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素材一:
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极为亲昵。《文心雕龙·诠赋》谓赋“展摘摛文,体物写志”,赋是“体物”文学的代表,敏锐地反映物质文化。再者,人们在日常使用的器物上进行辞赋创作,雅趣所至,多有题咏。皇甫谧《三都赋序》认为赋“文必极美”“辞必尽丽”,器物与辞赋的联姻,是“物之魅”与“文之美”的结缘。
辞赋中的器物与器物上的辞赋共同构成了辞赋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其最终表现形式仍是文学作品。曹丕《典论·论文》曰“诗赋欲丽”,刘熙载《艺概·赋概》曰“赋起于恃事杂音,诗不能驱故为赋以展陈之”,因为赋在修辞上的鲜明优势,与器物相关的作品有三点值得关注:
一是追根溯源,敷陈器物素材。枚乘的《七发》有一节专写音乐,重心落在“琴”上,古人以桐木为琴,选材是制琴的第一步,接着再进进到演奏的阶段。琴在汉代极受贵族、文人士大夫喜爱,桓谭《新论·琴道篇》说“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之首”;而由蔡邕焦尾琴的典故,既可见选材之难,又可见蔡邕精于琴道。琴是士人言志的重要器物,嵇康《琴赋》甚至认为“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他们都重视书写制造乐器的素材的生长环境,至于其他器物题材赋也多如此。
二是曲尽其妙,提升器物品行。唐代李德裕曾作《画桐华凤扇赋》,序曰:“成都夹岷江,矶岸多植紫桐。每至春暮,有灵禽五色,来集桐华,以饮朝露。及华落,则烟飞雨散,不知其所。往有名工,绩于素扇,以赉稚子,余因作小赋,书于扇上。”赋以扇为描写对象,而扇上有鸟,全文先写鸟之高洁,既而针对班婕妤《团扇诗》的哀怨,作者认为扇用以消暑,而不往做女性的道具,与班氏哀怨天凉“弃捐篮笱中,恩惠中道绝”不同的是,作者说,“虽清秋之已至,常爱玩而忘餐”,扇有了更高的价值,其品行得以升华。唐时张九龄《白羽扇赋》,以“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作结;元代赵孟頫《纨扇赋》曰“苟行躲之任道,愿俟时乎安之”都已脱离宫怨,注进沉雄之气,在反复展排中,烘托、抬升器物的气格。
三是争奇斗巧,广纳异域器物。中国自古以来就与西方世界有着物质上和文化上的交流,西方不少器物也流进中国,并进进辞赋写作领域。汉末曹丕曾作《玛瑙勒赋》《车渠杭赋》,《玛瑙勒赋》序文曰:“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车梁挽赋》序文:“车梁,玉属曲,多纤理得文。生于西国,其俗宝之。”玛瑙勒、车渠椀在当时都是新奇之物。及至明清,新器物涌进中国者更多。新器物、新科技是近现代文明的象征,它们进进作品赋予辞赋新的生命。赋的展排令新来器物的特征、性能全面展示出来,带来奇趣,更添新知。赋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体,北朝魏敢说“会领作赋,始成大才士”(《北史·魏敢传》),器物是物质文明的表征,研究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蒋晓光《器物之魅与辞赋之美》)
素材二:
画像石(或砖)在当时的建筑、雕塑、壁画上,都是五彩斑斓的。今天不断发现的汉墓壁画和泥俑证实了这一点。后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描述当时地面建筑的雕塑绘画说:“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希奇,山神海灵。”
展开全文
与这种艺术相平行的文学,便是汉赋,被后代视为类书、字典、味同嚼蜡的这些重皇大赋,其特征也恰好是上述那同一时代精神的体现。“赋体物而浏亮”,从《子虚》《上林》到《两都》《两京》,都是状貌写景,展陈百事,“包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尽管有所谓“讽喻劝戒”,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展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山如何,水如何,树木如何,鸟兽如何,城市如何,宫殿如何,美女如何……
文学没有画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东西。尽管是那样堆砌、烦琐、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雄伟、城市的繁盛、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华、鸟兽的奇异、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不无刻意描写,着意夸扬。这与汉代画像石、壁画等等的艺术精神不正是完全一致的么?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华富强,布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深厚兴致、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它表明中华民族进进文明社会后,对世界的直接征服和胜利,这种胜利使文学和艺术也不断要求全面地肯定、颂扬和玩味自己存在的自然环境、山岳江川、宫殿房屋、百土百物以至各种动物对象。汉代文艺如此之心胸开阔,气派雄沉,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 .下列对素材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辞赋与器物的关系,既包括辞赋可以描写器物,也包括文人可以在器物上创作辞赋。
