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多面的林则徐:为什么要收“贿赂”?易怒竟然“载进史册”?

多面的林则徐:为什么要收“贿赂”?易怒竟然“载进史册”?

misa2 03-28 3次浏览 0条评论

导读:林则徐,是我们熟悉的人物,他是禁毒先锋,是民族英雄。但一个人,不论是历史名人还是普通百姓,身上的标签都不止一个。林则徐也是如此。作为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真实的林则徐,到底是什么样子?他是不是我们理想中的“完人”?

1994年,有学者对西北农村4所中学220名初三学生所做的一次历史知识测试。测试内容是让学生写出自己熟悉的10位中国闻名历史人物。当统计结果的时候,有198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人,出现频率高居第一位。这个人,就是林则徐。

这个数据检测的样本虽然小,不过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至少我们能阐明,林则徐是一个多数人都知道的名字。我们都知道的林则徐,是因为虎门销烟这个在晚清时期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因为虎门销烟,林则徐被后人冠以“禁毒先锋”、“民族英雄”的称号。但一个人身上不可能只有两个标签,除了上述提到的两个称号之外,我们还能给林则徐贴上什么标签?我通过这篇文章,试图给林则徐贴上一些我们未曾注重过的“标签”,也期看能尽量客看、真实地还原林则徐的形象。

一、循吏林则徐

循吏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假如换一个咱们普通人都听过的词,就是清官、青天大老爷,假如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好”。循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循吏列传》中。但在不同时期,循吏的概念是不同的,也就是“好”的准则是不一样的。别的时期不说,咱们就说林则徐所处的晚清时期,好的准则就两条,一是取得政绩,二是深怀民本思想。

林则徐的政绩,确实不少,咱们能说出的来的,就是禁烟。但要是将他的政绩从高到低做个排名的话,排在第一的,还真不是禁烟,而是治水。《清史稿》的《林则徐传》中,记载林则徐第一份功绩,就是在浙江出任杭嘉湖道员期间,兴修海塘。海塘是指滨海地区防备潮患的堤防。当时旧塘夹层中年久失修,很难抵御水患。林则徐便命人摘石加固,并修筑新塘加高。虽然这个工作耗时不长、工程量不大的微小工作,却还是赢得了道光帝肯定。

展开全文

也从浙江治水开始,开启了他漫漫治水生涯。在林则徐为官40年中,他治水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即使在被流放期间,朝廷征召他治理黄河水患,他也义不容辞。利用八个月的时间,堵住了黄河决口。然而,冷漠的朝廷并没有让这位能臣将功补过,还是陆续让他前往伊犁。对此,林则徐淡然处之,写下两首诗赠与力荐他治水的大学士王鼎,其中有一句是这么写的:

“幸瞻巨手挽银河,休为羁臣怅荷戈。”

自己戴罪之身,还劝王鼎不要为他的发配而惆怅。

就算是发配伊犁,他也没忘治水。这里的治水,不是治理水患,而是兴修水利。当时朝廷财政食紧,道光帝决定在边疆开发屯垦,增加收进。所以时任伊犁将军的布彦泰筹划开垦阿齐乌苏地区。

但这个地区最大的限制条件,就是缺水。假如兴修水渠,又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时,林则徐向布彦泰表达,自己愿出资捐助修建阿齐乌苏的引水工程。此时的林则徐已年近花甲,可是他不顾年老体弱,仍然亲自奔走于垦田一线,带领民众修建水渠,成功将喀什河水引进阿齐乌苏,解决了当地种植的缺水问题。忠君爱国的林则徐将自己组织开发的沟渠称为“皇渠”,期看人们能够铭记皇恩浩荡,而当地的真粉丝又给它取了一个亲切的名字,“林公渠”。现在的“林公渠”已经被“人民渠”代替,但当地人,还是将这个称唤延续了下来,以纪念林则徐的功绩。

说完了林则徐的政绩,我想咱们就不用再单独说他的深怀民本的思想了。林则徐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在忧民。

二、“贪官”林则徐

刚才咱们在林则徐修伊犁的水利工程的时候,提到一个细节,就是林则徐自愿捐资修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林则徐捐资的钱是从哪儿来的?你们可能认为是攒的。那咱们可以算一笔账。林则徐最高的官职,是总督。这个官职在清朝,一般是二品官。二品官一年的正常俸禄,是155两。而依据学者推断,总督一年的开销约在8000-20000两上下。俸禄尚且不够花,哪儿来的捐资呢?

