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2月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素材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特殊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看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续和弘扬中华优异传统文化。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征,有它的许多宝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宝贵的遗产。这对于指挥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扶助的。”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异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敬畏历史、敬畏优异传统文化,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历史和考古工作者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深厚社会氛围,广泛宣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诲引导群众特殊是青少年更好熟悉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摘编自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进 增强历史自觉果敢文化自信》)
素材二:
显现在电视荧屏的电视节目,其本质却是为了提升看众的文化修养。以古论今,《考古公开课》通过讲述与文物相关的历史故事,传授看众古典文化,从而作用于社会生活,承载着“启民智、易风俗”的社会效果。正如《毛诗序》中所言,“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电视节目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电视节目有着传播主流思想价值看念的职责和义务,爱国爱家是永恒课题。国宝级文物除了材质宝贵,往往有一定家国文化参照。通过电视节目传达的意识形态可让个人意识同国家意识保持一致,与伟大的中国梦相向而行。文博类电视节目做到了美育和德育的统一。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让看众接受思想的洗涤和文化的熏陶,实现精神的升华。
文化类电视节目可显现古今中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底蕴,传递优异文化基因,文博类节目便是较好的代表。文物可沟通历史与现在,蕴含了所属时代的文化与审美,体现着所处社会的文化认知。譬如,“后母戊青铜鼎”上的饕餮纹体现出殷商时期社会的美学追求,《考古公开课》中的《西水坡星图之谜》便植进了“青龙”“白 虎”以及“北斗星图”等古老的中国文化。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亦杂糅了现代文化,在《考古公开课》中的《人骨里的秘密》中,嘉宾便讲解了通过“碳14”测定人骨所属的年代。文化厚度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高度,电视节目作为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电视节目除具有娱乐作用外,还具有认知和教诲作用。《考古公开课》中邀请的均是相关领域学术界的权威专家或具有丰盛考古体会一线人员,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讲解,注重考古知识的横向扩展。节目的内容可追溯到中华早期文明,涉及秦汉、盛唐等多个朝代,既有历史视野,又不乏生动诙谐。节目不仅让文物重回大众视野,唤醒公众保护文物的意识,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继续和发展。用文物沟通古今,不仅利于国民在历史维度上立体感知民族文明,更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展开全文
文化兴,则国运兴。在国家大力弘扬文化强国的理念下,中心电视台等主流官方媒体,先后主导创办多项文博类电视节目。通过文物追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同时又展现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唤应当代主推的“工匠精神”,为弘扬中华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娱乐类节目的泛滥,造成青少年审美追求有所歪曲,塑造正确的价值看念成为首要任务。先后出台《限古令》《限薪令》及《限籍令》等政策,以及关停、整改多个娱乐节目,可看出国家正努力纠正青少年的价值看。通过扶持文化类节目从而引导受众审美重回正轨。通过创作优质内容的益智文化类节目吸引受众,从而影响其价值看念。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主推中华文化,以多样的形式和丰盛的内容,打造一个中国原创电视节目的浩大IP(“知识产权”简称),此类节目成为中国影视文化的又一符号。
