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与宋恕齐名的才子,被革功名后,转头就往平阳卖酱油
光绪十二年(1886)初春的一个晚上,瑞安县城学宫前,一位30多岁、身穿布衣蓝衫的儒生,手提一盏大灯笼,正在街道上转悠。他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地哼着戏曲儿。灯笼上写着两个碗口般的大字——“革生”,显得特殊刺目。
这位自号“革生”的青衫儒士是出自瑞安林垟金氏家族的金喊昌,因为平阳儒生仗义执言而被革往秀才功名。今天我们来熟悉这位在瑞安、平阳两地颇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
名列“庠中三君”,倡议实学
金喊昌(1849-1913),字志曾,号稚莲,晚年易名金晦,号遁斋,瑞安南滨街道林垟人,曾共组求志社。(详见《瑞城的一群名人雅士在湖岭找到了世外桃源,追觅大同世界》)
金喊昌像
“博读经史,习古文词,兼通训诂,学务世用,凡天算、地舆、兵谋、武备、掌故、律例诸书,莫不讲求贯串。”这是民国《平阳县志》对这位清末文人的描述。金喊昌与黄绍箕、孙诒燕同年得中秀才并进县学,在县学中三人的表现引得邑人对他们交口赞扬,取了“庠中三君”的名号,足见当时影响之广。
光绪初年(1875),金喊昌就学于孙衣言创办的诒善祠塾,与孙诒让、黄绍箕、黄绍第、项芳兰、胡调元、宋恕等名士为伴,相互切磋学问。
在诸多学说之中,金喊昌最倡导的便是清初思想家颜元与其学生高塨所倡议的实学,主张“实文、实行、实体、实用”,与清初官方倡议的宋明理学相对立,人称颜李学派。同治八年(1869),戴看与孙诒让纂成《颜氏学记》十卷,金喊昌认为其“躬行实践,直接数千年学校君师之传”,从而成为温州颜李学说的最早宣扬者和实践者。宋恕十七岁初识金喊昌后,始知有所谓颜元、顾炎武之学。
开埠通商后,各国政治艺术诸书渐多翻译引进,金喊昌四处购书、借书,著《治平述略初稿》若干卷,大致溯源周官而参以欧美政学,兼摘章学诚政教合一之说而学。这若干卷经世之论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在外界流传,后散佚,唯有宋恕得阅过此书,看后甚为赞许。
除慨世多故、留意经世之务外,金喊昌还在日常研习经史古文之余自学数学,有专家认为他是瑞安学习数学最早的人。学生黄庆澄和陈宗虞都曾跟随金喊昌学习数学,后在数学和测绘上各有建树,其中黄庆澄曾在上海设算学报馆,著书十余种,《算学报》出刊十二期,是中国最早的数学期刊。
展开全文
“革生”开办酱园,绝意仕途
与黄绍箕、孙诒燕的经历不同,注重实学的金喊昌在科举之路上未占有优势,光绪十二年(1886),他依旧仅有秀才功名在身,曾为此自嘲:“年四十余尚偃蹇诸生间”。
金喊昌墨迹
古代的科举有着严苛的制度与规章,童生考取秀才需经历县考、府考、院考三阶段,应试时依据考试不同需要一到两名秀才作为保举,主考官依次涉及县官、知府到提督学政。光绪十二年府考时,金喊昌作为保举秀才之一,随同邑内童生同往府学,正巧碰上了平阳儒童因不满考官的刁难,奋起闹考的事件。出于对儒童的同情,他与平阳的贡生杨镜澄等人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闹考童生们讲了几句公道话,不想却得罪了提督学政。这位学政大人非但会同温州府学考官不分青红皂白通通取缔了闹考童生的应试资格,甚至连金喊昌、杨镜澄等人已经取得的功名都给革除了。
可金喊昌不但不感到痛惜反而以此自豪,自号“革生”,并专门制造一盏灯笼,上书“革生”二字,夜行时提灯笼招摇过市,对清廷表达抗议,后虽经开复,仍绝意仕进。
四十岁后他寓居平阳东郭,与平阳张姓商人合资开设“叙和酱园”,同时给自己取名为“金晦”。
关于取名晦,他在给宋恕的信函是这样表白自己的:“昨已改名曰晦,字曰韬甫,额所居曰蚓庐,自号曰蚓庐畸士。”