道光、咸丰年间的官员张集馨,写了一本日记,名喊《道咸宦海见闻录》。在这本日记中,我找到了答案。有一段,他是这么描述的:

“抚台分四季致送,每季一千四百两,节寿但送表礼、水礼、门包杂费。”

这个表述不难理解,就是抚台在收受贿赂。这里的抚台,指的就是林则徐。道光二十六年的时候,林则徐被授为陕西巡抚。此时的张集馨,任职陕西粮道。所以张集馨,是有机会亲眼看到这些事儿的。

看到这里,您是不是有些大跌眼镜了?林则徐被称为林青天,怎么还会收受贿赂?其实张集馨所笔录的这种“贿赂”,在清朝是被默许的,而且它有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名字,喊陋规。所谓陋规,就是从各处征收所需要的经费。这种征收,一定不是明文规定的,而是暗地里进行的。不过看见“规”这个字,其实就不难理解,这个是有一定之规的。

那为什么会有陋规呢?主要原因就是我刚才说的,官员进不敷出。那官员为什么会开销那么大呢?这是因为官员需要拿自己的俸禄往养活不少“编外人员”。正常的编制只能理论上维系国家的正常运转,而地方,特别是基层,没有那么多编制,就得依靠编外人员。康熙时期的御史刘子章曾这样说:“每见到知府官员,家口多至三四百人,州县官员家口多至一二百人。”这么多人,要是全靠官员的正常俸禄,那都得饿死。

但咱们不清除的是,这些运转的费用只是占了陋规的一小部分,其他大部分,还是被官员挥霍了。道光、咸丰年间的官员张集馨,写了一本日记,揭露了当时官场的腐朽。这本日记,就是《道咸宦海见闻录》。在这本日记中,他笔录了一个离职总督的排场:

“家属舆马仆从几三千名,分住考院及各歇店安置,酒席上下共用四百余桌。”

那这些安顿花费了多少钱呢?张集馨也给了我们一个数据,“实用往一万余金。”

陋规既然是针对官员的规定,那作为官员的林则徐,肯定是跑不了。我们不必为此就说林则徐是个贪官,这究竟是当时的常态化操作。林则徐假如免俗,那官自然是做不成的。这种“大礼不辞小让”的情状,也是为世人所答应的。只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正确的抉择,那一些小巧不言的事情,人们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易怒人”林则徐

晚清笔记《郎潜纪闻》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林文忠性卞急……尝手书匾额于听事之堂曰‘制一怒’字。”林文忠就是林则徐,林则徐自己都知道自己易怒,所以手书“制一怒”三个字,用以劝诫。

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咱们无法考证。但林则徐易怒,却是真事儿。这里的怒,不是发火,而是急躁。他的急躁,当时人都看在眼里。不仅看在眼里,而且也笔录在册。

清代史学家夏夔在《中西纪事》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林制使查办此案,计其到粤未及十日,发令太早,葳事过速,转令善后事宜益形竭蹶。”

这里的案,就是指鸦片一事。夏夔认为林则徐刚来不到十天就严令禁烟,速度太快,给之后善后事宜增添波折。夏夔还用历史上另外一件事儿,来类比林则徐禁烟的事情,就是晁错劝汉景帝削藩之事。当然,夏夔也分析了禁烟之事为什么不能急躁。夷人并非是想夺取政权,只是想取得经济利益而已。林则徐一急躁,惹得之后和英国人开战。当时的中国承平日久,军备废弛,不应该和英国人打仗。那面对禁烟该怎么办呢?夏夔自然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认为首先应该在内地严禁,然后妥善到海口,这样夷人之烟也就不禁自禁了。