(摘编自王烙斌《论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和价值引领——以〈考古公开课〉为例》)
1. 下列对素材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继续和弘扬中华优异传统文化。
B. 在保护、治理好文物的同时,我们要加强对其研究和利用,有利于历史和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C. 了解文物蕴含所属时代的文化与审美,我们必须依靠如“碳14”这样的杂糅了现代文化的技术手段。
D. 文博类节目横向拓展考古知识,纵向追溯各朝代文明,利于看众在历史维度上立体感知民族文明。
2. 依据素材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素材都提及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但两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 通过讲述海外文物回家的故事,文博类节目让家国情怀深进人心,果敢了文化自信。
C. 文博类节目融娱乐、认知、教诲作用于一体,“让收躲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D. 娱乐类节目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看念和审美追求,国家应予以关停和整改。
3. 下列最能作为论据支撑电视节目具有“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作用这一看点的是( )
A. 纪录片《本草中国》讲述本草“药食同源”“化毒为药”的功效,展示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B. 《端午节新奇游》以四位唐俑少女视角,向看众显现赛龙船、食粽子、艾草祛病等一系列端午习俗。
C. 通过《假如国宝会说话》节目,看众得知青铜器“何尊”铭文里有“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D. 青年京剧演员王珮瑜参与《跨界歌王》《朗读者》《开学第一课》等节目,积极推动京剧文化传播。
4. 《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实施“挽救老屋行动”,推进乡村振兴。请结合素材一谈谈你对这一行动的理解。
5. 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具有价值引领作用。请结合两则素材,以《考古公开课》为例谈谈你对这一看点的理解。
⑤塑造正确的价值看念,纠正一些青少年歪曲的价值看。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仲尼之将丧
冯至
仲尼自从春天往了以后,意味的阑珊,情绪的萧索,更甚于前年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了。那时他满心称心地想,世态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写到这里也尽够了。天啊!你总还可以多给我几年的生命吧;我要努力在我这未来的几年以内,把我们先哲传下来的一本《易经》整理一番;把我的哲学思想都借着这部古书表现出来,留给我的弟子们——咳,他们真是同情,像是船没有舵,荒野浓雾中没有指南车呀。哪知到了现在,转瞬间就快要两年了,《易经》,一点儿没有着手;《春秋》,也有刻在竹板儿上的,也有涂在一卷一卷的树皮上的,错错乱乱地在他的房里堆积着,向来不曾有过一个人来过问。就是那张古琴,伴着他流浪他乡,十四年总在身边的,现在挂在壁上,不但着了许多灰尘,并且结上许多蜘蛛网了。他每每在黄昏时节,倚着窗子看落日,领略着自然间的音乐,正在忘机物我、融会一切之际,房子里便会发出来一种苍茫的音调,使他回转头来,目光懒懒地落在那张琴上,他这般伤感地自语,不知说了多少次了:
——当年从我困于陈蔡的故人们,死的死了,不死的也多半在远方,只剩下这张琴,寂寞无语的琴……
二十年前,奔走齐鲁之间,追慕着古代的风景,正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在这乱世上最热衷的时期。一天独自一个人登上泰山的高峰,澄滓太清,齐鲁俱磅礴于茫茫大气之内,自己不觉得胸怀高朗:
——啊,当初登上东山,觉得鲁小,现在立在泰山顶,天下并不大呀!
现在呢,泰山依旧是那样嵯峨,可是旧日的气势一点也没有了,耳边只是缠绕着一个樵夫的哭声,凄凄婉婉地。心里忽地一片苍凉,宇宙都似乎冰化了一般,一个久已消逝了的泰山樵夫的影子,如同白衣的神显现在黑漆的夜色中,又回到他的意念之内了。
——樵夫啊,你是世间的至圣!当我们在泰山的幽径里相遇时,你哭得是恁般地苦闷,岩石为之堕泪,鸟兽为之惊心。我这愚蠢的人啊,我那时不但不能领略,还要问你为什么哭。樵夫啊,你说,你自伤,所以这般哀抽泣……茫茫天空,恢恢地轮……万物的无着无落,是这样锐敏地激动了你……你深进了人生的真髓、宇宙的秘密;我直到今日,才能了解你!
他的头脑眩昏,目光放出许多火花——泰山也似乎旋动起来,地在震动,远方的河水在沸腾……他颤着……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
杖,被掷在一边,颓然坐在阶上了。两手托着颐。
——赐呀,你来了?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他远远看见一个衣冠齐楚的人,慢慢辨认了知道是子贡以后,慈母见了远方回来的游子一般,两目射出消逝了的旧日的光线,迎上往,紧紧地握着子贡的手。
——赐呀,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先生……
——赐呀,你看这座泰山呀。你说它有时要崩颓吗?
