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导读 | 符文彬:守正创新,让中医珍宝针灸走向世界,服务更多人!
按语:
2000年,广东省中医院进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时最大的一个期看就是能够将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发扬得淋漓尽致。这就需要解决高水平中医药人才培植的问题。而医院的中医药人才大部分是学院教诲培植的,能否把传统的师带徒模式加进到人才培植中往,带着这样的问题时任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亲自走访了闻名的中医药学家任继学、邓铁涛、路志正、朱良春。
他的想法得到了老人家们的高度认可。一个优异的中医药学家成长的普及路径是“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而当时,以邓老为首的八位老专家刚刚上书中心不久,正为大部分中医院中医特色和优势不突出,有西医化的趋势,中医药的传承出现断代,他们将成为一代完人,“完蛋”的完,而感到忧心忡忡。
老专家们看到省中医院在传承方面的积极诉求,感到非常兴奋,立刻表达支持吕玉波院长的做法。并在朱良春家乡,南通的将军山下,四老明确提出,邀请全国名老中医来广东省中医院带徒。邓老还举例毛泽东的战术思想,“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很快,打造一个样板中医院的“师带徒”计划落实了。
2000年下半年,邓铁涛、路志正、任继学、朱良春、颜德馨、张琪、焦树德、陆广莘、吉良晨、唐由之、干祖看、周仲瑛、张学文、石仰山、罗金官等十五位名老中医来到了广东,他们共同起草了在广东省中医院带徒的规划,并提出了“集体带,带集体”的打破门户之见的新型师带徒方案,每个老师答应带徒两名,并要求他们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博摘众长,就这样,15位名老中医与30位弟子在2001年举行了拜师仪式,并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手植了“名医树”,开启了拜师全国名老中医的新创举,震动全国,给当时低迷的中医行业服下了一剂强心药。
22年过往了,名医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广东省中医院从那以后至今已经拜师全国名医105位,培植弟子811人,跟师教诲与院校教诲的结合造就出了众多的青中年名医,杏林春热,桃李满园。接下来本专栏将摘集名医弟子的文章以纪念这一举措,同时也分享他们成才的心路历程。
符文彬
读《致中和——读懂广东省中医院的第一本书》有感
符文彬,现为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曾追随岭南针灸奠基人、针灸大师司徒铃大师,跟师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张学文教授,是医院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培植对象。他谈起个人成长,感恩三位大师级人物的点拨教导。
以下是符文彬教授的口述:
一个人的成长与医院单位大环境的培植亲昵相关,个人的努力,更是必不可少。
我在大三时,有幸追随岭南针灸现代奠基人 司徒铃大师,他善用传统中医理念解决疑难重病,让我十分惊异。看着 一根小小的银针,就能解决如此多的疑难疾病,很值得研究。一次,有个呃逆的病人,食不了东西,一食就呕,来到司徒老师面前,结果老师在其背部针刺了几个穴位,病人的症状很快得到了明显改良。
展开全文
图示:年轻时符文彬在临床跟师岭南针灸大师司徒铃老先生
老师一出手,使我深刻明白,中医针灸管不管用, 要害看个人是否把功夫学到家。这需要个人足够的努力,花大气力钻研 中医基础经典理论。
司徒老有个明确要求,中医院校的学生,其中医专业基础、思想理论必须得学牢固。若 仅凭院校教诲的 5年本科,这仅是进门基础, 是远远不够。但眼看不少中医医生,学着中医针灸,其实连自己的老本行都还没学好,就转行西医内科,实在惋惜。
要学好中医针灸,涉及的经典古籍、专业基础、技术内容很多。当年,司徒老要求把《内经》,特殊是《内经》中的《灵枢》读透读烂。这是提高中医针灸临床诊治思维的经典基础。另外, 还有 《针灸大成》和《针灸甲乙经》,也要求好好读读。
有关司徒老的著作虽不多,仅三本,但司徒老留下来的几万份资料,我们却花了整整10年时间研究。
在梳理研究司徒老临证体会基础上,2015年,我们编写了中医针灸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临床针灸学》《针灸临床特色技术》,也主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针灸学》。现在,我正在总主编岭南针灸医全书,期待尽快出版。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信,针灸是有用的。正如毛泽东同志对现代针灸学家朱琏同志说: 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要出国,将来全世界人民都要用它治病的。
