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青苹 | 奋勇争先 更加出彩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什么样的状态、作风、措施往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助力现代化河南建设上“奋勇争先”,推动全省共青团工作“更加出彩”?
近日,团省委书记班子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了要坚持“实学实干、项目牵动、品牌塑造、基层活跃”工作导向。“实学实干”是总体要求,“项目牵动”是方法载体,“品牌塑造”是果敢追求,“基层活跃”是改革目的,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为便于大家学习理解、明晰构思、把握要害,我们围绕四个工作导向撰写了系列评论文章,分别是《坚持实学实干,方能取得实绩实效》《坚持项目牵动,让工作落地有声见实效》《坚持品牌塑造,让团的工作更加出彩》《坚持基层活跃,做好团的工作“最后一公里”》,以飨共勉。
冬往春来,我们将迎来崭新的开始。
党的二十大擘画的雄伟蓝图在我们面前慢慢展开:奔向2035,迈向2050,中国式现代化将实现,强国将建成,这是何等的振奋人心!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从党领导下的百年青年运动历史中吸取精神能量,建立与现代化河南相适应的现代化青年组织,团结带领全省青年在新时代新赛道上奋力跑出最好成果?
时代在出卷,我们就必须答卷。唯有实学实干,才能交出优异答卷。只有实学实干,才能取得实绩实效,为党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
一个“学”字,道出真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学习,并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喊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往,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继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继续地释放能量。”
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从组织“向雷锋同志学习”,到“青年大学习”,始终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团结带领青少年通过学习成就理想、奉献社会。
但在实际工作上,我们一些同志还存在学习不深不实、学用脱节等问题,学起来囫囵吞枣,短缺系统性,在解决问题上就束手无策。还有一些同志学习仅局限于文件素材,下基层和青年交流学习少,谋划工作与青年期盼就有了差距。这些问题,既有态度方向问题,也有法则方法问题。
学习首先要端正态度。团干部要自觉做终身学习的表率,不要心血来潮了,学习一段时间,觉得辛劳,就往玩游戏、刷短视频了,慢慢放松了学习,到后来就无法坚持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往,必定会学有所成。
学习要把牢正确方向。漠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轻易陷进盲目状态甚至误进歧途,就轻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领略贯穿其中的立场看点方法,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能耐。
展开全文
学习重在把握好方法。一些团干部面对新情状新问题,习惯于用老构思老套路来应对,最后适得其反。这就告诉我们,学习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要把握方法法则,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青年学习,把握青年工作法则,从而指挥具体实践。
一个“干”字,力顶千钧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布满荣耀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我们靠实干发明了辉煌的过往,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干事是检验学习成果的练兵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雄伟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必须大兴干事创业之风,激励广大团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干中心省委部署的事。各级团组织要对“国之大者”“省之要者”了然于心,推动中心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全省共青团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比如,今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学习宣扬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继续在助力“十大战术”上做文章、走在前、当先锋。
干青年群众期盼的事。各级团组织要以青年为中心,让服务“一老一小一青壮”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青年,努力用“辛劳指数”提高青年的“幸福指数”。比如,今年我们要依据青年需要,继续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这一2023年省重点民生实事。
干打基础谋长远的事。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比如,团员周期性的“大进大出”,这决定了我们挠团的基层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保持定力和韧劲,必须作为最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反复挠、挠反复。
一个“实”字,拨云散雾
唐朝有个宰相,喊姚崇。姚崇临死之前人们问他有什么体会,他说:崇实充实。意思就是说,为政只有崇实,国库才能充实。对我们而言,就是要少讲空话,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贯穿其中的就是一个“实”字。
学习要实。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曾指责一些学风不正的人,把马列主义之“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往,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情愿放出往。我们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
干事要实。共青团工作多线长面广,做好共青团工作,不是抽象的、原则的,而是必须具体到事、具体到人。这个“具体”的显现方式就是项目。通过将宏看的“目的任务”转化为具体的一个个的“项目”,实现化虚为实、虚功实做,推动各项任务取得实效。
效果要实。既要认真“干”,更要努力“干好”。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结果导向,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把共青团的工作干好。狠挠落实,才能把工作部署变为现实。各级团干部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咬定目的、苦干实干,征服困难、担当作为,把事情干成、干好、干出实效。
成功的道路千万条,实学实干之路是一条绕不过的必经之路。学就学明白,干就干出色。让我们大兴学习之风,以强烈的事业心一以贯之地干下往,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共同把全省共青团工作干成、干好、干出彩。
1月28日,春节假期后第一天,全省迎来了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数千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项目为王,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进强劲动力。
就如何通过项目推动工作,党政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今年我们就是要以项目为牵动,把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的“大任务”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项目”,化虚为实、虚功实做,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看得见、摸得着、挠得住、拎得起、落得实。
为什么要挠项目?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重要支撑。
实践证实,一个地方、某个阶段要朝着哪个方向前进,要实现哪些重大目的,不仅需要在宏看层面谋划好发展构思和战术举措,更需要在微看层面用一个又一个落地见效的项目佐证发展构思、实现发展理念。
挠住了项目就等于挠住了发展,谋划好了项目就等于谋划了未来。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面对新时代青年的新特征,面对共青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青少年的事、共青团的业,必须要发展,必须要靠一个个项目支撑。项目清单就是我们干事创业的“蓝图”“底图”,要提升“项目为王”的意识,把团的工作转化为目的更加清楚、责任更加明确、计划更加周详、操作更加规范、资源更易整合、过程更易掌握、考核更易量化的项目,把清单建起来,任务落下往。
项目从哪里来?
