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畸形发展,问题出在哪?是禁,还是规范,传统告诉你!
彩礼为何畸形发展了?婚礼,本来重在礼上,礼的保护,物质条件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婚姻稳定的基础。现实情状是,凡是所谓的自由恋爱,在物质上没有达成,两个家庭一致的,甚至先上车后买票,裸婚的,很少能长久。
传统婚礼,及地方婚姻制度,在保护家庭稳定上是相当齐备的。
首先就是,婚前不能在一起,连相见都难。为什么呢?食色性也,男女相见,情投意合,身体需要,哪有不发生激情的。所以,定了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双方父母把握决定权,这样,就能更好的解决,年轻人的轻率大意。也能避免,婚前乱伦。父母都是过来人,人生体会丰盛,两个家庭甚至家族的结合,就避免了门不当户不对的现象产生,减少了,因为物质条件及其它综合条件上的不般配,而产生的诸多问题。
时下,产生彩礼问题,很多情状下是,男女自由恋爱,两个家庭事先没有了解,从而让彩礼成为了男方负担。多半是,男方经济条件差,女方父母,没有安全感,从而索要,事先为女儿争取到一笔钱。真正,女方父母,自己要这笔钱,给儿子结婚的不多。
传统婚姻讲六礼,有六个环节,每个环节,不能模糊。即:纳摘、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摘,男方家请媒人往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往求婚。问名,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赞同。
亲迎,婚前一两天女方送嫁妆,展床,隔日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这六个环节,都有礼,实与虚,文与物,形与质都有。实际上是两个家庭与家族,进行了解、沟通、磨合的过程,最终才迎娶。所以,古称,女子出嫁曰回,没有礼的支撑,女子怎么有回属感?没有这些礼,男方怎么尊重女方?
展开全文
按照《礼记·士昏礼》是这样的:
实际上,就是通过,这样严厉严谨的程序及礼奉,来规范、约束双方的行为,从而确保婚姻的严厉性与稳定性。虽然,后世,多有转变,有所损益,但总体上,婚礼还是遵循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直到清末民初,西方文化价值看冲击之前。
传统婚书是这样的,看王羲之、程颐、苏轼,文到礼到
程颐、苏东坡,都在各自的子女的婚礼中,亲写过婚书。这样的文,一方面是程序文书,更新的的是,书面约束,变相的合同。一经发出,对人对己都是有道德约束的,因为文的背后是,圣贤礼节。
当今,婚礼,剥离了传统文化,剥离文教与礼教的内核,只有无衣裸的彩礼索取,既没有两家的深度沟通,相互信赖,自然变成了单纯的经济博弈,当然要出乱子。一旦争利为先,一不合,酿成凶杀案,也时有闻见。古人讲财不外露,迎亲之前就下聘礼了,当今只剩下酒席与钱了,一股脑地在婚礼当天显现,还大肆渲染,鼓吹,以为很有面子,当然,成为不良习俗了,人人喊煞了。
复兴文言,振兴文教,不懈创作,远迩不论,人物无别,一次关注,一文需求,就是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