目前,针灸的全球化步伐, 已迈进18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年轻的中医针灸师,要学有所成、学有所获,老师的点拨固然很重要,可个人的努力,学会用中医传统思想理论来解决临床上的问题,也是至关重要。
一根银针,可以走世界,解决很多疾病。据了解,针灸能治疗的病种最少1000多种,优势病种已达300多种。
作为针灸医师,我们要客看、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 懂!“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这是很有必要。 要知道,面对临床问题,我们不光靠着几个手指头。如邓铁涛老所说,现代的中医师要学习运用现代技术,这是我们中医四诊的有益延伸。
我担任科主任之前,医院曾派我到上海专门进修学习现代技术。在 临床实践中,我们要依据病人的中医诊断,学会推断病因病机, 结合现代技术,评估病人是否适合运用针灸治疗。 虽大多数人都适合针灸,但 不是每个病人都适合做针灸。
例如,面对脑出血病人,我们需要运用现代技术来推断出血的部位、情状,从而评估是否适合用针灸治疗。如碰到腰痛病人,需要我们首先推断引起腰痛的病因。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如脊柱,包括脊柱旁的软组织,也或者是腰肌、心肌,甚至是内脏的疾病都可能引起腰痛。若我们不能正确推断、评估病人,就随便施针治疗,这是不负责任的。
我们要搞临床,也要做研究。当临床上碰到解决不了的难点时,就得好好研究。从学科发展上看,我们既要做 纵深攻坚,也要做 学科间的交叉研究。
2001年,医院开启全国拜师名老中医,我有幸跟师陕西地区的国医大师 张学文老先生。说起张老,他为人很和气可亲。记得我第一次往陕西学习,他是亲自派车接我,这让我至今难忘。
图示:符文彬与国医大师张学文大师的合影
这段跟师经历也 很有意思,他跟岭南中医流派的司徒老相比,属于不同的流派。不同流派间的学术思想是不一样的。张老对脑病研究颇有心得,在治疗中风脑病引起的头痛、面瘫、痛症等,张老有自己一套特殊的理论,其用药、施针也很精简。
2019年,在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许能贵研究员领衔下,我们和大学联合开展基础研究,“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与临床使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部二等奖,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15年来唯一一个 国家科技进取二等奖。
突出中医特色优势,合成现代技术,我们还选定了 三个主攻方向,即针灸治疗疑难脑病、痛症以及抑郁相关病症(包括睡眠阻碍)临床和理论研究。
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学敏教授,是 司徒铃大师的好朋友。他在针灸临床科研、中风脑病等方面,造诣颇深。
上世纪 90 年代初,我有缘结识了石院士。平素有机会,我会 花单程一天半的时间,坐火车奔赴天津, 向石学敏大师讨教。石院士发明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以及研究的针灸手法量化,非常了得。这对我后续把针灸运用到帕金森病、四周神经疾病、抑郁阻碍、焦虑阻碍、痛症及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及规范化诊疗方案上,扶助很大。
图示:符文彬与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的合影
后续,综合上述三位老师的所学, 启发了我,创立了岭南疏肝调神学术思想。这是突破“疏肝”为主治疗抑郁阻碍的传统理论,提出抑郁阻碍的发病机理为“脑(心)神失调,肝失疏泄”,确立了“疏肝调神”针灸技术。我们认为,疏肝调神不光是治疗抑郁,是对以气郁为主的很多病,都有扶助。
2019年,“疏肝调神”针灸治疗抑郁阻碍的机制和妥善使用,荣获 广东省科技进取 二等奖。
【人物介绍】
符文彬,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协作导师,二级正高;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指挥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口述者:符文彬
整理编辑:卢悦明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