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为何痛斥男戴看音女戴佛?纯属背道而驰,实乃心诚则灵
我们时常听到“男戴看音女戴佛”,可你们真的知道原因吗?人们通常都只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寓意,其实这里面,还是有很多讲究的。佛教传进中国,自今已有两千余年自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越来越渗透我们的生活,成为中国学术思想的一大主流,越来越多的人信仰佛教,仿佛想在佛教中找一个生活的意义和答案。
究竟人生是一场修行,当我们在现实无法托付的事,我们就期看精神上可以给我们答案,凡尘生活,我们永远无法摆脱一些俗事,只能托付与一些美好的事情,来觅觅答案,用来为自己,或身边人祈福。我们常听的男戴看音女戴佛也就这么诞生了,可这种说法对吗,我们知道为什么说吗?仔细想想,我们竟一无所知。
关于女戴佛的说法
中国的佛形象大多以弥勒佛为主。在古代中国,人们喜欢多子多福,认为那样才算是家和万事兴,所以我们可以见到一些大度弥勒佛的身边有几个胖胖的小男孩在嬉戏打闹,托付了人们求子的期看,因此女人更多的是抉择佩戴弥勒佛。在寺院或者在翡翠雕刻作品中,弥勒佛一般的形象为大腿敞开,面带笑脸,看起来心绪很好。
表现了弥勒佛的潇洒的心性,要学会宽容他人,还要有一种慈悲为怀的心态。古代女子地位底下,有这样的寓意,也是让女人对于丈夫的宽容,少一些忌恨,少一些是非,多一些宽容,像弥勒菩萨一样肚量大,这样才能得到菩萨的保佑。而现在社会进取,我们也大多祈求平安。
展开全文
有一副关于弥勒佛的有趣的对联就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古人对女人有些成见,认为女人比较小心眼,而弥勒佛总是乐呵呵的,即使收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也一直不变,也正是拥有这种态度,才能普渡众生。还有说法是由于佛的谐音为“福”女性佩戴佛像,代表能给女子带来福气。
关于男戴看音的说法
看音,也喊看世音,因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所以大多成为“看音”,也称看音是阿弥陀佛的化身。看音在佛教中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扶助信仰者度过苦难,看音在我国民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佛教刚传进中国时,看音都是以男子形象出现,后来不断在我国民间流传,与道教中王母娘娘形象相结合,后因为武则天掌权,随着女性地位不断提高,逐渐改良,慢慢的,以女子形象出现。
假如不改良的话想想一下,《西游记》中漂亮大方的看世音娘娘变成了一个嘴上有两撇小胡子的男子汉,我们也不太能接受。
看音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碰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古代的科举制只有男性才能参与,还有常年出门在外做生意的男人,看世音的寓意还有事(学)业成功,财源广进,人们都期看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并且事业有成,象征成龙成凤,所以,古往今来男孩子们戴看音的居多。
同时,也期看男士能少一分残暴和杀戮,像看世音一样慈悲和和煦,以求看世音的保护。因为在古代,男子以事业为重,以科举考试功成名就为荣。而女子以家庭为重,母亲在家中地位举足轻重,操劳着家庭中的大小事。
有福气的家庭缺少不了有福气的母亲。还有一个原因是,古时的科技水平没有现在那么先进,有很多目的都不能实现。人们都会把心中的愿看托付在一些物品上,期看自己的愿看可以早日实现。
男戴看音女戴佛也结合了我国的道教,我国道教和易经中,常男属阳,女属阴。但看音是女性属阴,佛是男子属阳这也是达到一种阴阳结合的效果。但我们也可依据自己的喜好,“女戴看音男戴佛”的也有,可凭自己的喜好。
但只要佛在心中,便不需这种外在的将就,只要努力,心诚则灵。
弘一法师更是曾一度对“男戴看音女戴佛”这一风俗加以痛斥。他认为,如今很多人都佩戴玉制佛像看音为护身符。不仅认为放在衣服外可以挡灾,甚至连上厕所洗澡也不摘,这是对佛教的亵渎。鉴于此流弊之泛滥,只是期看人们可以珍惜。
其实,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我们见到的大多寺庙中的僧人上根本不佩戴这些物品,手上则可佩戴菩提子佛珠等物。在弘一法师眼里男戴看音女戴佛甚至是有损佛门的形象。要吧说是从民间自发起来的一种习俗,是与我国当时宗教发展相结合。反而是与佛教所传之法背道而驰了。
但不管如何,出发点是好的,佩戴这些坠饰已成多年之习俗,即使现在科技发达,人们的精神境域提高,人们的理性渗透,但仍有许多人情愿信赖,无非是图个心安,或者是在一些方面找不到答案,长期得不到解脱,于是有了个信仰罢了,他都在一定领域内发扬作用,是不管是基督教,天主教,都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佛学其实是一门哲学课程。是人生的哲学。而宗教是一种传播的手段。给予迷茫,彷徨,愚昧,无知之人予以明路。直接传授哲学知识。是用于让人们得到解脱,看淡一些不必要的俗世,而不是用来衡量是非。
凡事自有法律,佛教也有它自己的果报。佛法就是讲因果的,我们学佛改命运,不是靠求神拜佛搞神通,而是深信因果。说上千万遍,不懂还是不懂。经书读破,也是无知。终于明白什么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语言始终是匮乏的,是无法描述的。再大的道理谁都懂,但是谁都做不到。因为没有体会。大道理不用懂得多,真心领略一点,就已经受用一生了。但回根究地,还是一句话“心诚则灵”
文/笙箫尽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