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第五章大唐帝国第二节征服突厥3
第二节 征服突厥
颉利看执失思力还不回来,而太宗一方则是军容甚盛,不禁面带几分惧色。太宗派诸军后退列成军阵,自己独自一人留下和颉利说话,萧瑀以为太宗轻敌,于是拉住了太宗的马头上前劝谏。
太宗摇头说道:"我已深思熟虑,突厥之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京郊,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我刚即位,国内空虚,抵御不了他们 的进攻。我若示弱,闭门拒守,他就会越发猖狂,放兵夺劫。所以,我轻骑独出,对他们表达轻 视,他们则不敢轻举妄动。再说敌军深人我内地,必然有惧怕的心理,我出其不意,不仅使他们的企图落空。而且还可以增长我军的士气。制伏突厥,在此一举!”太宗的眼神是那么地果敢。而这种果敢正是源于太宗对于战争局势的正确把握
在唐太宗的神威面前,颉利可汗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已经被大唐如此强大的实力所震慑住,已经被唐太宗过人的胆量所击倒。在不明敌我双方的实力下,贸然开战是不可取的。就算是实力相当,两军开战也如同二虎相争两败俱伤,他仔细地想了想,开战?实在犯不着。最后,他还是抉择了求和。太宗果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兵不血刃,退往了这场浩动。
第三天,太宗到西城,斩白马,和颉利歃血设盟于渭水便桥,突厥大军慢慢远往。
萧瑀对太宗如此神速退往突厥兵既钦佩又不解。他问道:“突厥未答讲和之时,诸将请求出战,结果陛下不准,然而,突厥却自己主动请和,退兵回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太宗笑着说道:“突厥虽众,但军容不整,他们无非是想诈取些钱财。请和之时,可汗独在水西,酋帅却在我这边,我只需将他们灌醉,出兵袭击,必定大破突厥。再说,长孙无忌、李靖伏兵幽州,敌人若逃,期是伏兵于前,追兵于后,两军夹击,取胜易如反掌。这就是突厥不战而退的原因。而我之所以不主动开战,是因为联刚即位,国家尚没有稳定,百姓生活艰难,府库空虚。一旦两军开战又不知该打到何年何月,所以,理应让百姓安宁过日。我们对突厥以示友好,并不是因为惧怕,而因为突厥开战之后,缺失太大,结怨既深。因惧面修备,那么我就无法彻底消亡他们了。所以咱们要卷甲倒戈,赐以金帛,彼既得所欲,使其理当自退,待他意志骄惰,不复设备,养成伺寡之时,再一举消亡。正所谓“欲将取之。必先与之'啊。”
这一篇通天理论,说得萧璃等人瞠目结舌。他们谁也想不到这其中原来有这么深奥的秘密。
展开全文
同年九月,突厥颉利可汗献马三千匹,羊万只,结果全被太亲退回。太宗只要求回还所俘虏的中原人,并送温彦博回朝。
这个时候的东突厥已经是内部矛盾重重。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两位突厥1首领互相猜忌,颉利可汗随意增加税收,引起贵族内部的不满。正巧又赶上天灾,牲畜大量死亡,百姓挨饿受冻,反对颉利可汗的人越来越多。原来隶属于东突厥的范君璋也投降了唐朝。而他占据的山西北都,正是进攻东突厥必经的要道。
太宗清楚地意识到就目前的情状而言,自己已经完全占有了优势。天下一统,政治清明,国家经济繁华,军队练习有素,这是战胜突厥威逼的内部条件:突厥内部分裂,逐渐衰落,外部条件也已成熟。现在只是缺少一个有利的时机而已。
贞看三年(公元629年),这个反攻的时机终于到来了。这一年,很多部落纷纷内附。八月颉利可汗也上表称臣。
代州都督张公谨上书报告了突厥的情状:
(一)颉利纵欲退暴,诛杀忠良,包庇奸佞;
(二)薛延陀等部皆叛;
(三)突利、拓设、欲谷社皆得罪;
(四)塞北霜早,粮食绝收;
(五)颉利疏其族类,亲委诸胡,胡人反复,大军一到,必生内变;华人进北其众甚多,居住险要之地,我军出塞,自然响应。
太宗终于挠住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兵理由,即:颉利可汗既请和亲,又援助梁师都。他命令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行军副总管征讨突厥。结果还未开战,突厥一方便有9人率3000骑来降,太宗甚是大喜。
十月,突厥进军西河,结果均被肃、甜二州刺史所击败,俘虏千余口。这时,太宗又任命并州总管李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共十余万大军,均受李勣节制,分兵出击匈奴。不久,便传来了任城王李道宗破突厥于灵州的捷报。
十二月突厥可汗进朝。
太宗很兴奋地说:“过往太上皇因百姓之故,对突厥称臣,我常痛心疾首,现在单于稽颡,我大唐终于可以扬眉吐气,洗雪国耻了。
为了彻底消亡突厥的主力部队,贞看四年正月,太宗命李靖带骑兵三千,从马邑到恶阳岭。
突厥颉利可汗万万没有预料唐军如同天降。大惊唤道:“唐如不倾国而来,李靖怎敢孤军到此?"
