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飞龙在天,见龙在田,探秘栖霞方山远古神异、壮看的石塑龙-上篇

飞龙在天,见龙在田,探秘栖霞方山远古神异、壮看的石塑龙-上篇

misa2 03-28 3次浏览 0条评论

方山自古以来就是胶东地区的历史名山,留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方山最特殊、最壮看,最让人称奇的历史遗迹是山上有几十条远古时期用石块塑造的巨龙,有的长达百米,有的可以辨认性别,有的长有牙齿。他们千姿百态,或巨龙腾跃,或飞龙在天,或见龙在田,或者神龙吐水,蔚为壮看,可谓是一处龙的家园,龙的世界,在中国所有古代遗址中独一无二,可谓千古奇看。方山位于山东省栖霞市西南11公里处,方山无论从何种方向看看,都像一座浩大的祭坛,让人神异的是,方山不仅山像祭坛,山上还有大量远古用石头垒砌堆塑的祭坛、石墙、石塑龙和神庙,非常符合《山海经·东山经·东次四经》描写的钦山,山形像祭坛,山上有祭坛,是远古一处祭奠和看测天象的地方。

大美方山

方山31号祭坛

展开全文

62号石塑龙

无论从什么方向看看方山,方山都像一座浩大的祭坛

石塑龙是方山顶上一种非常特殊的积石堆,这种积石堆一般在开始时有一个较大的圆形或方形石堆,中间一般有一个石圆环,在方形或圆形石堆后面一般有弯弯曲曲的,非常有法则的石块堆垒而成的长石堆,石堆隐没穿行于草丛中,让人想起龙的形象。

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

古代织锦中龙的形象

古代织锦中龙的形象

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一种善转变、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庄子·天运》说:“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管子·水地篇》言:“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作蚕鲋,欲大则躲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进于深泉。”《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也就是说龙可以升天进地,行云施雨,它的许多特性显而易见与原始农业和与农时亲昵联系的天象相关,同时又是原始宗教信仰、原始意识形态、原始文化艺术发展的产物,所以在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古代中国推崇备至。

古代织锦中龙的形象

古代的先祖常有“天人感应”的看念。炎帝母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尧帝母感赤龙,十四个月生尧。这可能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在看念上的根源。经过古今数千年的发展,龙与龙的精神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与最强符号。龙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经常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北京北海公园的龙

宋 陈容 九龙图

宋 陈容 九龙图

宋 陈容 九龙图

宋 陈容 九龙图

龙在古代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龙代表君王,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都以龙为装饰,这种看念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国特殊的龙文化。古人认为有鳞的龙喊蛟龙,有角的龙喊虬龙,无角的龙喊螭龙,有翅膀的龙喊应龙,但都不是龙的正统,龙的正统喊做苍龙。在中国商周战国青铜器上我们至今还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种类的龙。《论衡》说:“龙之像,马首蛇尾。”宋代《尔雅·翼》载:“龙有三停九似之说,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可以参照一下宋代画龙名家陈容的《墨龙图》。

宋 墨龙图 陈容

龙多源于能通神的灵兽或动物,龙是多种通神动物的聚集或组合体,也是不同族群不断合成的反映。龙的出现、发展与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不同历史阶段与朝代更替,不断丰盛完美,逐渐形成现在龙的形象。龙具有特殊的神力,特殊的神性,在漫长的岁月中无论如何发展转变,其最初的精神内涵与所具有的品性都一以贯之,至今依旧。

龙袍

古代青花瓷上的龙纹

古代青花瓷上的龙纹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石塑龙

1994年,在辽宁阜新沙拉镇查海聚落遗址中心,专家发现了一条用红褐色大小基本均等的砾岩石块堆塑而成的石塑龙。龙全长19.7米,宽1.8—2米,龙头朝西南,尾向东北,昂首、张嘴、屈身、弓背,尾部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腾云驾雾之感。龙头、龙颈、龙体、龙鳞、龙爪、龙尾等摆放分明,石块排列有序。龙的前身宽大,石块较多、较厚,石块由头、身体向尾部逐渐变薄、变少,尾部更加松散细小。身体前部下方用石块堆砌出像足又像云雾的衬托物。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的形象,距今已经有8000年历史,为辽河流域龙的起源、龙文化形成增添了新的佐证,为中华民族“龙的传人”找到了新的源头。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蚌塑龙