B .刘熙载认为诗歌这种体裁不适合表现较为复杂纷乱的内容,而赋这种文体正好可以。
C .赵孟頫《纨扇赋》正因为大量使用了展排、烘托手法,所以提升了“纨扇”的气质品行。
D .汉赋虽然有讽喻劝诫的功能,但它更重要的目的还是要尽量夸饰地往描摹各种事物。
2 .依据素材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文人都熟知琴道,他们在咏琴的作品中特殊重视写制琴的素材,借此表现选材的困难以及自己对琴道的熟知。
B .古代咏扇的诗赋较多,但不同的作者赋予扇不同的寓意,通过扇托付不同的情感,其诗文中扇的品行也不同。
C .汉代的赋和汉代的画像石、壁画等艺术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它们都可以体现汉代的繁华、自信与活力。
D .汉赋虽然具有堆砌、烦琐、拙笨、呆板等不足,甚至被后代视为类书、字典,但我们并不能抹杀其文学价值。
3 .下列选项都是清代文人所作的赋,最适协作为论据来支撑素材一第五段看点的一项是()
A .王夫之《孤鸿赋》B .纳兰性德《自喊钟赋》
C .陈子龙《别赋》D .张惠言《游黄山赋》
4 .素材一在论证上有什么特征?请结合素材简要阐明。
5 .素材一和素材二关于“赋”这种文体“体物”特征的看法,有什么异同?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攀登者【注】
阿 来
秋雨,风声。
一盏马灯下,王五洲和李国梁相对而坐。
李国梁敲着桌子说:“ 这些外国人,一到要害点就语焉不详。这书上写的‘我战胜了那块看起来高不可攀的二十多英尺高的岩石,身体疲惫,意识模糊’,这不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嘛。”
王五洲说:“ 这就不用他们多说了,分明就是第二台阶嘛。当年我们在那里折腾了好几个小时,” 他直起身,“ 人类攀登珠峰到今天,五十多年,半个世纪了。上往了多少人?一共就二十多个人。第一个人什么时候上往的?1953 年,今年刚好二十年了!”
“ 他们都是从南坡上往的,尼泊尔那边;北坡,我们中国这边,还没有人上往过。十三年前,你们上往,那也是世界第一!”
有人敲门。进来的是曲松林和多杰贡布。
王五洲伸手在马灯的玻璃灯罩上热和一下说:“ 雨一停,好天气就要来了,该把队伍拉到山上,真刀真枪登一回山了。”
曲松林说:“ 还是在章子峰吧。海拔七千多,相当于上一回北坳。”
多杰贡布也说:“ 上章子峰,登一回顶,能鼓舞士气。”
王五洲说:“ 就这么定了!”
十月,阳光澄澈。
登山队在零下七十多度的冰雪坡面上攀登。
阳光强烈,队员们都戴着深色的护目镜。护目镜中映出不远处的珠峰,映出队友奋力向上的身影。不时有金属敲击声响起。那是领先队员正用冰镐把固定绳索用的冰锥砸进泛着蓝光的冰层。
队员们把金属上升器扣在结组绳上,用冰爪前端的钢钉踢开冰面,造出一个立脚点,向上,再用同样的方法造出一个新的立足点,再陆续向上。
每个人都背着氧气瓶,但在这个高度,不准使用氧气。
坡越来越陡,有个结绳组为节约体力,开始在雪坡上走出之字形的路线。
王五洲看见,把那一组人的情状指给多杰贡布。
多杰贡布赶上往,严厉禁止:“ 这样会在积雪的山坡上引发雪崩,绝不答应!” 女后勤队员黑牡丹和其他后勤队员也与突击队一起攀登。
不同的是,他们不像突击队员身上只背着一只氧气瓶和一盘绳索。后勤队员身上背着更多的东西。帐篷,炊具,食品。黑牡丹身上背着的是一组气象看测仪器。风向仪的上端从背包里露出来,一有风,就唤唤旋转。
在危急地段,她奋力揳下冰锥,系上保护绳,用脚上的钢钉踢开坚冰,制造落脚点的动作和突击队员一样娴熟。
夏伯阳回头看见,说:“ 咦,不是菜地里的黑牡丹吗?” 并对她竖起了拇指。
一向爱笑的黑牡丹脸上却露出凶巴巴的表情,大喘几口气,加快了速度。
夏伯阳眼看她就要追上来了,也转身迈开了步伐。
有一段,好胜的他连保护绳都来不及安装,就直接上往了。
李国梁见此情景,把摄影机对准了他们。这使得他们更是互不相让,尽管多杰贡布在后面喊:“ 掌握速度,保持体力!” 也没有产生什么效果。
夏伯阳、扎西的结组越上了冰脊,紧接着,补给队的黑牡丹也上了冰脊。
早已布置好的营地里的二十多顶帐篷出现在他们面前。
黑牡丹对夏伯阳说:“ 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后勤队都上来三趟了!”
王五洲也上来了,他对夏伯阳和扎西说:“ 海拔六千多,将近七千,几小时攀登,还能保持这个速度,不简单!”
夏伯阳看看高处的峰顶:“ 队长,就是现在下令登顶,我保证能成功!”
黑牡丹说:“ 我也能上往!”
