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小学课本里的古诗词,原来其中大有深意
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每个新学期拿到新课本时满怀期待地摩挲、翻阅?当我们重新翻阅青少年时期的语文课本,我们重温的不只是课本的内容,更多的是与那些语文名篇初次相遇时内心的触动和惊喜,还有它们对我们人生潜移默化、深进骨髓的影响。
今天我们选取了四首收进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大家对这些古诗一定耳熟能详,但是当我们拥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再重新细读文本,会有哪些新的体会呢?让我们一起重读古诗词里的四季,回看人生的春夏秋冬。
春:《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轻敲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祖籍浦城(今属福建),后居龙泉(今属浙江)。他善于写七言绝句,其诗作后世多有流传,受到人们的赞扬。
诗题《游园不值》的意思,即想游园没能进门。值,碰到;不值,即没碰到机会,也就是没能实现、不凑巧的意思。本诗的大意为:也许是主人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心爱的青苔;否则,为什么我轻轻敲了很久,他的柴门还是不为我打开。不过,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你看,一枝鲜红的杏花,从墙里探出头来。
这首七言绝句,除了写游园时见到的景色之外,还暗示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热爱,并且诉说了一个深刻哲理——新生事物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先说题目《游园不值》。宋代不少有钱人家是有私家园林的。一般来说,他们的园林也是开放的,答应人们游览。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其中提到的沈园(又名“沈氏园”),正是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陆游与唐婉就是在游沈园时,不期而遇的。
这首诗说的“园”,也可能是一处较小的私家园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家园主人不知为何,却在春光明媚时节关了园门,拒绝游人进来。“不值”就是没碰上,即没有实现。诗人或许有意用“不值”这个词儿,为后面的意外惊喜作展垫。
展开全文
再说说这首诗的意境美。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轻敲柴扉久不开”,从内容上看,应该倒过来:“轻敲柴扉久不开,应怜屐齿印苍苔”。这样再读,诗人表达的意思就是,轻敲了园门很长时间门也不开,于是他推测不开的原因,可能是园主人担心游人的木屐踩坏了他园中的青苔。但从表达方式上看,还是写成“应怜屐齿印苍苔,轻敲柴扉久不开”为妙。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写更显情趣:也许诗人正是有意调侃园主人的小心眼儿,由于他担心“印苍苔”,所以,才会任你怎么敲打、任你敲打多长时间,他就是“不开”。小心眼儿在前,“不开”在后。这恐怕就是诗人的幽默吧!
不仅如此,“轻敲柴扉久不开”放在“应怜屐齿印苍苔”之后,更是为了开启后两句,即为后两句埋下伏笔。诗的后两句,先写园门久敲不开,诗人应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回”之感。可是,结果不仅欣赏到了春色,而且欣赏到的是园主人关不住的“绝色”。诗人似在打趣:园主人哪,园主人!你真小家子气,关住园门不让人进来共赏春色;可你园中的春色可不像你,它们自己出来欢迎我了。
最后再来讲讲这首诗的写作艺术。一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关不住”中的“关”与“出墙来”中的“出”,把“春色”与“红杏”比作有自由意志的人了。二是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轻敲柴扉”与“久不开”,把期看游园的心绪与园门未开的情形作了比照,既有内容的显示,又有效果的渲染。三是寓哲理于情景之中。这一哲理化的情景,即“出墙”的“一枝红杏”,虽然只有一枝,但也足以想见全貌,通过“春色”是“关不住”的,表达新生事物的勃勃生气。
夏:《江南》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摘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中的摘莲歌,直看显现了一幅游玩嬉戏的画面,有人认为,欣赏莲花、欣赏湖水、欣赏鱼儿戏水,描写的是男女爱情。江南,泛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可,这里是“值得”或“适宜”的意思,不应理解为“可以”或“应该”。何,副词,多么。田田,指莲叶繁茂又相连的样子。
这首诗有几个奥妙奇异之处,值得展开一论。
第一,全诗没有一个描写颜色与声音的词语,而声色都显现出来了。莲,是什么颜色?莲叶,是什么颜色?在哪儿摘莲?那地方,又是什么颜色?鱼,是什么颜色?它只有一种颜色吗?摘莲有声音吗?摘莲人说话吗?是一个人说话,还是多个人说话呢?
