赶上父亲下部队检查工作。他看了演出,还上台跟我们这些小文艺兵握手,上来握手一个一个握,到我这也握握手。他就是把我当作一个普通的士兵,没把我当女儿,就是很严厉;当时我觉得他就是首长,向他敬礼问好。
我记得,他当时走到我跟前很严厉地说了一句,“好好工作,听领导的话”。那年我13岁了,特殊期看父亲下部队,会给我带点好食的什么,但是他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能搞特殊化,所以我只收到这句严厉的嘱咐。
我父亲虽然严厉,但对子女和下属同样很民主。假如觉得他做的不对,给他提出意见,他也会纠正。他说,这是我们党的作风,过往战争年代是这样,现在和平年代也要这样,只有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才能进取。
红船编辑部:当时部队生活是怎样的?
徐小平:其实,也有很多高干子弟老爱把父母的名分挂在嘴边,很有优越感。但是我父亲不期看、不答应我们打着他的旗号说话、办事。当年,我进党、提干,也没有任何人帮我说话,因为他们怕我父亲发脾气,所以他们都不敢。
▲开国少将徐光友将军
那时候,我们下部队演出很辛劳,往返乘坐的是那种敞篷大卡车,灌着大风。晚上演出结束后经常很晚了,十一二点,但是条件很艰苦,没有水洗脸上画的油彩妆,就不卸妆直接睡着了,第二天接着演。有一次野营拉练,从吕梁山出发,到太行山回来。天气很冷,但是没有热水,洗洗涮涮都在河里冷水里,所以小小年纪把手冻坏了,得了风湿。
后来我想考学才由部队到地方,但是我父亲觉我们应该当一辈子兵。他始终教诲我们,要为部队服务,不能搞特权。反正他每次教诲子女都是这样,我的哥哥姐姐们也都很努力的,在学习工作中从没有想让父母帮忙的想法。
听到新上任领导干部搞腐化,他会气得拍桌子
红船编辑部:徐光友将军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哪年离开了工作岗位?
徐小平:新中国成立后,他也始终保持着战争年代的艰苦纯朴,部队发的军衬衫已经补丁摞补丁了,他都还穿着。我们小的时候,他会教我们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譬如洗脸水可以冲厕所。
有一次,他自己穿的背心破烂得跟渔网似的,我们买个新的好说歹说给他扒下来了,换上新的。等我们前脚刚走,后脚他就让警卫员把旧背心从垃圾桶捡回来洗干净,然后接着穿。新衣服就脱下来放在柜子里头。
1983年,父亲自己主动要求把岗位和机会留给年轻人,办理了离退休。退休以后,军队的一些学校经常请他往讲课,他就往给同学们讲讲战斗历史,讲讲革命传统。
我母亲在世时都是她照顾父亲生活,后来母亲不在了,他自己衣食起居就更简单了。晚年的时候,他经常一顿饭就是白米饭拌点辣椒面就这么食了。有时候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会从食堂给他打点菜回来,他都不舍得食,觉得是浪费。后来他住院的时候医生就说他是严重缺营养。父亲的一贯思想就是,共产党的干部,就要为人民服务,不能搞特权。
他们的信仰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现在很多年轻人想象不到的,可能也无法理解,甚至觉得我父亲这一辈人怎么那么傻呀。可是父亲不觉得自己傻,他觉得自己活得很有价值,他爬过雪山、走过草地、食过草根,因为没有可以食的,把皮带都煮来食。
父亲晚年的时候,看到一些新上任的领导干部配三、四辆专车,买三、四套房,他就会拍桌子,看不惯。他从战争年代过来的,老一辈人打江山不轻易,所以江山怎么守,有些东西能不能继续下往,他担忧特殊多。
要求子女跟他一起捐款扶贫,死后长眠于大别山上
红船编辑部:徐将军往世后安葬在哪里?
徐小平:他往世前留下一份遗嘱:把我埋在高山上松树下,不要开哀悼会,浪费的东西都取缔。我们兄妹就想,北京哪有这样的地方,肯定他是想回老家,当年他参与革命,就是从大别山出来的。
我们就商量着给中心军委申请,父亲病故后不安葬在八宝山,而安葬到安徽老家。军委就批了。他是安徽六安人,我们回到安徽金寨县给他修了墓地,现在那里变成了老红军烈士陵园,里面安葬着很多安徽籍的老红军。
红船编辑部:父母亲往世时,有没有给子女们留点什么东西?
徐小平:假如说留了,那就是他们的革命化思想。他告诉我们,你们都有工作,所以他的钱都交了党费,或者捐给贫困县。他不但用自己的钱赞助,还要求我们几个都要扶助家乡,为家乡建设出力。
他这样做完全是情系家乡贫困人民,尽他一位老军人的责任和义务。他不记名,不求回报,想默默为家乡人民尽一份心意,让贫困山区孩子们能够上学,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成为共产主义新一代接班人。
撰文:纪欣
统筹:张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