王五洲点头。
起风了。突击队员正一组组攀上山脊,最后的两组人,已经筋疲力尽,脚步踉跄,在深雪里走得东倒西歪。
风从他们下方半空中的层云上横吹过来。清静的云层猛烈地翻卷。风撞上他们所在的山体时卷起了地上的积雪,并在擦过那些裸露的岩石时发出了刺耳的尖啸。
风停了,风雪抹往了几小时前人们留在地上的串串足迹。只有一顶顶帐篷,静穆浑圆,散布在洁净的雪地中间。
天边,晚霞绚烂,珠峰峰顶被镀上一片金黄,一派庄重。
一顶帐篷门打开了。李国梁倚在门边,吹奏口琴,一时间,整个营地都被这乐音布满……
(节选自阿来《攀登者》,有删减)
文本二:
澎湃新闻:剧本中涉及了很多真实人物,比如夏伯渝在当年登珠峰的过程中失往了双腿,往年5 月他以69 岁高龄,成为第一个无腿登顶珠峰成功的人。在剧本结尾处,你写到的“ 夏伯阳” 这个人物多年之后也登上了珠峰。
阿来:对的,我把这个人物命名为夏伯阳,是因为夏伯阳是苏联的战斗英雄,那时候很多人是很崇拜他的,是很有时代气息的一个名字。
澎湃新闻:你是个自然爱好者,经常关注动植物,但登山似乎更偏向于人如何往挑战自然,你怎么看二者的区别?
阿来:1960 年的登山和现在不一样,不是简单的户外运动,是我们要在自己的领土上打上印记。那时候登山,有宣示主权的含义,意义非常重大。1975 年那次登山,同时是对珠峰大规模的科学观察,有些科学家就牺牲在那里。
(节选自澎湃新闻《阿来《攀登者》专访》)
【注】《攀登者》,依据中国登山队的真实经历改编。1960 年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峰,但由于没有留下登顶珠峰的影像资料,此次登峰遭到质疑。十五年后,中国队再组登山队冲顶。全书共79章,节选部分为24-27章,笔录的是登峰前的一次练习。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国梁和王五洲的对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有很强的年代感。
B .写登山过程时使用了一系列的登山术语,这主要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科学性。
C .登珠峰前,先在章子峰做一次实地演练,可见登山队不打无预备之仗。
D .1960年、1975年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目的有相同处:宣示国家主权。
7 .关于文末的环境场景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风起后,云层和积雪猛烈翻卷,以此写出登山队员面对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B .风停后,风雪抹往了几小时前人们留下的足迹,侧面阐明了登山是艰难和危急的。
C .天边晚霞绚烂,珠峰峰顶一片金黄,意在突出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信心和勇气。
D .风停雪住后,响起在整个营地的口琴乐音,带给读者一种协调、清静的诗意美。
8 .作品中的“黑牡丹”表现“不俗”,请结合文本一分析其“不俗”之处。
9 .“艺术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请结合两则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惠王谓冷泉子曰:“苏秦欺寡人,欲以一人之智,反覆东山之君,从以欺秦。赵固负其众,故先使苏秦以币帛约乎诸侯。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寡人忿然,含怒日久。吾欲使武安子起往喻意焉。”冷泉子曰:“不可。夫攻城堕邑,请使武安子。善我国家使诸侯,请使客卿张仪。”秦惠王曰:“敬受命。”
张仪欲以汉中与楚,请秦王曰:“有汉中,蠹 。种树不处者,人必害之;家有不宜之财,则伤本。汉中南边为楚利,此国累也。”甜茂谓王曰:“地大者,固多忧乎!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为和楚,楚必畔天下而与王。王今以汉中与楚,即天下有变,王何以市楚也?”
楚攻魏。张仪谓秦王曰:“不如与魏以劲之魏战胜复听于秦必进西河之处不胜魏不能守必取之。”王用仪言,取皮氏卒万人,车百乘,以与魏。(魏)犀首战胜威王,魏兵罢弊,恐畏秦,果献西河之外。
张仪恶 陈轸于秦王。曰:“轸驰楚、秦之间,今楚不加善秦而善轸,然则是轸自为而不为国也,且轸欲往秦而之楚,王何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往秦而之楚,信乎?”陈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 也。”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曰:‘孝己爱其亲,天下欲以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为臣。卖仆妾售乎闾巷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乡曲者,良妇也。’吾不忠于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吾不之楚,何适乎?”秦王曰:“善。”乃止之也。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如与魏/以劲之魏/战胜复听于秦/必进西河/之外不胜/魏不能守/王必取之/
B .不如与魏以劲之/魏战胜/复听于秦必进/西河之外/不胜魏/不能守王/必取之/
C .不如与魏以劲之/魏战胜/复听于秦/必进西河之外/不胜/魏不能守/王必取之/
D .不如与魏/以劲之魏/战胜复听/于秦必进/西河之外不胜/魏不能守王/必取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汉中,蠹”与“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促织》)中的“蠹”含义不同。
B .“魏兵罢弊”与“率疲弊之卒”(《过秦论》)中的“弊”含义相同。
C .“张仪恶陈轸于秦王”与“物或恶之”(《老子·四章》)两句中的“恶”含义不同。
D .“仪之言果信也”与“信而见疑”(《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信”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秦企图与六国订立合纵盟约反反复复与秦国反抗,秦惠王对苏秦早已怀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
B .冷泉子认为武安子善于攻城掠地,而张仪则善于外交,能担当出使诸侯重任。秦惠王认可他的看点。
C .张仪认为汉中是楚国利益所在,会成为秦国祸患,因此意见秦惠王割让给楚国,但甜茂表达反对。
D .陈轸常奔走在秦、楚之间,而楚国对秦不友好却对陈轸很友善,致使张仪怀疑陈轸将要背叛秦国而投奔楚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赵固负其众,故先使苏秦以币帛约乎诸侯。
(2 )忠且见弃,吾不之楚,何适乎?
