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高三地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知识精讲和课后达标检测

【高三地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知识精讲和课后达标检测

misa2 03-27 4次浏览 0条评论

第14讲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

课后达标检测

一、抉择题

(2022·郑州高三模拟)2021年4月,江西赣州宁都盆地发现页岩气躲,储量浩大,为赣南打贏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资源保障。下图为页岩气成躲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宁都盆地页岩气形成于(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

C.陆地板块内部的褶皱构造带

D.陆地板块内部的断层构造带

2.由图推断形成页岩气的岩石及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A.甲 冷却凝聚——B

B.乙 固结成岩——D

C.丙 重熔再生——A

D.丁 沉积作用——E

(2022·广州高三模拟)法国圣米歇尔山位于圆锥形小岛上,由耸立的花岗岩构成,以其特殊的景看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朝圣(下图)。圣米歇尔湾涨落潮海平面高差可达15 m,圣米歇尔山周期性与大陆通过连岛坝相通。1877年人工建设长堤与大陆永久相连。目前,圣米歇尔湾沉积作用加速,估量海湾将于2042年被沉积物完全掩埋,为挽救圣地,当地在库埃农河上修筑水坝。据此完成3~4题。

展开全文

3.圣米歇尔山景看的形成过程是(  )

A.水平挤压—岩浆喷出—海浪侵蚀

B.海水沉积—褶皱隆起—风化剥蚀

C.岩浆侵略—海浪侵蚀—地壳沉降

D.岩浆侵略—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4.库埃农河水坝的主要作用是(  )

A.蓄淡冲咸 B.削弱径流

C.拦沙促淤 D.蓄潮冲沙

(2022·长沙高三模拟)格库铁路青海段地处柴达木盆地南缘,气候干燥,风大且频率高,沿线沙源比较丰盛。经过调查,沙埋路基是格库铁路青海段的主要沙害之一。下图示意该路段某处路基四周风速(单位:m/s)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5.图示路段的盛行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6.该铁路东西两侧风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路基高凸 B.温度

C.太阳辐射 D.气压

7.图中四地细沙堆积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非抉择题

8.(2022·宜昌高三考试)阅读图文素材,回答下列问题。

湘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边缘,这里多岩溶台地。岩溶台地是类似于平顶山或桌状山的一种岩溶地貌,多与峡谷伴生。图1、图2分别为岩溶台地—峡谷示意图和景看图。

(1)描述岩溶台地地貌景看的特征。

(2)分析湘西岩溶台地的形成原因。

湘西岩溶台地的绝壁上多悬挂式洞瀑(图3)。它是由地下溶洞或暗河中的地下水体,从崖壁上岩溶洞穴口流出而成。其形成与地壳运动、地表河流下蚀与地下河溶蚀速度等因素亲昵相关。

(3)推断悬挂式洞瀑的形成过程。

9.(2021·湖南抉择考)阅读图文素材,完成下列要求。

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显现细—粗—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图1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图2示意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

(1)依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转变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

(2)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断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

(3)有人认为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看点并阐明理由。

1.C 2.B

解析:第1题,宁都盆地位于江西赣州,地处亚欧板块内部,非板块交界地带,A、B错误;该地页岩气资源丰盛,而油气资源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因此推断该地区经历过地壳挤压,形成隆起和凹陷相间的褶皱构造,C正确;断层构造不利于贮躲页岩气,D错误。故选C。第2题,由左图可推断页岩气富集在沉积岩中,右图中,丙在莫霍界面以下,为岩浆,甲为岩浆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丁为变质岩,则乙为沉积岩,外力沉积后,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故选B。

