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七旬老农还不起债,法院干部找上门:老英雄,组织找你好久了
1994年,赵江波在整理灵宝市法院的旧档案时,看到了一篇关于“活捉土匪头子李子奎”的报道。
虽然报纸已经泛黄褪色,有些细节也模糊不清,但故事中的“捉匪”英雄卢文焕让他产生了深厚的兴致。在查到这位英雄尚在人世后,他立刻领着同事,预备登门拜谒。
本以为老英雄现在正安享晚年,没想到对方居然欠债多年,过着食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他没想明白,剿匪英雄怎么沦落成了一个欠债累累的贫农,这些年来,卢文焕究竟经历了什么?
觅觅老英雄
赵江波拜谒那天,路边陆续地来了许多人,指着他们的车窃窃私语,他只当村民很少见公职车出进,也没放在心上。殊不知,大家讨论的是卢文焕一家的悲苦现状。
等赵江波几人走到卢老家门口,敲了敲门,只闻声里面的老人警觉地说“谁?”随后一名中年男子将门打开,看着他们。
同行的一名同事恭敬地介绍道,自己一行人来自灵宝市法院,来找卢文焕。里面的人一听,立马露出惊慌的表情,朝着里面坐着的老人说:“爸,是法院的人!”
展开全文
此时,老人迷惘不解的眼神瞬间变得无助起来,“哎,看来因为还不起钱,他们把我给告了,没想到临老还得坐牢。”老人客客气气地将几人迎进屋内,示意他们随便坐。
天气冷冷,赵江波环顾四面,看见家中破败不堪,虽然点着火炉,但感受不到半点温热,而面前的卢老就连身上穿的衣服也到处都是补丁。没有想到当年的英雄如今过得如此落魄,他一阵鼻酸。
看见卢文焕一家人又惊慌又担心的样子,赵江波安抚道:“卢老,您别担心,我是无意之间了解到您当年的英雄事迹,所以特地赶来拜谒。”父子俩松了一口气,卢老摆摆手说,那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不值一提。
看着几人交流如同打谜语,卢老的儿子一头雾水,原来父亲还有这么一重身份。赵江波阐明道,过来拜谒是想将卢老的事迹真实地笔录下来,供后人了解学习其中的意义。
说到这里,卢老终于松口答应,他颤颤巍巍地起身,朝着里屋走往,到炕边将一个躲得很深的黑色木盒子拿出来。卢老的儿子瞪大双眼,以前父亲不答应任何人动他的这个“宝贝盒子”,今天怎么拿出来了?
在众人好奇的眼光中,卢老将其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张纸。虽然这张纸氧化严重,还有些破损,但上面“特等功臣”几个大字却是能看清楚的,最下面的落款和鲜章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军区。
“居然是特等功臣啊!”众人惊唤,连他的儿子都吓掉了下巴。
社会动荡 决意参军
1921年,卢文焕出生于灵宝市九营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一家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那时候很多人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原来家里的生活就难以为继,卢文焕的到来让父母的压力越来越大。
生下卢文焕以后,母亲挈着还未恢复完全的身体干活,不管有多累多重,她都咬牙坚持,一直到五年后,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加上旧疾复发,最后不幸离世,留下年幼的卢文焕。
妻子死后,父亲扛下家庭中所有的大小事,但因积劳成疾,没坚持多久,他也永远地离开了。
生活还不能自理的卢文焕只能靠他人接济而活,食百家饭、穿百家衣。小小年纪的他将大家的善良都记在心里,流浪街头时,只要有人喊自己帮忙,一定随喊随到。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地主,对方非常同情他的遭遇,想要收留他,于是无家可回的卢文焕跟着地主走了。
虽然当时大多数的地主都是狠心且无情的,但卢文焕遇见的这家地主很善良。考虑到他年纪尚小,所以只让他做一些轻松的工作,还让他跟着少爷陪读。
在那个为了一碗米就能闹出人命的年代,卢文焕能过上食饮不愁的日子算是无比幸运,只是那时土匪横行,许多百姓和地主都遭到了洗劫。于是,为保护地主儿子的安全,地主将他送往学习武术。
后来有一天,卢文焕外出回家,在远处,他似乎看见地主家正燃着熊熊大火,于是快步跑回往,可已经晚了,昔日人丁兴盛的家,此时已成一片废墟。事后,卢文焕听说这根本不是意外而是人为,是土匪夺劫杀人,怕留下痕迹,所以一把火烧了。
自此,卢文焕算是对土匪深恶痛绝,他好不轻易拥有一个家,却这样硬生生地毁了。
之前在陪读期间,他学习过不少思想和知识,对于横行霸道的土匪早已心怀不满,同时,他也知道,要想解救百姓们的艰难生活,那就必须要依靠红军,依靠党。在离开地主家后,卢文焕萌生了加进解放军的念头。
1948年,陕州军分区第三团解放军队伍来到九营村,当地的百姓齐声高唤,迎接他们的到来,长期受到土匪地主欺压的百姓们终于有了活下往的期看。
为了解救像他一样的穷苦百姓,卢文焕二话不说就申请参军,势要与土匪斗争到底。初进军营后,卢文焕对一切都布满着热情与好奇,什么事都夺着干。在任务中,凭借曾经学习的武术基础,表现出色,很快就在一群新兵中脱颖而出。
后来在一次侦察中,发现敌人出现在前方,还来不及撤退,双方便交上火,可卢文焕这边的人马都是刚刚加进军营的新兵,没有任何的作战体会,一时间大家都表现得很慌张,就在这时,卢文焕镇静的接过指挥任务,依据地形和人数开始设局与敌人对抗。