——先生……
——寂寞呀……赐,你日日锱铢为利,你好久不到我这里来了……
子贡本来是因为货殖的事,由这里经过,顺便看看先生,并且想问一问他近来对于政治上的意见。哪知出乎意料,先生说出这样悲痛的话,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
——先生,可是病……
——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个梦。咳,这样的梦也不止一次了。你说,前面的泰山,有崩堕的那一天吗?
——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颓,如同哲人永不陨亡一样。
——赐呀……
仲尼皱纹消瘦的颊上,缀了两颗绿豆大的泪珠了。
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台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子贡站立在先生的身旁。等到浮云散开了以后,一只雄鸡高踞在树巅,喊起来了。
——赐呀,这是什么在喊?仲尼低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蒙蒙的。
——先生,是一只雄鸡。
——啊,一只羽毛灿丽的雄鸡呀!他抬起头,对着那只鸡看了许久。假如仲由还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下来,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把它的血肉来供我的馐馔。同情他金星随着太阳一般,傍着我车尘繁忙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过我;同我一块儿受着隐士们的嘲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
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卫呀,楚呀,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用我一天,种种魔鬼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四海之大,没有一个地方容我的身躯,终于不能不怀着惆怅回到我这儿时的故乡。故乡真是萧条呵,乡音进在耳里,泪便落在襟前了。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儿时的门巷变成一片瓦砾,生遍了鬼棘向我苦笑。防山侧父母的坟茔已经被人踏平。我哪里还有读易奏瑟的心绪呢。
我为什么回到这个故乡来呢?我早就应该……我为什么不死在匡人手里?为什么不死在陈蔡人的手里?那时候的死,是怎样地荣耀!怎样地可以自傲!那个时候,有颜回在我身边,仲由在我身边,百十个弟子在我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往,韵调是怎样地悠扬,怎样地漂亮呀!现在,不肯“先我死”的颜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时候。
仲尼一气说尽了多少天积存着的抑郁,两目像着了疯狂,两手按胸,不住地咳喘,淤塞着,再也说不下往了。子贡想用旁的话路岔开,却找不出适当的词句。
仲尼依然坐在门前。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远远近近,静静静使人听到万籁中极细微的唤吸……
正是傍午的时分。
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
(有删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正是孔子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时候与现在孔子的处境形成对比。
B.泰山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与孔子形象相通,这一形象的设置可以让孔子在抒发自己的情感时更有依托。
C.高踞树巅的雄鸡唤起了孔子对仲由的回忆,他为其命运悲叹,为自己没有给仲由带来什么好处而痛心。
D.小说将回忆与现实交织,例如困于陈蔡,流离楚卫等回忆性片段,让读者更好地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7.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孔子对生命将尽的感叹,及对许多未完成之事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无人过问的孤独。
B.文中画横线的两处文字内容几乎相同,但前者是孔子的想象表现了对子贡到来的期盼,后者则是现实,有埋怨之意。
C.“子贡本来是因为货殖的事,由这里经过,顺便看看先生”可以看出子贡重利的性格,与文中仲由的性格形成对比。
D.孔子懊悔回到故乡,主要是因为不肯“先我死”的颜回和勇健的仲由都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
8.文中“古琴”意象有怎样的意蕴?请简要分析。
9.作者结合《史记·孔子世家》《论语》等相关记述进行再创作,使本小说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合成。请你结合本文分析作者如何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秋,七月,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安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等五州诸军事。冬,十月,辛丑,以桓冲都督江、荆等七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桓冲以秦人强大,欲移阻江南,奏自江陵徙镇上明,使冠军将军刘波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守江夏。王蕴固让徐州,谢安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蕴乃受命。