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捡条死蛇回家煲汤,出锅后蛇头突然“复活”喷毒,他险些失明
文 |大声科普
编辑 |大声科普
前言
2019年,温州村民捡到一条被压扁的眼镜蛇蛇,欢喜之余将其带回家中预备煲汤,没想到死往的毒蛇竟突然复活,并朝大伯的眼睛喷射毒液……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死掉的毒蛇为什么会突然复活呢?
捡到死蛇炖汤,蛇头却突然复活?
陈大伯是温州永嘉县田龙村的一位村民,2019年11月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外出购备猪饲料。
就在陈大伯拉着饲料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一条在路边被压扁的黑蛇,这让陈大伯喜出看外,于是他赶忙把货车停在路边,上前查看这条蛇的情状。
陈大伯上前一看,发现这竟是一条将近有2米长的大蛇,只见这条蛇直直的躺在路中心,一动也不动,看样子是被其他路过的汽车压死了。
所以,他赶忙把这条蛇捡起来,扔到了货车上,预备回家煲个汤和朋友们分享。
忍不住内心的喜悦,陈大伯在车上就给他的朋友拨打了电话:
“晚上来我家饮酒,有硬菜!”
这时候朋友们都觉得陈大伯吹牛,虽然他是养猪的,但是陈大伯平时有些抠门,每次请客都是白菜萝卜的,根本没有可口的硬菜。
展开全文
这次他的朋友们也依然不信,但是碍于陈大伯的热情邀请,还是连连答应忙完手头的工作就过往。
一回到家,陈大伯就将这条大蛇清洗了一遍,将其内脏掏空后放到了一边,预备等朋友过来,好好向他们展示这个“硬菜”。
不一会儿,朋友们就陆陆续续的赶来了,这时候陈大伯赶紧拉着朋友走到厨房,向他们展示这条大蛇。
朋友们看到这么大的一条蛇,都惊呆了。连连向陈大伯竖起大拇指,纷纷向其问道:
“这么大的蛇,你是在哪搞得?”“这蛇得有足足三四斤吧?”
陈大伯也毫不忌讳,仔细的向他的朋友阐明了捡取大蛇的经历。
一时间,陈大伯家里的氛围好不热闹,在朋友欢声交谈之下,陈大伯将大蛇剁成了几段,扔到砂锅中煲了起来。
由于陈大伯之前和朋友们聚餐的时候也食过几次蛇肉,他也十分喜欢蛇肉的味道,而且也知道怎么收拾蛇肉,所以这次他预备煲汤,和朋友们好好饮上一顿。
不一会儿,蛇汤就被做好了,陈大伯迫不及待的将其端上了餐桌,和朋友们大快朵颐了起来。
这时候,其中的一个朋友突然问道:
“这到底是什么蛇,味道这么鲜美?不会有毒吧?”
说到这,陈大伯才想起来,刚才剁下的蛇头还厨房案板上没有处理掉,于是赶忙让朋友们先饮着,他自己则赶忙跑往厨房,预备将蛇头处理掉。
说起来陈大伯也算食过几次蛇了,他也知道一些蛇可能存在毒性,但是只要将蛇头妥善处置,就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可是就在陈大伯拿起蛇头,要将其丢掉的时候,恐惧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这颗蛇头,突然睁开眼睛,瞪着陈大伯,嘴巴一张一张的,向陈大伯喷出了几簇液体。
这时候陈大伯还没反应过来,他的左眼就被喷上了毒液,当时他就感觉到眼睛像火烧一般的疼痛,掌握不住地喊了出来。
这时候在外饮酒的朋友听到了动静,赶忙来到厨房查看情状,只见陈大伯捂着眼睛,十分的痛苦的说道:“蛇没死,蛇毒喷我眼睛里了。”
这时候朋友赶忙给陈大伯打了一盆清水,让他清理眼睛。之后在朋友的搀扶下,将陈大伯送往了医院。
好在处理的比较及时,蛇毒还没有进进陈大伯的眼底。又立刻来到医院救治,陈大伯的眼睛被保住了。
事后回想起来,陈大伯还是心有余悸,他很庆幸这次及早赶来医院,才保住了他的双眼。这次他向朋友们表达,以后再也不食蛇肉了。
首先在这里我们要敬告大家,依据我国最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一些野生蛇类已经被列为保护动物,所以野生的毒蛇是被禁止食用的,期看各位一定要保护野生动物。
而且,一些合法饲养的蛇类虽然可以食用,但是一定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才能保证蛇不会在没死透的情状下侵害到其他人。
那么这条蛇都被斩首了,仅剩下一颗头颅,为什么还会复活向人喷射毒液呢?
