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潜艇,为何逆转了二战局势,成为日军心中永远的痛?
2019年,电影《决战中途岛》上映。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真实的历史——1942年6月爆发的中途岛战争。
这场战争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逆转了美日双方的优势,促成了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胜利。
夸饰一点,也可以说,这场战争影响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
阴差阳错
对于日本人来说,中途岛战争是他们至今不情愿提起的。很多日本人谈到当年的失败,第一反应都是惋惜。
因为,最初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不管是人数还是装备,当年的日军都远远强于美军。但谁也没想到,最后日军被美军打的丢盔弃甲。
这场战争,双方的胜败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不过,日本人普及认为,假如美军没有拿出秘密武器——大型远洋潜艇鹦鹉螺号,结果或许还未可知。
在很多电影中,表现这场战争胜利的手法,是大量的拍摄美国空军和海军的配合,而鹦鹉螺号却很少出场。
展开全文
但实际上,鹦鹉螺号立下了本次战争的一个最大功勋,那就是,它意外协助美军发现了日军躲匿起来的航母舰队。
这件事情说起来,可能也要怪日军运气不好。原本,他们的航母舰队躲的是很严实的,当时海面上情状多变,局势复杂,所以美国空军苦苦搜觅了几个小时,依旧一无所获。
当时,美军没有足够的战备弥补,所以,无力和日军进行消耗战,原本已经做好了无功而返的预备。
但谁知,当天首次进行出海巡航的鹦鹉螺号,遭遇了意外。
资料展示,鹦鹉螺号刚刚出发不久,竟然迎面撞上了日军的南云舰队。一边形单影只,另一边却是人多势众,所以,南云舰队便十分嚣张地开始对鹦鹉螺号进行打击。
鹦鹉螺号不甜示弱,开炮还击,但因为美军当时的装备质量太差,所以,鹦鹉螺号打出了几发炮弹,却都没有炸响,反而引来了日军的嘲笑。
不过,尽管如此,日军也没能成功包围鹦鹉螺号,因为鹦鹉螺号的灵敏度很高,它不断地和南云舰队周旋。
而南云舰队又急于奔赴前线执行任务,最后,他们决定留下一艘代号为“岚”的驱逐舰,和鹦鹉螺号陆续周旋,大部队则径直开走。
原本,日军以为,“岚”的实力能够轻松碾压鹦鹉螺号。可没想到,鹦鹉螺号虽然装备差,战斗意志却相当顽强,一直在战场四周和岚驱逐舰打的有来有回。
到最后,岚驱逐舰竟然慢慢落了下风,船上的日军官兵,担心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于是慌忙调转了方向,企图追上大部队。
没成想,鹦鹉螺号逃过一劫,战斗意志依然不减,竟然紧随其后,追着岚驱逐舰跑。
岚驱逐舰为了甩脱鹦鹉螺号这个麻烦,只能越开越快,在海面上高速狂奔。
而同一时间,美军的空军正在苦苦搜觅日军舰队的踪迹,因为日军太狡诈,行踪极其隐蔽,所以,搜觅无果。
大战在即
然而,就在美国空军失看的时候,突然看见岚驱逐舰不知为何没头没脑的从海面上冲了过来。美国空军一眼认出,这不就是日军航母舰队的一员吗?
这下,美国官兵兴奋起来,赶忙追在了岚驱逐舰的后面。果不其然,没多久,他们就发现岚驱逐舰和日本的航母舰队汇合了。
锁定目的的美国空军,立刻对日军的航母舰队发动了进攻,日军一个拥有整整四艘航母的大型军舰群,就这样葬送在海面之上。
随着航母舰队被击毁,日军战斗意志崩溃,也彻底失往了和美国一战的实力,终究落于下风。而这一切的原因,似乎要回咎于阴差阳错。
因为,谁也没想到,鹦鹉螺号会有那么大的胆子,能把岚驱逐舰追到慌不择路的逃跑。
而假如没有这一追一逃,美国空军恐怕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目的。然而,胜利就是如此巧合地站在了美国身后。
看完全件事情之后,或许能够明白日本人为何如此心怀不甜,他们总认为,倘若历史上没有鹦鹉螺号的存在,那么,日军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但事实绝非如此。
也许美国的胜利有幸运的成分,但更多的事情,是在开战之前就早已注定了。
致命错误
军事学家总结,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犯了几个非常致命的错误:
首先,日军在海面军事部署上存在严重的缺陷,而这才是他们最后落败的原因。
当时,双方之间的军事差距是比较明显的,日军派出了200多艘舰艇参战,其中包括8艘航母,22艘巡洋舰等,另外,还出动了600多架飞机协同作战。
美军这边就显得有些凄凉了,参战航母只有三艘,不足日军的一半。
在这种情状下,美军似乎必败无疑,但没想到,日本人竟然帮了美军一把。
他们在前期部署的时候,不知为何。竟然把规模浩大的舰队分成了六个小队。
在整个中途岛海战期间,日军部队集体行动的时候很少,绝大部分时间,是六个小队分别作战,这导致原本占优势的兵力被己方大大的削弱。
而且,原本日军决定派出八艘航母之中的六艘,往攻打中途岛。但日军高层暂时变卦,决定再将两艘航母留在本土,导致最后参与中途岛海战的日军航母也只剩下四艘。
双方的兵力差距到这一步,其实已经接近消失了,日军的实际参战人数并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么夸饰。
除了航空母舰方面的问题,空军方面,其实参与主要战斗的也只有南云忠一的第一机动部队。也就意味着,实际参与战争的飞机不到300架。
但是,美国为了这场战斗投进的飞机高达350多架。
因此,在空军和海军的配合方面,日军是远远比不上美军的。
人们已经无可考证,日军到底为什么在战前连续犯了这么多致命的错误。
总之,中途岛战争的失败,美军的强大只是一部分原因,日军的过度自信、漏洞百出,恐怕也要负一半的责任。
