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钢笔,匠心筑梦60载
半月谈记者 管建涛 孙晓宇
初春时节,乍热还冷,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81岁的李义泉向远道而来的记者打开他随身携带的皮包——那里面装着他数十年来倾心创作的钢笔画代表作品,并如数家珍地给记者讲述起画作背后的故事。
李义泉正在作画。受访者供图
玲珑一支笔 画出万千情
钢笔画属素描的一种,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其特征为用笔果敢肯定,线条刚劲顺畅,黑白对比强烈……许多欧洲古典文学作品的插图均摘用钢笔画。毕加索等不少画家均精于钢笔画创作,并有佳作传世。
虽然钢笔画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但在李义泉的他的画作中,笔触到处,无数线条丰盈了画面,衬托出所画建筑物的一草、一砖、一瓦……画作的层次、明暗都跃然于纸上。“我要不断调整握笔的角度、用笔的力度和速度,画出不同粗细的线条,以表现出深浅不同、远近不同,还要展现建筑素材质感的不同。”李义泉介绍绘制钢笔画的诀窍。
展开全文
李义泉画作《寂静的山村》。受访者供图
“早年间在广西一所艺术学院学习美术的姐夫,是我绘画路上的领路人。”李义泉说,他十几岁时就开始旁听姐夫在群众艺术馆授课,心中对绘画的热爱也就此萌发。
课上学习绘画后,李义泉便迫不及待地操练起来。他拿着红、蓝两种颜色的铅笔四处写生,画山、画水、画桥……
在勃利县师范学校求学期间,李义泉曾担任校办美术工厂的副厂长,负责制造石膏模型,这让他对绘画有了更加深刻的熟悉。
21岁那年,他进进勃利县文化馆工作,开始了一段长达60年的钢笔画绘画之旅。工作中接触到的中国画和版画,对他形成至纯至朴、扎实细腻的绘画风尚颇有裨益。在李义泉的钢笔画中不难发现上述两种绘画的影子。
李义泉画作《小溪映青松》。受访者供图
他所画的镜泊湖景区吊水楼瀑布,波涛翻滚,浩浩汤汤,充盈着倾泻而下的唯美和动感,将中国山水画的风韵兼收并蓄。以伊春汤旺河石林为对象的画作,则用坚硬、冷峻的线条,刻画出石林四壁的陡直如削,蕴躲着版画精雕细琢的神摘。
李义泉的画作中不乏满族民居、朝鲜族民居、各式农家院等民居。他还用画笔描绘扒苞米、摘摘万寿菊、拣选烟叶等火热的劳动场景。黑龙江特殊的风土人情在一张张钢笔画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义泉画的一处苗圃。受访者供图
李义泉说,钢笔画富有艺术表现力,其或凝重或飘逸,或疏密或浓淡的线条,都宣泄了自己创作时的思想、情感和心绪。他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付诸笔端,留在纸上。
李义泉画笔下的勃利县雪后山村。受访者供图
“抉择画钢笔画主要是因为方便,兜里揣着一个速写本,走到哪就能画到哪。”李义泉说,自己频繁下乡工作,钢笔、纸本成为他最方便的艺术创作手段。
一次他看到镇里的农贸市场布满烟火气,别有一番景致,就拿出本信手画了起来。随着画作完成,钢笔笔帽缓缓合上的瞬间,成就感溢于言表。
靠着这份热爱,李义泉一画便是60年,创作了3000余幅画作,为七台河这座东北煤城注进了更多艺术气息。
李义泉画笔下的一处公园小路。受访者供图
走出小城,用钢笔画就黑土地
2002年从七台河市群众艺术馆退休后,李义泉得以更加从容地前往自己想要往的地方,用画笔来笔录各地的名山大川、历史遗迹和旖旎风景,20余年间从未间断。
李义泉身材清瘦笔挺,尽管年逾八旬,言谈间仍中气十足。他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曾保持着1米85的当地跳高纪录。退休后,他骑着自行车到处摘风,曾骑行100多公里往画画。
李义泉画笔下的黑瞎子岛。受访者供图
每年往外地摘风两次,每次一个多月,已成为他多年以来的习惯。黑龙江省十三个地市的标志性景看也就此被他的画笔所偏爱。用精湛的画作展现遗迹的历史沧桑与时代风貌,传承红色基因,成为李义泉的创作取向之一。
黑龙江有着丰盛的抗联文化资源,以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遗址遗迹、纪念场馆等遍布全省。他曾踏访白山黑水,追觅赵一曼、赵尚志等东北抗联英雄的战斗足迹,顺畅的笔锋下,尽显红色历史遗迹。
“虎头要塞、东宁要塞我都往过,我还专程往过吉林省靖宇县杨靖宇将军的殉国地。”李义泉说,当时正值他为《七台河日报》开设的红色旅游专栏供稿,每星期推出一幅画作并配文,展现各地的红色遗迹。正是那段“每周一稿”的时光,让他有机会前往各个红色历史遗迹摘风,创作出大量画作。
李义泉画的绥芬河大白楼。受访者供图
一幅喊“绥芬河大白楼”的画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作描绘的是一座被绥芬河当地人称作“大白楼”的建筑,建于1903年,布满俄式风情,是绥芬河红色交通线旧址,曾作为中共六大代表在绥芬河出进境时使用的落脚点。如今,它已成为“绥芬河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再现绥芬河秘密交通线的红色历史。