蛇头为什么会复活?
首先,毒蛇复活伤人的例子并不少见,早在2001年,广西的一位村民就将一条活着的眼镜蛇放进酒坛里炮制药酒。
而到了一年之后,这位村民开盖预备品味药酒的时候,坛子里的毒蛇突然蹿出,咬向了这位村民。这个村民当即就浑身僵硬地倒在了地上,之后送到医院也没有夺救回来。
在2016年的时候,广西的一名小伙,也是将被斩首的眼镜蛇头扔往垃圾箱中,被蛇头突然咬伤到右手。在中毒之后,仅仅过了几分钟,这名小伙就没有了心跳……
因此,毒蛇复活伤人的事件屡有发生,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死了的蛇真的会复活吗?
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邪乎,由于蛇是一种变温动物,它会随着环境的转变而对身体温度进行调剂。
同时在过于恶劣的环境之下,变温动物还会降低它的新陈代谢,从而减少身体对能量的消耗,以使得其能在各种环境下存活。
而上文中在酒坛里炮制的眼镜蛇,就是出于这样的机制,在酒缸里进行冬眠了,这时候的蛇几乎可以不食用任何食物,就可以存活很长的时间。
所以,该村民将活蛇放进酒坛,而开坛之后,眼镜蛇感受到温度的提升,复活过来进攻人类的事件就发生了。
山西省级科学期刊《科学之友》中“温血动物与冷血动物的生存之谜”一文就对冷血动物蛇类做出了详尽的解析:
蛇的身体构造和人类不同,它的神经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并不像人类一样全部依靠大脑进行掌握。
所以,当一条蛇的头部和身体被分开后,它们依然可以靠着单独的神经系统保持几个小时的生理反应。
这种状况我们平时在鱼类中也常见到,不少人会发现,一些鱼类即使被开膛破肚,依然还会在砧板上乱跳。
这时候鱼的大脑早已经死亡,但是机体还具有一些神经反射弧,所以还会存在这一定的神经反射。
因此,上文中陈老伯和受害的广西小伙,就是在死亡的蛇头还存在神经弧的情状下,被毒蛇的神经反射给进攻的。
对此,有人还曾做过严谨的实验,知名栏目组《好奇实验室》为了解密毒蛇死后伤人的真相,邀请“德清蛇王”杨洪昌一起对多条毒蛇进行测试。
首先,节目组预备了一条短尾蝮蛇,将这条蛇的头部斩首之后,和它的身体放在不同的玻璃箱中,以看察这条蛇的活动。
果然,被斩首的蛇不仅没有当即“死亡”,它的身体还在玻璃箱中不停的扭动,蛇头也在不停地上下咬合,仿佛在进攻着什么。
整个画面完全不符合我们的预想,十分的诡异恐惧,只见过了三四分钟,玻璃箱中的蛇身还在扭动,但是蛇头似乎略微清静了下来,仿佛真的死掉了。
这时候,杨洪昌拿着小树条伸向被斩首的蛇头,预备试探它是否真的死了,没想到刚一触碰到蛇头的嘴部,这颗蛇头就立刻活了过来,疯狂的向树条咬往,并分泌出毒液。
由此可见,即使是被斩首的蛇头,依然是十分危急的,假如没有专业人士的处理,我们很轻易被毒蛇侵害到。
接下来,杨洪昌又多次对蛇头和蛇身进行了测试,发现它们依旧对外来的刺激会有一定反映,这种状况一直继续了二十多分钟,这条蛇的反映才变得越来越弱,最终彻底死掉。
之后,节目组又分别预备了眼镜蛇和银环蛇,对它们做了和短尾蝮蛇一样的试验,事后结果展示,无论是那种毒蛇,在被斩首后都会有一二十分钟的神经反应。
同时杨洪昌还在节目中提到,以他普通的体会来看,蛇的存活时间又会受四周环境的影响而变动。
通常情状下,一条蛇被杀死之后,在一个小时之内都会存在一定的神经反射,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蛇的存活时长甚至会达到三四个小时。
