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真迹证实,赵孟頫在要害时刻力挽狂澜
清代书法家梁巘在总结历代书法的主要特征时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这种总结可谓是恰到好处。总的看来,还是唐人最高明,晋韵如同海上仙山,渺不可觅;但是究竟有法度可依,所以唐人掀起一场全民学王的风潮。
但是宋人就不情愿受束缚,他们要摆脱这镣铐。苏轼天纵英才,老夫聊发少年狂,大喊一声,“我书意造本无法”,应者云从。宋人将情感的表达放在重要位置,就不情愿辛劳追随法度,这也造成了宋代没有什么楷书大家,几乎全部以写行书出名。而且,尚意也只有宋四家这样的高手才能操作得恰到好处。到了后期,走上一条乖张躁露的道路。假如沿着这条道走下往,结果可参考今天的日本。连发布新年号这样重大的活动,也拿不出一张像样的字来。
幸亏中国出了一个赵孟頫,在书法衰落的要害时刻力挽狂澜,重新提出“师法古人”的号召,力主学习魏晋的气韵和唐人的法度。其书法主张不仅笼罩当时,更是影响后世。从一个角度可见其影响,中国书法的楷书四大家有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赵孟頫能摆脱时代的包袱跳过宋人直接和唐人并列,足见其成就之高。
今天我们重点来看赵孟頫临王献之的《洛神赋》,传世至今的赵书洛神赋就有好几本,其中最闻名的有三个。
其一是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躲本
赵孟頫书《洛神赋》,©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开全文
赵孟頫书《洛神赋》,©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赵孟頫书《洛神赋》,©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这件作品结体宽博,已经显现出常见赵书所见的劲媚之态,且一些字还能看到早年他学习宋高宗时候的书法基础,自己的风尚还没有完全显现。
四十六岁,赵孟頫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蜕变。
大德四年,他为盛逸民所书的《洛神赋》足可见这一点。这几年,几乎是他人生中书写状态最好的几年。不信你往看台北故宫躲的大德五年所写的《前后赤壁赋》,分行布白疏朗从容,用笔圆润遒劲,宛转流美,风骨内含,神彩飘逸,尽得魏晋风流遗韵。
赵孟頫《赤壁赋》,©天津博物馆
为盛逸民书写的这卷《洛神赋》是赵孟頫长期临摹古人范本后融会贯通形成自己风尚的代表作,笔意婉转,遒媚多姿,几近于完美的状态。我们节选出洛神赋十三行的高清选字,这是目前为止最清楚的真迹图片资料,独家首发。信赖各位看完更能体会赵书的无懈可击。
赵孟頫《洛神赋》,局部,©天津博物馆
第三件赵孟頫的《洛神赋》卷,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收躲。这件作品共80行,末署款“子昂”。但没有年款。不过笔画又比前面两件《洛神赋》肥厚丰润了,显然年代应该晚于上面两件。
赵孟頫《洛神赋》,©故宫博物院
虽然这件《洛神赋》笔画虽然肥厚,但是使转自如,圆润灵秀、密中有疏,毫无臃肿之态。王铎对它爱得不行,在卷后跋云:“此卷审看数日,鸾飞蛟舞,得二王神机者,文敏一人耳。”这样还不过瘾,一年后在前隔水又跋了一段:“光怪夺目,真沉泗之鼎,复现人间!”
赵孟頫《洛神赋》,©故宫博物院
最后,将这三件洛神赋按照时间先后从右到左依次排列。赵孟頫习书过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一目了然。
赵孟頫《洛神赋》三种
假如将书法比作美人的话,那么魏晋时期的书法则如才女谢道韫一样,活泼可爱,不加修饰。唐代的书法应该是杨贵妃,大度庄重。到了赵孟頫,则是在这二者的基础之上再加上了美颜效果,清新温存,毫无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