除了夏夔,林则徐的好友魏源,也暗示了林则徐的“急躁”。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魏源这样写道:

“春秋之义,治内详安外略,外洋流毒,历载养痈,林公处横流溃决之余,奋然欲除中国之积患,而卒激沿海之大患。其耳食者争咎于勒敌绞烟,然深悉详情者,则知不由于缴烟而由于闭市,其闭市之故,一由于不肯具结,二由于不缴洋犯。然货船进关之结,悬赏购犯之示,请待国王谕至之禀,亦足以明其不饽之心,且国家律例,蒙古化外人犯法,准其罚牛以赎,而必以化内之法绳之,其求之也过详矣。”

在这段描述中,魏源上来就提到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最终导致沿海大患。然后他认为林则徐的一系列行为,有些“求之过详”。这里魏源并没有否定林则徐的意思,就是对于他的这些行为,进行探讨。

既然林则徐急躁,那我就想问一个更深进的问题,他为什么会急躁?可能我们会说他急于国事,急于禁烟。但假如深进分析,其实是时代背景所造成的。当时朝野上下认为,茶叶、大黄等物品,是外国人的必需品。

茶叶我们都清楚,那大黄是啥?大黄在我国是药材,但在西方人眼中,却是制造甜点的绝佳食材。当时的西方人,主要食用大黄的叶柄。因为大黄叶柄不仅颜色好看,它的味道也相当复杂,酸、甜、苦、香,多种味道混合,很符合西方人的口味。甚至人们还会用它来煮红酒,再加进他们喜欢的肉桂,味道很香。

既然这些物品是西方人的必需品,那假如不给他们了,就可以逼迫他们就范。林则徐在《谕英国国王书》中说:

“如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者也;中国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则夷人何以为生。”

除此之外,林则徐对于英国人的认知,也是有限。不仅是他,当时的不少人都认为英国人是竖立人,腿不能弯,倒下往便爬不起来。他在《奏英夷非不可制片》中指出:

“而其足裹束亲昵,屈伸皆所不便,若至上岸,更为无能。”

因为对英国的有限认知,给了林则徐“勇气”。正因为他有“勇气”,才有了对英国人在战术上“速战速决”的决心。所以林则徐的急躁,除了个人性格使然之外,也渗进了时代的特色。

四、英雄林则徐

虽然晚清士人对于林则徐的急躁有些指责,但对于他在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在军事方面的活动,基本是认可的。

那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都进行了哪些军事活动呢?闻名历史学者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曾经梳理过这些军事活动。他依据林则徐的奏折统计,从1839年9月4日到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开到,广东沿海共发生战事七起。这七起分别是:1839年9月4日的九龙之战、1839年9月12日的火烧英国趸船事件、1839年11月3日穿鼻之战、1839年11月4日至13日的官涌之战、1840年2月29日火烧贩烟及接济英军船只的匪船事件、1840年5月火烧接济英军船只的办艇、1840年6月8日火烧磨刀洋英国鸦片烟。

除了林则徐奏折中提到的七起,他还梳理出两起是没提到的,分别是1840年5月20日袭击英国鸦片船希腊号和1840年6月13日火烧金星门英船。

听完这些军事活动,您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有些事情听着跟“开玩笑”似的?奏折中的5、6、7和没提到的两个军事活动,目的是英国鸦片船和中国不法奸民的民船。这些目的可以说在正规军面前,基本没有啥反抗能力。奏折中的第二起火烧英国趸船事件,实际上是误烧了西班牙商船,也是没啥战斗力的那一类。而第四起,只有林则徐的奏折中有提及,而英国基本没有资料记载。不管这件事是否为真,至少可以断定,这也不是英军和清军之间的正面对抗。

也就是说,清军真正和英军对抗的,只有九龙之战和穿鼻之战两起。那这两场战争,林则徐的表现如何呢?

