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江河的出色“升级”
跨越江河的出色“升级”
——走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淮安段
□中国水利报江苏摘访组
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一只只休憩的水鸟,不时从湖面上飞过。站在岸边,迎面吹来的阵阵微风,夹杂着菊花的清香,沁人心脾……
风景秀丽的江苏省淮安市白马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成了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的网红景点。
“前些年白马湖湖水发黑,水面上垃圾漂浮。”白马湖规划建设治理办公室副主任刘书苏指着眼前清亮无垠的白马湖说。2009年,白马湖被确定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过境通道和淮安市中心城区备用水源地。然而,当时这个过境通道却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过境通道的水质假如出了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效益必将大打折扣。“这是一场硬仗!必须确保清水从这里流出往!”淮安市水利局党委副书记庄德勤回忆说。2010年,淮安市启动白马湖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工程。2013年,白马湖跻身全国15个重点保护湖泊之列。
展开全文
对这场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淮安集中全力、志在必赢。“我们摘取了退圩还湖、清水进湖、清淤净湖、生态养湖等综合治理措施,5年多累计完成投进超30亿元。”庄德勤说,“现在,白马湖的水质彻底‘升级’,由劣Ⅴ类总体稳定保护在Ⅲ类水准则,核心区水质已经达Ⅱ类水准则。”
水生态环境大大改良后,白马湖真正成为南水北调的“清水走廊”。而这场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在水上,岸边渔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转变。“以前水污染严重,渔民的收进完全没有保障。渔民上岸后,全部纳进城市低保,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刘书苏说。
改变不止于此,淮安市因地制宜将白马湖打造成以湖湾生活为核心的生态度假基地,在养护绿化、暂时用工等方面优先聘用移民,扶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目前度假区聘用的移民员工有40余名,人均年收进可达四五万元,暂时用工人次更是不低于1000人次,究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刘书苏笑着说。
“先治污,后通水”,正是这样一条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治理原则,让白马湖重现生气,在淮安留下了南水北调的漂亮足迹。
漂亮足迹不止白马湖,与之相距30分钟车程的淮安四站也有着让人惊艳的故事。
“淮安四站是2005年开工的,2008年通过试运行验收,它的外形跟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是契合的。”对于自己参与建设的这座泵站,江苏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建管处副调研员薛刘宇感情颇深,“它与已建成的淮安一站、二站、三站,共同组成了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第二梯级抽水泵站。”
这样的“小发现”在淮安四站还有不少。操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细致的规定,分解动作,环环紧扣,步步求精,一套准则化、精美化的治理运行体系,就由无数个这样细小环节的高质高效运行构建而成。
“江苏江水北调的历史已经有几十年,积存了比较成熟的治理体会,南水北调工程在这个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化和精美化。”朱晓元说,“现在我们有视频系统、监控系统等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声音、振动、电机数据等信息发现细小问题并及时上报,一个班组的人数也由原来的5至6人减少到3至4人。”
“在我看来,准则化、精美化的治理运行体系就是用更强的责任心做实做细每一件事,要有科学的准则、依据和规范。”朱晓元说。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运行6年来,面对这项跨流域、跨地区、超大型的调水任务,南水北调人不断加强运行治理准则化、精美化建设,推动工程稳步达效,确保千里水道运行安全,造福沿线百姓。
假如说淮安四站的美是内涵式的,那么与之一水之隔的淮安水利枢纽就彻头彻尾地美在了大众视野里了。
一桥凌空飞架,两座桥头堡耸立两岸,三水纵横交错,无数船只往来通过,这里就是亚洲最大水上立交——淮安水利枢纽。
“咱们乘看光电梯往塔顶看看!”江苏省浇灌总渠治理处办公室主任马树齐说。
登上30多米处的塔顶,视野顿时开阔,脚下的钢索缆桥似两条巨龙将京杭运河牢牢地揽进怀中,成为一道标志性景看。
放眼看往,艳阳之下,在长堤绿树、水天一色之间,船只喊笛穿梭,江水浩荡远往。
正是跨过这座立交的长江之水,一路欢歌,一路北上。可以想见,长江之水,经过苏北,穿越鲁南,抵达山东半岛,或许会成为浇灌农田的甜霖,或许会成为城乡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用水的源泉,或许会成为团圆饭桌上的一壶香浓茶……
南水北调,跨越千里,一段有一段的使命,一段有一段的出色,一段一段接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成就了全局,成就了辉煌,成就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