以景或物为对象的诗歌创作,为了突出色彩或声音,往往离不开红、黄、蓝、白等具象化的词语以及拟声词,而这首民歌却独辟蹊径,通过几个名词“莲”“莲叶”“鱼”等,以及“摘”“戏”等动作,让我们如亲眼见到画面一般,如亲耳听到美好声音一样。尽管没有使用任何渲染色彩或描述声音的词语,但声色皆出。岂不妙哉!
第二,叙述没有围绕人的活动展开,却处处都是人的活动。你看,第一句的“江南可摘莲”,分明是诗人在说话呀!至于他是不是摘莲者,那就任你想象了。莲花并不鲜见,诗人却要突出“江南”二字,这是因为莲花以江南为盛;至于那神异的摘莲人,又会撩拨读者的另一种想象。还有诗中的“鱼”指谁?它究竟在干什么?这些都是奥妙奇异之处!
第三,通过描写“莲叶”的规模与样态拓宽想象的空间,“莲叶何田田”中的“田田”不仅表达莲叶的圆阔,而且写出了它们紧紧相连的样子。这既是明写莲叶之美,更是在暗示摘莲人之多、姿态之美,以及她们之间的亲昵!至于,“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不仅写出了水之宽广,而且突出了摘莲者、“鱼”和“莲叶”戏耍的欢快与依依不舍的情怀。其艺术之奥妙奇异,真令人拍案喊绝!
上述三方面内容,为读者展开想象提供了空间。大家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这事作者可以做主,而作品一旦写出来,读者怎么理解、怎么评判,是褒是贬,作者就无权过问与干涉了。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小朋友读这首诗,他们可能会被水中的游鱼所吸引;女孩子读这首诗,她们也许会想象自己划着船,在清清的湖水中边摘莲边唱歌;语文老师读这首诗,或者会联想到《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此外,从写作艺术上说,这首诗还有两个方面值得借鉴。一是构思巧妙,层次清楚。前三句是第一层,总写人在摘莲、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后四句是第二层,写鱼在水中,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自由安闲地游历。二是兼用排比、反复与拟人的手法。这种手法主要表现在后四句上。排比,一看就知,但同时也是“隔行反复”的手法:你看,四句中,除了“东南西北”四个字外,其他完全相同;此外,一个“戏”字,一下子把鱼写成了人。这可能是这首诗的真谛所在。这在水中、在莲叶中玩疯了的,真是鱼吗?
秋:《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冷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是唐代诗人,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人,生卒年代不详。安史之乱时,江南比较稳定,不少文人逃到江浙一带避乱,张继也到了苏州。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看到了江南深秋夜景,于是写出了《枫桥夜泊》这首诗。
诗题中的枫桥,在今苏州市阊(chāng)门外。有人说原名封桥,因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而改喊枫桥;也有人说,原来把这座桥喊封桥,其实喊错了,是张继纠正过来,才喊枫桥的。姑苏就是苏州,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冷山寺,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唐代冷山与拾得两位高僧曾住在这个寺院。夜半钟声,现在的寺庙一般情状下,半夜是不敲钟的,但唐代有半夜敲钟的惯例。
下面从三个角度,赏析一下本诗。
第一,有声有色,声色互衬。先说有色。全诗写的是江南深秋独有的夜色:月亮之色、乌鸦之色、夜空之色,以及枫树与渔火之色。这几种颜色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互相映照的。它们共同展陈出一幅秋季凄冷而寂静的景象来。再说有声。虽然只有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但这突然而来的钟声却惊动了将睡未睡或惊醒了刚刚进睡的诗人。那么,此时此刻,这声音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最后说声色互衬。如上所述,秋夜的颜色是凄冷而寂静的,而“夜半钟声”一下子不仅惊动了诗人,而且撕裂了凄冷而寂静的夜景。这钟声不仅没给秋夜带来些许生气,更没给诗人带来丝毫的慰藉;恰恰相反,它响过后,只能使秋夜更加凄冷与寂静,使诗人心生惆怅,彻夜难眠。这就是声中有色,色中有声。
第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先说有动。“月落”是动,是说月影在移动;而“乌啼”与“夜半钟声”也是动,不过说的是声音的传播。再说有静。“江枫”与“渔火”是静,“冷山寺”与“客船”也是静;不过,前者是形容景致,而后者则是展示处所。最后说动静结合。这里必须强调一点,诗人不仅做到了动静结合,而且在有意无意中,表现出动动结合与静静结合的艺术。你看,“乌啼”停歇不久,诗人刚刚进眠,“夜半钟声”就“当当当”地响起来,声声进耳。这是一种怎样的氛围呀!再看,诗人在“客船”上睡眠,而“冷山寺”偏偏就在“客船”的四周,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呀!可这些有动有静的意象与声音又相互交错在一起,让我们的诗人如何熬过这个漫漫长夜呀?