3.D 4.D

解析:第3题,依据素材信息,法国圣米歇尔山位于圆锥形小岛上,由耸立的花岗岩构成,可知圣米歇尔山景看的主体岩石为岩浆岩,岩浆岩为岩浆侵略冷却凝聚形成,所以首先经历的过程应该是岩浆侵略,A、B错误;岩浆侵略形成的花岗岩位于地表之下,并未露出地表,依据素材信息,圣米歇尔山以其特殊的景看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朝圣,阐明花岗岩经地壳抬升作用露出地表之后,再接受海浪侵蚀作用,从而形成现在的圣米歇尔山,C错误,D正确。故选D。第4题,依据素材信息“目前,圣米歇尔湾沉积作用加速,估量海湾将于2042年被沉积物完全掩埋,为挽救圣地,当地在库埃农河上修筑水坝”可知,库埃农河水坝的修建是为了挽救圣地,使海湾不至于被沉积物掩埋,所以是为了蓄潮冲沙,减少海湾的沉积,而不是为了蓄淡冲咸、削弱径流以及拦沙促淤。故选D。

5.C 6.A 7.D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路基西侧风速大于东侧,阐明东侧位于背风侧,盛行风为偏西风。故选C。第6题,读图可知,铁轨路基为凸起地物,受其阻挡,背风侧风速减小,A正确。铁路东西两侧温度、太阳辐射差异小,B、C错误。本处是由于路基高凸引起气流运动差异进而导致气压差异,从而造成两侧风速的不同,D错误。故选A。第7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风速大小影响沙土沉积物的粒径大小。图示铁轨路基东侧丁处风速最小,移运能力最弱,所以丁处细沙大量堆积,D正确。甲、乙、丙三处风速较大,移运能力较强,细沙堆积较少,A、B、C错误。故选D。

8.解析:(1)由素材可知,岩溶台地类似于平顶山或者桌状山地貌,阐明顶部较为平缓,而该地台地发育众多,与峡谷相伴而生,阐明四面坡度较陡,为陡崖绝壁。(2)湘西岩溶台地的形成原因与岩层性质及气候等有关。湘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明显。从岩石来看,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石灰岩广布,轻易与流水发生溶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发育。从地壳运动看,地壳运动使部分岩层发生断裂,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明显,形成峡谷,部分岩体倒塌,面积广大的岩层留存,形成台地。(3)读图3可知,绝壁处有地下暗河的出水口,阐明应在河流流水溶蚀发生后在陡崖处形成悬挂式瀑布,应先是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破碎后,流水沿断裂处溶蚀,地下暗河、溶洞发育;后地壳抬升,流水下蚀猛烈,形成峡谷;后来纵向及横向处岩层分别,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倒塌,地下暗河出露,形成悬挂式洞瀑。

答案:(1)顶部相对平缓,四面为陡崖。

(2)石灰岩广布;地壳运动相对猛烈;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明显。

(3)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破碎;流水沿断裂处溶蚀,地下暗河、溶洞发育;地壳抬升,流水下蚀猛烈,形成峡谷;纵向及横向处岩层分别,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倒塌,地下暗河出露,形成悬挂式洞瀑。

9.解析:(1)结合图可以看出,其流速由慢变快、再变慢。转变过程是随着流速加快,长江加剧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长江河道陆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使此段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2)结合图可以看出,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3)属于半开放试题,赞不赞同都可,说出相应理由即可。

答案:(1)流速转变:慢—快—慢(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

转变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加快,长江加剧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长江河道陆续南迁,流速减缓,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使此段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

(2)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

(3)赞同。长江北岸(凸岸)陆续淤积,向南扩展;上游水库蓄水,减少洪水对北河道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上游水库蓄水拦沙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岸滩倒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

或不赞同。长江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护岸工程建设,稳固长江南岸;上游水库蓄水拦沙,该河段冲淤平衡,关洲岛位置相对稳定;关洲岛南岸为凸岸,不断淤进,北岸为凹岸,不断蚀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近。

第14讲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

必备知识

学科素养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3.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常见地貌的成因、主要类型及分布。4.地貌看察的顺序和内容。

1.综合思维:结合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析某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征。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素材,把握不同地区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和地貌景看的差异。