初,中书郎郝超自以其父偕位遇应在谢安之右,而安进掌机权,倍优游散地,常愤邑形于辞色,由是与谢氏有隙。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超闻之,叹曰:“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威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壬寅,散骑常侍王彪之卒。初,谢安欲增修宫室,彪之曰:“中兴之初,即东府为宫,殊为俭陋。苏峻之乱,成帝止兰台都坐,殆不蔽冷暑,是以更营新宫。比之汉、魏则为俭,比之初过江则为侈矣。今寇敌方强,岂可大兴功役,劳扰百姓邪!”安曰:“宫室弊陋,后人谓人无能。”彪之曰:“凡任天下之重者,当保国宁家,缉熙政事,乃以修室屋为能邪!”安不能夺其议,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十二月,临海太守郗超卒。初,超党于桓氏,以父情忠于王室,不令知之。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既而惜果哀惋成疾,门生呈箱,皆与桓温往反密计。偕大怒曰:“小子死已晚矣!”遂不复哭。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B.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C.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D.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在文中的意思是推辞、拒绝,与《谏逐客书》中"是以太山不让土壤"的"让"含义相同。
B.领,本义为脖子,文中指兼任官职,通常表达兼任较高的职务。"守"也表达低职代高职。
C.参军,中国古代官名,即"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现指往当兵。
D.精锐,可指精良的器材和锋利的武器等,在文中指精干勇猛的部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蕴对于让自己接管徐州一事很不满,但谢安劝他不应妄自菲薄,损害一时恩遇,于是王蕴接受了任命。
B.郗超虽然和谢氏有嫌隙,但听说谢安举荐侄子谢玄接受朝廷诏命后,他依然对谢安的贤明和谢玄的才能大加赞赏。
C.谢玄招募了刘牢之等骁勇之士,他作战时经常身先士卒,战无不胜,当时的人称其部队为“北府兵”,敌人十分恐惧他们。
D.郗超往世后,他的父亲先是哀痛惋惜,甚至因此患病,但后来大怒,是因为看到了郗超与桓温秘密谋划的往来信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4分)
(2)安不能夺其议,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4分)
14.谢安想要增修宫室,王彪之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不赞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阐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贺新郎·用前韵再赋①
辛弃疾
肘后俄生柳②。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右手淋浪③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④。谩赢得、伤今感旧。投阁先生⑤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后。持此语,问乌有。
青山幸自重重秀。问新来、萧萧木落,颇堪秋否。总被西风都瘦损,依旧千岩万岫。把万事、无言搔首。翁比渠侬人谁好,是我常、与我周旋久。宁作我⑥,一杯酒。
【注】①此词作于辛弃疾罢居铅山瓢泉期间。②肘后俄生柳:喻世事变幻无常,典出《庄子·至乐篇》。柳:通“瘤”。③淋浪;指开怀畅饮。④毕卓嗜酒,以为一生持蟹畅饮,泡在酒池之中方是乐事。⑤投阁先生:即汉代扬雄,词人借指自己。⑥《世说新语·品藻》:“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开头两句,词人借用《庄子》中的典故,抒发了世事无常、人生失意之感。
B.上阕第三句,表达了词人只能手把蟹螯、借酒消愁来打发日子的无奈。
C.“投阁”句,化用扬雄的典故,抒发了人生中的是非曲直生前死后俱难了结的感慨。
D.上阕用典丰盛,兼用夸饰的表现手法,将词人内心的牢骚与愤懑表现得淋漓尽致。
16.下阕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司马光在来信中指责实行变法是"生事"的反驳。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漂泊天边、老病孤独之感。
(3)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鹧鸪"一词频繁出现,南来北往的游子,贬谪异乡的士大夫,独处深闺的思妇,将他们对人生的探求,对命运的感叹,都融进鹧鸪的形象中,如“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㈠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历代文人笔记著作卷帙浩繁, ▲ ,而内容、风尚、功用、性质各异,是中国文学、思想及文化事业特殊而美丽的奇看。苏轼《东坡志林》、沈括《梦溪笔谈》、洪迈《容斋随笔》、张岱《陶庵梦忆》、李渔《闲情偶寄》……皆个中翘楚,书中妙文 ▲ 时现,是
▲ 者。至若范成大撰《梅谱》《菊谱》,述名卉培植之法,王应麟作《困学纪闻》、顾炎武修《日知录》,继往圣之绝学,如此之类士人思想与实践之文化遗珍,皆以笔记体成全。
( ▲ ),实则这恰是中国式写作之优势所在,其用意而不达意之妙,须读者慢慢领略,细细咀嚼。好比中国画,写意之可贵正在于寓匠心于 ▲ 之中,寄情思于不假探求之外。再者,人多以文人之随笔漫谈为笔记而不甚重视,是不知儒学圣经之《论语》其实亦笔记也,道家之《老子》又何尝非笔记欤!
