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死磕荷兰军:17世纪的中国已经落后到如此地步
要知道十七世纪是荷兰的世纪,荷兰成为了世界霸主。荷兰通过优越的造船技术和先进的火炮制造技术,垄断了整个世界几乎所有的重要航路,在东亚自然和大明王朝交过手,其中最重要有两次战争,一次是澎湖海战,一次是料罗湾海战,虽然荷兰都被明军击败,但双方兵力悬殊,荷兰缺失很小,明军损耗是远超荷兰人的。
荷兰主力舰队都在西方跟英国死磕,派到亚洲回荷兰东印度公司掌管的一些舰船,都是武装商船,武装商船的档次要比荷兰军舰要差几个档次,火炮配备、船体结构的抗击能力、火炮吨位及射程都要比荷兰军舰差很多,所以跟大明王朝交战的荷兰军队充其量是其游击队罢了。即便是游击队性质的武装商船,大明王朝为了将其制服,还得出动数倍于敌人的兵力,可见当时荷兰武装商船的战斗力仍然优于大明王朝。
在澎湖海战中,与荷兰人有过交手的福建巡抚南居易在其书中写道,中国的舰船根本无法靠近荷兰船只,荷兰人的舰船非常牢固,上面的大炮口径很大,十里之外就能将我舰船全部击碎,即便有水军10万人也难以抵御荷兰人的进攻。澎湖之战明军1万多人,打荷兰900多人,消耗了银子17万两之多,结果还是让部分荷兰人乘船逃跑了,南居易都不好意思炫耀自己的胜利。荷兰人主力舰队在西方跟英国人作战,动辄便是上百艘战舰,上千门火炮,而在东亚的荷兰船只基本上是兼具战船和商船两种功能,火炮数量一般都只有二三十门。而在第3次英荷战争中,荷兰最大的战舰装载的火炮数量是80门,其中红一大炮级别的火炮数量占了一大半。与此相比,来到东亚与明军作战的只是其轻型舰队。
明军最大的战船大福船上只有红衣大炮一门,千斤佛郎机六门,其余都是碗口大小的小铳。大福船由于其甲板的坚硬程度不行,难以承载大型火炮发射时的后坐力,所以只能放到船头或者船尾,非常局限。千斤佛郎机是欧洲15世纪玩剩下的火炮,早已被欧洲军队淘汰,只能发射三磅的弹丸,对战船基本上没有杀伤力。在随后的料罗湾海战中,郑芝龙带领的船队确实是击败了荷兰船队,但双方兵力悬殊惊人。郑芝龙预备了50艘炮舰和100艘火船,而荷兰人只有11艘快船和50艘中国海盗船参战。荷兰人虽说最终是被火攻战术击败了,但他们在开战之前变消亡了郑芝龙刚从西方买来20多艘装有26~32门火炮的新型舰船。战争中明军所碰到的荷兰最强舰船,只是一个中型战舰,拥有40门火炮,明军足足动用了100多艘船,牺牲了1000多人才将其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