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茬”成功,又有小学生「出手」了!
四年级小学生给语文课本“挑错”新教材改了!
教材配图不合理?又有小学生“出手”了,还得到了出版社的回应。
据媒体报道,李女士的儿子喊陈一逸,正在读小学四年级,是个动物迷。往年2月,他在预习三年级下学期的语文书时,看到第二单元课文《第七课鹿角和鹿脚》,发现文章的配图和内容不符合。
之前的配图
“这篇课文是选自《伊索寓言》,文中主角是一头鹿,然后它碰到了一只狮子。儿子说,狮子是生活在非洲大陆,印度也有分布。而配图是梅花鹿,可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俄罗斯东部。所以梅花鹿和狮子这两个物种是不可能相遇的。”李女士说,听了儿子的疑问,便鼓励他仔细查资料,觅觅答案。
“这篇课文是选自《伊索寓言》,文中主角是一头鹿,然后它碰到了一只狮子。儿子说,狮子是生活在非洲大陆,印度也有分布。而配图是梅花鹿,可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俄罗斯东部。所以梅花鹿和狮子这两个物种是不可能相遇的。”李女士说,听了儿子的疑问,便鼓励他仔细查资料,觅觅答案。
陈一逸搜索了很多信息后,有了自己的推测:假如不是梅花鹿,那么《伊索寓言》里说的那头鹿,可能是什么鹿呢?
他认为有可能是印度豚鹿。因为印度豚鹿的角和梅花鹿的角一样都非常漂亮而且浩大。但是豚鹿身上的皮毛是棕褐色的,没有点点。假如是在非洲的话,那么狮子碰到的很有可能是马鹿。因为马鹿就是生活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北非地区。而马鹿的角也非常美,但是它的身体是深褐色的。
之后,陈一逸和妈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人民教诲出版社写了封信,认为配图用梅花鹿不合理,期看出版社能找到一张更符合这个故事的图片。
这之后,母子俩又在网上请教了南京红山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这个质疑也得到了肯定。
本以为不会有回应,没想到往年5月,出版社回信了,信中说:
展开全文
“《鹿角和鹿脚》一文是从《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改编而来的。《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时代的伊索收集整理的,时间已经很久远了,书中也没有阐明这个故事中的狮子和鹿,究竟是分布在古希腊地区,还是分布在其他地区。而且寓言故事往往不是写实的,而是作者为了阐明一个道理来虚构、创编的故事,其中出现的动物及相关情节,不一定要视为生活真实。”
“《鹿角和鹿脚》一文是从《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改编而来的。《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时代的伊索收集整理的,时间已经很久远了,书中也没有阐明这个故事中的狮子和鹿,究竟是分布在古希腊地区,还是分布在其他地区。而且寓言故事往往不是写实的,而是作者为了阐明一个道理来虚构、创编的故事,其中出现的动物及相关情节,不一定要视为生活真实。”
收到回信后,陈一逸很开心,说自己的努力被看见了。
李女士说:“我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知道教材的编写、修正是个非常繁复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知道教材可能不会被改动。但作为一名普通小学生,能对教材提出问题,这本身就很棒了。”
上周,小学开学,李女士意外发现三年级的语文课本里,这一课的插图真的改了。配图的小鹿和之前的一样,但是原本身上有一些白色斑点,现在已经没有了。
现在的插图
李女士说:“回家把这件事告诉给儿子,他兴奋极了”。
事件发生后,不少网友都为小朋友点赞:
“找课本茬”背后是平等的学习姿态
中青评论
作者:龙之朱
用一副三角板能画出多少度数的角?“除了30度、45度、60度、75度……应该还有165度!”据新闻报道,四川成都两名四年级学生米之贤、廖钧宇发现课本上一道数学题参考答案“有问题”,自己找到的一个答案不在参考答案中,他们给教材编写组发往了邮件。编写组回信肯定了两名小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严谨态度,表达要在教材修订中摘纳他们的意见。
类似“找茬”且成功的例子,并不鲜见。2021年秋,沈阳七年级学生崔宸溪指出英语课本上蜜蜂配图配成了食蚜蝇,出版社编辑为他点赞;当年10月,上海小学生吴叶凡发现美术课本上的“树叶”应该是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出版社第一时间将错误进行溯源并上报修订……
崔宸溪指出英语课本配图错误
吴叶凡指出课本配图错误 (左:海百合化石,右:教材图片 )
出版社虚心采纳意见的坦诚固然值得肯定,但这些中小学生敏于探求、敢于质疑的探究精神更难能可贵。面对权威的课本,这些学生不盲从,不盲信,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果敢地表达己见,展现出新时代中小学生积极主动求知求真的价值认定。
尽信书不如无书。中小学课本“千锤百炼”,经过诸多专家之手,当然经得起各种推敲,也比其他读物更精准、更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课本就完美无缺、无可挑剔了。中小学生天天与课本生活在一起,当然最熟知课本的角角落落。很多时候,即便发现问题,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抉择发出质疑,这恐怕仍与当下部分中小学的教诲方式有关。
我早年曾经做过三年中学语文老师,每每困惑于如何协调学生鲜活的认知与课本刻板答案之间的关系。我并非不知道,学生多一些深进探求,多一些触类旁通,多一些路径方法,更能打开他们的思维,但在应试考试的要求面前,很多时候只能收敛起来。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把学生们的注重力聚拢到记诵上来,“背会就行了”“答案要准则”。
其后果,往往会在学生未来的生涯中一点点显现。当一茬茬学生走出校门,进进更高的学府,乃至走上社会,不少人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不会提问,只会照办。尽管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把这个结果完全回因于当初的压抑质疑,但至少,当下的教诲中,应该容得下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质疑。
此外,学生不往质疑,或者很少质疑,也与传统社会强大的因循习惯有关系。课本代表着权威,课本就是准则,这类意识往往会继续削弱大家的质疑精神。敬惜字纸也好,尊重老师也好,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这些看念都在无形中过滤着不同的声音。假如学生总想着从课本的纸缝中找出一些问题,可能会被视为是“找茬”。
必须熟悉到,“找课本的茬”,就是一种在问题意识中学习知识的绝好路径。凡事破中有立,问题意识多了,必然会逼迫你往追求答案,探索路径。这种钻研、探究、严谨的精神,就是创新发明的开始。
一方面,这会打破制式化准则模式,让学生从固化思维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尝试往追求不一样的路径和方法,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比如,从产生问题意识开始,发展发散思维,找到学习的方法,融会贯通、上下求索,一步步把课本读“薄”读透;又如,大家都来提问题,也会形成一种智力上的砥砺和激荡,这本身就是思想火花得以发生的基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这也会产生某种超越的心理体验,由知识超越抵达价值超越,而这种超越,对于一个崭新的灵魂而言,至关重要。究竟,课本只是一座知识的桥梁,大家可以凭借它摆渡,但却不必过度依靠它,更不能迷信崇拜它。如此,才能形成一种科学的求知精神。
无论如何,学习的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知识灌输,以吸纳更多新知,但这不意味着学生要全盘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从姿态上是平等的,唯有时时保持求真的敏锐,才能真正窥见通往新知的门径。
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评论(撰文/龙之朱)、都市快报·橙柿互动(记者 张娜)、@人民网及网友评论等。
编辑:杨
▲关注“广东共青团”B站、抖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