对于自己这位绝意仕途的好友,宋恕曾赋诗《寄怀金遁斋》感慨金喊昌遁隐市井之举,诗云:
“如此文章甜市隐,卖浆群里一天民。先生自是今胶鬲,物色鱼盐苦乏人。
颜李正传在瓯骆,别来十载发萧然。眼明得见新章句,二月初晴宗教篇。”
倾心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一场府考风波,使金喊昌和杨镜澄成了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常有书信往来。光绪十四年(1888)正月,金喊昌受杨镜澄之聘,到平阳江南白沙乡的杨家授徒讲课。次年又被推举往金乡的狮山书院执教。
无意功名仕途的金喊昌一门心思全放在了教书育人上,课堂上除了讲经史典籍外,还将自己最倡议的颜李学派实用之说在这些年轻人中传播,为平阳培植了不少英才。在他执教金乡狮山学院期间,教导出的学生中不乏名流之士,为温州的文化发展作出不小的奉献。如:
刘绍宽,字次饶,号厚庄,近代温州地区社会活动者,温州现代教诲、地方文化事业先贤。一生著述等身,流传下来的以《厚庄诗钞》《东瀛看学记》《民国平阳县志》为最出名,《厚庄日记》更是被誉为“跨越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地方史料库,笔录半世纪温州风云的乡土文献”。刘绍宽两度主持温州府学堂(温州中学前身),郑振铎、苏步青、夏鼐、夏承焘等当代闻名学者均出其门下。他还协助孙诒让创办温州师范学堂,为温属各县培植了大批教学骨干。
鲍铭书,又名潜,字竹君,别字拙中,号公素。曾与刘绍宽同办平阳第一所新学制白沙小学,刘绍宽赴温州任职后由鲍铭书主持校事,学生成果为江南各小学之冠。
黄庆澄,字源初。少即跌宕有奇气。初从同里杨镜澄游,得见瑞安金晦、孙诒让,皆执贽焉。黄庆澄天资超旷,每得师授辄契悟,诸师均器之,由是益交。光绪甲午举顺天乡试,甲辰应礼部试,额溢见摈。丁酉年,黄庆澄在上海设算学报馆,著书十余种,诸书惟中西普通书目表,孙诒让为序刊行《算学报》出刊十二期,影响深广,成为中国最早之数学期刊。
陈宗虞,字质甫。少从瑞安金晦学算。光绪甲午,浙江设舆图局测绘水陆道里,或以宗虞应,未用。既而,平阳测绘生以溺职撤往,即以宗虞踵成其事。
关于陈宗虞加进测绘局之事,金晦曾在1891年十月廿二致函宋恕,要求方便之时能帮着举荐。函称:
弊徒陈宗虞于测绘之学颇有所解,近在平邑作副董,未甚适意。欲烦阁下略加推奖,裨得少获涓埃之助,不知肯赐垂青否?大驾拟于何日动身?晦事冗,不克走送,奈何奈何!外间有道及贱名者,切祈缄口勿谈,至荷至祷!
平素爱生如子的他曾将病危学生朱慕云接至家中,从延医治疗到丧事料理,都亲自操劳,师生友谊感人至深。
在他的门生刘绍宽的《厚庄日记》中有大量关于其向老师金喊昌求学、求解的场景,同时笔录有金喊昌旧时在平阳的人生轨迹。
刘绍宽曾赋诗赞扬金喊昌:“良师启迷津,俗学扫楱芜”,并说:“自从金稚莲师,始识求学门径”,足见这位来自瑞安城的教书先生对平阳这位“文化大佬”的影响有多深。
金喊昌移居平阳后,仍然十分关怀乡里的文化教诲,不遗余力地在故里办书院、倡新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出资在林垟创办勤业小学,推行基础教诲,为乡里培植人才,他殷切期看族人:“理化源流彻,文明征兆萌;同胞拯水火,慎勿恋丘园。”同族的金嵘轩、金慎之等人都曾得到过他的提携与扶助。
参考资料:
1.《“卖浆群里一天民”——晚晴瑞安名士金晦事略》蔡榆
2.《瑞安先贤故事会:金喊昌受牵闹考案》马邦城
3.《瑞安历史人物传略——金喊昌篇》陈之川
4.《“革生”金晦》金振伦
编辑:凯 哲
美编:小 叶
审读:何光明
审核:欧兴俊
终审:陈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