第二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日军在海军看念上的落后。
别看日军当时拥有如此之多的航母,可让人惊诧的是,日军认为航母并不是中途岛海战的主角,他们把航母视为配合战列舰的装备。
一艘军队明明有航母,但战斗的中心却是战列舰,这听起来让人觉得非常荒唐。
但在二战期间,这种行为也并非阐明不通。
因为,那时候航母还是一个新兴的军事装备,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航母的威力。
但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先利用航母战斗力的国家之一,他们完全将航母作为战斗的核心,所有的军事布局都围绕着航母展开。
而这样两支军队一打起来,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航母的战斗力对于日军的战列舰,可以说是压倒性的优势。
而后来,美军之所以能在发现目的之后,短时间内击败日军的航母群,也和日军的轻率不无关系。
因为,日军的航母在被视为配角的情状下,没有足够的保护装备,只有飞机为他们提供防备,战列舰却全都聚集在另一边。因此,美军轻而易举就能够打垮航母的防线。
第三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日军方面,南云忠一的指挥出现了失误。
在中途岛海战刚刚打响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件事情。当时,南云忠一先后派出两批飞机往袭击美军的航母,第一批飞机无功而返,在航母四周盘旋,第二批飞机即将出发。
南云忠一
因为指挥仓促,所以当第一批战斗机返回的时候,甲板上已经堆满了鱼雷,以及各种军械装备,导致他们无法降落。
这时,有人提出,机不可失,应该让第一批飞机立刻再返回美军航母四周,预备袭击。
但是,南云忠一却没有听取这个意见。因为,他已经让第二批飞机换上了鱼雷,做好了预备,他认为这第二次进攻势在必得,所以应该让第一批飞机返回航母才是。
但是,这一来一回,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机会白白被延误了。
在战场上,一分一秒的误差就有可能导致战争结果的逆转。
南云忠一不知道的是,此时美军的侦察机,也早已经一路追着日军的行踪朝这边过来了。
他们正在犹豫让第一批还是第二批飞机出发的时候,美军已经毫不犹豫地出动了大批空军队伍,对日军的航母群进行了密集的轰炸。
于是,南云忠一进攻美国航母的计划全面流产,反而是日军损兵折将,几艘航母都接近报废。
最后一个致命的错误,是双方在情报系统上的差距。
其实,当时从明面上来看,双方的情报系统都很发达,而且也都在海战中配备了全国最先进的侦察机辅助行动。不过,在实际运用上,双方的情报可谓天差地别。
从开战前,美军就致力于破获日军的电报密码,同时,又差遣了大批间谍来到日本探听线索。
因此,中途岛海战还没有打响的时候,美军就已经知道日军要派出多少兵力,也针对日军的部署,做好了自己的预备,可日军却还完全蒙在鼓里。
他们的情报系统在战前,几乎没有投进使用。
直到上战场的时候,日军对于对面的情状依旧是一问三不知。南云忠一也自信的认为,有军事实力的压抑,根本不需要什么情报战,当然,他后来会为自己的高傲懊悔。
直到战争进进中期,日军才开始后知后觉地和美国玩情报战,但为时已晚。
美军深知情报站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己方的情报严防死守,日军探听不到任何有效的信息,反而被美国人耍得团团转。
但他们的情报口却透成了筛子,无数的情报源源不断的涌向美军指挥官那里。
在如此的情报劣势下,胜利对日本来说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
生动案例
总结下来,日军的装备是强于美军的,但他们的战争看念是极为落后的。
这和日本的国情也有分不开的关系,日本的海军舰队是一支很年轻的部队,1873年才建成,而且,1945年二战之后就基本辞别了历史舞台。
纵看日本海军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思想看念和练习系统是极其野蛮的,甚至还隐约能看出武士看念的延续。
不管是之前日军胜利的甲午海战、偷袭珍珠港,还是后来他们惨败的中途岛海战,其实都能看出,日军在前期完全没有详尽的战争规划。
在作战的时候,完全是抱着一种赌徒思想,妄图用激进的战术战术往取得胜利。
这种思维在对方的实力严重不足,或是完全没有预备的时候是很有效的。
可中途岛海战,美军是经过足够预备的,所以,日军这套便不管用了。
而且,日本海军的应变能力很差。一旦他们赌徒的方法不奏效,便不知道如何展开战斗。
例如,他们在航母群被摧毁之后,其实并非没有能力发动反击,但是,日军指挥官竟然集体陷进了麻痹的境地,谁也想不出有用的方法。
这意味着,他们人才系统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整个军队的战斗水平是极度低下的,可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而中途岛战争的结果,其实对于全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因为这一战让人们意识到,装备根本就不是战争胜利的要害,日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想要拥有一支先进的海军部队,最先要提高的不是装备,而是要拥有高水平的战斗人才,要拥有最高明的战术战术。
同时,一支军队,应该团结一致听指挥,绝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从这些角度来看,中途岛战争不失为一本优异的“教科书”。
参考资料:
房兵《大国航母》
郭亮《二战目击者•中途岛战争》
伊恩托尔《燃烧的大洋•1941-1942 从突袭珍珠港到搏杀中途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