(摘编自沐斋《滋兰笔记》自序)
18.依次填进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妥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胜枚举 吉光片羽 妇孺皆知 漫不经心
B.不胜枚举 鲁殿灵光 妇孺皆知 漫不经心
C.不计其数 吉光片羽 老少咸宜 苦心孤诣
D.不计其数 鲁殿灵光 老少咸宜 苦心孤诣
19.下列填进文中括号内的词句,衔接最妥当的一项是(3分)( )
A.全书看似短缺组织与逻辑性,乃笔记不成系统之最大特征
B.笔记之最大特征在于短缺组织与逻辑性,全书看似不成系统
C.全书看似不成系统,短缺组织与逻辑性,乃笔记之最大特征
D.笔记之最大特征在于全书看似不成系统,短缺组织与逻辑性
20.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
㈡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七人普”)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酷考验,平稳完成了挨户摘集逐人登记的系统工程,最终获取了详实的统计数据,⑴ ▲ 。
⑵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一举辞别过往纸表手记效率相对不太高、质量可能受影响的数据摘集方式,全面启用电子化的数据摘集方式,确保数据可直接上报和实时核准,扎牢了普查的质量掌握全过程中最要害的一道“篱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清楚地绘制出中国近10年间的人口发展“全景图谱”。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数据公报,会得出不同的结论。⑶ ▲ ,2020年大陆地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达15467人,比 2010年“六人普”时高出6537人,这项数据表明中国可在高等教诲大众化时代中收成更多“人口质量红利”。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妥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全连贯,内容贴切,逻辑周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0 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素材,依据要求写作。(60分)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他在《美育与人生》中指出:我们固不可不有一种普通职业,以称心运用知识服务大众的需要;而在工作的余暇,又不可不读文学,听音乐,参看美术馆,来谋求知识与感情的调和,从而有更伟大而高贵的行为。这样,才算是熟悉人生的价值了。
以上论述具有启迪意义。请结合素材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探求。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C “我们必须依靠如‘碳14’这样的杂糅了现代文化的技术手段”错,以偏概全。
2. D “娱乐类节目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看念和审美追求,国家应予以关停和整改”错,夸大其词。
3. B “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出自《毛诗序》,这里指电视节目和诗歌一样具有教化作用。A、C两项侧重于电视节目的科普作用;B.《端午节新奇游》向看众显现赛龙船、食粽子、艾草祛病等一系列端午习俗,论证了电视节目具有“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作用。D项是青年京剧演员妥善京剧的尝试,与看点无关。
4. ①该行动体现了我党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看。
②“老屋”是重要文化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异文明资源。