咱们先来看九龙之战。整场战斗继续了四个小时左右,清军这边投进了3艘兵船,还有九龙山炮台的火炮支持。英军战船数量记载不同,林则徐说有五只船,而且还有支援的船只。但英方资料说参战的有两艘船,中途支援的有两艘船。最后的结果,林则徐表达我方战死2人,受伤4人,兵船只有稍微损伤。而英军缺失一艘船,击毙至少17人。但英国的史料中,仅仅提受伤数人,没说船只情状。

虽然双方的战报不能完全对上,但大致是没问题的。究竟双方在写战报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夸大己方的战果,缩小己方的缺失。

不过穿鼻之战,双方出进就大了。首先是战争过程。林则徐称是英方率先开炮,我方还击。打了一个多小时,英军不敌撤退。我方想追击,但因为兵船受伤,不变追击,就舍弃了。但英方资料却说他们利用清军队阵左右穿插,并伺机开炮。清军不敌撤退。英军无意扩展军事行动,所以停止炮击,任由清军撤退。

其次是战果。林则徐称英方一艘船重伤,并且有不少人落水,有一定的伤亡。而我方只有三艘兵船受轻伤,战死15名士兵。英方的资料却称清军3艘兵船被击沉,其他船只有不同程度受伤。自己的船只只有稍微伤,无人员伤亡。

假如从林则徐的角度看两场战争的结果的话,那清军是全胜的笔录。是不是真实,咱们暂且存疑。我认为可能率有假。不过这两场战争,其实不该构成参考。因为英军的参战船只,都不是正规军舰,而是普通的商船。因为当时的英军的商船上,都装有火炮,只不过是数量多少的问题。

不管是不是构成参考,至少从林则徐的战报来看,他是全胜的。所以在晚清士人心目中,林则徐是对英国人的“常胜将军”,是“攘夷”的英雄。所以在鸦片战争之后,就有不少人期看道光皇帝能重新任用林则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身处战争前线的裕谦。他在奏折中,就这样说道:

“今林则徐仰蒙皇上天恩,弃其瑕疵,……该员向为兵民所悦服,逆夷所畏惮。”

认为任用林则徐,是民心所向,能震慑敌军。

不仅是官员,民间士人也对林则徐非常推崇。1841年5月,广东民众在《尽忠报国全粤义民谕英夷檄》中,振振有词地问道:

“汝已称厉害,何以不敢在林公任内攻打广东?”

1842年8月在镇江也还有重新启用林则徐的蜚语:

“时到处说语:‘北来大兵数万,朝廷起林则徐,赐尚方剑,总制四省。兵已渡淮,且至扬州矣’”

此时林则徐的声看,已经达到了顶点。

闻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曾提过“两个林则徐”的看点。一个是士大夫眼中之林则徐,一个是真实的林则徐。在士大夫眼中的林则徐,就是咱们上面提到的。因为林则徐的“百战百胜”,因为他对英国人不妥协的姿态,符合了当时天朝士人认为可以战胜英夷的心理。而真实的林则徐,是在对阵英国的过程中,已经觉悟到,我方的军力和实力,都不如英国。所以尽量买外国炮、外国船,并且派人翻译外国刊物。目的就是在任职之内,认清西方。作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为什么他不敢登高一唤,敲醒更多人沉睡的心灵呢?蒋廷黻给出了一个阐明,我觉得这个阐明,比较中肯:

“林则徐的软肋是过于爱惜‘羽毛’,为‘士林清誉’而惧受‘清议’指摘,无勇气登高一唤而醒世人。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万众景仰,然林氏终受声名所累!”

英雄林则徐,背负了士人太多的期看。

林则徐是禁毒先锋,是民族英雄,但也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他会有性急的一面,会有收受陋规的一面,会有夸大战果的一面,会有投鼠忌器的一面。这样的林则徐的形象,才是有血有肉的人物,才是贴近我们生活的人物,才是有健全人格的人物。这样的历史人物,才对我们有借鉴意义。

塞纳里奥远征队声望怎么刷
西极天马,汉武帝为何如此渴求?丝绸之路,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刻骨铭心:大连十五中毕业50周年记(下)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