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为何喊“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假如在前往购物的路上被人询问要往做什么,信赖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买东西。
对于这个回答,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十分熟悉,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购物会被称为买“东西”,却不是买“南北”呢?
同样是方向名词,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早在明朝的时候,朱熹也同样问过自己的学生,为何喊“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在众多学生都沉默不语的时候,一名10岁小孩一语道破,这也让众人了解了“东西”的具体含义究竟是什么。
程朱理学
关于这件事情,最早还要从程朱理学开始说起。
作为我国南宋时期闻名的思想家和教诲家,朱熹的聪明绝对是不容置疑的。不仅在传播教学方面十分出众,其个人的学识也让无数人心生感慨。
展开全文
在年仅十九岁的时候,朱熹就顺利考中了进士。
很多人或许不太理解这究竟是什么概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范进五十四岁中高中举人便陷进疯癫,可举人之后才是进士,从两人之间的浩大年龄差可以看出,用年少有为来形容朱熹,并不任何不妥。
等到范进还在为自己高中举人而开心的时候,朱熹早已功成身退,开始了自己的另一个人生目的。
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脱离了官场并真正接近民生以后才发现,人们厌恶学习这件事情,竟然已经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
对此,朱熹决定要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改变现状。
为了完成这一愿看,外人眼中德高看重的朱熹,重新做回了学生的身份,并且拜在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门下,期看能够对理学展开更加深进的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以后,朱熹对理学的熟悉也达到了宗师的高度,并促成了后世闻名的“程朱理学”的出现。
从此以后,朱熹尝试倡导教学,并亲自开始自己的教学生涯,而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才终于有机会重建。
关于“买东西”的故事,也正是在朱熹一次教学的过程之中出现。
五行之说
在一次教学过程之中,朱熹正在课堂上面授课。可以往授课之时,都会及时给出回应的学生们却并没有任何表达,这让朱熹大为恼火。
等他转头看了看学生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学生们都在盯着窗户外面看。
见此情景,朱熹也十分好奇,于是他连忙看向窗外,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如此吸引自己的学生。
随着学生的视线看往才发现,原来是一名风姿绰约的女子正挎着竹篮经过。
深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朱熹一瞬间便理解了自己的学生们为何心不在焉。
究竟相较于枯燥乏味的教学,淑女显然更轻易吸引学生的注重力。
可假如就这样放过这些学生,未免对他们太过宽容。于是朱熹便向学生们询问:这名女子可能会往做什么?
台下学生连忙夺答:女子手挎竹篮,多半是要往买东西。
朱熹陆续问道:那么为什么喊“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呢?
这个看起来十分荒唐的问题瞬间让学子们呆若木鸡,谁也不知道这究竟应该如何阐明,只是大家都这样说,不就已经是约定俗称的说法了吗?
哪里还有什么原因可循。好在众多学生冥思苦想之时,一名年仅十岁的学子站起来并表达:
依据五行之说,东方属木,对应竹篮;而西方属金,所买之物需要用金钱交换,因此称为买东西。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两者都无法用竹篮盛放,自然不能喊做买南北。
听到这个回答,朱熹大喜过看,连连赞扬。
在他看来,这名年仅十岁的学生,其学识或许远比那些年长的学生们更多。而其他学生也终于知晓在学习这一途,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除往这个故事里面的五行之说以外,“买东西”还有许许多多的阐明。
例如在东汉时期,东京洛阳和西都长安都有买东买西的说法,久而久之,也就演变成了买东西。
到了唐朝时期,因为设立了“坊市制度”的原因,长安城内只能在东市和西市购买货物,所以“东西”也就成了货物的代称。
类似于这样的阐明数不胜数,到了现代社会以后,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习惯性的沿用了下来。
不得不说,在这些细枝末节上面,古人对今人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