项目从中心大局中找,善于纲举目张。
在现实中,一些工作做得不实、不被认可、没有效果,成了过眼烟云、昙花一现,根本原因就在于与党政中心工作结合得还不够紧、不够好,没有站在“党需要共青团干什么”的角度往探求谋划,偏离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条团的工作主线。
项目是纲,纲举目张。项目要从共青团“三个根本性问题”中找,比如我们实施的“青马工程”“青年讲师团”;从党政大局工作的体系中找,比如我们开展的“第一团支书”“豫哈夏令营”;从青年所思所想所需中找,比如我们开设的“青少年12355服务台”、大学生“向基层报到”系统;又要避免对待工作大而化之、眉毛胡子一把挠,要结合自身实际,选优选准工作项目,真正使每个项目是共青团需要做、能够做、做得好而且做得久的。
项目从时代发展中找,善于守正创新。
回忆历史不难看到,那些获得了广大青年的认可、党委政府的肯定,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团的历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工作项目,比如期看小学、西部计划志愿者、“挑战杯”“创青春”,都是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在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中,找准了工作的结合点、突破点,创新探索产生的。
项目要坚持创新。从发展中找,不是凭空造、不是堆新词,更不是口号上的新提法,而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把握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法则和群团组织定位,在理念、方法、手段、载体、制度上创新,推动团的工作从行政化、活动型向项目化、专业化运作的转变。从发展中找,还要“喜新不厌旧”,要认真总结近年来我省共青团原有工作品牌和项目好的做法和体会,善于在老品牌继续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挖掘新的增长点。
怎么挠项目?
挠项目就是要挠质效,体现的是结果导向。
项目是一个实打实的工作,要有目的、有分工、有计划、有节点、有评判。挠项目,就要征服虎头蛇尾的倾向,建立任务清单化、责任明晰化、考核精准化、激励导向化的全链条、闭环式工作落实机制,注重加强过程治理,坚持一挠到底,直到挠出成效。要把项目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重要准则,在干事中识人、选人、用人。
挠项目就是要挠协同,在“统”字上下功夫。
项目虽然是一个个点,但却不是孤立的存在,离不开各个领域的协调配合,离不开各个方面的资源注进。挠项目,就要增强协赞同识,树立全团一盘棋的思想,加强上下联动,加强资源整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各个部门间、各个层级间、各项工作流程间周密配合、有序推进,实现团内团外资源共享、工作联通,实现共同发展。比如,我们今年将实施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项目,就要通过打捞整合散落在各个领域的青年政策资源,形成服务青年的强大合力,实现城市发展与青年发展的“双向奔赴”。
挠项目就是要挠具体,回根结底是实干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干部“要培植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挠项目,就要倡树严实作风,引导广大团干部在事上练,自觉征服浮躁思想和短期行为,增强事业心,在自己的岗位上扎扎实实地学一些能耐、干一些工作、挠一些项目,树立起勤劳、务实、有为的形象。
项目牵动,牵动的是全省共青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风向标”,发出的是全省团干部用实学实干创实绩实效的“动员令”“硬要求”。需要我们用一个个项目,积存口碑、塑造形象、打造优势,推动全省共青团工作提质提效提水平。
没有品牌的工作是无彩的。
品牌象征着质量、代表着信誉,是工作质效的集中体现。今天,品牌已经深度融进人们生活、工作之中,不仅凝聚着一种共识、信赖,也代表着一种风尚和追求,就像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等一些共青团工作品牌,风靡几十载,也在一代代青年的追崇中实现着品牌的升级迭代。
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象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题中之意。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品牌建设,提出“强化品牌意识”“推进准则化、品牌化”等重要指示要求,并期看“每个群团组织都能打造出几个有影响的服务品牌”。
新征程上,要实现全省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实学实干、项目牵动的基础上,把品牌塑造作为果敢追求,推动工作更加出彩。
品牌来源于扎实工作
品牌不是暂时堆砌的“盆景”,而是在丰沃土壤上茁壮成长起来的参天大树;品牌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根植于长期扎实工作的体会积存、效应积淀。
品牌是干出来的。“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品牌塑造亦是如此。缺少扎实工作实践支撑的品牌,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从共青团跟党奋斗的百年历程来看,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等品牌,都不是“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都是在火热的实践中干出来的。因此,塑造品牌首先要聚焦工作大局、青年需求,把基础性工作做扎实、夯牢固,把法则性熟悉摸清楚、分析透,为品牌塑造培好“第一锹土”,为品牌成长培植良好生态系统。
品牌是量的质变。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也不是一天炼成的。品牌塑造必须有前瞻意识,注重长效,不能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只看显绩不看潜绩。比如,大家熟知的期看工程,于1989年发起,经过多年解学生之困、建期看小学、筑期看小屋等助学兴教积存,才成为“立得住”“喊得响”的品牌。共青团塑造品牌就是要树立长期挠、重长效的导向,坚持久久为功,以量的积存促质的飞跃。