14 .面对张仪的猜忌和秦王的质问,陈轸摘用的应答策略有什么特征?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进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往亦仲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注】诗人题注:西蜀夏旱,未行前数日连得雨,父老云:“今岁又熟矣!”;太城:成都。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妥当的一项是()
A .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足够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之情。
B .第一联写诗人将要远行,与田父辞别难舍之情、也突出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
C .第四句中的“竞”字,写出了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
D .第五、六句写农民兴奋的原因: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了。
16 .请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
五、情景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韩愈的《师说》不仅有周密的论证构思,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 )苏轼的作品中多有跟曹操的战船有关的句子,《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曹军战船首尾相接、顺江而下的壮阔气势;《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则形象描画出曹军败于赤壁的战争画面。
(3 )“窗”具有诗意的美学功用。在古诗词中,“窗”有助于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典籍里的中国》让“ 远不可及” 的文化典籍变得“ 触手可得” ,(),加深了人民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从《尚书》到《天工开物》,再到新近播出的《论语》,不仅一本本典籍是老祖宗心血与聪明的结晶,还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由于中华典籍①___________,可能很多人一生都难以通读一次。这档节目的出现,不仅让典籍“ 活” 在了躲书馆里,更让其“ 活” 在了年轻人的心中。
《典籍里的中国》注重情节推进,借助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故事情节,在②___________的叙事中还原历史、吸引受众。在《论语》节目中有这样一幕:当年迈的孔子泪流满面地唤唤颜回、仲由的名字时,颜回和仲由缓步登上高台,化作了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一句“ 朝闻道,夕死可矣” ,可谓③___________,响彻心扉。孔门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孔子的精神世界,在节目中也得到了④___________的体现,唤起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传承意识。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进妥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正确顺畅,不得改变原意。
20 .下列填进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妥当的一项是()
A .让高冷的历史故事在电视里活了起来
B .高冷的历史故事在电视里活了起来
C .让高冷的历史故事在电视里变得生动了起来
D .高冷的历史故事在电视里变得生动了起来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延迟称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时,能否为了长远收益,暂时掌握自己的即时称心冲动。例如玩电子游戏成瘾的人,① ,延迟称心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不被称心,意味着被剥夺,这种感觉非常难受。
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于1966年起,在一家幼儿园进行了闻名的心理学实验——糖果实验,以研究延迟称心 ② 。糖果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幼儿园4岁左右的裁子。研究人员让这些孩子每个人单独待在一个陈设简单的小房间内,并给他们一块好食的糖果,同时告诉他们:假如立刻食掉糖果, ③ ;假如等20分钟后再食,工作人员会再奖励他们一颗,也就是能食两颗。有些孩子忍不住立刻食了糖果,而有1/3的孩子能忍住糖果的诱惑,他们用睡觉,唱歌等方式转移注重力,直到研究人员回来,他们获得了额外的奖励。
研究人员追踪了这些孩子几十年后的表现,发现那些能够延迟称心的孩子有更好的学业表现和事业成就,他们的抗压能力、冲动掌握能力更强,他们能为了长远目的抵御短期诱惑,更轻易成功。而短缺耐烦、需要即时称心的孩子,轻易急躁碰到挫折更易退缩,也更轻易舍弃。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妥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全连贯,内容贴切,逻辑周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文中画横线处,两个短句分别使用了“这些”和“那些”,这两个词的位置能否互换?请阐明理由。
八、素材作文
23 .阅读下面的素材,依据要求写作。
一位农艺师告诉果农:杂草不要除。杂草与果树根系深浅不一,不会相互争夺营养。杂草让土壤保持湿度,防止土壤流失;割草作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我们习惯将人分好坏,事分利弊,物分贵贱……其实杂草或许是庄稼的敌人,却可以成为果树的朋友。稻农的体会,未必是果农的法宝。这是种植之理,也是生活之理。
读了以上素材,你或许对自己的生活,对世事人生,会有一些探求和感悟。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体会,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参考答案:
1 .C2.A 3.B 4.①论证结构上,整体上为“总分总”式结构,中间主体部分为“并列式”结构,先总述辞赋与器物之间关系亲昵,然后从三个方面分述与器物相关的辞赋的三个特征,最后指出研究器物生辞赋之间关系的意义。②论证手法上,大量使用“举例论证”的手法,通过古代很多的辞赋作品来论证看点。③论证语言上,多引用古诗文中的句子,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语言显得典雅。5.①相同点:素材一和素材二都认为“赋”这一文体可以敏锐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物质文化。②不同点:素材一侧重于论述赋在“敷陈器物素材”“提升器物品行”“广纳异域器物”等方面的具体作用;而素材二侧重于论述“赋”通过描写大量事物而反映出来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 因果不成立。由素材一第四段可知,赵孟頫的《纨扇赋》是因为借纨扇而生发“苟行躲之任道,愿俟时乎安之”的道理,使纨扇“脱离宫怨,注进沉雄之气”,从而抬升纨扇的气格的。而且原文说“在反复展排中,烘托、抬升器物的气格”,可见“烘托”不是“抬升气格”的原因,“展排”最多是次要原因。“抬升气格”主要是因为赋的内容,而不是赋的手法。
故选C 。
2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 古代文人都熟知琴道”以偏概全。素材一只是通过蔡邕“焦尾琴”的典故阐明制琴选材难和他熟知琴道,并不能得出“古代文人都熟知琴道”。
故选A 。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素材一第五段主要论述赋其有“争奇斗巧,广纳异域器物”的特征,从四个选项中所给的四篇赋的标题来看,只有“自喊钟”是来自异域的新器物。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论证方法以及语言特征的能力。
①论证结构上,整体上为“总分总”式结构。开头总述“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极为亲昵”;中间主体部分为“并列式”结构,“辞赋中的器物与器物上的辞赋共同构成了辞赋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其最终表现形式仍是文学作品”“因为赋在修辞上的鲜明优势,与器物相关的作品有三点值得关注”,先总述辞赋与器物之间关系亲昵,然后从三个方面分述与器物相关的辞赋的三个特征,“一是追根溯源,敷陈器物素材”“二是曲尽其妙,提升器物品行”“三是争奇斗巧,广纳异域器物”;最后指出研究器物与辞赋之间关系的意义“赋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体……器物是物质文明的表征,研究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②论证手法上,大量使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如论证“追根溯源,敷陈器物素材”时以枚乘的《七发》中的一节“专写音乐,重心落在‘琴’上”为例;论证“曲尽其妙,提升器物品行”时以唐代李德裕《画桐华凤扇赋》序“成都夹岷江,矶岸多植紫桐。每至春暮,有灵禽五色,来集桐华,以饮朝露。及华落,则烟飞雨散,不知其所。往有名工,绩于素扇,以赉稚子,余因作小赋,书于扇上”为例。通过古代很多的辞赋作品来论证看点。
论证语言上,多引用古诗文中的句子,如“虽清秋之已至,常爱玩而忘餐”“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等,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语言显得典雅。
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看点态度的能力。
相同点:由素材一第一段中“赋是‘体物’文学的代表,敏锐地反映物质文化”和素材二第二段“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展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第三段“但是江山的雄伟、城市的繁盛、物产的丰饶、宫殿的巍峨、服饰的奢华、鸟兽的奇异、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不无刻意描写”可以看出,两则素材都认为“赋”的“体物”特征体现在它可以敏锐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物质文化。
不同点:由素材一的二、三、四、五段展开部分可以看出,素材一更侧重于论述“赋”在“敷陈器物素材”“提升器物品行”“广纳异域器物”三个方面的具体作用;从素材二第三段“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华富强、布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深厚兴致、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汉代文艺如此之心胸开阔,气派雄沉,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可以看出,素材二更侧重于论述“赋”在通过描写大量事物而反映出来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
6 .B7.C 8.①身份不俗:“黑牡丹”身为女性后勤人员,在众多男性登山队员中身份不俗。②实力不俗:“黑牡丹”能够登上将近7000米的高山三次,并且背着更多东西还能和突击队员比赛,令夏伯阳赞颂,表现了其实力不俗。③心态不俗:“黑牡丹”在和夏伯阳的竞争中表现了不俗的信心和勇气。9.①《攀登者》这部作品既来自真实的故事,又来自真实的人物,这些都是生活的真实。②作者通过一些虚构和想象的手法,把攀登者的故事讲得曲折动人又合情合理,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发明出了富有感染力的艺术的真实。③作品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叠加在一起,展现了攀登者们伟大的爱国精神、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
【解析】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B.“ 这主要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科学性”错误,本文是一篇小说,不需要突出科学性。
故选B 。
7 .本日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C.“ 意在突出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信心和勇气”错误,应是突出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后庄重的场景。