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

(2)分类:进行得很快的内力作用和进行得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

(3)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定义

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

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岩层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张力等,从而发生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或变位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例证

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

富士山、乞力马扎罗山等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1.举例阐明水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

2.举例阐明垂直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

提示:1.①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②东非大裂谷:是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

2.台湾海峡:在远古时代,台湾岛是与大陆相连的,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进,形成台湾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隔开。

2.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形式

影响因素

作用

风化作用

温度、水、大气、生物等

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风化作用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发明了条件

侵蚀作用

流水、波浪、风、冰川等

对地表进行破坏

移运作用

流水、波浪、风、冰川等

将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移运离开原来的位置

堆积作用

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熔化等

被移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

流水、风力与冰川堆积地貌的差异

(1)从地表形态看:流水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总体比较平整,而冰川堆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

(2)从堆积物质上看: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的物质分选性较好,往往是颗粒较大、重量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重量较小的物质后沉积;冰川堆积物则大小混杂在一起,无分选性。

3.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亲昵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依据其相互关系完成下图。

提示:由上到下:侵蚀作用、移运作用、堆积作用。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庐山上城镇所在的平台就是地质历史时期外力作用的结果,后来随着山体隆升而到达现在的高度。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类型

岩石种类

形成过程

岩石特征

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移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密度较小,有的沉积岩还含有生物化石

变质岩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发生变质作用

岩石内部重新结晶或有片理构造

岩浆岩

侵略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略地壳上部

由于凝聚时间长,矿物结晶明显,颗粒大

喷出岩

地下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有流纹或气孔构造

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序号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岩浆

冷却凝聚作用

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移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

变质作用(高温、高压)

变质岩

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聚,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移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沉积物的箭头——风化、侵蚀、移运、堆积作用,是外力作用。

(4)由沉积物指向沉积岩的箭头——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5)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高温、高压),是内力作用。

(6)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7)岩浆:三进一出。

(8)岩浆岩:一进三出。

(9)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10)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4.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都能直接相互转化吗?

提示:不能。岩浆岩只能由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聚形成;岩浆岩可直接转化成其他岩石,但其他岩石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

三、常见地貌类型

1.喀斯特地貌

(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成因

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地下的景看各有洞天,其形态和成因各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

类型

形态

成因

地表喀斯特地貌

石芽→石林→→孤峰→残丘

溶蚀

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落水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地下河

石钟乳、石幔或石帘、石笋、石柱

淀积

(4)各种喀斯特地貌之间的关系

2.河流地貌(详见第16讲)

3.风沙地貌

(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统称。

(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3)类型

①风蚀地貌

类型

成因

形态特征

风蚀蘑菇

突起的孤立岩石,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

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雅丹地貌

盛行风对地表进行侵蚀

沟槽和垄脊相间,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②风积地貌

a.沙丘: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

b.常见形态:新月形沙丘,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

c.分类

沙丘

静止沙丘

流动沙丘

形成

有的沙丘上生长植物,对流沙起到固定作用,形成静止沙丘

假如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特征

上下具有层理构造

具有斜层理构造

图示

4.海岸地貌

(1)概念: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统称。

(2)分类

①海蚀地貌

类型

形态特征

海蚀崖

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

在海蚀崖前方形成的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

海蚀拱桥

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

②海积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滩、沙坝等;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有的海滩地势平整,滩面宽广。

(3)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四、地貌的看察

1.地貌看察的顺序

2.地貌看察的内容

(1)地貌看察的重要内容:高度和坡度。

(2)高度看察

①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②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3)坡度看察

①坡度

a.大小表达: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达。

b.影响:坡度对生产和生活影响浩大。例如,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人”字形线路,利于降低坡度。

②坡向

a.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b.影响: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③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

(4)其他看察内容:地貌的外形、面积、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

推举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破碎海滩 调查军团
任弼时碰到找上门来的乞丐,哽咽握手:我们已为你办过哀悼会了 80年代“当代座山雕”:学张作霖娶6个老婆,2年背负13条人命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