品牌发展于“匠心”追求
精工铸就品牌,匠心成就出色。创品牌难,守品牌更难。品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必须怀匠心、践匠行、行匠道,追逐创新、追求卓著,才能永葆一个品牌旺盛的生命力。
品行是品牌立之魂。品行铸就品牌。品牌发展就是品行提升、追求更高质量的过程,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升华。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品牌塑造需下足“绣花”功夫,以匠心铸精品,以质量树品牌。在万物皆可“IP”的时代,我们只有坚持一以贯之的价值导向、精益求精的工作准则、止于至善的品牌追求,才能不断提升影响力、发明好感度、增强美誉度,让高品行成为共青团品牌的“金字招牌”,为走过百年的青年政治组织塑造更多“老字号”。
创新是品牌兴之要。品牌发展,只靠守正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创新。时代特征和现实需要是我们实现品牌迭代升级、创新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比如青年突击队这一品牌,无论是投身红旗渠修建工程,奋战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还是胸怀航空报国梦想的“罗阳青年突击队”,都始终坚守着“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青春身影”的誓言,在跟随时代浪潮中实现着内涵的创新,也让共青团“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生力军气质更加彰显。再比如,从2021年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到2023年元宵新奇游《胡旋舞》等节目,科技和时尚元素的包装,让典躲在博物馆里的传统文化迅速火爆出圈。这些团内团外的工作案例都在启迪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用创新激发生生不息活力,让品牌焕发澎湃内生动力。
传播是品牌强之器。“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的发展,既要靠优异的品行,也要靠出色的传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在这个广泛争夺青少年市场的当下,共青团品牌假如没有宣扬妥善的助力,那么它的生命力、影响力会大打折扣。我们可以把适合青少年的美学理念注进品牌塑造过程,注重品牌设计,赋予品牌美的形象、好的向往,不断增强品牌与青少年的粘性,让大家自觉来觅“香”。同时,还要加强品牌传播妥善,善于顺势、搭台、借力,通过立体化、沉浸式、多层次的宣扬,赢得源源不断的人气,积淀持久行远的信誉。
品牌形成于出彩结果
品牌是实效和口碑的结合体。能不能称为品牌,最终要用成效来检验,要靠口碑来说话。
品牌要赢得饮彩。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往年以来,无论是我们举办的河南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还是开展的省重点民生实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等工作,因为紧扣服务大局工作主线、把牢服务青年工作生命线往谋划,专心用情用力往实施,结果是得到了党政肯定、社会赞许,还吸引青年参与其中、积极发扬作用,促进了工作的正向积存,激励我们要把工作继续做实、把服务不断做优、把品牌陆续做亮。
品牌要引领风摘。品牌亮不亮,还要看引领作用强不强、辐射影响广不广。品牌提升的不只是工作质效,更是精神、格局和责任。好的品牌,必然是经过不断总结、不断精进,符合法则、彰显效应的品牌,能使工作站位更高、内生动力更足、资源配置更高、工作质效更好。品牌花开,更易出彩。新时代河南共青团高质量发展的新样子,就是一个个品牌的怒放带动各项工作的百花齐放,向着更高更优更强目的勇毅迈进的样子。
奋进新征程,品牌当先锋。让我们吹响奋勇争先的集结号,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塑造更多“立得住、做得实、喊得响”的品牌,带动全省共青团工作更加出新、更加出色、更加出彩。
基层活跃了,全省团的工作就出彩了。
基层是共青团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团干部实学实干的“赛马场”,是项目品牌落地实施的“主战场”。
近年来,无论是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还是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广大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得到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的最大优势在于遍布基层一线、深进青年身边。”团的组织不仅要“展天盖地”建起来,更要让基层“毛细血管”活起来。
基层活跃源于上级重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河南千名干部“墩苗育苗”,到“五星”支部创建,再到每年的党委(党组)书记挠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无不展示着省委重视基层、支持基层,促进基层活跃。共青团历来也十分重视基层,在跟党奋斗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六级团委办支部”“创先进团支部活动”“工作到支部,全团挠落实”等具有共青团特色的工作方法,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体会。
重视就要深进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进基层、深进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状新问题,把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往年团省委机关开展的“下沉基层”,就是通过制度性安顿推动机关干部走出机关大楼、走出“文山会海”,真正走到基层,走进青年中,往了解基层团组织在推进工作中还存在哪些困惑,上级政策在基层落实的怎么样,普通青年对共青团工作还有哪些意见等。机关干部在基层实践中不仅拉近了与青年们的距离,更带回了很多工作的新点子、新方法。大家都感慨到:“坐在机关都是困难,下到基层都是方法!”
