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曾资助一落魄青年,20年后再聚首,发现对方身份不一般
印度有句古谚语,“赠人玫瑰之手,经久犹有余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人觉得扶助别人既耗时又费力,得不偿失,其实扶助他人并不仅仅意味着付出,往往也会有相应的回报,最起码我们可以得到心灵的称心以及内心的愉悦。
更有甚者,有可能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造就一个伟大的人物!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饭店女老板,她曾经资助过的一个落魄青年,竟然在二十年后成了我军的兵团司令,荣列“开国上将”之列!
这位女老板是谁呢?开国上将又是谁呢?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离奇的事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二十年后再聚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上海锦江饭店董事长董竹君与李克农秘密见面,商量营救张澜、罗隆基等进取人士,两人商量完毕后,李克农一脸神异的对董竹君说“我给你介绍一个老朋友”,说罢,一位英武不凡的中年男子推门而进,董竹君看着对方眼熟,却想不起在哪见过。
正在探求之际,中年男子大步向前,满脸激动的说道“董先生,您不记得我了?”,一句话问的董竹君“有点懵”,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旁边的李克农笑着说道“这是咱们的兵团司令,宋时轮将军”,“宋时轮”,听着这熟悉的名字。
展开全文
董竹君的记忆回到了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也就是1930年左右,当时正是战火纷飞的民国时期,因“四一五”惨案被捕进狱的宋时轮从蒋介石反动政府的监狱中脱身而出,经过一年多的牢狱之灾,他已经与组织断绝了联系。
为了找到组织,他辗转湖南、江西等地,最后停留在上海,因为恐惧暴露身份,宋时轮只能通过打零工保护生计,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正在此时,宋时轮曾经的一位狱友让他向一个名喊董竹君的女子求助,宋时轮遂前往董竹君住处。
面对前来求助的落魄青年,董竹君没有鄙夷,也没有轻视,而是非常热情的安顿他住下,最后还资助了他一大笔钱,宋时轮不仅用这笔钱度过了难关,还发展了一支规模不小的游击队,最后宋时轮找到了组织,得以回队!
回想起曾经的一切,董竹君惊呆了,她没想到自己当初随手资助的一位落魄青年竟会成为赫赫有名的兵团司令!
一时间,董竹君不知该说些什么,倒是宋时轮“喋喋不休”,一直表达着自己的感恩之情,从此之后,董竹君就与宋时轮结为莫逆之交,两人经常来往,做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曾经随手而为的善举,就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并为自己收成了一位兵团司令、开国上将的友谊,董竹君的运气实在好的“吓人”,然而熟悉董竹君的人都知道,这根本不是因为她运气好,而是因为董竹君本来就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奇女子”!
二、其实,董竹君的人生也堪称传奇,丝毫不逊色于宋时轮
据《我的一个世纪》所载,董竹君1900年出生于上海一个贫民窟,为了保护生计,年仅十二岁的她就沦落风尘,成了一个青楼“清倌人”,但她不愿向命运让步,耗时两年逃出了“魔窟”,并与在青楼中结识的革命党人夏之时结为连理。
在夏之时的资助下,董竹君得以前往日本留学,弥补了幼时没有读过书的缺憾,1917年,董竹君完成学业,返回四川合江,与夏之时团聚,不久,夏之时升任四川省都督,董竹君也从“清倌人”一跃而为“都督夫人”,实现了华贵的逆转。
但好景不长,董竹君始终难以融进夏家那个封建大家庭,而且夏之时在仕途受挫,丢掉公职后性情大变,与董竹君渐生间隙,1934年两人离婚,董竹君随之开始了新的人生!
离婚后的董竹君带着女儿前往上海打拼,1935年,锦江菜馆正式成立,董竹君凭借过人的手腕在短短一年内将锦江菜馆发展为上海滩首屈一指的大饭店,青帮三大亨以及上海军政要员都是锦江菜馆的常客。
1936年她又创办锦江茶室,同样经营的有声有色,建国前,她已经成为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商界大佬”,黑白两道“通食”!
建国后,董竹君响应我党号召,将锦江菜馆与锦江茶室合并为锦江饭店,新中国第一个国宾馆就此诞生,她还将自己多年积存以及花园洋房全都奉献给了国家,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奉献!
1997年12月6日,董竹君因病逝世,享年97岁,走完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
小结:
时至今日,锦江饭店依然屹立于上海市中心的淮海中路、茂名南路上,它的存在也使一代“奇女子”董竹君的传奇得以延续下往!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国宾馆的第一任董事长,董竹君的人生实在太过传奇,出身贫冷,沦落风尘,却能凭借自己的努力逃出魔窟,一跃成为都督夫人,而在婚姻难以维系时,她又果敢舍弃,带着女儿闯荡上海滩并获得浩大成功。
更为难得的是,她能在建国后积极响应我党号召,将自己的产业公私合营,并捐出自己的所有积存为祖国做奉献!如此人物,能在宋时轮将军落魄时伸出援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管子·牧民》有语“仓廪实而知礼节”,意思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但是近年来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盛,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沦丧,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疏离,社会变得越来越“冷”,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日趋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其实在自己的能力领域内扶助他人,并不会使自己缺失什么,反而有可能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成,董竹君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一定要谨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参考资料:《我的一个世纪》《管子·牧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