③“挽救”是指对以老屋为代表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利用传承。
④该行动会教诲引导村民更好熟悉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助力乡村振兴。
5. ①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
②厚植家国情怀,接受思想的洗涤和文化的熏陶。
③唤醒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④引导看众追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唤应时代精神。
6.A “在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正是孔子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时候”错误。
7.D “主要是因为不肯‘先我死’的颜回和勇健的仲由都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错误。
8.①古琴是孔子人生的写照,是孔子为实现理想积极奔走却失败告终的见证。就是那张古琴,伴着他流浪他乡,十四年总在身边。
②古琴是他理想受挫失落的慰藉。故人们不在身边,只剩下这张琴。
③古琴的寂寞无语暗示孔子的孤独和理想的受挫。苍茫的音调使他目光懒懒让他伤感。
9.①历史真实:暮年的孔子及其所经历的事和著述;艺术真实:暮年孔子的所思所想,所见的具体场景及动作、语言、神态等画面。
②心理描写的运用,把曾经经历的事或正在经历的事通过心理活动合成在一起。现在所见的意象引出回忆,通过回忆把自己经历的事和现在的感想结合,由见到的雄鸡想到仲由;由曾经所见的场景,想象现在见到的情景,由孔子曾经登临泰山,想象他现在登临泰山的心绪。
③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生动刻画历史中的孔子理想受挫回到鲁国的情景。
10.D(“甚”是用来修饰“病”的程度的,故“及病甚”中间不可断开,清除 A、C两项。“公年尊”的意思是父亲年纪大了,表意完全,故应在“公年尊”之后断开,清除B项。)
11.B(B项,“通常表达兼任较高的职务”错误,“领”通常表达兼任较低的职务。)
12,A(A项,"王蕴对于让自己接管徐州一事很不满"于文无据,由原文"王蕴固让徐州……蕴乃受命"可知,王蕴只是推辞接管徐州,并没有对让自己接管徐州感到不满。)
13.(1)这时朝廷正把秦国的敌军当作忧患,下诏追求能够镇守保护北方领土的文武双全的良将。(“方”“镇御”、定语后置句各1分,句意1分)
(2)谢安不能改变王彪之的意见,所以王彪之在世期间,什么宫室也没有营建。(“夺”“终”各1分,句意2分)
14.①现在的宫室与刚渡过长江时相比已经算奢华了,不用再建。②如今敌军势力强大,修建宫室会须扰百姓生活,不利于国家稳定。③承担天下重任的人应该努力使国家稳定、政事光芒,不应过于看重修建宫室。(每点1分)
【参考译文】
秋季,七月,丁未,(朝廷)命尚书仆射谢安担任司徒,谢安辞让没有接受;又任命谢安担任侍中,统领扬州、豫州等五州的军队事务。冬季,十月,辛丑,任命桓冲统领江州、荆州等七州的军队事务,兼任荆州刺史。桓冲认为秦国人强势威盛,想转移军队保护长江以南的地区,奏请从江陵转移到上明镇,派冠军将军刘波戍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戍守江夏。王蕴坚持辞让徐州的职务,谢安说:"你居于皇后父亲的重要地位,不应该过分看轻自己,而损害一时的恩遇。”王蕴于是接受任命。当初,中书郎郗超自认为他的父亲郗愔的职位待遇应该在谢安之上,然而谢安进朝把握了枢纽站机大权,郗愔(却)在一些闲散的职位上悠闲无事,郗超时常在言辞和神色上表现得愤恨忧郁,因此和谢家产生了嫌隙。这时朝廷正把秦国的敌军当作忧患,下诏追求能够镇守保护北方领土的文武双全的良将。谢安荐举兄长的儿子谢玄接受诏命。郗超听说这件事后,慨叹道:“诸安贤明,才能够违犯常规荐举亲人;谢玄的才能,凭全可以不嘉负谢安的举荐。"众人都不这么认为。郗超说:"我曾经和谢玄同在桓温的幕府做事,见他施展才能,即使是细小的事务也能安顿妥当,所以我了解他。”谢玄招募勇猛的士兵,招到了彭城的刘军之等五人。诸玄任命刘牢之担任参军,他经常统领精锐部队作为军队先锋(出战),战事没有不胜利的。当时的人称他们为“北府兵”,敌人恐惧他们。壬寅,散骑常侍王彪之往世。当初,谢安想要增建宫殿,王彪之说:"朝廷由衰复盛初期,就把东府作为宫廷,很是简单。