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珍躲上品高古瓷鉴赏
彩色釉陶骆驼隋
高47.3厘米,长50.9厘米
这件作品制造非常精美,骆驼的形态十分生动。这件作品早年在河南洛阳出土,
当时出土了两件,这一件被带到北京,由于这件陶骆驼被打成了碎片,所以就由
上海博物馆老的修复师傅来修复,修复师完美地复原了陶骆驼的神韵。这件作品
制造水平非常高,我们都知道唐三彩十分有名,但是在隋代已经有了这么高的制
作水平了,这件作品就是当时的佼佼者。
邢窑白釉穿带壶
唐
高29.5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13.5厘米
展开全文
外翻唇口,直颈、长圆形扁腹,肩、下腹各安放穿带孔两个,腹部正背均有直凹
棱两道大圈足。通体施白釉,胎体细白,釉层匀净。此器制造规整,形制浑厚稳
重,胎体雪白细润,是北方白瓷上品。同类造型作品在北方邢窑、定窑中均见发
现,但似此壶之精湛的器物极难见到。
定窑“官”字款划花莲瓣纹盖罐
五代
高7.8厘米,口径5.7厘米,腹径9.2厘米,底径5.5厘米
此器制造工整,胎薄而质坚,釉色温润如玉。充足顺畅的花纹更具有定窑白瓷的
特征。底部有“官”字款,属于定窑器中的精品。定窑器中发现的碗、盘、瓶居多
,南北各地有“官”字款的碗或盘也屡有发现,而罐仅此一件,故此器尤为宝贵。
白釉镂雕宫殿人物枕
五代
高13.6厘米,长22.9厘米,宽18.4厘米
这件瓷枕通体施白釉,釉面滋润,聚釉处呈淡水绿色,玻璃质光很强,胎体细腻
雪白。枕面作如意头形,其上刻满密而顺畅的缠枝花卉纹,两侧微上翘,下承仿
木结构建筑的宫殿形平座,门窗门拱、基址台阶均雕刻得形象逼真,殿宇前门紧
闭,后门半开,一人侧立于门前,造型新颖,独具匠心。方座底部无釉,附着有
褐色细砂,中心有一小孔。瓷枕在唐代已有所见,宋、金时广为时髦,而如此镂
雕殿宇式人物的瓷枕,则较为罕见。其胎质、釉色和精湛的雕塑技艺与五代至北
宋早期的定窑瓷器的特征一致。国内收躲中仅见此一件。
钧窑鼓钉洗
北宋
高9厘米,口径24.3厘米,底径17.2厘米
该器物内壁施天蓝色釉,外壁呈玫瑰紫色。器身以鼓钉和弦纹作装饰。下承如意
式三扁足。为宫廷用器。钧窑是北宋及金代的闻名瓷窑之一,有官钧和民钧之分
,官钧瓷窑址在现在的河南禹县,当地因古属钧州而得名。钧窑器釉色以蛋白石
光泽的蓝色为基调,具有乳浊状和不透明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有多种转变,主
要色调是月白、天蓝和玫瑰紫。
汝窑盘
北宋
高2.9厘米,口径17.1厘米,底径9.1厘米
此盘满釉支烧,细纹开片,釉呈淡青色,素雅清丽,是传世汝窑的典型器。汝窑
堪称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北宋徽宗时开始在汝窑烧造官窑器皿,因烧造时间短,
传世器物很少。汝窑瓷器做工均极其精致。胎质细腻,多呈香灰色。釉色则有天
蓝、天青、粉青等。多数盘、洗、碗等器均为裹足支烧,底部留有细小支钉痕,
俗称“芝麻钉”。
建窑“进盏”
宋
高6.1厘米,口径12.6厘米,足径4厘米
宋代的建窑是福建地区生产的非常有特色的品种,都是用黑釉装饰。宋代的皇家
贵族之间时髦斗茶,看谁的茶痕迹留存时间长,所以要用黑颜色的瓷器来突出白
色的茶末。建窑就在这一时期时髦开来,后来还大量流传到日本。上博的这件盏
在底部有“进盏”,阐明是进贡到皇宫的作品。黑釉以铁为呈色,福建地区土含铁
量高,釉面铁分子达到饱和后会产生析出现象,釉面会出现兔毫、窑变等装饰,
这件盏就是兔毫的装饰,类似于兔背上的毫毛。
郊坛下官窑双耳炉
南宋
高12.8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5.1厘米
1952年上海青浦任氏墓出土
器呈直口,长颈,鼔腹,圈足,口部有对称管状双耳。外壁施青釉,釉色呈青灰
色,釉面有开片纹。口面和圈足显现出官窑特有的“紫口铁足”的特征。官窑应分
