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擎画发展新蓝图
绿野吹新风,重彩绘蓝图。
近年来,七星关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建设,着力构建攀“高”逐“新”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以人为本的城镇体系、规模特色并重的农业体系、“山地+红色”旅游为主的服务业体系,按下“四轮驱动”协同共进的“灵敏键”,全区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高”“新”工业强效益
金桥煤矿、华祥煤矿、垭关煤矿技改扩能有序推进,毕节酒厂酱香白酒技改项目主体完工……绿色低碳转型“加速跑”,构建可继续发展“新引擎”。
杨家湾农业光伏项目220kV升压站,水箐(20万千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何官屯(10万千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新动能“拔节”生长,为乡村振兴注进澎湃动力。
一手挠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挠新兴产业培植,既让“老树发新芽”,也让“新树扎深根”。
近年来,七星关区大力推进工业倍增行动,搭建了“一城五区”工业发展框架,加快发展现代能源及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巩固提升烟酒、食品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壮大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及素材等新兴产业,不断推进全区新型工业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立足资源优势,广药集团毕节刺梨产业园、华耀服装、明月工艺、铭丰包装、欣扬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锂电产业、光电产业积聚,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加速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为七星关区经济社会发展加码助力 。
目前,七星关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56亿元。煤电烟酒产业实现产值144.86亿元;工业战术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1%;新增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高新区进驻企业达326家,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形成。
新型城镇聚人气
水光潋滟的池湖、绿树掩映的大街小巷、风貌鲜明的漂亮村庄……群山环抱的七星关区氤氲在诗画的风景里,青山行不尽,绿水往何长。
展开全文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的蔓延式扩大,而是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全面的城市化。
突破区域限制,打通城乡壁垒,在城镇化进程中勇闯新路。七星关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治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发明公平的制度环境。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七星关区突出以人为本,确定了“力争用4—5年时间搭建一个200万人口的城市框架,建设黔滇川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规划,完美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挠手,推动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城镇管网改造建设,提升城市“气质”,让城市“脱胎换骨”,在绿水青山间吐纳生息。
目前,七星关区新增小城镇面积10.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83.5平方公里,海绵城市覆盖率达29.38%,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到40.6%,城镇常住人口78.89万人,城镇化率达56%,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漂亮之城踏歌而来。
现代农业添动力
历史上的七星关,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零星分布,农业产业“弱小散”,竞争力不强。
把握时代脉搏,走出小农经济,具有山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吹响了七星关区农业前进的号角。
近年来,七星关区因地制宜确立了刺梨、高粱、烤烟、蛋鸡、茶叶、中药材等一批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通过培植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合成,补齐农业发展短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合成发展,并探索“龙头企业+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撒拉溪镇“茂源人家”品牌通过机械规模化生产,提升产量,鸡蛋年产值实现1.5亿元;朱昌镇双堰社区依托NFC脚环聪明养殖“乌蒙玄凤”,提升品行,日均出货量100余单,年产值550万余元;柏杨林街道科技看光园利用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培植技术,使作物实现一年多季生长,效益翻倍……
从广种薄收、人拉肩扛,到粮丰畜旺、机械化生产,农业现代化变革不断充足乡村振兴的底色。
目前,七星关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4.47亿元,增长4%。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91.82万亩,刺梨种植面积28.63万亩,蛋鸡存栏453万羽,成为全省最大的规模蛋鸡养殖基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4%,农产品加工率达57%,“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成果不断巩固;新增培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家、示范协作社21家,家庭农场达550个,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深进实施,经营体系不断壮大,农业提质增效成果逐步显现。
特色旅游增活力
2022年11月2日,毕节AI数字会客厅正式启用,虚拟迎宾区、数字沙盘区、360展示区、数字全息影院、数字拍拍墙、抖音直播间、数字毕节综合展示平台等7个功能区块,全方位展示毕节的人文、科技、历史、发展等。
时下,七星关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合成,线上演播、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迅速发展。
旅游是形体,文化是内涵,项目是基础,只有合成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近年来,七星关区深进实施“四大行动”,加快推进文旅合成、城旅合成、农旅合成和“旅游+”发展,继续打造碧海砂锅寨、长春堡雄嘎苗寨、阿市中寨等乡村旅游点;建成“绝壁天渠”陈设馆;培植壮大刺梨、乌蒙玄凤、太极古茶等具有七星关区特色的名优旅游商品;启动鸡喊三省景区、拱拢坪景区盘活工作,不断推动优异文化合成,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目前,估量实现旅游综合收进78.81亿元,游客人均花费980元、增长10%。新增培植涉旅市场主体983家。新增准则级民宿4家、旅游停车位112个,旅游业态不断丰盛,服务品行继续提升。
锚定高质量,跃迁正当时。未来,七星关区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牢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走绿色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强区之路,以“双百”为契机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打造龙头带动、体系完美的农业发展新格局,推进新信息技术与三大产业相互合成,加快“数字毕节”建设,打造竞争新优势,释放发展新动能,融进新发展格局,奋力谱写了新时代七星关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