战友们看见其淡定认真的模样,不由得被他感染,也积极加进战斗,可对方人数众多且装备齐备,他们几个新兵实在无法与之抗衡,所以这场战斗最后只存活几人,其中就包括卢文焕。
卢文焕的表现让上级眼前一亮,他决定好好培植这个小伙子。自此卢文焕跟着上级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他也从一个稚嫩的新兵蛋子成长为足智多谋的战士。
与大土匪的“对决”
卢文焕这些年的战功引起许多人的关注,营长还曾特殊夸奖过他,面对大家的赞赏,也并不自豪,只用更高的准则来要求自己,为百姓解忧,保护祖国。
1949年,我国迎来解放时期,国民党 全员撤退,只留下一众山匪还在陆续作恶,特殊是河南当地的一个土匪头子:李子奎。
当年内乱,李子奎带着一众匪徒加进了国民党,凭借着“强大的背景”,将当地所有的小“帮派”全部收进囊中,成立起灵宝市“第一大帮派”。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当地的城镇村庄干着烧杀夺掠的勾当,有着如此残暴手段的土匪,国民党没有处置他,反而封他为陕州保安团第一营少校营长。
在我方主力军向东转移时,李子奎气焰更甚,多次组织暴动,朝着百姓、进取人士等570多人下毒手,这场事件就是骇人听闻的“灵宝惨案”。那段时间,百姓民不聊生,日日都过着心惊胆战的日子。
解放后,李子奎为自保比以往低调不少,但依旧靠掠夺百姓为生。7月,为彻底解决匪患问题,省委成立专项剿匪指挥部,决议半年内肃清所有匪患问题。
后来,经过我方军队多次部署,成功剿匪1730余人,除了个别漏网之鱼,基本上全部都消亡完毕。由于李子奎作恶多端,情节严重,指挥官认为必须成立专门的小组来对付他。
时任阌乡大队侦察员的卢文焕,在听说匪首李子奎逍远法外后,他立刻向上级请示,提出主动参与剿匪专项小组。他永远记得当初为什么会加进军队,就是为了消亡所有土匪,保护百姓,所以他一定要参与这次剿匪任务。
后来,在一次巡逻中,马家寨村的村民告诉他们,曾经在村上看见过李子奎的身影。1949年12月7日凌晨,一众人专程赶往马家寨,挠捕李子奎,走到村庄里的一条小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人,战士们立马警觉起来。
卢文焕拿着枪上前将其掌握住,仔细一看并不是李子奎,正预备将其放走,就闻声对方哆嗦地说道:“各位爷,别开枪,我知道李子奎在哪!你们终于来了,快救救我。”听闻,卢文焕用枪指着他的头示意他说实话。
原来,这个人名喊建制安,是当地的一户地主,前段时间李子奎找上门要挟他,要求其扶助他躲匿于此,而李子奎此时就躲在他家后院的窑洞中。
于是,一行人赶紧前往窑洞门口,看察完地形后,卢文焕将队伍分成两路,前后夹击,让其没有可趁之机。随后他带着两个人走进洞口,可里面的路实在太黑,还没有灯,几人走得小心翼翼。
不一会儿,卢文焕闻声动静,正预备冲过往,没想到早有警觉的李子奎朝着他袭来,卢文焕反应十分迅速,一阵扭打后,同时将枪指向对方的脑袋。
面对此场景,卢文焕丝毫不慌,淡定地说道:“李子奎,别挣扎了,你逃不掉,外面已经包围起来,投降吧。”狡诈的李子奎假装服从,将枪放在一边,正当他预备上前将他绑起来时,对方一个走位预备重新拿起枪,可卢文焕丝毫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一个箭步上前将其狠压在地,无法动弹。
其余战友也上前帮忙,把他押了出往。看见这位作恶多端的匪首终于被捕,众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同时也对眼前的卢文焕肃然起敬。
告老还乡
第二天,李子奎被捕的消息传遍各处,所有百姓都兴高摘烈,这下终于能过上安生日子。1950年1月12日,卢文焕被陕州和河南两个军区分别授予“特等功臣”,这番当众表彰让他成了当地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本来凭借战功可以拥有更好的未来与前途的卢文焕,在退休之后,抉择回到家乡陆续务农,绝口不提立功之事。
后来,在村上他还担任了生产大队长、治保主任,在职期间,他始终为人民群众着想,村民有什么困难他都慷慨解囊,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生活有多困难,宁愿自己借钱,也不愿麻烦国家。
赵江波一行人听完后深受激动,将卢老的事迹写下来联系记者,将其刊登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军人的伟大与勇猛。这则新闻引起浩大轰动,很多人还特地赶来灵宝市探看这位老英雄。也有人送钱送礼,但卢老一概不收,因为在他心中,始终牢记着那句“不收群众一针一线”的教导。
为了让这位老英雄安度晚年,政府出面将其所有债务都偿还完毕,把他和老伴接进了养老院生活,卢文焕开心地表达:“感谢国家和党,我又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了!”
2011年3月24日,卢文焕老英雄永远地停留在90岁,离开时安泰祥和,没有一丝遗憾。
中国军人是国家的脊梁,也是我们心中的“神”。虽然卢老英雄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勇猛事迹会永远铭记于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