苏峻叛乱,成帝居住在御史台官吏商量政事的地方,(那里)几乎不能遮挡冷风暑气,所以又营造了新的宫殿。与汉、魏时期相比算简单,与渡过长江时相比却算奢华了。如今敌军正强大,怎么能大兴土木的劳役,烦劳打搅百姓呢!”谢安说:“宫殿粗劣简单,后人会说住在这里的人没有能力。”王彪之说:“凡是承担天下重任的人,应当使国家稳定,使政事光芒显要,怎么能把修建宫室房屋当作能事呢!"谢安不能改变王彪之的意见,所以王彪之在世期间,什么宫室也没有营建。十二月,临海太守郗超往世。当初,郗超与桓氏结为同党,因为父亲郗惜对朝廷很忘诚,没有让父亲知道这件事。等到病重,(郗超)拿出一箱书信交给门下弟子说:“父亲年纪大了,我死了以后,假如父亲因为悲伤痛惜阻碍了饮食起居,可以把这个箱子呈送给他;(假如)没有这样,就烧掉箱子。”不久郗惜果然悲伤痛惜以致患病,弟子呈上箱子,里面全是(郗超)和桓温秘密谋划的往来信件。郗惜大怒说:“这小子死得已经晚了!”于是不再悲痛流泪。
15.D(D项,"兼用夸饰的表现手法"错误,上阕没有用夸饰的手法。)
16.①比喻。以"青山"自比,抒发了纵使困难打击再多,也会像青山那样坚贞不屈、傲然挺立的情怀。②用典。借用段浩的典故,表达了词人追求真我、独立不阿、绝不让步于小人的决心。(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7.(1)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
(2)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船
(3)示例:新姑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8.A。(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依据后文列举苏轼、沈括、洪迈、张岱、李渔等人的笔记内容可知,使用“不胜枚举”。鲁殿灵光:比喻仅存的有声看的人或事物。吉光片羽:指神兽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宝贵的文物。依据前文“书中妙文”可知,使用“吉光片羽”。老少咸宜:对老年人和少年人都适合。妇孺皆知:妇女、小孩都知道,指人人都知道。语境强调苏轼等人笔记知名度高,使用“妇需皆知”。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依据前文“中国画写意之可贵”和后文“寄情思于不假探求之外”可知,使用“漫不经心”。)
19.D。(“全书看似不成系统”为整体评判,需在“短缺组织与逻辑性”的具体阐明之前,清除A、B两项。依据后文“实则这恰是中国式写作之优势所在”可知,括号内的词句对应指示代词“这”,主语应为“笔记之最大特征”,清除C项。)
20.①依据“妙”字及后文提示可知,“妙”在“不刻意”而非“不达意”;②依据逻辑顺序,应先是“细细咀嚼”,然后再“慢慢领略”。
21.发布了扎实的数据公报;(2分)相比以往人口普查;(2分)从人口水平看。(1分)
22.七人普实施不易;七人普数据不虚;全国人口水平不低。
23.【素材解读】
素材选自蔡元培的《美育与人生》,谈论的中心话题是怎样熟悉人生价值。一方面,需要有一个安身立命的职业,通过职业服务大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要在工作之余追求美的体验,接受美的熏陶,充盈自己的精神生活,从而具备更伟大而高贵的行为,人生价值会有更高的提升。
从素材来看,对人生价值的熟悉二者缺一不可,但更强调的是后者,即审美体验对提升人生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写作时,前者点到为止,后者重点论述。
温馨提示:蔡元培的《美育与人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意见印发给学生阅读,进一步加深对美育与人生关系的理解。
【立意参考】
1.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如何活着(安身立命),更应懂得如何生活(懂得欣赏美、感受美,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
2.工作诚可贵,审美价更高。
3.将“立身立业”与“审美知美”相合成。
4.学校美育,立德树人。
5.让美育在新时代成为刚需。
文章由超然客公众号校编,分享旨在服务教学,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