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帝国 海军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
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是 德意志帝国 海军建造的第一艘 战列巡洋舰 , 德国海军 一直将此类战舰称为重型巡洋舰。
与英国早期战列巡洋舰以巡洋舰为作战对象有所不同,德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一开始就确定了与对方同级别战舰相抗衡的作战目的,因此,该舰追求火力与防护力的平衡。主炮口径283毫米虽然小于英国同类战舰的12英寸(305毫米)口径主炮,但其装甲重量在整体排水量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英国同类的战列巡洋舰。其火炮配置和布局上与英国不倦级战列巡洋舰很相似。舰体舯部主炮炮塔呈阶梯状布置在烟囱的两侧。舰体两舷装备较大口径副炮。该舰是德国海军第一次在大型主力战舰上安装蒸汽轮机组作为动力。
在日德兰大海战中,该舰属战列巡洋舰分队,受希佩尔海军上将指挥,战争中击沉不倦号战列巡洋舰。
冯·德·坦恩号/SMS Von der Tann
冯·德·坦恩号建造地:汉堡 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开工日期:1908年3月25日,下水日期:1909年3月20日,服役日期:1910年9月1日。该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了多次海战,1916年日德兰海战中击沉英国海军的不倦号战列巡洋舰。战争结束后被引渡到英国,于1919年6月在斯卡帕湾“彩虹行动”中自沉。冯·德·坦恩号的主舰炮为八门安装在四座双联装炮塔上的280毫米45倍径速射炮,其中舰艏、舰艉各一座,另有两座为交错式翼炮塔。这些火炮被安置在电力传动的Drh.L C/1907型转盘支架上,火炮本身则通过液压装置调整高度。炮管可升至20°仰角,最大射程为18,900米。通过1915年进行的改造则使射程增至20,400米。主炮在发射重量为302千克的穿甲弹时的炮口初速为875米每秒;推进剂装药是被装填至黄铜弹壳内。总共660枚弹药被分别储存在四个弹药间内,其中每间可容纳165枚。翼炮塔为交错式布局,使得所有八门炮都能在舷侧以极宽的弧度开火。冯·德·坦恩号配备了四具450毫米浸没式水下鱼雷发射管;分别布设在舰艏、舰艉和两边舷侧,并提供11枚鱼雷。这些鱼雷携带有110千克重的弹头,并有两种影响射程的速度设置。其中在32节的速度下,鱼雷的有效射程为2,000米;若将速度提升至36节,则射程仅有1,500米。
后于1930年12月7日被德国打捞出水,于1931-1934年间被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