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杭州的郊坛下官窑和乌龟山官窑都属于南宋官窑。此器属
于南宋官窑的产品,造型古朴典雅,胎薄体轻,胎质精美,釉质肥厚光润,细腻
平滑,为官窑之精品。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宋
高4.8厘米,口径23.2厘米
敝口,弧腹,圈足。釉色白中泛黄,略带粉质感,圈足满釉,为覆烧器,芒口包
银边。盘内印云龙纹,云气缭绕,龙身屈曲腾越于云雾之中,龙鳞宛然,神韵飘
逸,宋代定窑印花器,技法源自定州缂丝,精致而臻完美之境。此器工艺精绝,
包有银口,当为宫廷御器。
哥窑五足洗
南宋
高9.2厘米,口径18.8厘米
圆唇,直腹,平底,内有矮圈足不着地。口沿饰乳钉五枚,下承五个如意形扁足
,内心有六个支钉痕。胎厚釉润,釉呈米黄色,釉面密布大小开片。黑色大开片
和黄色小开片纵横交织,称为“金丝铁线”。整件器物制造规整,造型端庄典雅,
是一件典型的哥窑传世品。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也是其中唯一未发现窑址
的名窑,是我国陶瓷史上是一大悬案。
磁州窑白釉褐彩鹡鸰图虎枕
金
高12.8厘米,长39.6厘米,宽19.5厘米
枕形成卧虎形,虎背平整作为枕面。灰胎,施白色化妆土。枕面作腰圆形,内以
黑彩绘鹡鸰图,具有典型的中国写意画风尚,笔法潇洒自如。虎头及身以黑彩描
绘毛发和斑纹,除眉、眼、口、牙几处用极浅而薄的褐色轻凃外,余皆罩以较深
的褐色。最外施透明釉。通气孔设在虎的双耳上,十分巧妙。枕底露胎,墨书
“大定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张家”。虎枕是磁州窑的典型产品,或内外均有收躲。枕
面装饰有花卉、湖石等形式转变。但带纪年款者则极少见。
白瓷莲花口弦纹六管瓶
长颈,莲花口,肩部有六个小罐,釉色莹润、胎体细腻雪白。这件作品是上海博物馆十分重要的躲品,不过这件躲品的窑口专家们还有争议,从装饰技法和釉的特征来看,应为北方某窑口所生产。这种造型的器物的功用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课题,对于我们了解当时人们是审美及生活方式都有很大扶助。
吉州窑木叶纹盏
碗内贴一树叶作装饰,经高温一次性烧制,制造简便易行,纹饰独树一帜。它足够地反映了宋代吉州窑精湛的制瓷水平。宋代斗茶之风盛行,以吉州窑和建窑为代表的窑场得到很大发展。地处江西吉安永和镇的吉州窑,为宋代南方重要瓷窑,所烧产品有青白瓷、黑釉瓷、彩绘瓷等,尤以后二者最为闻名。黑釉瓷摘用贴花、刻花、彩绘、洒釉等方法,创作出许多新颖而又自然的纹饰,特殊是木叶纹和剪纸贴花工艺,具有特殊的艺术风尚,为代表性产品。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三足炉
此器口沿外折,短颈,扁形鼔腹,腹底有等距离三足。胎质雪白坚硬,釉呈梅子青色,温润如玉,肩部凸起弦纹一周,腹部凸起三棱延至足部,凸起处釉薄成白色,是有意识的显露其白色胎质,俗称“出筋”。这是龙泉窑青瓷渲染釉色青翠和胎质纯净的特殊技法,烧制难度很大。此器造型端庄古朴,色泽典雅,纹饰简洁,给人一种坚实有力的感觉,足够体现出南宋龙泉窑精湛的制瓷技艺。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始烧于唐,北宋时期产品依然深受越窑影响,釉多呈青黄色。南宋时期创烧的粉青、梅子青品种代表了古代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许多产品摘用多次施釉方法,釉色葱翠,鲜丽夺目
唐越窑海棠式大碗
唐代瓷器中碗的口沿转变最大,特别唐代后期出现边沿起伏、似出水荷叶的荷叶形碗,形如盛开海棠花的海棠式碗等。此碗作四棱海棠式,口微敛,外撇圆足。碗内心有支钉痕16个。灰白色胎,通体施青釉,釉微闪青色。从浙江慈溪上林湖唐代越窑窑址看,海棠式碗在当时有一定的烧造量,但无论出土品还是传世完全实物,类似这样的大碗均十分少见
彩色釉陶骆驼隋
高47.3厘米,长50.9厘米
