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小学生给语文课本“挑错”,新教材改了!
教材配图不合理?
又有小学生出手了
还得到了出版社的回应!
据都市快报消息
浙江临海李女士的儿子
喊陈一逸
正在读小学四年级
是个动物迷
往年2月
他在预习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书时
看到第二单元第七课
《鹿角和鹿脚》
发现文章的配图和内容不符合
之前的配图
“这篇课文是选自《伊索寓言》,文中主角是一头鹿,然后它碰到了一只狮子。儿子说,狮子是生活在非洲大陆,印度也有分布。而配图是梅花鹿,可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俄罗斯东部。所以梅花鹿和狮子这两个物种是不可能相遇的。”李女士说,听了儿子的疑问,便鼓励他仔细查资料,觅觅答案。
“这篇课文是选自《伊索寓言》,文中主角是一头鹿,然后它碰到了一只狮子。儿子说,狮子是生活在非洲大陆,印度也有分布。而配图是梅花鹿,可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俄罗斯东部。所以梅花鹿和狮子这两个物种是不可能相遇的。”李女士说,听了儿子的疑问,便鼓励他仔细查资料,觅觅答案。
展开全文
陈一逸搜索了很多信息后,有了自己的推测:假如不是梅花鹿,那么《伊索寓言》里说的那头鹿,可能是什么鹿呢?
他认为有可能是印度豚鹿。因为印度豚鹿的角和梅花鹿的角一样都非常漂亮而且浩大。 但是豚鹿身上的皮毛是棕褐色的,没有点点。假如是在非洲的话,那么狮子碰到的很有可能是马鹿。因为马鹿就是生活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北非地区。 而马鹿的角也非常美,但是它的身体是深褐色的。
之后,陈一逸和妈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人民教诲出版社写了封信,认为配图用梅花鹿不合理,期看出版社能找到一张更符合这个故事的图片。
这之后,母子俩又在网上请教了南京红山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这个质疑也得到了肯定。
出版社回信:
寓言中未阐明故事发生的地点
本以为不会有回应,没想到往年5月,出版社回信了,信中说:
“《鹿角和鹿脚》一文是从《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改编而来的。《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时代的伊索收集整理的,时间已经很久远了,书中也没有阐明这个故事中的狮子和鹿,究竟是分布在古希腊地区,还是分布在其他地区。而且寓言故事往往不是写实的,而是作者为了阐明一个道理来虚构、创编的故事,其中出现的动物及相关情节,不一定要视为生活真实。”
“《鹿角和鹿脚》一文是从《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改编而来的。《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时代的伊索收集整理的,时间已经很久远了,书中也没有阐明这个故事中的狮子和鹿,究竟是分布在古希腊地区,还是分布在其他地区。而且寓言故事往往不是写实的,而是作者为了阐明一个道理来虚构、创编的故事,其中出现的动物及相关情节,不一定要视为生活真实。”
收到回信后,陈一逸很开心,说自己的努力被看见了。
李女士说:“我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知道教材的编写、修正是个非常繁复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知道教材可能率不会被改动。但作为一名普通小学生,能对教材提出问题,这本身就很棒了。”
上周,小学开学
李女士意外发现
三年级的语文课本里
这一课的插图
真的改了
配图的小鹿和之前的一样
但是原本身上有一些白色斑点
现在已经没有了
现在的插图
李女士说:
“回家把这件事告诉给儿子,
他兴奋极了”。
陈一逸从幼儿园开始就
非常喜欢动物,
热爱各种生物学知识,
他说将来想成为古生物学家。
网友:未来可期!
评论区不少网友
为小朋友点赞:
其实,“找茬”“挑刺”且成功的例子,并不鲜见。2021年秋,沈阳七年级学生崔宸溪指出英语课本上蜜蜂配图配成了食蚜蝇,出版社编辑为他点赞;当年10月,上海小学生吴叶凡发现美术课本上的“树叶”应该是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出版社第一时间将错误进行溯源并上报修订……
出版社虚心采纳意见的坦诚固然值得肯定,但这些中小学生敏于探求、敢于质疑的探究精神更难能可贵。面对权威的课本,这些学生不盲从,不盲信,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果敢地表达己见,展现出新时代中小学生积极主动求知求真的价值认定。
来源 | 中国青年报、中青评论
监制 | 孙亮
编辑 | 王继斐、武蹈
新媒体邮箱:snykxmt@163.com
往期出色
2023年度《少年月刊》开始征订啦!
共青团中心 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共青团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含答记者问)
队闻 | 新学期、新征程,少先队员们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三秦#少年 正月里,这些新奇事有点热人心
“神 兽 回 笼” 名 场 面
校讯 | 新学期新气象,这些学校的迎新活动将仪式感拉满!
名家笔下的春天,也太美了吧!一起来看看!
《满江红》爆火,背后的历史、语文知识点你不可不知
教诲部关于共同抵制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