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就天天练6小时琴的郎朗:哪有什么天赋和兴致,都只不过是苦熬
舞台上的他,是万众瞩目的天才钢琴家。深情演奏了中国民歌《茉莉花》、肖邦《C小调夜曲》以及贝多芬《致爱丽丝》等名曲,悠扬的钢琴声在现场极具震动力。
除此之外,与妻子吉娜四手联弹《彩云追月》一曲,更是让人倍感惊喜。
对于许多人来说,郎朗这个名字早在许多年前就被称为神童。甚至许多人对于天才这个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作为一个5岁就开始登台演出,并举办人生第一场钢琴独奏会的人,被人们形容为天才,毫无疑问是有天赋的。
但有天赋却并不完全等于天才,假如天赋是第一步,那么成为天才仍然需要走剩下的九十九步。
一步一承担,一步一升华,看似简单的过程,最终成为天才还是下一个"仲永",过程实则步步艰难。
天降大任于斯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展开全文
郎朗出生于1982年的沈阳,他在钢琴上的天赋很早便显露出来。
两岁半的时候,父亲就已经为他的人生做好了计划,并开始引导他走上学习钢琴的道路。
大人们都为郎朗这么能食苦而赞颂,郎朗却觉得孤独和打击,比起弹钢琴本身食的苦要让人难受。
因为学钢琴,他被迫舍弃掉了很多东西。
在他九岁的时候,随着郎爸往北京求学,而母亲则留在沈阳养家糊口。
每次母亲往北京看他,离开的时候他总是紧紧攥着她的衣服,大哭。甚至会在日历记下母亲过来探看的日子,过往一天便划往一天。
但生活从不会因为一个人食了苦头,便从此优待于他。
而郎爸这个中年男人,也险些被辞职的压力,背井离乡的苦楚,儿子求学失败的打击击倒。
一次郎朗因为回家晚了2个小时,耽误了练琴,郎爸那根绷着的弦就断了。他朝着郎朗大吼,"你把自己的生活都毁了!"
他给了孩子一板消炎药,让他要么食药,要么跳楼。
他逼着郎朗把药食下往。虽然这在最后关头停了下来,但却让郎朗为此难受得三个月不再碰钢琴。
那三个月里,郎朗似乎得到了解脱,"我已经不是个钢琴家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
他以为钢琴之路到此结束,但最终却仍然舍弃不下。
在承担中升华,化痛苦为前进的动力
一路走来,郎朗承担了很多旁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这些繁重的压力放在别人的身上,很可能就此被压垮了。而使郎朗支撑下来,并将痛苦转化成自己的动力。
1994年,郎朗自费往了德国,并拿回了埃特林根第四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的冠军。
这是他走出国门参与比赛的第一步,随后他在1997年往了美国留学。
他走到了更远的地方,也把成就和发明的神话留在了更远的地方。
1999年在芝加哥的一场"替补"演出,成了郎朗的成名伊始。自此之后,他接到了许多音乐会的邀请,频繁地演出让他在世界各地打下了名气。
他是第一个在美国白宫演出的中国钢琴家,也是第一个在人民大会堂开钢琴独奏会的人。他在春节晚会上弹奏,在世界杯开幕式上演奏,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奏……
他似乎不知疲惫,一直行走在钢琴之路上。他早早地成名,却将别人的赞扬一直继续到现在。
曾经食的苦,承担的辞别,那些让他流过的泪,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但是他都承担了下来,并将其变成了自己前进的动力。
走向成熟,是灵魂得以深化
在事业的高峰期,郎朗每年保持着一百三十场的演出。
再加上年少成名,可以说郎朗有一半的人生都是在各地巡演中度过。
但就是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练习和演出的郎朗,这两年却开始抉择和缓。
他假如要陆续在钢琴之路上走得更远,必须从量变要突破到质变之上。
他试着让自己更加成熟,也试着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有人说,一代神童郎朗已经老了。但在钢琴的道路上,他其实才刚试图走上一条更长远,也更健康的道路。
他在承担中凝练动力,也在成就中升华灵魂。
行走在道路上,每一步艰难的跋涉,其实都是一场磨练心志的修行。
这种修行,在心理学中有一种对应的机制,喊做升华。它是指一个人将受挫后的压抑心理向正能量的方向抒发,也就是常说的化悲痛为力量。
升华是保护心理保持健康的一种必需品。只有学会升华,将外在压力和内在消极的情绪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正向的心理暗示,才能给自己向前走的动力和支撑力。
生活的本质,有时就是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一般,需要一直撑下往不断坚持。
那么如何在承担中学会升华呢?
找到自己的内在力量的根源要想在痛苦中生成力量,首先便要知道自己的力量根源在哪里。
对于郎朗而言,钢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但他最终全部都承担住了,因为他在钢琴中觅觅到了自己的力量所在。
在这一点上,郎朗既是幸运的,也是聪明的。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未必能够这样幸运且清醒。
他们既不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力量,反而轻易因为各种牺牲带来的消极情绪而更加厌烦工作。
久而久之,便落进了恶性循环中,自己本身的力量也全部被耗尽。
而要破局,则要先找到自己的内在动力。
学会调剂情绪,避开情绪怪圈即便清醒如郎朗,也曾因为崩溃的情绪而停学了三个月的钢琴。
他知道钢琴本身无罪,但有时坏情绪就如泄洪一般,能让人冲昏头脑。
罗伯怀特曾说,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
第一种,转移注重力。针对情绪缺口较小的情状,转移注重力无疑是最简单的方式。
第二种,适当宣泄情绪。当情绪升级,一味地躲避有时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这时候要适当地发泄出来。
而宣泄讲究方式,尽量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害的方法。例如慢跑,唱歌等等。
第三种,学会积极补偿机制。当发现现实与理性中的偏差,很多人不免会陷进失看和低落的情绪中。
坏情绪有时就像一个怪圈,一旦放任沉溺,便会越沉越深。
只有主动发力,学会调剂情绪,才能有出圈的期看。
松懈有度,将终点放在更远的地方我们总是轻易被别人取得的成就所惊艳,却往往对他们背后承担的痛苦做不到感同身受。
童年时期,郎朗将所有的压力都抗了下来,才为后来的成名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魔鬼练习,于他既是在打磨,但同时也是在消耗。假如不是因为他对钢琴有如此深的热爱,或许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都早已食不消了。
这不是因为恐慌,而是因为他想要走到更远的地方。
升华是一个继续的、长期的过程,它随着生命一起延展。假如一直都处在用力过猛的状态,学不会松懈有度地调剂,那么总有一天会像绷断的弹簧,难以复原。
在大家都急着成名,急着追求结果的时代里,许多人都在拼尽全力往争取。但是假如学不会调剂自己的皮筋,或者只追求短期效益而不顾未来发展,很轻易便成了短暂燃烧过的烟花一般。
只有将目光放得长远,调剂自己的节奏,才能让生命和灵魂得以继续的升华。
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
"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钢琴一度曾是一个神童的噩梦,但他却最终醒悟了钢琴于自己的意义。它是自己的灵魂所在,也是自己的力量之源,更是自己将痛苦和磨难升华成前进动力的载体。
他是郎朗,一个踩过自己的汗和泪,走过了九十九步最终成功了的钢琴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