突厥兵惊恐万分之下,退至碛口。李靖派人行反间之计,又招来了一部分将领受降。
次年二月,李靖在阴山大破颉利军,颉利逃往铁山,可是余众还有数万。李勣出云中,大破突厥于白道。颉利派执失思力进见谢罪,请举国内附,自己进朝。
料事如神的太宗分析到颉利反复无常,投降只是缓兵之计,无非挈延时间,等到草青马肥,逃进漠北。于是一方面派唐俭为使慰抚,一方面又令李靖率兵迎颉利,并与李勣在白道会师。
张公谨不解地向李靖问道:“既然皇上已准投降,已派使者到突厥营,为什么还要派李将军往迎敌呢?”
李靖甚是了解太宗的心思,他说道:“这就是韩信破齐的策略,舍一唐俭而灭突厥,有何不可。”
张公谨这才明白了皇上的意图,服首感叹道:"我主英明啊!最后他又问李将军将怎样把其一举消亡?
李靖说道:“颉利虽败,但其人数众多,若逃往碛北,和当地部落联合,势力必然有所恢复,再加上路途远远,到时我们想追都来不及了。现在皇上准许他们投降,他们自然没有防备,我若选精骑一万,带二十天干粮前往袭击,定能一举消亡。”于是李靖连夜发兵,李勣随后接应,到达阴山,遇突厥千余帐,俘而随军。
此时的颉利刚刚会见完唐朝的来使,他还自得地以为自己的缓兵之计终于实现了。然而万万没有料到,李靖早已命苏定方率二百骑为先锋,乘雾而行,已离自己的平帐只有六七余里了。
李靖大军一到,所向披摩,势不可挡。突厥全军溃败,颉利骑马而逃。后来,唐俭也脱身回到唐营了,而李靖则是斩首万余,俘男女十余万,杀隋义成公主,擒其子叠罗施。颉利率万余人刚想冲出碛口,结果,被等在此处的李勣所截住,各路酋长皆率众来降,李勣共虏5万多人。
当捷报传来之时,唐太欣喜若狂地颂扬李靖说:“以骑三千,蹀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不久又传来了颉利可汗被捉获的消息,从此,唐军终于取得了对突厥决定性的胜利。
当颉利被押送京师,漠南之地遂平的消息传回长安之后,唐朝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当日傍晚,唐太宗在顺天楼接见李靖、李勣等各路将领。待赏赐受常完毕之后,太宗让人把颉利可汗带了上来。
颉利可汗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唐太宗说道:“颉利可汗你可知罪?”颉利默不做声。
“好,那我就帮你列一列你的罪状。”太宗陆续说道:"虐待百姓是你的第一条大罪;与唐朝屡次立盟而又负约,言面无信,是你的第二条大罪;恃强好战,残杀生灵,是你的第三条大罪;多次人侵大唐境内,肆意烧杀夺掠,是你的第四条大罪;朕一再给你机会,好言招降,你拒不接受,这是你的第五条大罪……”这时的颉利早已吓得面无人色,汗如雨下。
唐太宗又说道:"不过,自便桥立盟以来,你没有大举人侵,还算知趣,朕今天就赦你不死,但N|,你要改邪回正。”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太宗会如此宽浩大量,喜出塑外之余,急忙磕头谢恩。
房太宗饮完杯中酒,举头看明月,不无感叹地说道,"当年汉高祖被匈奴因在白登。没能报仇雪耻。如今,我大唐能灭掉突厥,活捉颉利,真是大使人心啊!"
在宴会上,唐太宗喜形于色,对近臣说:"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以前国家草创之际,太上皇没有国力抵御强敌,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
在这前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唐军平定了突厥。唐太宗下旨将西起阴山。北至大漠的宽广地带纳进大唐版图,从此统一了唐王朝北部边陲,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明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贞看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为了纪念这次平定突厥之功,在两仪殿大宴文武众臣。并赋诗一首云:
绝城降附天下平,
八表无事悦圣情。
云披雾敛天地明。
登封日看禅云亭,
太常兵礼方告成。
"忍”并不代表着让步,忍的目的是为了储存实力,后发制人。智者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忍一时而夺一世。唐太宗就是这样人,因此他也成为最善于用“忍”制胜的一代帝王。假如要不是这多年来的隐忍,太宗怎能往掉突厥这一后患,雪洗长期以来臣服于突厥的耻辱。
唐太宗李世民协助父亲唐高祖起兵之初,曾不惜向东突厥称臣纳贡。换得东突蹶的有力支持。但是当他站稳脚跟之后,就对东突颜摘取了强硬政策,终于使这一强大对手臣服。