1987年考古专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用蚌壳塑成的“蚌塑龙”。西水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距今约6400多年的第二期文化,遗存中发现了3组蚌壳图案,3组中均有一处龙的形象。第一组蚌壳图案主要是龙与虎组合;第2组蚌壳图案是龙、虎、鸟、鹿、蜘蛛等;第三组是人骑龙、虎,其它蚌壳散乱难辨。可见,龙虎是其基本组合。龙虎图案主流看法有两点:一是象征着图腾崇拜,二是显示了天文历象,二象与北斗。西水坡蚌塑龙“龙”形象比较写实,头、颈、背、分趾、长尾等十分明显,与之组合的其它动物也都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

辽宁省博物馆的玉猪龙

中华第一玉龙

红山文化是辽河流域新石器时期的重要文化类型,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因首先发现于内蒙赤峰红山后面牛河梁遗址,故命名为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地区,吉林省西北部也有少量发现。红山文化是继查海文化后,东北地区发现有大宗玉器的重要文化。红山文化玉器代表了北方、特殊是辽河流域玉器的最高水平。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的代表,遗址出土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玉猪龙等成批成套的玉质礼器,全面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特征和内涵。

各种形态的玉猪龙

红山文化发现了大量龙形器,如“玉猪龙”。所谓“猪龙”形象,是源于该玉器展现的面部和弯曲的身体特征。头部很轻易让人联想到“野猪”,而弯曲的身体使人想到中国神话中“龙”的躯体,它们组合成“猪龙”的形态,一般认为玉猪龙是猪与蛇形象的合成。从辽宁凌源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积石冢M4和第十六地点积石冢M14出土玉猪龙推断,其年代在距今5300~5000年。

古代瓷器中的龙纹

陶寺龙盘(早)

陶寺龙盘(晚)

1980年考古专家在陶寺遗址发现4件彩绘龙盘,因盘内绘有一条蟠龙,专家称之为“陶寺龙盘”。龙盘质地为泥质褐陶,着褐色陶衣,盘壁斜收成平底,外壁饰隐浅绳纹,内壁磨光,以红彩或白彩绘蟠龙。蟠龙蜷曲在盘中,龙头近盘口边缘,尾部位于盘中心,方头蛇身,身上有鳞甲,张巨口,口中伸出如同麦穗的长信子,身体充足而外张,沉稳而强壮,威严而神异。从它长长的蜷曲的身子以及信子来看,陶寺龙的样子似乎来源于蛇;但从它方头、巨口、裸露的牙齿看,又似乎是鳄鱼。考古学家推断,陶寺龙应该是来源于两种以上动物的复合体。这些龙最大的特征是多种“灵兽”的组合体,而且这种形象组合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正是“龙”的最大特征。陶寺龙是真正意义上“龙”的雏形,是与夏、商、周及后世龙最有直接渊源关系的龙形象。陶寺是帝尧的都城,是最初的“中国”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陶寺龙就是“中国龙”。陶寺龙盘是迄今中原地区明确为龙图像的最早标本,对于研究龙崇拜的起源及相关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河南洛阳地区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

妇好墓玉龙

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一件距今3700年左右,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为我们展示了古代龙的具体形象。这件绿松石龙身长64.5厘米,龙头呈扁圆形,梭形眼,眼珠为圆饼形白玉,鼻梁由三节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蒜头状鼻端由绿松石雕成。龙身曲伏有致,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鳞纹,龙尾内蜷,色彩绚丽,形象非常生动。绿松石龙用工之巨、体量之大、制造之精之巧、用绿松石片之多,在目前所见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堪称国宝。

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的龙头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很多学者都撰文讨论。有的学者认为,这件绿松石龙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许宏先生则认为,这件出土于“最早的中国”、“华夏第一王都”的绿松石龙,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龙”。

故宫保和殿丹陛石上雕刻的龙

方山山上31号石塑龙 远处为龙头

从龙头看龙尾,远处正对着的是东佛落顶

31号石塑龙和圈子墙东面留有一块半圆形的平台,类似举办仪式的地方。

龙身

从龙头圆形祭坛向北看龙身

唐彩绘伏羲女娲麻布画 1964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地45号墓出土,伏羲持矩,女娲持规,龙身与蛇躯交缠,代表着繁衍不息。

简单了解了中国古代龙的形象和发展过程,我们再看一下方山上的石塑龙。方山上最有代表性,形体最大也最为壮看的为31号石塑龙,在谷歌地球卫星图片上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特别它南面的那个浩大的圆形祭坛。31号石塑龙的南面以一个高近2.9米,直径12米的圆形祭坛为龙首,祭坛中心有一个用巨石垒成的外径5米内径2.5米的石环,石环内凹近1米,那是龙的眼睛。圆形祭坛的西面都有一组弯曲的石堆应该代表龙角,南部也有一组弯曲向前的石堆,应是龙嘴和龙须,圆形祭坛向后有一条长约90米宽5—10米的曲折曲折的长石堆应是龙身,龙身中间有些地方两边直接用石头垒砌石墙再堆砌较小的石块堆砌。