这件作品制造非常精美,骆驼的形态十分生动。这件作品早年在河南洛阳出土,
当时出土了两件,这一件被带到北京,由于这件陶骆驼被打成了碎片,所以就由
上海博物馆老的修复师傅来修复,修复师完美地复原了陶骆驼的神韵。这件作品
制造水平非常高,我们都知道唐三彩十分有名,但是在隋代已经有了这么高的制
作水平了,这件作品就是当时的佼佼者。
邢窑白釉穿带壶
唐
高29.5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13.5厘米
外翻唇口,直颈、长圆形扁腹,肩、下腹各安放穿带孔两个,腹部正背均有直凹
棱两道大圈足。通体施白釉,胎体细白,釉层匀净。此器制造规整,形制浑厚稳
重,胎体雪白细润,是北方白瓷上品。同类造型作品在北方邢窑、定窑中均见发
现,但似此壶之精湛的器物极难见到。
定窑“官”字款划花莲瓣纹盖罐
五代
高7.8厘米,口径5.7厘米,腹径9.2厘米,底径5.5厘米
此器制造工整,胎薄而质坚,釉色温润如玉。充足顺畅的花纹更具有定窑白瓷的
特征。底部有“官”字款,属于定窑器中的精品。定窑器中发现的碗、盘、瓶居多
,南北各地有“官”字款的碗或盘也屡有发现,而罐仅此一件,故此器尤为宝贵。
白釉镂雕宫殿人物枕
五代
高13.6厘米,长22.9厘米,宽18.4厘米
这件瓷枕通体施白釉,釉面滋润,聚釉处呈淡水绿色,玻璃质光很强,胎体细腻
雪白。枕面作如意头形,其上刻满密而顺畅的缠枝花卉纹,两侧微上翘,下承仿
木结构建筑的宫殿形平座,门窗门拱、基址台阶均雕刻得形象逼真,殿宇前门紧
闭,后门半开,一人侧立于门前,造型新颖,独具匠心。方座底部无釉,附着有
褐色细砂,中心有一小孔。瓷枕在唐代已有所见,宋、金时广为时髦,而如此镂
雕殿宇式人物的瓷枕,则较为罕见。其胎质、釉色和精湛的雕塑技艺与五代至北
宋早期的定窑瓷器的特征一致。国内收躲中仅见此一件。
钧窑鼓钉洗
北宋
高9厘米,口径24.3厘米,底径17.2厘米
该器物内壁施天蓝色釉,外壁呈玫瑰紫色。器身以鼓钉和弦纹作装饰。下承如意
式三扁足。为宫廷用器。钧窑是北宋及金代的闻名瓷窑之一,有官钧和民钧之分
,官钧瓷窑址在现在的河南禹县,当地因古属钧州而得名。钧窑器釉色以蛋白石
光泽的蓝色为基调,具有乳浊状和不透明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有多种转变,主
要色调是月白、天蓝和玫瑰紫。
汝窑盘
北宋
高2.9厘米,口径17.1厘米,底径9.1厘米
此盘满釉支烧,细纹开片,釉呈淡青色,素雅清丽,是传世汝窑的典型器。汝窑
堪称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北宋徽宗时开始在汝窑烧造官窑器皿,因烧造时间短,
传世器物很少。汝窑瓷器做工均极其精致。胎质细腻,多呈香灰色。釉色则有天
蓝、天青、粉青等。多数盘、洗、碗等器均为裹足支烧,底部留有细小支钉痕,
俗称“芝麻钉”。
建窑“进盏”
宋
高6.1厘米,口径12.6厘米,足径4厘米
宋代的建窑是福建地区生产的非常有特色的品种,都是用黑釉装饰。宋代的皇家
贵族之间时髦斗茶,看谁的茶痕迹留存时间长,所以要用黑颜色的瓷器来突出白
色的茶末。建窑就在这一时期时髦开来,后来还大量流传到日本。上博的这件盏
在底部有“进盏”,阐明是进贡到皇宫的作品。黑釉以铁为呈色,福建地区土含铁
量高,釉面铁分子达到饱和后会产生析出现象,釉面会出现兔毫、窑变等装饰,
这件盏就是兔毫的装饰,类似于兔背上的毫毛。
郊坛下官窑双耳炉
南宋
高12.8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5.1厘米
1952年上海青浦任氏墓出土
器呈直口,长颈,鼔腹,圈足,口部有对称管状双耳。外壁施青釉,釉色呈青灰
色,釉面有开片纹。口面和圈足显现出官窑特有的“紫口铁足”的特征。官窑应分
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杭州的郊坛下官窑和乌龟山官窑都属于南宋官窑。此器属
于南宋官窑的产品,造型古朴典雅,胎薄体轻,胎质精美,釉质肥厚光润,细腻
