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家:孩子学什么总是三分钟热度,给你三个心理学武器
假如你的孩子平时想学点什么,比如一门语言,或者音乐、舞蹈…… 一开始表现得很兴奋,但随着新奇感的流逝慢慢就舍弃了,推举你看《想到做到》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肖恩•扬教授是行为科学领域新一代的权威人物,他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致力于“心理”“行为”研究的肖恩·扬教授,将心理学、医学、商业与科技领域的成果结合起来,并利用新兴的网络技术扶助推测和改变人们的行为。他曾扶助Face book、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建立了更正确地推测和引导用户行为的模型。
肖恩·扬本身也是一个“想到就能做到的人”——炒股成了股神,玩乐队差点加进林肯公园,卖保险成了销售第1,为NASA的宇航员设计练习程序,为斯坦福商学院的学生教授MBA课程……被称为“做什么都能成功的人”。
关于坚持的三个大脑真相及心理武器
1、大脑喜欢自我感觉良好
怎么来阐明大脑喜欢自我感觉良好呢?就拿孩子考试成果来说吧。
假如一个孩子平时考60分,有一次考了80分,会反常开心,而一个平时考80分的孩子,这次也考80分,不会表现出开心。
这是因为,当所得高于预期时,大脑就会释放多巴胺;而所得低于预期时,大脑便不会释放多巴胺。也就是说,人们感觉良好并不取决于其实际成就,而取决于他们期看达到的成就。
而一旦感觉好,就会情愿陆续行动。也就是说,之所以轻易舍弃,是因为大脑释放多巴胺不够,让孩子自我感觉并不好,慢慢地,当初下定决心想要做到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基于此,肖恩•扬提出了第一个对抗三分钟热度的心理武器——阶梯模型。
这个模型来自作者一次攀岩的经历,他说,第一次攀岩很恐惧,在同伴的鼓励下,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没想到,每踏上一层,信心都在提升,这种信心鼓励他陆续往上爬,这就是阶模型的来源。
这个武器的要害,是一定要分清楚 “梦想、目的和步骤”的区别。
展开全文
通常,梦想需要花费至少3个月才能实现的;目的则是梦想的过渡计划,目的一般1周~1个月能实现。而步骤是日常要摘取的行动,一般只需要1个星期来完成。
一旦把梦想切分成切实可行的步骤,每一次行动都会留下实践的脚印,就会感受到梦想的进度条在向前推进,也就更轻易坚持。
2、大脑不需要自我激励,而是自我认同
持久的行为改变始于行为的实际的、实体的转变,而不是思想中的转变。这就是为什么成功大师鼓吹的“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的口号,会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事实上,持久的行为改变通常并不始于意识,它始于先做出一些小的行为改变,接着让意识反映出这种改变。也就是说,光是觅思要穿上跑鞋不会带来转变,要真正把跑鞋穿上,跑起来,才会带来转变。这就是神经记忆(作者又称作行为在前)的科学道理。
神经记忆是一套心理技艺,也是方便而灵敏地重置思维的方式。它们会让人重新熟悉自己,让人坚持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神经记忆不靠自我暗示,而是从行为进手,用它重置思维,好让我们不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比如,假如你想成为一个更善良的人,你不要只对自己说“我是个好人”,而是要从扶助有需要的人着手。这时你就成了一个善良的人,而这种自我认同会让你十分轻易地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
自我认同是这一改变过程的要害部分,所谓自我认同,就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人们通常会依据自我评判,来决定是否做某事。比如,数学成果不好的孩子,通常不情愿主动学习数学,因为他对自己的评判就是:我学不好数学。
而想要不情愿学数学的孩子主动学,就需要通过行动(比如做简单的数学题)往调整孩子的自我认同,重置思维,让孩子体验了做数学题的成就感,进而改变自己学不好数学的自我认同。
基于此,肖恩•扬教授提出了阶梯模型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回想。
“回想”即回过头看看自己的起点和现在达成的目的之间的差距,要害在于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的很好,实现了目的。这种回想的过程,有助于建立起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在这里指的是“改变是可实现的”这一信心。
3、大脑喜欢重复的事情
大脑很讲究效率,喜欢储存经常发生的事情,以便轻松访问,实现自动化,也就是不动脑筋都可以做事。就像计算机会把你经常访问的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都存储起来,每次登陆你都不用往想账号和密码,这样就能把精力放到其他事情上。
大脑还会奖励你往做重复的事情。假如你正在学习新东西,比方说反复练习演奏一首歌的最初几个音符,大脑会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奖励你的努力,多巴胺给你带来愉悦的感觉,你就会更乐意往做,一件事就变得更轻易坚持下来。
也就是说,孩子越是能坚持,这个行为就越是会铭刻到大脑里,孩子也就越轻易陆续做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