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唐诗之路”,奥迪Q6带你到天姥山觅觅精神家园
【导语:公元775年(另一说774年),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梦游天姥吟别离》将天姥山“点睛”为古代文人雅士心目中的圣山,天姥山由此一跃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心中的精神家园。1200多年后,上汽奥迪Q6大道新生体验之旅抉择在“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腹地新昌再次启程。】
撰文|钱 蕾、编辑|禾 子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全唐诗》收录了2000余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其中竟有450多位诗人提到过天姥山,留下了1500多首咏颂天姥山的诗篇。可以想见,通向天姥山的这条陡峭山路,曾留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竹杖芒履。
1200多年后,2023年2月,上汽奥迪Q6大道新生体验之旅抉择在“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腹地新昌再次启程。驾驶奥迪Q6,沿着通向天姥山的坎坷山路穿行,想着1200多年前李白可能曾踏足过这片土地,一种隔世的时光穿越感似乎能让你瞬间感受到天姥山的仙气。
天姥,作为山名,最早出现于南朝谢灵运的诗篇《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二句涉及了剡中和天姥山。而新昌、嵊州古属剡县,自秦汉建县以来,名称虽屡有变迁,习惯上一直称剡中。剡溪则是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境内主要河流,由南来的澄潭江和西来的长乐江会流而成。“诗圣”杜甫晚年在一首自传性的叙事诗《壮游》中,提到了剡溪和天姥,仍未忘记游历天姥山的情景。“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回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另一位诗人白居易则写到:“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可见,新昌这块宝地不仅躲着唐诗之路的画卷,也承载着千年唐诗的气韵。
展开全文
置身于5099mm长、2014mm宽和1784mm高的车身内,透过奥迪Q6宽大的天窗和车窗,高耸的树木和绵延的山峰从头顶和身旁擦过,车外的风景似一幅幅移动的画面慢慢退向身后,偶有山涧溪水穿过累累顽石,诗意地流勾画出不同的山水画卷。一种“脚著谢公屐”般的不真实感浮上心头,似乎突然领略了李白诗句中“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绝妙之处。
从地理上看,天姥山只是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境内的一座普通山脉,海拔也低于浙江天目山,雁荡山,莫干山,江郎山,以及天台山等诸峰。是李白的一支笔将天姥山推向了神坛。“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其实,海拔1098米的天台山远高于天姥山,但李白却让天台山拜倒在天姥山的脚下,不仅如此,连中国的五岳名山和天姥山一比也被“势拔”了下往。“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在李白浪漫的笔尖下,天姥山成为一座中国文人心中的文化高峰,可以说,李白奠定了天姥山的文化高度。
如今的天姥山已经有了不错的山路,可以让奥迪Q6在畅然雅致的山色里穿行。天姥山虽然不算高,但确实有一股“向天横”般绵延的气势。有力量的美往往没有过多修饰,奥迪Q6大道至简的内饰布局就遵循了这一原则,车内营造出身心安闲的回属感,或许正是其内饰设计的灵魂所在。
虽然将天姥山“点石成金”的是李白,但“点醒”天姥山的却是谢灵运。或者说,李白对天姥山的追觅和梦游发端于谢灵运。作为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这位出生于公元385年的南北朝诗人、旅行家、文学家,不仅是王羲之的外孙,也是豪门之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进普通百姓家。”中的“谢”就是指其祖上的谢氏家族。
公元428年,谢灵运官场失意后开始隐居,游遍了临海境内名胜,其中就有天姥山。谢灵运在新昌天姥山开谢公古道,沟通台越,至今新昌班竹村还可以找到这条古路。他自制了“谢公屐”成了当时驴友们出行的神器,这个1600年前发明的鞋子堪称中国最早的旅游交通工具。纵情山水后,谢灵运在天姥山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成就了他在中国山水诗歌史上的不朽地位。
李白则深沿着谢灵运的足迹,26岁第一次登上天姥山,四进浙江,三至剡溪,四登天台山,在“唐诗之路”上留下26首诗篇。《梦游天姥吟别离》是一首记梦诗,用众星来“捧”天姥山只是李白“点石成金”的序曲,真正让天姥山成为一个文化符号的,是全诗的最后部分,在描述完“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后,李白笔峰一转:“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往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6岁的李白在发出“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往不复返。”的感慨后,将人文理想安放在了天姥山上:“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往访名山。”最后,他又给已经稍稍下沉的诗句加了一个浪漫的上扬调,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千古名句为这曲荡气回肠的诗篇画了一个潇洒出尘的句号。
按照当地的说法,“浙东唐诗之路”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专用名词,它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又一条文化古道。在这条道上,古人用“谢公屐”来实现纵情山水的游历,汽车则为当代人开启了拓宽生活半径的更多可能。当奥迪Q6从容自信地沿着“浙东唐诗之路”穿行时,已无需为路上的险阻担忧,更多的,是在打通并探觅一条品牌与中国文化的合成互认之路。这恰是本次上汽奥迪Q6“大道新生·赏驭雅境”体验之旅的意义所在。
点评
一路在想,奥迪Q6能否成为“放在青崖间”的“白鹿”?成为“须行即骑访名山”的坐骑?或许,这很大程度可能已经不需要由智能quattro系统、车身构造设计、奢华内饰或气势磅礴的外型来决定,要害是奥迪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下半场还能不能承载起广大用户心灵放牧的重托?像天姥山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那样,成为一众用户眼中和心中在文化认同上的同道品牌?好在,沿这条“唐诗之路”,奥迪Q6出发了。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