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伤人后,为何不能关起来,非要杀掉?专家的阐明让人冷汗直冒
引言
“真正的罪责发生在牢笼被打开之后”,什么事情一旦有了开始,接下来的发展趋势就很难再掌握,就如同法律的底线绝对不能突破一样。猛兽食人,也并非一开始就知道人肉好食,总回是在误打误撞的尝试之后才会发现人类既无强烈反抗能力、又由于油脂含量高盐分高而肉质鲜美这个事实。
在世界领域内,对猛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旦某只猛兽伤人并尝过人肉的味道后,就一定要将其击杀。
无论猛兽种类如何珍惜罕见,保护人类的安全才是最要紧的事,也许有人会觉得犯错的有可能并非猛兽,但事实是,人不能用属于社会的法律往衡量自然界发生的事。从1915年日本“狗熊杀人事件”到2016年我国“八达岭的猛虎伤人事件”,“噬人必杀”这一原则都被切实贯彻到底,不曾有过例外。
究竟,正是像第一个食螃蟹的人告诉世界这带壳的东西里躲着无穷美味一样,第一只食到人类新奇血肉的老虎或许也能将这条捕猎讯息传递给后代和族群中的同类。
刻在基因中的捕食动作
人类历史上并非没有天敌,在少灯少火、没有光亮的原始社会,人类驱赶野兽的唯一依靠也无法保护太久,黑暗中绿油油的眼神经常都在觅觅时机,往往一出手,就能够将齿根整洁没进人类的喉咙或颅骨。
展开全文
恐猫、剑齿虎...如今的猛兽身体里流传着上古绵延下来的捕食基因,这种基因滚烫而猛烈,不因为几世代的监禁与豢养有丝毫改变。古时有人养虎为患,也正是错估了猛兽们的天性。
在如今,我们凭借大脑的聪明生产出科技武器,野兽反而沦为弱势群体,被驱逐出野外,赶到钢铁城市中供人赏玩,我们高高在上地欣赏着看台上它们自相残杀,也走马看花路过监禁它们的铁笼。然而,在面对一只病恹恹的瘦虎,偶然间对上它的眼睛,你却还是会脊背一凉。
2016年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里行走的一名女游客和她的母亲,就无意中触碰过猛虎基因里的捕食开关。女游客在欣赏老虎身上油光水滑的皮毛时,不由自主下车看看,罔顾园区关于猛兽区严禁下车的规定,并对园区治理员和其他游客的警示充耳不闻,之后,兴奋的老虎将猎物扑倒在地,一口咬断了女游客的喉咙,女游客的母亲见状立刻下车往营救,然而照旧被老虎强大的力量撕裂了身体。
2017年1月29日,新年后的第一天,发生在宁波雅戈尔动物园的老虎咬人事件震动网络,一名男性游客通过翻越动物园围墙进进园内,妄图以此躲避购票,不料在翻越过程中失手,掉进虎园,被老虎咬伤后鲜血浸透了全身,经夺救无效在医院死亡。
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那头老虎,在事后消失于人前,再也没出现过;宁波雅戈动物园的那只老虎,被园方当场击杀。
是的,无论人类如何处于强势地位,科技发达,但本身的力量仍然极其有限,基因的限制决定了人类身躯孱弱,决定了老虎天生为捕猎而生。纵然虎落平阳,被牢笼和锁链禁锢,当人类赤手空拳面对它时,依然逃脱不了被瞬间扑杀的命运。
关于猛兽食人的抉择
人肉相比于动物和禽类并没有太多特殊营养价值,但脂肪占比含量显然要更高,据世界人口体脂含量测定数据,成年男人体脂率一般在15%左右,女人则在25%或更多,而人类日常实用的猪肉则仅在9%左右。盐分含量同理,由于人类是杂食动物,所食的食品又多为重油重盐类工业产品,体内自然含有更多盐分。
总体而言,人肉的营养价值较高,尽管体内多含有更重的化学毒素,但对猛兽而言,最大的优点还是——易捕捉。
上世纪二十年代,尼泊尔地区出现恶性猛兽伤人事件,凶手就是一只猛虎,这只雌性孟加拉虎在三年内捕食了近200人,由于它猫科动物的形体优势,来无影往无踪,又教为聪慧,尼泊尔派出了一支军队都未能成功对其进行剿杀。孟加拉虎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隐没,夜里出击,白天隐匿于东南亚繁茂的热带丛林中,一路逃到了印度境内。
印度为此组建了一支捕兽卫队,在猎户的指引下通过诱捕的方式,才终于挠到了这只狡诈的孟加拉虎。事后专家检测,这只猛兽的犬齿断裂了一只,使得它原本恐惧的咬合力大打折扣,为了生存需要,它就抉择了最轻易捕食的对象,人类。
人类一般聚集生活,村庄内人口密度极大,而薄薄的门板又无法有效提防老虎恐惧的力量,再加上热量高,足以储存起来作为口粮,反抗能力与植食性动物不一样,极其脆弱,是老虎在力量有损下最好的抉择。
在科技尚未发达的年代,我国东北境内也出现诸多东北虎暴起伤人事件,往往一个村子的壮年男性也只能做到将老虎吓走,而无法将其击杀或是活捉。面对这样老练的丛林猎手,人类在大自然中处于食物链低端。
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情状才有所好转。如今的老虎多被关在动物园里,所剩数量也极其稀少,可以说,假如游客遵守欣赏条例,就不会有生命危急。
食髓知味,不可放虎回山
但规则的存在始终有其道理,就如对于伤人老虎不可留,专家的阐明虽然让人直冒冷汗,但假如放任伤人老虎发展下往也属于合情合理。老虎一般不食人,是因为动物园有定时的肉类供养,老虎不伤人,是因为没必要。一旦游客触犯条例,对老虎造成“领地侵略感”,猛兽就不会对进攻者留情。
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假如第一个食用西红柿的人被毒死,那么西红柿对人类而言就会成为剧毒作物,其普及时间至少会推迟数十年。对老虎来说也是一样,正是因为伤人食人的老虎都被击杀,而目前又没有陆续捕食的必要,老虎才能与人类井水不犯河水。
在捕食者族群中,捕猎技能是代代相传的,雌虎会教导老虎如何捕猎,会示范不同动物的捕食方法,这是一种族群信息的传递。
人大可以放虎回山,然而,数年后,就会有另一只长成的幼虎知道,人类血肉廉价易得,毫无危急,油脂丰盛。这对没有反抗能力的单个人类来说,十分危急。唐代寓言小品《黔之驴》中,虎正是不知道驴的底细,才会遵照猎食者谨慎的原则,不对其进犯。
结语
世上的情状究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不断发展,人类从农业文明变成工业文明,又向科技文明进发,猛兽恐惧的肉体力量足以掀翻一个人甚至一群人,但无法对抗机械。枪、喷雾、电击器,人类依靠聪明发展的武装已经逐渐制霸了整个自然界,甚至让古代猖狂伤人的猛虎,也成为了被圈养在高台上供人欣赏的“稀有动物”。
如今的老虎,伤人食人大多是因为捕食不到人类聚居地的其他灭绝动物,或者因为被人类侵吞了领地,没有空间可供生存。地位的转变也让“噬人必杀”这条潜规则在逐渐淡化,相反,保护稀有动物的生存价值,成了人类努力的方向。
人类最终依靠聪明与文明,战胜了来自基因的威逼。也许未来,提起老虎,人们心目中浮现的词条,就只是“众多宠物或标本生物的一种”,伤人食人的恶性事件,则早就无迹可觅了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