李义泉当年觅觅“大白楼”颇费周折。“当年这里还没有对外开放,我在四周兜兜转转也觅觅未果,最后猛然发现建筑竟被眼前的树挡得严严实实。”李义泉说,与这一建筑不期而遇着实布满机缘与惊喜,他抉择适宜的角度,斟酌着光和影,专心完成创作。斗篷式的屋顶、工艺考究的窗楣、精雕细琢的回廊……透过他的画作,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这座百年俄式建筑的神韵。
李义泉画笔下的中国雪乡。受访者供图
李义泉的画作多为风景静物,很多时候需要清除游人对画面的骚乱。“当年我画兴凯湖的时候,正值11月份,早上4点多就来到湖边。”李义泉说,旭日初升赋予他更多灵感,而相对清静的环境让他更能心无旁骛,将当时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想与创作有机合成。
“一直都是自己出往,也没个志同道合的伴儿。”李义泉说,只身前往外地,要忍受旅途中的孤独。往一些要塞、秘营写生时,他一个人走在山野之中,曾不慎掉进山中土洞,也与野生动物“相遇”。李义泉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但看着一张张画作,所有的顾虑早已烟消云散。
李义泉画笔下的黑龙江畔。受访者供图
壮美的大界江、广袤的大森林、肥沃的大湿地、神异的大冰雪……李义泉随心所至,用双脚丈量着这片挚爱的黑土地。他翻越巍峨的大小兴安岭,将春天的万树新绿、夏天的莽莽林海、秋天的五花山色、冬天的林海雪原收进眼底、融进画作。
匠心绘画终迎“高光时刻”
2018年,正值家乡勃利县建县100周年,他从创作的3000余张画作中,精选136幅形成作品集出版。作品集设计质朴、装帧精美,每页都配有画作的中英文简介。
快速翻动李义泉的作品集,136幅作品一步一景,从眼前快速闪过,仿佛是一部万花筒,巧妙串联起了黑龙江这片土地上的名山胜水,让人如同云程万里,置身一场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黑龙江风情之旅。
黑龙江省美术馆举办的李义泉钢笔写生作品展。受访者供图
往年8月5日,在黑龙江省美术馆一号展厅,李义泉钢笔写生作品展开幕。在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中,他的101幅钢笔画作品在黑龙江省会哈尔滨亮相。李义泉也成为七台河市艺术家群体中首位在黑龙江省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的人士。
这是黑龙江省美术馆建馆60年来第一次主办钢笔写生作品个展。黑龙江省美术馆馆长张玉杰将展览命名为——素笔丹心。“素,有素描、纯朴之意,李义泉用纯朴的心、纯朴的画面语言,往探觅至纯至朴的艺术道路,画作十分具有感染力,凝聚了他对黑龙江这片土地炙热而又深沉的爱。”
张玉杰说,李义泉的画作笔录个人经历也笔录历史,这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性和价值所在,他们愿为此类优异群众艺术作品搭建展示平台,让作者深进生活、表现家乡的情怀被更多参看者和美术工作者所学习。
李义泉画作《大雪通天屯》。受访者供图
“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只身一人身背画夹,遍访黑龙江的知名景点和红色抗联文化纪念地,用一支钢笔将黑龙江的风土人情尽收眼底,均进画中。”七台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孙虹说,他将笔触伸向了英雄沉睡的大地,彰显了这位从艺60年的文化老兵的初心。
七台河是一座因煤而起、因煤而兴的城市,具有多年的煤炭开发历史。同时,这里也是一座布满运动底蕴与基因的城市,走出了杨杨、王濛等多位世界冠军,被授予“冬奥冠军之城”的称号。
李义泉画的七台河市冠军楼。受访者供图
“今年七台河市将迎来晋升为省辖市40周年,我预备开办一场以‘素笔龙江情,大美冠军城’主题的画展,为建市40周年献礼。”李义泉说,他已经积存了80余张这个主题的画作,将陆续创作20余幅,今年集中展出,展现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新风貌,以及深厚的煤炭文化积淀和锐意进取的冠军气质。
用热爱铭刻岁月,用匠心笔录时代的变迁和发展。“钢笔画扶助我留住一份记忆,让自己往慢慢回味,重温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感,笔录黑龙江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巨变。”李义泉说,他预备带上钢笔再出发,像徐霞客一样行走天下,趁着身体还硬朗多出往看看,在时代变迁中留住年代、历史记忆。 编辑: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