故选C 。
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咦,不是菜地里的黑牡丹吗?’并对她竖起了拇指”,“黑牡丹”身为女性后勤人员,在众多男性登山队员中身份不俗。
“黑牡丹对夏伯阳说:‘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后勤队都上来三趟了!’”“一向爱笑的黑牡丹脸上却露出凶巴巴的表情,大喘几口气,加快了速度。夏伯阳眼看她就要追上来了,也转身迈开了步伐。……这使得他们更是互不相让”可知,“黑牡丹”能够登上将近7000米的高山三次,并且背着更多东西还能和突击队员比赛,令夏伯阳赞颂,表现了其实力不俗。
“队长,就是现在下令登顶,我保证能成功!”“我也能上往!”“黑牡丹”在和夏伯阳的竞争中表现了不俗的信心和勇气。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艺术既来源于生活”是说素材来源生活,《攀登者》取材中国登山队成功从珠峰北坡登顶的故事,来自真实的故事,又来自真实的人物,这些都是生活的真实。
“又高于生活”阐明文学作品要运用一些艺术手法创作,如“我把这个人物命名为夏伯阳,是因为夏伯阳是苏联的战斗英雄,那时候很多人是很崇拜他的,是很有时代气息的一个名字”“天边,晚霞绚烂,珠峰峰顶被镀上一片金黄,一派庄重”“在危急地段,她奋力揳下冰锥,系上保护绳,用脚上的钢钉踢开坚冰,制造落脚点的动作和突击队员一样娴熟”“黑牡丹对夏伯阳说:‘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后勤队都上来三趟了!’”,作者通过一些虚构和想象的手法,把攀登者的故事讲得曲折动人又合情合理,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生动,发明出了富有感染力的艺术的真实。
《攀登者》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叠加在一起,对极困难条件下依然高扬爱国主义行为的颂扬,对以“攀登者”为代表的英雄主义的颂扬和肯定。
10 .C11.D 12.A 13.(1)赵国原来就自负兵力雄厚,所以就首先派苏秦用重礼联合诸侯订立合纵盟约。
(2 )忠心耿耿尚且被放弃、被放逐,我不往楚国又往哪里呢?14.①肯定张仪的看法,以退为进,体现了游说之士的权谋机变。②取譬设喻,阐述自己的看点,言之成理,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进而善待他。
【解析】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您)不如扶助魏国以便强化魏国的势力,假如魏国能战胜(楚国),从此就会更加听命于秦国,一定送来西河之外的土地;假如魏战败,那魏国就不能守住边塞,大王就可以将魏国夺取过来。
“不如与魏以劲之”中,“之”为使令性动词“劲”的宾语,“之”后断开;“魏战胜”是主谓结构,不能断开;“西河之外”为偏正短语,之间不能断开;“复听于秦”中,“于秦”是“听”的补语,不能断开。清除AD。
“进”的宾语为“西河之外”,之间不能断开,“外”后断开,清除B。
故选C 。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 第一个“蠹”,祸害;句意:汉中是一个祸害。第二个“蠹”,侵蚀、消耗;句意:惟独这个成名因胥吏侵耗而穷困。含义不同。
B. 第一个“弊”,困乏、疲惫;句意:魏军已是筋疲力尽。第二个“弊”,疲惫、无力;句意:带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含义相同。
C. 第一个“恶”,诽谤、诋毁;句意:张仪在秦王前面诽谤陈轸。第二个“恶”,厌恶;句意:人们经常厌恶它们。含义不同。
D. 第一个“信”,可信,真实;句意:那么张仪所说的话是真的了。第二个“信”,诚信;句意:老实反而被怀疑。含义不同。
故选D 。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 反反复复与秦国反抗”错误,原文“反覆”意为:改变……的政策。“欲除之而后快”,于文无据,原文的表述是“寡人忿然,含怒日久”。
故选A 。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 )“负”,依靠、凭借;“故”,所以;“使”,差遣;“以”,用、凭借;“约”,约请、盟约。
(2 )“见”,表达被动,被;“之”,到;“适”,到;“何适”,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适何”。
14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信息和分析语言特征的能力。
试题答题的指向是“陈轸所摘用的应答策略有什么特征”,依据指向可以确定信息区间在原文最后一段。
由“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曰:‘孝己爱其亲,天下欲以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为臣。卖仆妾售乎闾巷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乡曲者,良妇也。’吾不忠于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吾不之楚,何适乎?”可知,面对秦王的质问,陈轸首先说“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肯定张仪认为自己将要离开秦国到楚国的想法。
然后再列举“孝己”“子胥”“卖仆妾”“出妇”几个事例,通过他们的做法与自己的事情同类相比,取譬设喻,证实自己对秦国的忠诚,从而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进而善待他。
参考译文:
秦惠王对冷泉子说:“苏秦欺辱我们太甚,(他)企图凭一个人的聪明(雄辩之术),改变山东六国君主的政策,企图连结合纵之盟来抗拒和欺扰秦国。赵国原来就自负兵力雄厚,所以就首先派苏秦用重礼联合诸侯订立合纵盟约。诸侯各怀心思,企图和步调的不可一致性,就像把很多鸡绑起来不能栖息在一处,(合纵不成)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寡人为苏秦的事痛恨已久,因此想派武安君白起往会见崤山以东的各诸侯,让他们明白天下的局势。”冷泉子说:“不可以这样。攻城掠地,可以派武安君率军前往,假如是为我们秦国争取利益出使诸侯,(大王)就应该派张仪才行!”秦惠王说:“我接受你的意见。”
张仪想要把汉中让给楚国,对秦惠王说:“汉中是一个祸害。就似乎树种得不是地方,别人必定要侵害它;又如同家里有不适宜的财物,也一定要遭受损害。现在汉中南边为楚国利益的所在,这是秦国的忧患。”甜茂对秦惠王说:“土地广大,忧患就一定多!天下一有祸乱,大王您就让汉中往求和,楚国必定会背离天下诸侯与大王亲善。大王今天拿出汉中给楚国(求和),假若天下再有什么祸乱,大王您又拿什么往与楚国作交易呢?”
