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初中生保送本硕博连读:清华“丘班”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文|和光
新年开工第一天,一位14岁就被保送清华本硕博连读的初中生,吸引了大家的注重。舞龙舞狮,敲锣打鼓,人群沸腾,红榜金字,看着身边的孩子成才,当地父老乡亲的兴奋劲不输孩子父母。
和兴奋的人群比起来,站在父母身边的主角官子钦格外沉稳。官子钦,14岁,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初三的学生。今年,他进围了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领军人才培植计划2023年第一批次,即将进进国内最顶尖学府明星班级,进行为期8年的深造。
“14岁保送清华”、“本硕博连读”,这些字眼撩拨着人们敏锐的神经。官子钦进围的丘成桐数学领军人才培植计划和鼎鼎大名的丘成桐数学英才班一样,都由清华大学求真学院牵头负责,分别于2021年和2018年前后成立。
领军人才计划和丘成桐数学英才班,二者的定位略有不同。前者对生源的年龄限制更为宽松,主要针对初三年级到高二的学生,无需参与高考即可被单独录取,招生人数达到100人;后者主要面向高三和高二的在读学生,获得进围认定的学生还要参与高考,达到录取要求后由清华单独录取,录取到“数学与使用数学”专业。
就此来看,不管是领军人才计划,还是数学英才班,选拔出来的都是学霸中的学霸。
“清华丘班”到底有多厉害?怎么才能考进“清华丘班”?设立“清华丘班”有什么目的?
展开全文
1.
一切还得从数学家丘成桐说起。
1949年,丘成桐出生于广东汕头,后来随父母移居香港,考进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他在美国伯克利分校攻读了博士学位,师从闻名微分几何学家陈省身。33岁时,他摘得菲尔兹奖桂冠。
菲尔兹奖被称为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每4年颁发一次,每次授予2—4名40岁以下最有成就的数学家。
对于他在数学上的成就,清华大学求真学院是这样介绍的:
“他解决的卡拉比(Calabi)猜想在数学界和物理学界被称为卡拉比-丘成桐空间(Calabi-Yau,Yau是丘成桐的英文姓氏),不单单是代数几何和数论中主要工具,也成为高能物理中宇宙的主要模型。卡拉比猜想被证实是无数数学家的百年梦想,是数学中极为重要分支“几何分析”传奇,至今仍延绵不绝、蓬勃发展。
用丘成桐的名字来命名的数学理论数不胜数,这些理论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上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他也因此被聘为哈佛大学物理学的终身教授,成为哈佛大学有史以来兼任数学系和物理系教授的唯一一人。”
就是这样一位在现代数学研究领域开宗立派的人物,2009年,清华大学邀请他回国,成为新成立的数学科学中心的主任。酝酿多年,2018年“丘班”成立,其设立的初衷就是通过特殊的选拔机制,让有数学天赋的少年天才,早日进进数学研究领域,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今天新闻的主角官子钦,就是其中一员。早在往年10月份,就有媒体对2023年丘班第一批次认定的人选进行了报道,比如同样是14岁的初三学生,来自湖南的袁子实。
进进“清华丘班”前,要经历初评、数学一试、数理二试、心理测试、面试、体质测试等层层选拔。其中的笔试测试摘用的是现学现考的形式。上午安顿两场授课讲座,下午直接对上午所教的内容进行笔试,如此安顿,目的是观察学生研究数学的能力和快速学习的能力。考试内容的难度,相当于大学数学专业一年级的水平。
一言以蔽之,这个选拔机制选拔出的,不光是数学成果好的孩子,还要在数学领域有独到的看法、异于常人的天赋和对数学的热爱。
丘成桐和学生座谈
2.
在官子钦、袁子实之前,“清华丘班”已经有5批学员,前几届“丘班”的学生们学习进展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按照清华大学对外公布的“3+2+3”本硕博的培植模式,“丘班”目前应该还没有毕业生。从清华大学求真学院以往发布的新闻来看,这批“学霸天花板”接受的是和世界数学研究接轨的顶级师资资源。
教师队伍由国际数学大师、欧美一流数学家和相关领域的青年知名教授组成。有数据展示,截至2019年10月,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中心纯外籍师资占20%,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日本、智利等十一个国家。这些老师普及比较年轻,思想自由开放,了解国际上最新的数学教学方法。
此外,还每年邀请300余位国内外数学家来校访问,鼓励学生听来访学者的课程,与来访学者交流数学前沿问题;丘班在假期有不少联合培植、暑期学校的项目,鼓励学生们多参与,“多听课,多交流,多出国深造,向国际数学大家学习。”
随着经济社会和人们理念的发展进取,这些天才们也从以前单纯应试、参与竞赛,转向开始领略数学之美。
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数学少年天才们,未来会取得何种成果,对中国基础学科教诲会产生何种正面效应,令人期待。
△使用数学家David Donoho与丘班学生举行座谈会。
3.
事实上,与普通大众投向少年天才们艳羡的目光不同,也有一些声音,对这种培植模式持怀疑态度。
比较传统的看念认为,这么小的孩子根本就无法适应大学独立生活,所谓的天才班、英才班就是拔苗助长,从长远来看,无益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还有一种认为,数学家不是培植出来的,这么小的孩子就专攻数学,相当于把路走窄了,未来一旦在数学领域走不下往,就没有什么求生的能耐。
以往我们确实见过一些少年天才江郎才尽,甚至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的案例,但是包括“清华丘班”在内的一些“天才预科班”在培植模式上,显然已经注重吸取了体会教训。
以清华求真书院为例,除了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西方文学名著导读、中国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程,还曾邀请天文学家前来授课。
丘成桐在接受摘访的时候提到,培植数学修养,离不开人文修养。他认为,数学的成长与很多不同领域、学科有关,如工程、计算机、流体力学、几何、拓扑等等。假如真要走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那么其他人没有看过的、不熟悉的学问都要懂,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培植大师,自古以来不是单教数学就能够成就大师的。
这些道理其实也是科学界早就通行的常识,并不特立独行,但是知易行难,在教诲实践中真要推行,可能就难得多。究竟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然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需要的是成系统的学习和探求,不是蜻蜓点水就能把握的。
不过,假如我们能多了解一分丘成桐的成长经历,或许就能对“清华丘班”多一分信心。
丘成桐的父亲丘镇英是一位哲学、文学素养都颇高的教诲家,曾著有《西洋哲学史》,是一位兼具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学者。丘成桐在摘访中提到,父亲在学术上对他影响颇深,“在数学上或有异于同侪的看法,大致上都可溯源于父亲的教导。”
受益于这样的成长经历,他的教诲理念就不太像是纸上谈兵,也不太可能培植出一堆只知道数学的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