苍龙戏珠

龙头圆形祭坛内部,既是祭坛中心,也是一条龙的眼睛

龙身的尽头龙尾是一个方形祭坛,祭坛中心有一个0.5米左右的方形下凹,没有四肢,整体一看就是龙的形象。31号龙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在方山龟甲的东面单独向前面山谷突出的一块平台上,也就是一只象征天地之间维、柱的龟腿上。31号龙整体看是南北走向,外围有圈子墙保护,圈子墙外还有一块较大的半圆形平台,让人感觉这是专门预留出来用来举行某种神异仪式的地方。站在平台向前看看,远处谷地风景一览无遗,山下东南方不远处就是赫赫有名的杨家圈古遗址,很轻易让人将它们两个联系起来。31号龙的头部那个浩大的圆形祭坛和它中心的石环构成玉璧形象,因玉璧形似天盖,用以祭天

龙头圆形祭坛

龙尾方形祭坛,远处正对着的山头是佛落顶

当巫师站在这处祭坛的中心圆环内(龙眼里)迎日祭天时,龙的身体正好与巫师合成人首龙身,这不正是伏羲太昊的形象吗?同时这也让人联想到东方之神、春分神句芒以及嵎夷的祖先禺强乘龙飞行的形象,正好可以表达乘龙登天,游历四海的寓意。远古神话传说中始祖的形象又在我们现实中复活,可以验证远古神话的真实性。31号龙尾巴部分的方形祭坛位置也很特殊,正对着北面东佛落顶,也就是东面的一只乌龟的眼睛。古人南面表达天,用圆形祭坛,北面表达地,用方形祭坛。31号龙首尾由两个祭坛构成,一圆一方,象征天地,意义特殊。31号龙形体浩大,位置特殊,位于正东方,表现的正是龙春分时开始登天的形象,更印证了这是羲仲看象祭天定春分的圣地。

龙头圆形祭坛

31号龙的西面不远处与之相唤应就是方山另一处神圣的地方——神庙所在地,由于方山是远古人们敬天祭祖的圣地,由此看来方山神庙供奉的神灵极有可能就是人类始祖伏羲太昊或者句芒,代表东方和春分。若是清晨在日出之时站在31号龙的龙首祭坛上,可以看看旭日东升,要是在龙西向东看看,立刻就可以看到苍龙戏珠的千古奇看,所以此龙是专门为迎日祭天而设,更突出了龙的神圣。方山的看象祭奠建筑群最早应该是从太昊和句芒时期就开始修建,代表东方和春天,后来禺强来到此地,形成嵎夷,再后来帝尧又差遣天文官羲仲来到处圣地,寅宾出日、测定春分。羲仲来东方测定春分的地方喊“旸谷”,那么这条龙下面的那条山谷不就是传说中的“旸谷”吗?它和方山东部盆地相连,构成一个浩大的谷地,盆地东南高岗正是杨家圈古遗址,所以这才是真正的“旸谷”。这样一个关于“旸谷”究竟在何方的千古之谜立刻就可以破解,其它号称“旸谷”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发现远古大规模的看象以及祭奠天地日月的遗址,没有它就没有称作“旸谷”的资格。

其他石塑龙,请看《飞龙在天,见龙在田,探秘栖霞方山远古神异、壮看的石塑龙-下篇》

参考文献:

1郭郛著《山海经注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2司马迁著(西汉)张大可注《史记新注》华文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3烟台市文物治理委员会、烟台市博物馆编《胶东考古研究文集》齐鲁书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4张光明著《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齐鲁书社2004年7月第一版

5冯时著《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 四川教诲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6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编《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 2006年6月第一版

7蓝深著《觅觅伏羲的器具》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8高广仁著《海岱区先秦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9高广仁、栾丰实著《大汶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10张学海著《龙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1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良渚遗址群》文物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12郭大顺著《红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13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良渚文化研究中心编《良渚文化探秘》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14辽宁省考古研究所、朝阳市文化局编《牛河梁遗址》学苑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15王德善主编《风雨齐长城》山东地图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16山东栖霞县杨家圈遗址稻作遗存的调查和初步研究 《考古》2007年12期

17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 IIM22 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 《自然科学史研究》 第 28卷 2009年第3期

18陶寺IIM22 漆杆与圭表测影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1卷 2010年第4期

19山东栖霞杨家圈遗址挖掘简报《史前研究》1984年

龙之谷学者技能加点
千古之谜——探秘山东栖霞方山远古神圣、壮看的石塑龙-上篇 徜徉于幽趣浑厚的书法之美——品读彭崇谷书法作品有感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