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古代人闯关东为什么要往严冷之地,而不是充裕的南方?

古代人闯关东为什么要往严冷之地,而不是充裕的南方?

misa2 03-28 2次浏览 0条评论

什么是闯关东?

清末山东饥荒民乱,许多人迁徙东北(东北曾经是满族人的龙兴之地,所以禁止汉人涉足),中原地区的许多人为了生存,无奈之下只能越过山海关,到东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地区闯荡,,因为这些地区基本位于山海关的东部,所以被称为“闯关东”。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不过向关外移民,类似闯关东的事情明朝就开始有了,由于明朝的长期稳定,人口大幅度增加,一些靠近东北的山东河北一带的农民,就开始向关外移民,但是规模很小,再加上当时女真族的掌握,就一直不成规模。

清朝之前,闯进关东是一种“违法现象”,闯关东需要冒着浩大风险做的一件事,到了清朝中后期,由于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掌握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陲,清政府也意识到这是很不利于加强统治的。于是在咸丰十年(1860年)开始开禁放垦,鼓励移民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以振兴关外的经济。

汉族移民开始比较自由地进进东北屯垦拓荒,到了1907年,清政府已经行将就木,下令破除实行了235年的封禁关外政策,这下,闯关东达到了高潮。于是,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地的农民纷纷到关东闯世界,这其中山东人最多,有70多万。

展开全文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往南方,而要往苦冷的东北呢?

第一,劳动力分布的原因。当时闯关东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民见农民,踏实、食苦、肯干,当时的东北人少地多,只要能出苦力开荒,就有饭食。山东是民国的第一人口大省,人与地的矛盾问题从清朝起就已经很尖锐了,当时的江浙地区,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人民自己耕种都还尚且不够,更别说引进其他地区的劳动力了。

第二,地域差异与语言问题。南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显著的差异,南涝北旱,不仅是环境上差异显著,人文生活也是截然相反,南方地区气候多雨闷热,水网密集,山地太多,于此与东北正好相反。古代不比现代的互联网发达,每个人学东西快,适应也快。在那时,南北语言差异也比较大,老百姓觉得不易沟通一是个很大的问题,相反,在东北就不会出现沟通上太大的阻碍,因为东北人说话虽然有口音,但区别不是很大,山东人基本都能听懂。

第三,当时时髦“东北三省的黑土地遍地都是黄金”的说法。农民闯关东本来就是一种经济行为,与现在打工族的“北漂”的本质一样,他们背景离乡,到异地开垦天地艰苦创业,说到底就是为了填饱肚子,为了生存和改良生活,经过现实的筛选,东北三省的黑土地给大批农民提供了这个机会,那边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土地肥沃,绵延数千里,是当时最佳的往处,因为除了东北,当时天下已无闲田旷土,那时还时髦着一句宣扬语:“东北三省的黑土地遍地都是黄金”,激活了许多农民的生存欲看。

第四,历史渊源。在清朝开禁放垦之前,就有不少山东人非法移民到了东北,所以往东北对很多山东人来说,有投亲靠友的便利,也有可靠的消息来源,可以有备而往。这些人的成功,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才会在后来掀起闯关东的大潮。

从清朝中后期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00余年间,先后有3000多万迫于生计山东人为主的华北穷苦百姓离乡背井,相继踏上关东大地,是一段厚重而悲壮的传奇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闻名的人口大迁移之一。

凄凉之地怎么去
唐嫣微博之夜往哪了?她往直播了?工作室是怎么安顿的? 《往有风的地方》:许红豆辞别在即,谢之远直接大胆地告白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