楚国攻打魏国。张仪对秦王说:“(您)不如扶助魏国以便强化魏国的势力,假如魏国能战胜(楚国),从此就会更加听命于秦国,一定送来西河之外的土地;假如魏战败,那魏国就不能守住边塞,大王就可以将魏国夺取过来。”秦王摘纳张仪的计策,调派皮氏的士兵一万人和战车一百辆,援助魏国。(魏国大将)犀首战胜楚威王的军队。得胜的魏军已是筋疲力尽,恐惧秦国,果真把西河之外的地方献给了秦国。
张仪在秦王前面诽谤陈轸,说:“陈轸奔走于楚国和秦国之间,但现在楚国不见得对秦友好,反而却和陈轸的关系非常亲昵。如此看来,陈轸一切举动都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秦国。况且陈轸企图离开秦国而投奔楚国,大王为什么不明察此事呢?”于是秦王就问陈轸说:“我听人说你预备背秦而往楚国,有这回事吗?”陈轸回答说:“有这回事。”秦王有点生气地说:“那么张仪所说的话是真的了?”陈轸回答:“何止张仪知道这件事,就连路人也知道这件事!常言道:‘由于孝己(闻名孝子,殷高宗之子)孝顺他的父母,因而天下父母都期看孝己做自己的儿子;由于伍子胥忠于他的君王因而天下的君王都期看伍子胥作自己的大臣。卖仆妾时假如能卖到本乡,那就证实是一位好仆妾;被休的妻子假如能改嫁到本乡,那就证实他是一位好妻子。’假如我不忠君爱国,忠诚于秦王,那么楚王又怎么要我做他的大臣呢?忠心耿耿尚且被放弃、被放逐,我不往楚国又往哪里呢?”秦王激动地说:“贤卿言之有理。”于是就把陈轸挽留下来。
15 .D16.这一联,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的艺术手法,实写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虚写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奠神灵,庆贺丰收,表达诗人对成都人民的真诚而美好的祝愿。
【解析】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看点态度的能力。
D .“写诗人兴奋的原因: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了”错误。第五、六句写诗人安心离往及对田翁的嘱托与祝福,并让田翁们不要挂念他。
故选D 。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内容及表达技艺的能力。
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从语意和手法进手。
“流渠汤汤声满野”这句写景,描绘的是当时的满野潺潺流动的沟渠水。“汤汤”,流水声,“流渠”“满野”是视觉感受。这是写的田野景象,是实写。
“今年醉饱鸡豚社”中的“社”,意思是土地神或者祭奠土地神的地方、日子及祭礼。整个句子写的是今年饮醉食饱,秋社时人们杀鸡宰猪祭奠神灵,庆贺丰收的情景。联系注释和前文看,诗人别田父时,“秋苗五月未进土”,眼前没有丰收,没有祭奠活动。诗人对庆贺丰收景象的描写是虚写。
通过分析可知,最后一联,从内容上看,写诗人由眼前所见到对未来情景的想象;从手法上看,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从思想感情上看,意在表达自己对成都百姓的美好祝愿。
17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舳舻千里樯橹灰飞烟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谀”“舳”“舻”“樯”“橹”。
18 .卷帙浩繁 引人进胜 余音绕梁 淋漓尽致19.一本本典籍不仅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还是老祖宗心血与聪明的结晶。20.A
【解析】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依据语境,中华典籍有很多,可能很多人一生都难以通读一次,应填表达典籍数量多的词语,所以可填“卷帙浩繁”。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篇幅很长。
第②处,依据下文“还原历史、吸引受众”,可推断是有吸引力的叙事,故填“引人进胜”;引人进胜:多指风景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
第③处,据语境,“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话语的感染力很强,响彻心扉,因此可填“余音绕梁”;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美丽,耐人回味。
第④处,据语境,孔门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孔子的精神世界,在节目中也得到了足够的体现,因此此处填“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表达足够深刻或愉快到极点,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的语病有两处:
一是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还……”陈述对象一致,主语为同一个,所以“一本本典籍”应放在“不仅”之前。
二是语序不当,“一本本典籍不仅是老祖宗心血与聪明的结晶,还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应先说关于内容的介绍,再说内在蕴含的精神。
故改为:一本本典籍不仅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还是老祖宗心血与聪明的结晶。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依据前文“《典籍里的中国》让“远不可及”的文化典籍变得‘触手可得’”,依据陈述对象一致原则,可知此处填写语句的主语应该是承接上文的“《典籍里的中国》”,而不能是选项中“高冷的历史故事”;此外,前文句式是“让……”,此处也应当用相同句式,据此清除 BD;
依据后文“这档节目的出现,不仅让典籍‘活’在了躲书馆里,更让其‘活’在了年轻人的心中”,可知此处使用拟人化表达“活”,据此可清除 C。
故选A 。
21 .①多在追求即时称心;②对个人发展的影响;③只能食一颗。22.不能。