而这次试验中的毒蛇,被斩首后二十分钟左右就失往了反应,这已经属于相当短的时间了。
笔者看点
对于死往的毒蛇,即使没有了任何的生命体征,我们也依然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随时可能复活过来,发起突然的袭击。
所以,没有专业人员的指挥,我们还是要对蛇类敬而远之。这不仅能提防蛇类对我们造成不必要的侵害,同时还可以保护这些珍惜的动物,从而保护生命的多样性,这将使我们与大自然更加协调的相处。
但是想要完全避免人类和蛇的接触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要如何有效的避免蛇类的进攻?而对于意外造成的蛇毒损伤,我们又要如何处理才更加科学呢?
蛇毒的正确处理方法
想要避免蛇类的袭击,首先我们要了解到这些蛇类的进攻方式,其中一些蛇主要是通过撕咬和缠绕进行进攻的。
所以,对于这一些的蛇类,我们要与其保持相应的距离,同时要避免一些大幅度的动作,以免惊扰到蛇类。
一般情状下,蛇类是不会对我们主动发动进攻的,但是假如碰到特殊的情状,可以运用四周石头和树枝吸引蛇的注重力,还可以用衣物等遮光物品,盖住蛇的视线,让蛇转移进攻目的。
同时,还有一些蛇类会喷射毒液,这种情状下,就需要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尽量穿着长衣长裤,避免皮肤特别是有伤口的皮肤裸露在外,让毒蛇的毒液进进体内。
最好在毒蛇频出的地带,携带好护目镜等防具,以免毒蛇在进行进攻时,将毒液喷射进我们的眼部,造成失明等严重后果。
在受到蛇类进攻时,我们可以沿着Z字形向上坡的方向逃离,切忌直跑或下坡跑,因为蛇的视觉较弱,只能在直线领域内看清物体,所以忽左忽右的跑动可以让蛇类丢失目的。
假如实在不幸被毒蛇咬伤,首先要将伤口近心端的部位用绳子或树条绑紧,即刻前往医院或蛇类研究中心,同时要记清进攻毒蛇的模样和花色,以便医护人员及时注射有效的血清。
另外,千万不要学习影视剧中那样,直接用嘴巴吸取受伤部位的毒血,这是十分不科学的做法。
依据《中国急救复苏与灾祸医学杂志》期刊“毒蛇咬伤的急救处理与并发症处理研究进展”文章中的看点。
毒蛇的毒液进进人体后会迅速的稀释,同时向多部位进行扩散,此时被咬伤的体表也会残留许多毒液,这时候假如贸然用嘴往吸毒,就会很轻易让毒液传散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比如人的口腔、食道或者胃部,都可能存在溃疡或者是出血症状,所以此时若吸取毒血,毒液就会通过这些伤口渗透到人体的更多部位。
所以,在碰到毒蛇咬伤的情状,一定及时就医,在专业人员的扶助下处理伤口,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蛇毒对人体的侵害。
参考文献
温血动物与冷血动物的生存之谜. 文蒂. 科学之友.
蛇能不食不饮而不死. 李军. 农业科技
冷血动物的感官[J]. 樱花.
说长道短“冷温血”[J]. 铭章. 科学大众.
毒蛇咬伤的急救处理与并发症处理研究进展[J]. 兰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祸医学杂志.
我国毒蛇的生物多样性[J]. 陆宇燕. 四川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