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体现了庄子所谓无人无我的境域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从字面看,并不难理解。
假如这句话的“前后文”引全了是——“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呴”,吐口水;“濡”,沾湿。
不少的人,将此句译为——“泉水干枯了,鱼就共同困处在陆地上,用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就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安闲。”
但张耿光先生不这样认为,而是译作——泉水干涸了,鱼儿困在陆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湿气,以唾沫相互润湿,不如将过往江湖里的生活彻底忘记。”
从通篇看,后一种译读似更正确。
这一句的后面紧跟着还有一句,“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一般译为——“与其称誉尧而非难桀,就不如善恶两忘而与大道化而为一。”张耿光先生的解译是——“与其赞誉唐尧的圣明而非议夏桀的残暴,不如把他们都忘掉而熔化混同于‘道’。”
从前后两句的逻辑和语气上说,是不是张耿光的意见更为通顺合理呢?
庄子此语,出于《庄子·内篇》的第六篇《大宗师》。
“宗”,指敬仰、尊崇,还有正宗、根底之义。“师”,即学师。“大宗师”,就是最值得敬仰、崇敬,最正宗、最根源的老师。
庄子认为,这个“大宗师”,就是“道”。
在前面几篇中,庄子已经讲了,“追求绝对自由”,有不同的境域,《大宗师》中,讲的是“真人”这一境域。
什么是“真人”,庄子认为,在一般人那里,“天”就是天,“人”就是人,而“真人”可以做到“天”“人”不分——意即“天人合一”。
怎么能达到“真人”的境域,庄子指出,最要害的是能做到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合成于“道”。
展开全文
讲到此处,可以看作是《大宗师》的第一部分,即从开篇至“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从“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至“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可以看作是第二部分,讲述了只有“真人”才能体察“道”;“道”是“无为无形”又至高无上且永存的;而若要体察“道”,就必须做到“无人”“无我”。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讲的就是这种“无人”“无我”的境域——“无人”,就忘掉尧和桀;“无我”,就相忘于江湖。
庄子全篇的核心,是讲“以道为大宗师”。然而,第二部分,则又是“文章之要点”——要达到“真人”境域,必要以“道”为“大宗师”,实现“无人”“无我”而真正“天人合一”。
《大宗师》后面,还可以看作有七八个部分,不仅是以寓言举例,而是层层递进,各有侧重,讲述了很重要的道理。
有人说到了,“相濡以沫”成语出于此篇。还有,“江湖”一词,也最早于此篇中出现。
这里的“江湖”,意为“江河湖海”——适合鱼儿生活嬉戏之所。后来,“江湖”引申“五湖四海”——广袤无垠之界。又引申为“诗和远方”类似的“远方”。再引申为与“朝廷”相区别的“民间”,宋代专门有个“江湖诗派”。最后,就成了武侠世界中所谓的“武林”。
庄子的文章,恣肆汪洋,纵横捭阖,意义隽永,成语极多。可千万别轻易就给庄子扣上一顶“二元论”或“相对主义”的帽子。在很势利且功利的战国时代,庄子绝对是一股罕见的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