①第一个短句中的“孩子”是指参与糖果实验的孩子,该句紧承糖果实验部分,语意逻辑上宜用表达近指的“这些”。
②第二个短句意在阐明“能够延迟称心的孩子”在几十年后的表现,在时间逻辑上宜用表达远指的“那些”。
【解析】21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①处,与“延迟称心”不同,举例阐明玩电子游戏成瘾的人是一种即时称心,应填:多在追求即时称心。
②处,糖果实验研究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结合后文“研究人员追踪了这些孩子几十年后的表现”可知,是研究延迟称心对人的发展影响,应填: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③处,实验分“立刻食掉糖果”“等20分钟后再食”两种假设的情状,后面说的是“能食两颗”,那么第一种就是:只能食一颗。
22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首先回答不能互换。
“这些”,是近指代词;“那些”,是远指代词。
“研究人员追踪了这些孩子几十年后的表现”此句位于第三段段首,“这些孩子”承前指代上文参与糖果实验的孩子,语意逻辑联系亲昵,应该用近指代词“这些”。
“发现那些能够延迟称心的孩子有更好的学业表现和事业成就”中“那些孩子”承接上句“这些孩子几十年后的表现”,指的是“能够延迟称心的孩子”在几十年后的表现,时间逻辑上比较远,应该用远指代词“那些”。
23 .例文:
“杂草”不存,芬芳安闲
一株杂草,是稻农眼中争夺资源的卑劣的强盗,是群芳斗艳时有碍看瞻的格格不进。但同时,它也是果树的伙伴、守护者:让土壤保持湿度,增加肥力……
杂草在果园中的浩大作用,再一次给“存在即合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生活中一切微小、平凡的生物,一切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都有其潜在的价值。在学习中,一篇一挥而就的作文也许由一本本杂书成就;物理题的灵光一现可能来源于一次看似不正经的小实验。生活中,当路边随处可见的青蒿被屠呦呦发现,它开始在消亡疟疾的战场上大杀四方;当围城的垃圾被回收、分类处理,它成为了“放错地方的资源”,为保护环境,挽救地球立下汗马功勋……有时并非杂草没有价值,而是局限的推断导制了漠视,而“杂草”也将从助力转变成平平无奇的杂草,甚至是拦路石。
而若单关注“杂草”这个称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和成见。杂草是什么?是杂乱的、不符合正统的野草。在潜意识中,我们已经漠视了它的优点,而仅仅以依据以自我为中心的需求轻率地给它冠以无用之名。可是,在大自然面前,人和杂草不都是一样的微小吗?又有什么生命价值上的区别呢?
也许有人会反驳:“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定了我们无法给每一种生物一个全面的定义,而‘杂草’只是权衡之下一个笼统的评判罢了。”的确如此。但是当这种习惯性片面地看待事物,然后下定义、贴标签分出高低贵贱的心理延伸到社会,我们会发现封建时代残余的成见难以完全根除,而新的成见又开始滋生。仍有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头发长知识短”;有人罔顾现实,为施暴者辩解,仅依据受害者的某些特征便信口雌黄,给他贴上罪责的标签……也许我们开始只是轻易给一株植物冠上杂草之名,但当这种心理不断传递,平等和尊重又该何往何从?
没有任何人、事、物会真的仅仅只是一株杂草,停下脚步,细心看察,我们自会发现惊艳、嗅到芬芳。而当不再有人、事、物被定义为“杂草”,那么,不断被挖掘的生命潜力,不断传递的平等和尊重也终将重塑整个世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素材作文题。
“杂草是有害之物”的概念,一直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果农沿袭这样的看念,一则是前人体会,二则是果农可能本由稻农转换而来(“稻农的体会,未必是果农的法宝”),这是他的思维固化。而农艺师的提醒,改变果农的看念,也必将影响到他的工作和收益。这阐明,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囿于自己的思维固化,做出一些错误的推断。对此,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式,熟悉到事物不分绝对好坏,而看如何利用。我们不能漠视那些看似有害之物,或许能化有害为有利,化弊为利。人们认为杂草会阻碍农作物生长,这种体会来源于农民种植庄稼的体会。而稻农的体会,未必是果农的法宝。杂草或许是庄稼的敌人,却可以成为果树的朋友。
写作时,要注重“这是种植之理,也是生活之理”“对自己的生活,对世事人生”等提示语,应从“种植之理”说起、说清,再适当结合生活与社会,关联延伸到“生活之理”。对于改变思维定式这一主题,小可谈学习心得、待人接物,比如我们看待自己的竞争对手,不能仅仅看到竞争,还应看到我们在竞争中获得进取的特殊之处。因此,我们身处这个多元时代和社会,要看到人、物、事之间关系的多样复杂,不能简单粗暴地做非黑即白的界定划分。此外我们还应着力探求、维系并利用好事物之间相依相存的关系,做到共荣共生,协调发展,而减少彼此对立、排挤、斗争带来的损耗。从大处讲,可以评议社会现象,比如从新奇的角度探求手机的利弊、互联网的是非乃至发展核武器的对错,还可以谈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比如对待自然界的“敌人”,甚至抗疫体会、治国理念,比如世界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对此,可指出我们应正确对待、理性分析、合理借鉴他人的成功体会,而不是直接嫁接、盲目照移,并注重尊重科学,把握法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脱离实际,并时刻注重与时俱进,破旧图新,要及时更新知识与看念,而不被思维定势约束禁锢。
立意:
1. 学点辩证法,莫搞“一刀切”。
2. 扎根实际之壤,结出丰硕之果。
3. 摆脱思维定式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