第三,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这首诗的主题就是一个字:“愁”!这是诗人集中抒发的情感。诗中除了明明白白写出的“愁”字之外,出现在读者眼前与耳边的,都是围绕这个“愁”字而来的形象和声音。也许有人问:“月落”与“乌啼”固然会使诗人落泪,难道美好的“江枫”与红色的“渔火”也会使诗人难受吗?是的,何止难受,它们更会勾起诗人对过往、对将来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带来的繁重感,恐怕连“客船”都难以载得动呀!还有,那“夜半钟声”传到诗人耳中产生的愁绪,这些也是一种反衬艺术。当一个人兴奋时,看见什么都是美好的;当一个人难受时,听到什么都是伤心的。这就是情景交融。
冬:《江雪》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船蓑笠翁,独钓冷江雪。
柳宗元是唐代闻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西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江雪》是他写的一首山水诗,描写了一幅动人的江天雪景图,历代诗人无不赞扬。
全诗句句写景,无一直接抒情的句子。这首诗可以绘成这样一幅黑白水墨画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作为背景,而“孤船蓑笠翁,独钓冷江雪”,则是这幅画的中心。当然,你也可以另辟蹊径,把它绘作四幅连环画:第一幅是白雪覆盖着的连绵不断的群山;第二幅是与群山相连,恰似用千万条雪白厚实的绒毡展成的道路;第三幅是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坐在孤船上的一位老翁;第四幅是那船上的老翁伸着长长的鱼竿,静静地在大雪纷飞的江中垂钓。要知道,诗人的垂钓,可不是传达寄情于山水之间闲适生活的,他所要抒发的恰恰是不改初衷、不屈不挠的精神境域。
闻名学者吴小如先生曾说:“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船’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
我想接着吴先生的看点陆续谈一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中的“鸟”“人”二字与“绝”“灭”二字,隐含着诗人不愿明说的信息。在大雪纷飞前,这里是热热闹闹、繁华昌盛的: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中,在起伏连绵的群山中,鸟儿们都在愉快地翱翔,在兴奋地喊喊;在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红男绿女川流不息。而现在,鸟的影子也看不到了,人的踪迹也没有了。诗人仿佛在告诉世人:倘若我们的革新能够进行到底,或许还可以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而如今是黄钟毁弃,瓦釜雷喊!实在是漫天飞雪,凄凄惨惨,冷冷清清!呜唤!“鸟”,“绝”也!“人”,“灭”也!这样的炼字,足够展示出了诗人的艺术内涵!
有人问:评论这首诗的人都说诗中的人物即作者,依据什么如此断定呢?难道他不可以是一位在大雪中垂钓的渔翁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一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谁见过在漫天大雪的冷冬一个渔翁独安闲江中垂钓呢?二是即使是诗人柳宗元,恐怕也不会真的“独钓冷江雪”,诗中垂钓的“蓑笠翁”只是诗人为我们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罢了。
这个形象的特征非常鲜明:其一,他生活在凄清冷漠的环境中。你看,这里天冷地冻,大雪漫天,不要说行人,连人的脚印都看不到了;不要说飞鸟,连鸟的影子也找不着了。这岂不是在告诉我们,诗人柳宗元所生活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迅速衰落的景象吗?其二,这个形象尽管孤身一人,但他不畏严冷,不畏冰雪。这岂不是告诉我们,诗人柳宗元是一个满身傲骨的形象吗?其三,这个形象是一个明知不可为也要努力有所作为的强者。人们看到“独钓冷江雪”这句诗,总是认为这仅仅是托付诗人的一种妄想而已,因为人踪、鸟影都消失得不知往向的冷冷的雪天,你一个孤船上的渔翁还会钓上鱼吗?不,他信赖能够钓上来:虽然冷冬雪天不是钓鱼的好季节,但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垂钓的,就看能否坚持下往;况且当下的雪再大,也有停的时候,只要耐烦等待,大雪过后,一定会有所收成的。
结合上述探求,我认为,诗中所写的这位雪中独钓的“蓑笠翁”不是别人,正是诗人自己,正是柳宗元的真实写照;而《江雪》这首诗中的一字一句也无不托付着柳宗元的人格魅力与坚贞不渝的斗争精神。
◎本文转载自“中华书局1912”,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