平滑,为官窑之精品。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宋
高4.8厘米,口径23.2厘米
敝口,弧腹,圈足。釉色白中泛黄,略带粉质感,圈足满釉,为覆烧器,芒口包
银边。盘内印云龙纹,云气缭绕,龙身屈曲腾越于云雾之中,龙鳞宛然,神韵飘
逸,宋代定窑印花器,技法源自定州缂丝,精致而臻完美之境。此器工艺精绝,
包有银口,当为宫廷御器。
哥窑五足洗
南宋
高9.2厘米,口径18.8厘米
圆唇,直腹,平底,内有矮圈足不着地。口沿饰乳钉五枚,下承五个如意形扁足
,内心有六个支钉痕。胎厚釉润,釉呈米黄色,釉面密布大小开片。黑色大开片
和黄色小开片纵横交织,称为“金丝铁线”。整件器物制造规整,造型端庄典雅,
是一件典型的哥窑传世品。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也是其中唯一未发现窑址
的名窑,是我国陶瓷史上是一大悬案。
磁州窑白釉褐彩鹡鸰图虎枕
金
高12.8厘米,长39.6厘米,宽19.5厘米
枕形成卧虎形,虎背平整作为枕面。灰胎,施白色化妆土。枕面作腰圆形,内以
黑彩绘鹡鸰图,具有典型的中国写意画风尚,笔法潇洒自如。虎头及身以黑彩描
绘毛发和斑纹,除眉、眼、口、牙几处用极浅而薄的褐色轻凃外,余皆罩以较深
的褐色。最外施透明釉。通气孔设在虎的双耳上,十分巧妙。枕底露胎,墨书
“大定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张家”。虎枕是磁州窑的典型产品,或内外均有收躲。枕
面装饰有花卉、湖石等形式转变。但带纪年款者则极少见。
白瓷莲花口弦纹六管瓶
长颈,莲花口,肩部有六个小罐,釉色莹润、胎体细腻雪白。这件作品是上海博物馆十分重要的躲品,不过这件躲品的窑口专家们还有争议,从装饰技法和釉的特征来看,应为北方某窑口所生产。这种造型的器物的功用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课题,对于我们了解当时人们是审美及生活方式都有很大扶助。
吉州窑木叶纹盏
碗内贴一树叶作装饰,经高温一次性烧制,制造简便易行,纹饰独树一帜。它足够地反映了宋代吉州窑精湛的制瓷水平。宋代斗茶之风盛行,以吉州窑和建窑为代表的窑场得到很大发展。地处江西吉安永和镇的吉州窑,为宋代南方重要瓷窑,所烧产品有青白瓷、黑釉瓷、彩绘瓷等,尤以后二者最为闻名。黑釉瓷摘用贴花、刻花、彩绘、洒釉等方法,创作出许多新颖而又自然的纹饰,特殊是木叶纹和剪纸贴花工艺,具有特殊的艺术风尚,为代表性产品。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三足炉
此器口沿外折,短颈,扁形鼔腹,腹底有等距离三足。胎质雪白坚硬,釉呈梅子青色,温润如玉,肩部凸起弦纹一周,腹部凸起三棱延至足部,凸起处釉薄成白色,是有意识的显露其白色胎质,俗称“出筋”。这是龙泉窑青瓷渲染釉色青翠和胎质纯净的特殊技法,烧制难度很大。此器造型端庄古朴,色泽典雅,纹饰简洁,给人一种坚实有力的感觉,足够体现出南宋龙泉窑精湛的制瓷技艺。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始烧于唐,北宋时期产品依然深受越窑影响,釉多呈青黄色。南宋时期创烧的粉青、梅子青品种代表了古代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许多产品摘用多次施釉方法,釉色葱翠,鲜丽夺目
唐越窑海棠式大碗
唐代瓷器中碗的口沿转变最大,特别唐代后期出现边沿起伏、似出水荷叶的荷叶形碗,形如盛开海棠花的海棠式碗等。此碗作四棱海棠式,口微敛,外撇圆足。碗内心有支钉痕16个。灰白色胎,通体施青釉,釉微闪青色。从浙江慈溪上林湖唐代越窑窑址看,海棠式碗在当时有一定的烧造量,但无论出土品还是传世完全实物,类似这样的大碗均十分少见。
温馨阐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原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