重视就要建设基层。基层活跃,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基层团组织的活跃。我们在下沉基层的过程中发现,基层团组织仍不同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弱化、虚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团的基层活跃。因此,把基层团组织建好建强就成为推动基层活跃的首要问题和要害性问题。作为上级机关,要指挥基层团组织加强团的基层组织体系科学化建设,构筑起坚实的“四梁八柱”;也要扶助基层团组织想方法、找路子,打造一支朝气蓬勃的团干部队伍,逐步实现构建纵横交织、布满活力的青年组织体系的目的。
重视就要支持基层。基层活跃,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长期以来,基层团组织普及存在着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缺场所的“四缺”问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上级团组织加强对基层工作的具体指挥,既要给基层下达“过河”的任务,也要扶助基层解决“桥”和“船”的问题,研究制定向基层倾斜的有关政策,将资源、人员、治理、服务的力量向基层下沉,激发更多活力与动力。
基层活跃需以改革赋能
2018年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要树立大挠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改革举措落到基层,把力量和资源充实到基层,使基层真正强起来。”基层团组织要强起来、活起来,不能“上面热,下面冷”,要坚持问题导向,夺挠改革机遇,用好改革这要害一招,打通赋能基层的“任督二脉”。
改组织设置方式。当前,青年流动性与组织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如何适应团员青年聚集特征,建立工作力量配置合理的基层组织体系?这需要我们转变组织看念,以地缘、业缘、趣缘等联系纽带设计组织方式和活动载体,形成跨地域、跨单位、跨圈层的“团组织+青年社团”的新型青年组织体系,有效融进青年社交圈、生活圈、居住圈。
改引领动员方式。在青年组织方式、聚集方式转变的同时,青年的思想动态、行为特征、话语体系也在发生着深刻地转变,昔日命令式、指令式的动员方式显然不能很好引领动员青年,还会适得其反,让青年与团组织产陌生离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方式方法。近年来,河南共青团通过拥有2200万粉丝的新媒体矩阵,在创新引领动员青年载体形式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比如,在防汛救灾期间,“豫小团”新媒体小编在24小时内组建了21个线上志愿者交流群,8000余名青年通过互联网凝聚起来,化身汛情播报员、谣言粉碎机、求助信息扩音器,为40余万人提供在线扶助。
改资源配置方式。如何进一步破除机关化行政化路径依靠,提高共青团的资源筹措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向社会组织学习,努力实现生存资源社会化。比如,往年我们开展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探索了“团组织治理+机构运作+基金支持”工作模式,广泛筹措资源并进行有效配置,真正提高共青团在基层社会的生存能力。
基层活跃推动更加出彩
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各项工作任务在基层高质量落实、青年先锋作用得到足够发扬,基层才是真正活跃,工作才称得上更加出彩。
工作落地见效是出彩。基层组织活力强不强,挠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今年,我们依据省委、团中心工作部署,结合各战线工作实际,团省委谋划推出了15个品牌及70多个项目,目的就是要通过具体的项目牵动整个基层组织工作,进而形成共青团品牌,最终促进功能发扬,激活“神经末梢”,打通基层活跃的“最后一公里”。
先锋作用发扬是出彩。当代青年生逢其时,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见证者,更是全过程参与者、奋斗者和发明者。基层活跃,就是在基层团组织的动员下,广大青年能一唤百应、一往无前,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生态文明等领域和各类急难险重任务中足够发扬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首创体会涌现是出彩。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亦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当我们的基层活力、青年热情足够被激发,这一定是一派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生动景象。他们会用实招、硬招、真招、巧招,不断破解基层工作难题和矛盾,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首创体会和做法,最终连点成片,共同激发基层活跃的“源头活水”,用一个个出彩汇成事业发展的“浓彩”。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坚持以实学实干为基,以项目牵动、品牌塑造为要,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基层活跃,奏响“青春建功新时代”的最强音,团结带领全省团员青年在实现“两个确保”雄伟目的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青春篇章。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