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赴约徽州,这里有一千个理由
冷冷的冬季,大多数人都喜欢窝在温热的家里,但你可知,冬季的徽州,有看不尽的美景在等你。
棠樾牌坊群
在棠樾村头大道上,七座牌坊井然屹立,雄伟壮看。牌坊群两侧是农田,四面没有构造物,仿佛从农田“拔地而起”。棠樾牌坊群几乎全部摘用石料,以“歙县青”石料为主,给人以稳重感。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游客可研品古代精湛的建筑艺术。
然而只有在大雪的冬日,这群站立几百年的牌坊才能展现出最庄重肃静的一面,也正是人们游览棠樾牌坊群的最佳时机。雪地里,当你走在一座座代表着“忠,孝,礼,义”的牌坊下,一步一个脚印,像是在历史的长河里漫游。时不时地还会听到风吹过脸颊的声音,它似乎在你耳边低语,想让你知道这里从前的故事。
展开全文
据说,元代歙县守军李世达部叛乱后,将棠樾村鲍寿孙和他父亲捉获,决定杀其一个。结果父子互相争死,突然林间忽起大风,生如追兵,乱军逃窜,父子免死。后来朝廷深受激动,这才有了御制“慈孝里”牌坊。每一座牌坊都承载着一段故事,它们是知识渊博的老者,教诲着世代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歙县阳产
在皖南山区的群山之中,有一个依山而筑的小村寨—阳产村。阳产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四面环山,山泉清亮。它最大的特色在于土楼群,这里的房子以土楼为主,黄色的墙体能带给人一种乡土的美感。
深冬里,村民们会早早地进睡。在第二天清晨,他们推开自家的窗,漫山遍野的白雪映进眼帘,这种不期而遇的惊喜,让人感到无与伦比的幸福。假如能碰到一个有阳光的冬日,为了能看到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有积雪的屋顶上,前一天晚上要做好早起的预备,不管再冷,第二天也要爬上山坡,俯瞰整个村落。当层层白雪折射着太阳的光芒,重叠的白与黄,明亮得如同着了火,景色比明信片上展示的还要漂亮。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看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保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熟悉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清静、恬淡、纯朴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熟悉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熟悉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尚、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的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协调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盛,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域。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熟悉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协调相处,营造协调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域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圆满的最高境域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聪明大道的发扬。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贵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扶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躲”,“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贵。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继续平衡发展的看念,显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假如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协调,不能达到很高的境域。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相持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法则。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假如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协调完美为目的,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气。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重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美和遵守上,求得祭奠、祈求的肃静和真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往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倡议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把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真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练习,努力积存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足够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转变,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往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聪明,扶助人们熟悉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继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的,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看,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侵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转变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取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进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看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转变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看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看,保持万物的生气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摘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看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布满生命的超浩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显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回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宽广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培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喊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发明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进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聪明。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看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看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区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区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进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保护生态平衡,实现可继续发展作出奉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贵精神境域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依据道教的看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域并不神异,远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域精湛,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聪明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安闲,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绪。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域,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美丽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其实,这里的美景可不仅仅只出现在日出的时候。夜晚月亮升起,银灰色的月光洒在大地上,照亮了四面的山峰和山坡上的人家,一切漂亮的像童话。此刻,和爱的人一起,欣赏夜晚的月色,并肩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任远处漫天的星光、璀璨的银河奔涌而来。
这里的每一个时辰都有特殊的漂亮,有远离喧嚣的静谧,仿佛遗世而独立。我无法想象住在这里的人该如何评判外面的世界,“被困在天堂里”可能就是当地人的生活写照吧!
新安江山水画廊
冬季雪后的新安江也别有一番风味,远远看往,银装素裹,浩渺的江面上点缀着几只小船。此时此刻坐在游船上,不禁想起苏轼所作《赤壁赋》中的诗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云雾缭绕,宛如一条流动的山水画卷,人在画卷中,悠然自得。
新安江山水画廊因其如临仙境的景色而得名,这是一个有山有水有人家的地方。在新安江畔的古村落,当你闲逛于狭隘而幽长的街巷,看到热情的村民真心的欢迎你的到来时,再冷冷的空气也会变得温热起来。这个时候食一顿热烘烘的“徽州包袱饺”,再适宜不过了。
物各有主,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躲也。
有种仙境喊“一生痴绝处”,有种遗憾喊“无梦到徽州”。几千年以前,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写下这句名句,流传至今。可见,徽州的美唯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个冬天,徽州在这里等你,你不来赴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